APP下载

浅析粉丝文化中的自我认同与仪式感

2020-11-16高雅

速读·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自我认同仪式

高雅

◆摘  要:粉丝文化诞生于日本盛行于九十年代初的韩国,随着韩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崛起而不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日韩乃至我国的粉丝文化与欧美粉丝文化略有出入,对于偶像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欧美文化认为的偶像更多偏向于有肌肉的超级英雄类型,是作为一个保护者形象存在,而东亚文化中的偶像更多是“清秀”的、“白皙”的被保护者形象。因此本文对于欧美文化中的偶像暂且不表。

网络的发展以及偶像造星行业的革新,使得粉丝文化进一步的发展。借助网络,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互动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追星”现象在社会中越来越司空见惯。这一时代的粉丝们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对偶像个体性、单一性的“痴迷”与“狂热”了。偶像与粉丝变得相互需要相互成就。在这一虚拟世界中,粉丝们因追星而形成了新的身份与人际连结,粉丝的自我身份认同也在革新着粉丝文化。同时追星时的仪式感也是粉丝行为的一大隐形诉求,无处不在。仪式感借助于情感联想,强化了明星与粉丝之间的连结,是群体的乌托邦式狂欢。

◆关键词:粉丝文化;自我认同;仪式

一、粉丝文化解读

(一)粉丝文化起源与发展

粉丝群体的存在基础是一个共同偶像的诞生,所谓“偶像”原指有着宗教信仰或某种迷信的人所供奉的泥雕或木雕神像。诚然偶像崇拜是古已有之的,起始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偶像”二字在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字资料里就有所提及,杨秀清等人所著文章《救一切天生养身中国人民谕》。其中提到:魔鬼这何?就是尔等所拜祭各菩萨偶像也。可以了解到在这个时期的人们对于“偶像”是持有一种鄙夷态度的,他们认为偶像是一种迷信的同时也是应该被取缔的东西。在清宫剧中也不乏有严惩扎人偶的后妃之类的桥段。而后鲁迅也有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表达对“偶像”嘲讽之意,形容求神拜佛之类的活动为玄虚之极的麻醉品。再而后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出现过一批“偶像”,他们可以被简单概括为那个时代的民族英雄、道德楷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至今都还在歌颂的榜样——雷锋。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标杆。到了九十年代初,更富有娱乐意味的“偶像”随着韩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崛起而诞生,最先受到浪潮波及的是中国香港,香港新生代歌手、演员等魅力十足的年轻人刷新了国人对于偶像的认知。此时的国内粉丝文化才有了一定的土壤供其发展。

最早“粉丝”一词是来源于英文“fans”的音译,形成于1889年前后,《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迷恋、崇拜某个名人的人。当代媒介研究领域、粉丝研究领域领军人物之一亨利·詹姆金将粉丝更进一步的认定为是“狂热地介入球类、商业或娱乐活动,迷恋、仰慕或崇拜歌星或運动明星的人”,并补充说明这一类人不仅是单一的自我娱乐自我满足,还会将这种行为转化为一些群体的文化活动,例如与友人交流关于其迷恋对象的一些想法与感受。这种文化活动小至在网上发布评论,大可至参与或组织“明星的后援会”。

自2005年《超级女声》的横空出世,粉丝与粉丝文化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但是早在九十年代初,韩国流行音乐文化K-pop的崛起,其粉丝文化已度过了探索创新阶段,逐渐向体系化发展,我们当下才流行起来的粉丝应援方式看似新奇,但其实也是从模仿韩国开始,逐渐摸索,自我完善。

粉丝文化经历了二十一世纪的前20年后,伴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飞速进步可以说进入了井喷式的发展并渗透到了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粉丝文化不单单是年轻人娱乐模式的一种体现,更从某些方面推动着社会发展模式的改变:从国防部征兵海报的风格转变到奥运会健儿的粉丝狂欢再到德云社传统曲艺的饭圈化现象,自上而下建立信仰体系的中国文化正在进行着偶像崇拜体系的颠覆与瓦解。

