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现状及引导对策

2020-11-16耿剑利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年轻一代价值观

耿剑利

【摘 要】 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生力量,他们的价值观念对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以中部某地级市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样本,尝试了解这一群体的价值观现状,从个人经历、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其价值观形成原因,进而提出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引导应从三个方面着力:加强思想教育,优化政策文化环境,发挥各类组织载体的多元引导。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年轻一代;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D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0)05-0062-03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生力量,他们的价值观念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价值观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中部某地级市年龄为18—40岁之间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调研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形式,其中召开两次座谈会,参与对象分别为市工商联所属商会年轻企业家代表、欧美同学会会员;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1份,其中有效问卷78份,文中所有数据均精确到保留1位小数点。

一、 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群体具象分析

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一群体,与老一辈经济家相比,有其自身特征。

(一)学历普遍较高

从学历结构来看,97.4%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大专学历占94.9%,研究生学历占2.6%;高中和中专毕业的比例为2.5%。所以从总体来看,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受教育程度良好,高学历比例较高。而且还有一部分人曾经出国深造,有海外学历背景。

(二)政治诉求多元

从政治面貌上看,中共党员占48.7%,民主党派占7.7%,群众为43.6%。有很大一部分群体不愿加入政治组织,喜欢自由的生活。

(三)传承方式单一

从企业的发展方式看,继二代、创二代居多,74.3%是继承型民企二代,15.4%是创业型民企二代,有相当一部分受到家庭因素,子承父业,接班继承,也有一部分不甘于躺在父辈功劳簿上,自我开拓。七成以上企业家为继承型民二代,仅有10.3%是白手起家、自主创业。

(四)中小产业居多

从企业资产看,66.7%资产总额为100万—1000万,17.9%为1000万—5000万,100万以下,5000万以上的各占到7.7%。可以看到,经营中小型企业居多,这也符合非公有制经济的特征。

(五)眼界更加开阔

调研发现,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眼界更开阔,注重创新、敢于尝试新事物。他们不定期去发达国家进行考察,开拓新的商业契机。在被问“身为年轻一代,跟老一辈企业家最大的不同”时,82.1%选择眼界更开阔,眼光更长远。

二、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的现状调查

(一)政治价值观

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赞同我國为优化政治生态而做的反腐努力。

1.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7.4%的企业家认为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应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企业发展有促进作用。46.1%的企业家认为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员工需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赞成党和政府的反腐败工作,期待商业环境的优化

企业家关注腐败问题,对我国反腐败行动比较认同。76.9%的企业家希望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对商业中的潜规则,56.4%认为希望政府建立良好的商业环境。他们认为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社会价值观

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大部分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守法经营,诚实守信,开拓创新。

1.有社会责任感。

调研显示,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在问及在实际工作中对员工福利,“让员工和身边的人吃上饭、生活得好,幸福起来”的重视程度时,46.2%选择非常重视;43.6%的企业家非常重视企业产品价值,让顾客满意。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关心社会大众、帮助弱势群体,比如某民营眼科医院为弱视学生提供救助,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斜视的学生免费提供手术。他们懂得财富源于社会,回馈社会。

2.有守法、诚信、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越来越意识到守法、诚信、创新对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97.4%和84.6%的受访者认为,“诚信经营”和“创新能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超五成以上企业家践行“遵守诺言、言行一致”“按规则办事、公平竞争”。

(三)职业价值观

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和定位,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比如,在问到企业成功的关键时,97.8%选择脚踏实地,做事认真,41%选择政府支持,30.8%选择家庭背景,人脉关系。调研中发现,虽然很大一部分群体是民企二代,但他们对企业认知超越父辈,不仅仅赚钱谋利、维持现状,而是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社会需要,注重企业核心文化的打造,有74.4%的企业家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有信仰、有使命感的企业。

