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堂内涵社会实践与结构一体化研究

2020-11-16邓若玉何玲张静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概论思政课

邓若玉 何玲 张静

【摘 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必修课,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有重要引导作用。本校旨在通过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模式多样、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评价科学的新教学模式,利用“概论”社会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数年的新教学模式实践中,“概论”实践课程已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但学校发现仍存在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内容不够深入等问题。因此,学校应从电子教案和实训基地两方面,加强“概论”课程资源建设,通过社会调研、社区服务等深化“概论”社会实践教学内涵,从而完善课堂内涵与课堂结构一体化的“概论”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 思政课;概论;社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E710.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0)05-0032-0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社会思潮的演变和传播,扩大了各类思想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因此,为维护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环境,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生需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在传统思政教育中,学校的思政课程并不受到重视,授课规模通常在百人以上,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兼顾学生管理和课程讲授,教学方法以静态灌输为主,导致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不足,教学效率不高。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询问社会生态中官员腐败、地区过度开发等情况时,教师却不实事求是的科学解读,而是视而不见或含糊糊弄,这就无法使大学生真正相信思政课程理论的实效性,导致思政教学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高校在思政课程上,应通过规划科学、内容合理的社会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联系理论、理解理论,继而在生活中践行理论,成为符合社会期望的高素质人才。

一、思政课程社会实践课堂内涵与课堂结构一体化

完善的课堂结构是课堂内涵实现的基础,明晰的课堂内涵是课堂结构构建的目标,二者有着密切联系。在新时代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高校旨在通过合理的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将课堂内涵与课堂结构一体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以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新教学模式,具有更高的教学效率,也更符合教育部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第一,实践教学内容更丰富,社会实践突破了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使学生可以在课外、在实训基地、在社会中接受教学,教学内容从理论转变为各式各样的活动,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在实践教学中,思政课程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负责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自由的发挥空间,使学生可以充分锻炼自身的能力特长,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第三,思政社会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非让学生死记硬背思政理论,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高校“概论”课程实践课堂内涵结构一体化构建

(一)明确“概论”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学校在组织学生“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时,首先结合教学资源确立学生实践教学目标,再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以红色文化实践教学为例,学校结合陈毅元帅曾求学于本校的情况,充分发挥陈毅校友红色革命精神的特色,明确学生在“概论”实践课程中应体悟革命之艰辛,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阶段理论有更深的了解,因此选择参观校内陈毅纪念园和校史馆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学校应规划好教师在实践中的地位,明确教师职责以引导学生实践为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参观陈毅纪念园时,教师会先让学生自由参观一定时间,再集合起来由教师按路线顺序讲解,同时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探讨回忆课程理论知识,并在实践教学后形成实践报告。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校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时,注重教学内容与时下热点的结合,使实践教学与社会实际充分联系,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如教师开展红色文化活动时,通常选择在国庆节前,用社会浓烈的回顾革命文化思潮,激发学生对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参观活动中逐步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

(二)豐富社会实践教学内容

在“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中,高校构建了以家乡、社区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一是“感受变化,建设家乡”的实践活动,本校定期开展征文比赛,组织学生在寒暑假与家乡老人交谈,通过老人的描述了解自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上的变化,鼓励学生搜集家乡变化的记录视频和报纸,让学生深刻了解家乡在党和政府带领下所取得的成就。在“概论”课堂上,本人组织过学生观看《辉煌中国》《美丽中国》《超级工程》等纪录片,让学生感受中国的发展和人民的伟大,激励自己,坚守正道,树立理想。二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本校骨干教师在“概论”课堂上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引入经典案例教学、咨询教学、辩论、学生演讲、新闻发布会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在学校“概论”课堂上做了一些拓展性实践教学尝试,以“三分钟精彩展示”为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我,树立自我自信,并表达对民族、国家发展的强烈自信。三是以红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参观活动,本校依托四川的红色文化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校内爱国主义基地“陈毅纪念园”和校史馆,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操作灵活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本校在“概论”社会实践教学中,构建了以点带面式与全员参与式相结合、假期实践与学期内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第一,以点带面式与全员参与式的相结合,是指学校在制定“概论”实践活动时,会选择与学生课堂理论密切相关的活动。例如在“概论”课堂上,紧扣社会热点问题“5G数字发展”、“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大国担当”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问题,以开启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同时也包括教师在实践指导过程中,构建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关系,优先指导进度较快的学生,然后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提高“概论”社会实践教学的效果。第二,假期实践与学期内实践相结合,是指学校在“概论”实践教学中,不仅构建了学期内的“概论”实践课程体系,灵活安排学生课程内的实践教学活动,而且在暑假等长期期间,依托学工部和团委的沟通协作,鼓励学生进行短期的“三下乡”“支教”“创新创业”“扶贫”等实践活动,感受真实世界的时代表达。