(二)粉丝文化的特质

粉丝文化有着四大特质:灵活性、自主性、高度视觉化以及贩卖绝对浪漫的幻想。

首先,“灵活”是指粉丝文化目前还是处在一个探索、发展的阶段,有着无数种可能性。粉丝群体的一次又一次创新也在革新人们对于这一文化的定义与理解。同时现阶段的偶像行业乃至娱乐圈的活跃度也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也助推了粉丝群体文化的灵活性,使其很难被完整定义。因此粉丝文化的灵活性特质是合情合理也无法忽略。

其二,自主性是指创造该文化的个体有选择的自主性。粉丝个体可以自主选择所迷恋的偶像,同时其追随方式乃至粉丝文化的发展方向都是由无数个体自我创造出来的,不受其他因素的控制。艾克里森曾指出儿童在进入青春期之后会出现自我分裂和危机,原有的自我系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保持和社会中其他个体的统一性,人们总是需要依赖他人从而达到感情上和精神上的共识,以此构建新的自我。就如同一些粉丝在社交平台形容其偶像是“光”、是“热”、是“黑暗中的一个绳索”,当个体处在混沌或是迷茫阶段时期,偶像自然而然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在这一个整个寻求新的身份认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是没有任何外力能够干扰的,所有选择皆是出于内心,完全自主。

其三,是高度视觉化特质。丹尼尔贝尔曾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化成为一种视觉的文化。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人们花了越来越多的心思在视觉效果,视觉呈现上。在粉丝群体文化中亦是如此,供粉丝们分享的信息以图像或影片偏多,文字描述少之又少,即使是对于艺人的文字采访,相关出版方也会配上宣传照或是杂志封面图等图像信息,因此在粉丝群体文化中,供其传播、发酵的信息都是以视觉形式呈现的。

最后,粉丝群体的核心特质就是他们总是贩卖绝对浪漫的幻想。贩卖给自己也贩卖给群体中的其他个体。说到底追星活动就是一场盛大的自我感动。粉丝们总是会捕捉所迷偶像的行为举止,只言片语,从中去“大做文章”。粉丝们沉浸在自己所创造的这种虚拟故事情节中,潜移默化的将幻想的人设粘贴在现实偶像的身上。因偶像的生活与粉丝们的生活其实是两条不会相交平行线,粉丝们通过贩卖幻想主动的拉近与偶像的距离,如此循环往复成为追星的核心动力。

二、粉丝认同分析

(一)自我认同与认同危机

自我认同这一概念最早是出现在哲学研究领域当中,强调的是对于一个个体,即自我的确认与肯定。简单解释来说自我认同是关乎个体究竟是谁、个体的价值以及个体的意义的一种稳定的意识。也可以理解成自我认同是一个自问自答、自我反思的过程。不断的确认以及解答不同年龄阶段中“我是谁”“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要怎么达成目标”等一系列关乎身份感与价值感的问题。当然这一稳定意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人们青年时期乃至中青年时期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发现,并最终构建稳定的自我认同,实现生而为人,生而为“我”的价值。

当下社会的高速运转带给人们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与精神压力。人们越来越难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对于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也不再那么清楚。同时当下的每个个体都可以是信息与观念的分享者,因此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几乎是一刻不停。在这样复杂多元的价值取向下,某些时候是缺少对错可言,以往构建的自我认同基础摇摇欲坠,自我的价值与意义也变的模糊,对自我评价的不客观对他人的不信任十分普遍。人们的自我认同危机愈加强烈。

(二)安东尼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在粉丝文化中的体现

安东尼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主要有两个实现形式,一是“个体反思活动”,二是“参照他人”。具体来说“个体反思活动”的核心就是创造理想中的自我,即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参照他人”是将自己放置在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对话获得对于自身的认同感。肯尼斯格恩也有在《关系的存有》一书中曾提到,我们的所有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都来自于“我们的关系”。那么如果要探讨“我”究竟是谁,“我”的性格、乃至于偏好,都必須要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经过实践才能得知。