三、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经历

价值观的形成与个人家庭、受教育程度、社会经历相关联。比如,由于生长环境不同造成继二代、创二代和创一代的价值观存在明显差异。老一辈企业家靠坚韧的毅力、吃苦耐劳、有胆识打造天下,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继二代和创二代家庭条件优越,受教育程度高,他们较少担忧企业生存发展困境,有较高的精神需求,关注企业文化,追求自我实现,但同时缺乏艰苦奋斗、奉献精神,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是态度积极,实践落后。而对于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来说,更多的是面临企业发展初期的各种问题,无暇关注价值观。

另一方面,海外留学背景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形成也有影响。他们绝大部分认可西方的文化、生活方式,但不盲目推崇西方的制度、价值观。这与我们综合国力的强大,以及不断展现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无关系。但也有少数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由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深入理解,盲目推崇西方的价值观。

(二)社会环境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守法、诚信、创新意识逐渐建立起来,但市场经济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健全,导致一些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身上有投机取巧、急功近利、通过商业潜规则获利的行为。

二是社会转型期各种价值取向交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利益格局复杂化,各种价值观念混杂,特别是网络的发展,使多元文化传播加速,影响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价值观。而关于主流价值观的理论论证,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及与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的区别,如何解决人们思想和实际问题等方面还存在欠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实现入脑入心。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的引导方面广度和深度不够,对企业关心服务多,思想精神引领少。

四、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的引导对策

(一)加强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教育

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和社会活动,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一是对广大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开展专题教育培训,找准他们思想与利益的结合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正确、全面、深入的解读,澄清目前存在的思想上的混乱认识,凝聚思想共识。二是依托党和国家重大节日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如“七一”讲党课、红色旅游,“十一”爱国奉献活动,将对年轻一代的爱国、敬業、贡献教育融入具体活动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开展优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评选活动,树立一批优秀的政治素质好、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杰出人士,通过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发挥他们的思想引领示范效应,影响其他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二)优化非公有制企业健康成长的政策文化环境

一是改善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环境,政府要做好各类信息服务,规范项目审批,清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隐形障碍,废除各种不合理制度规定,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活力。同时完善市场经济的法治环境,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家的财产权,使企业家通过守法经营、诚实守信能够得到经济利益,各种商业潜规则、商业腐败坚决受到法律惩处,促进年轻一代非公有制企业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二是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公平竞争,使非公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在政府支持产业方面给予和公有制企业同等的税收、政策待遇,保护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权益。三是优化文化环境,增强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价值认同。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增强文化自信;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鼓励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敢于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培育清正政商文化,加大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反腐力度,构建起清新型政商关系,同时畅通优秀年轻企业家的参政议政渠道,从中增强国家、社会责任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三)发挥各类组织载体的多元引导

1.统战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贯穿于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养教育和选拔使用的全过程。将是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荐优秀年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执委、常委等的前置条件,发挥示范效应。同时通过给予政治、社会地位,鼓励他们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工商联在团结、服务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引领他们的价值观。充分发挥商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通过相互沟通发挥优秀年轻企业家思想感召力和影响力。拓展年轻一代企业家参加公益事业的空间,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财富观,关心弱势群体。

3.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运用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经常性开展价值观方面的专题党课和社会实践。对个别价值观偏离的人士党组织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讲政治、守法诚信、敬业奉献。

习总书记指出:“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发展。”新时代下,要做好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通过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方式方法,最终引导建设一支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对人民有贡献的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队伍。

【参考文献】

[1]林建华.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认同问题研究[C].北京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17:160.

[2]王晓琎,何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认同问题探析——以陕西省为例[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4):45.

[3]王江伟.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认同状况及引导对策——基于江西省的实证分析[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7(6):84.

[4]刘凯,孙海军.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价值观状况及路径研究[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3):64.

猜你喜欢

年轻一代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年轻人月均储蓄1624元
钱的代沟
引导年轻人在未来扮演正确角色(观察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在北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