偶像崇拜与宗教信仰起着相同的作用,新中国的发展步伐逐渐否定封建迷信思想,削弱传统中国宗教信仰,因此在当下社会中偶像的出现填补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空白。偶像也可以被看作是当下社会的神,作为一种现代性的类似“宗教”一般的存在,无论好坏与否平庸与否,偶像在粉丝心目中永远都是一个完美的形象。近年来偶像市场爆棚,日本韩国欧美偶像形象也陆续席卷我国,淌过历史的长河,偶像崇拜的对象乃至于偶像崇拜的方式也有了极大的改变,每个个体都可以根据其不同的喜好去随意化、私人化的选择偶像。

如若是要进一步探讨选择偶像的原因与意义,就要涉及到粉丝群体中的自我认同概念。选择某一偶像的根本原因即是借偶像的力量来创造理想中的自我。偶像扮演的是粉丝心中的那个理想自我化身角色,粉丝个体达不到的目标偶像代他/她去完成,粉丝个体没办法实现的梦想偶像代它去实践,粉丝个体难以获得的认可由偶像带他/她去获得。偶像是比普罗大众更容易的达到一定的高度或是更可能获得有分量的认可。

而“参照他人”这一实现自我认同的形式在粉丝群体文化中可显示为同一偶像的不同粉丝个体之间的相互参照以及追随不同偶像的粉丝个体之间相互参照,依据赫伯特·米德的自我理论,粉丝们的活动是主我在行动与表达,而在他人的目光与评价中,客我得以静观与反思,实现自我的互动与对话,从而不断的调整自我身份认同。即粉丝的在实践活动中塑造“自我认同”。

(三)粉丝在实践活动中寻求自我认同

粉丝的实践活动也是一个求同存异,寻找自身价值的过程,是在群体中进行个体反思的具体体现。粉丝的实践活动可简单的概括为信息分享与二次创作。在这里必须提到的是在粉丝群体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制度。位于群体最顶层的是“站姐”。迷恋同一个偶像的粉丝群体自发形成的团体被称为“站子”一般来说在追星活动中乐此不疲的大多是女生,因此也将站子的主理人统称为“站姐”。他们“战斗”在偶像所出席活动的最前线,第一时间收集到偶像动态,他们是信息分享的绝对实力者,同时也是二次创作的主力军。她们十分擅长包装美化自己的偶像,有些甚至比艺人身边的专业宣发团队还要优秀,主要是通过获取最新信息、搬运信息、二次创作信息等工作,帮助偶像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喜爱,而且也是不求回报任劳任怨。在发布这些信息之后,站姐会获得大量的“反馈”,以新浪微博的评论与转发为主要表现形式。在这一过程中站姐的自我角色认知将会逐步稳固。

通过追星活动,认识了其他有相似目标和价值观的粉丝个体,并且通过粉丝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满足了个体的需求,从而满足自身需求,使个体更好的实现社会的自我认同。

(四)粉丝在虚拟社区中成就“理想自我”

据拉康“镜中自我认同”理论来看,在现实中难以趋近的完美自己在虚拟社区中更容易做到。

以站姐为例,在她们分享最新偶像动态的时候,仿佛是控制了整个粉丝行业的灵魂。因为在大多时候粉丝个体都是通过电脑屏幕去认识偶像了解偶像,只有小部分粉丝是有机会能够亲身与所迷恋偶像进行接触的,但是站姐几乎是从不缺席艺人的每一次行程每一次航班,因此站姐才无异议的成为了群体最顶层的人。站姐是粉丝实践活动中最活跃的那一个,她们的行为动机除却自身对于艺人喜爱之外,也有其他粉丝个体对于她们信息的需要以及认可。在许多新闻报道中,一些站姐她们看似在网络上有着大批的追随者,其数量不亚于某专业领域的意见领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她们几乎是很难与他人做朋友,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有所建树。互联网重新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空间,让人可以暂时脱离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可以说是瓦解了传统群体中的个体身份,给予了网民们新身份,她们借助互联网形成了新的人际关系连结,也因为粉丝这一新身份而有了新任务与新目标。因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与关注点,粉丝个体在互联网粉丝群体中会更容易交友,在与网友的聊天中相互肯定。个体在现实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的角色与互联网上体现出来的角色会有一定程度上的联系,但是也一定会有差距。因互联网的虚拟性,个体在互联网中的形象会较少受到社会中“谦虚”“内敛”“含蓄”等大家约定俗成的国人应有的品质所约束,既而更加开放自由,坦诚言语。在互联网中个体会更容易的获得关注,获得赞美,从而成就“理想自我”。

(五)偶像是满足粉丝欲望的符号

对于粉丝来说,偶像就是一个可供他们幻想的对象,不止一位粉丝表示,追星时候的自己就像是在恋爱。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一书中曾提到说,“热恋中的自我是一个热情的机器,拼命的创造符号然后供自己消费”。现实也果真如此,沉浸在偶像崇拜中的粉丝群体会创造出专属于他们的语言,例如粉丝对偶像的昵称,宣传口号,对偶像出道周年的纪念等等。例如新出道的艺人范丞丞因名字拼音缩写为FCC,被粉丝们谐音为福西西。在粉丝互动中福西西则为范丞丞的一个代号。在前文也有提到,追星活动中,粉丝大部分的情感输出得到其偶像的回应只有寥寥,但是粉丝会自发的将回应扩大,再经过粉丝群体内部的发酵,最终达到感动粉丝自己的目的。此时的偶像就是一个满足粉丝自身情感需求与欲望的符号,但其实这个偶像是谁都可以,因前文提到的粉丝群体的灵活性与自主性,即使粉丝变更了偶像,他们在追星活动中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也不会有变化,因此说,偶像只不过是一个符号,他们的现实个体究竟是谁其实并不重要。

三、粉丝文化中的仪式感分析

(一)仪式感的起源

学术界最为认可的说法是仪式起源于巫术,经过宗教活动等实践发展而来。这样的说法主要是想强调巫术对于原始人类的情感与思维状态进行着一定的控制,正如同仪式的作用。同时也定义了仪式在人类社会中的精神层面意义。仪式给予了人们按部就班的生活一个燃起激情的可能,在宗教的仪式性活动当中,个体能融入到一种所谓的“集体欢腾”中去,与现实社会暂时割裂。

从形式上来说,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仪式应该具备表演和拜物两个条件。即在一场仪式中,所有参与者的行为也构成了仪式的一部分,与被“拜”的物体或是个体共同作用仪式的生成。

同时仪式具有程式化的特点,有着约定俗成的模式与流程,也就是包含了仪式场所的固定、仪式人群特点的固定、仪式氛围的固定、仪式目的的固定。其所有的流程与环节都是有章可循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有章可循,才更加具有代入感,使得人们沉浸于仪式之中,经由一系列的仪式继而生成的感受即是仪式感,囊括了恐惧、敬畏、激动、自豪、责任等等,是一种复杂而难以表述的心理状态。

(二)粉丝应援仪式中的象征意义

在粉丝群体文化中,“应援”是无处不在且也意义重大的,是最高象征意的代表,也是粉丝身份展现的最好方式。应援一词可简单的概括为支持或是加油,最初是由日文延伸发展而来的。当下的应援主要包括,以固定的颜色或是统一的口号为偶像加油呐喊,例如EXO为银白色应援色,东方神起为红色,周杰伦为粉色等等。在展演时粉丝群体将会手持应援色的荧光棒或是手幅等应援物,向偶像传递信息。颜色在粉丝群体文化中早已经不是作为装饰而用的色彩,已经成了该粉丝群体力量的化身。也因此也有案例是华晨宇粉丝在网络平台上留言说“一定在工体给你一片红海”。每一位粉丝都是台下颜色“海”的一部分,因此在举起荧光棒的时候粉丝内心是极具成就感与参与感的。这早已超越了有色荧光棒本身的意义与价值。而对于台上的偶像来说,他们也有着一套固定的程序,从开场影片、歌曲演绎顺序、到团员自我介绍、谢幕、安可曲等等,粉丝们在弹唱会现场的仪式性行为也是随着表演的安排来反应,在这个狂欢的现场,粉丝们逐渐凝聚了群体认同。

除此之外,最直接的应援方式是购买偶像专辑或是相关代言产品,且是批量的购买。例如在BIGBANG代言农夫山泉系列饮品时,其粉丝都是成箱的购买回家,数量早已超出了正常生活所需的用量,并将购买记录分享到网络上。此时的饮品也无法等同于超市里购买商品了,是粉丝对偶像最直接的经济支持,粉丝们臆想他们持续高涨的购买力可以直接让偶像们也赚的盆满钵满。

由此,仪式的意义不仅仅止步于“能指—所指”,更是“能直—所指—再所指”。这里的再所指并不一定是能够瞬间产生出来的,它在未来日子的不断质询、不断唤起,不断的共同演绎以及共同实践中构建起了粉絲个体之间的默契与认同。

(三)仪式感促成粉丝群体凝聚力

“仪式首先是社会群体定期巩固自身的手段”,从大概念来说,粉丝群体的仪式可以具体到每一次的偶像线下活动,只要有粉丝参与其中的就可以算作是粉丝群体的仪式。同时他们的仪式也可以在粉丝网络昵称或头像等细微处付诸实践,构建个体在群体内的身份认同。

网络平台的中用户的昵称是定义其身份的重要信息,例如易烊千玺的粉丝被统称为“千纸鹤”,因此其粉丝的昵称大部分都与之相关。如果说自我认同是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思考清楚,那么仪式感就是在塑造个体与他人的某些相同之处。一个群体的稳定性正是在于统一的思想。活跃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曾在著作《一个非洲社会的分裂与延续》中对仪式理论进行了阐述,理论以生活在赞比亚西北部的恩丹布人为样本,表明其生活若要实现真正的稳定,关键因素并不在于社会组织,而在于仪式中得到最全面表达的哲学观念。仪式营造了一种恰当的氛围,仪式感使得该环境暂时的与周遭的世界隔离开来,这样的情况适合传递思想表达感情。中国古代的众多传统仪式正是验证其凝聚力作用的最好体现。例如根据黄宇仁作品《万历十五年》中所描述的清晨朝拜图景来看,从进宫顺序到踏上大殿门口的台阶,每一个环节都是仪式感的集中体现。顺序是由官位大小、家族尊卑决定的,因此这一仪式也在不断的巩固阶级制度,无时不刻不在为每一个为官者敲警钟——切莫以下犯上,僭越乃大忌。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根据时令节气等会有相关的祭祀活动,在不同节气祭祀中的人员穿戴、祭祀地点、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均不相同。春日是需插上青色的旗帜,青色的衣服,佩戴仓玉的。大致都以绿色为基调,与春日的气息融合的十分巧妙。这样的颜色要求使得祭祀大军一路行走的更加浩浩荡荡,一股威严、神圣之感陡然滋生,刻意的营造天人合一的盛景,突出中央集权的至高无上,无形中促成普通民众的凝聚力或是服从性。

由此可见,仪式的根本意义即是在于凝聚力的促成,自然的传达某些思想观念或是意识形态,起到更好的教化作用。同样,在粉丝文化中,一次又一次的仪式在群体之中化为了极强的凝聚力,为粉丝文化的发展又增一股动力。

四、结语

当下粉丝群体文化的极度盛行与不断发展让人不得不注意到其背后的社会原因。在过去的刻板印象中“追星族”一般都是青春期的小女生,因闲暇时间较多情感也较为充沛,涉世未深因此沉迷偶像。但近年来可以由“妈妈粉”“阿姨粉”之类的调侃性代号窥见,涉足追星活动的中年人也越来越多的,其一客观原因必然是当下互联网的高度繁荣,娱乐行业总是充斥人们的眼球,但个体的主观原因更具有讨论价值。

在心理学范畴中有一种名为“补偿心理”的现象,其含义是因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总会有一定的遗憾或缺憾,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体为达到内心的某种平衡,从而开启了这种心理适应机制,力图在其他方面求得一定的补偿。比如某个体在社会工作中一直无法得到上司的赏识与肯定,但在粉丝群体中,因其言词有趣分享的信息有价值而吸引了其他粉丝的目光,获得了肯定,填补了个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不甘。此种心理补偿其实归根究底是一种“移位”,简单来说就是去克服遗憾,去发展个体其他方面的长处,去寻找其他领域的天赋。粉丝群体正是这样一个“弥补遗憾”的温床。

更深入探讨,粉丝群体不光是填补粉丝个体的遗憾进而也能够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困顿,为个体找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约翰费斯克认为,粉丝群体文化发展极其迅速的原因之一是社会生活中总有一些个体是不被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所认可的,进而他们通过分享明星八卦、得到艺人第一手信息而在虚拟的互联网社会中不再感觉自己是单打独斗,感受到了群体的温暖与群体的交流方式。还有一点原因是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相比起过去的传统媒体,信息的传播者永远只有固定的一方,且没有讨论的空间。用户是基本无法参与进实践中的,但近年来微博等互动社交软件的兴起,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而追星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正是微博,因此追星活动也满足了社会中平凡个体渴望发声的内心需求。

粉丝文化在中国似乎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文化范畴,它囊括了一切最流行、最火爆、最不可捉摸的元素。粉丝文化也逐渐变成当下时代的一个新兴产业,为个体的精神世界源源不断的输送养料。人们越来越容易接触到粉丝文化也越来越容易融入进粉丝文化。它也不再是一个贬义性质的词,它受到了且也十分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平等关注。更重要的是粉丝文化的也在不断推动着娱乐圈的合理发展,这对于任何个体来说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物质条件逐渐充盈,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势在必行。相互激荡、针锋相对的多种意识形态总是会引起我们每一个个体对于自我的思考,也只有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却触及更有质量的生活更有意义的生命。

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其最大的不同正是人类拥有着极其丰富的情感体验,人们可以为一朵云流泪,可以为一阵风欣喜,可以为胜利喝彩,可以为意外沉默,这是上帝的独一无二馈赠。尽情的体验、极致的感受每一份内心的涌动,才不枉来这人世间辛苦走一遍。

参考文献

[1]朱姝.想象与展演:K-POP迷的日常实践及其意义生产研究[D].南京大学,2017.

[2]冯红梅.新时期汉语词素的发展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8.

[3]陈彧.从“看”到“炫”——粉丝再生性文本中的自我展演与认同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11):155-156.

[4]刘雅云.理性与疯狂:粉丝群体亚文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6.

[5]张芷凡.青年“粉丝”身份认同[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

[6]王玮.仪式传播中的粉丝身份认同[D].安徽大学,2017.

[7]崔露什.仪式感的现代性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2.

[8]杨玲.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7—98.

[9]杨玲.西方消费理论视野中的粉丝文化研究[J].长江学术:45-46.

[10]蔡骐.网络与粉丝文化的发展[J].国际新闻界:110.

[11]黄婷婷,宋琴琴.微博视域下的粉丝文化传播[J].编辑之友,2016:20.

[12]李康化.粉丝消费与粉丝经济的建构[J].河南社会科学,2016:17.

[13]王娜.新媒体时代“粉丝”文化传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14]王晓丹.论旅游中的仪式与仪式感[D].东北财经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自我认同仪式
让家庭教育中的仪式感伴随孩子成长
当代年轻人仪式感行为大赏
仪式感
仪式感
流绚夏日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学校场域中的教师标定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炫耀性消费对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
论夏宇爱情诗中的浪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