(四)科学的社会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本校改革了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将单一的结果性试卷考察,转变为“考评对象、考评主体、考评形式、成果展示”等四位一体的社会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提升了实践教学效果评定的合理性、科学性。一是本校扩大了考评对象,不仅是学生,还将教师和教学过程纳入了考评范围,使考评结果可以直观反映出学生实践表现、教师实践教学组织能力以及实践教学过程的优缺点。二是考核主体的多元化,将社会实践单位和家长纳入主体,扩大实践教学评价者的构成,使考评结果更为客观、合理。三是实践教学考评方法多样化,本校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结合运用实践报告、实践周记、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提升实践教学考评的科学性。四是实践成果展示渠道的多维化,通过将优秀案例纳入本校自编社会实践手册,组织社会实践汇报演出,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成果公开化展示。

三、“概论”课程内涵结构一体化实践教学中的不足

本校自2013年暑假开始,相继安排2012级至2018级本科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如“三下乡”“支教”“创新创业”“校外实训”等,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在几年的实践探索中,本校发现在实践教学课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亟需采取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一)教学资源得不到最大化利用

一是在“概论”实践教学中,以理论内容为主的权威教材不适合应用于实践教学指导。因此,为了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本校教师自行编制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指导用书。但随着实践教学的发展,“概论”课程的实践活动内容也产生了变化,指导用书逐渐难以匹配实际教学情况,内容更新成为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是本校在校内建设了校史馆、陈毅纪念园等实践基地,在乐至县“陈毅故居”、大邑县“建川博物馆”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丰富了“概论”课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但学校除了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和纪念园,以及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外,实训基地使用率不足,未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在红色文化构建上的作用,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且社会实践以红色文化为主,过于强调革命精神,与其他的实践教学内容缺乏联系,使得大学生思政社会实践教学难以形成有效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局限于部分内容。

(二)社会实践教学内容不够深入

当前学校的“概论”实践教学课程还不够深入,校内活动局限在参观场馆、课堂活动等形式,校外实践活动内容主要为比赛参与、社区实践,与“概论”课程的理论联系较为浅显。虽然借助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红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但由于活动内容的限制,学生只是在观察社会现象、记忆理论知识,社会主义教育停留在理论理解阶段,社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在“概论”课堂上只是在了解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理解知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学校培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生的教学目标尚未达成。

四、“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课堂一体化完善方向和措施

(一)强化思政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一是学校可以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指导用书多年的使用经验基础上,结合教师历年的实训指导报告,重新完善“概论”实践教学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及时在电子教案中更新热点案例,引入习近平主席的最新讲话内容,逐步放弃使用实体指导用书,节约学校的物力资源。同时学校可以利用本校构建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网络平台,通过引入智能处理系统,将新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传达给每位学生,畅通指导教师管理学生的渠道。据调查班上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本人尝试注册了一个以思政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邀请班上的干部参与内容的编制,根据“概论”的课题需求,设置浏览版面,审核甄选公众号文章,选择贴合学生实际的内容,并开放留言功能,如從电影《高考1977》谈理想与理念,受到了学生的热烈反响,一天之内留言数量就超过了百条。学校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开辟“概论”课程专栏,将相关的时事政策解读、社会先进人物事迹、校园活动开展情况放到平台,使社会实践活动与网络虚拟空间融为一体,拓展“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空间。

二是学校可以在原有实践活动基础上,引入新的活动,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例如学校可以邀请周边小学来校史馆和“陈毅纪念居”参观,并将讲解职责作为“概论”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轮流在馆内宣传红色文化,不仅充分利用了校内实训基地的空余时间,也使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学校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各内容间的联系,按照学生能力的发展需求,以区域模块、领域模块、时间模块、群体性模块等为线,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扩展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如专业技能比赛、社区活动、职位试岗等,从而平衡“概论”课社会实践内容构成,强化学生对“概论”课各知识要点的理解,完善“概论”课程社会实践的课堂结构。

(二)通过新实践形式扩展教学深度

学校可以将社会服务和社会调研两大实践形式,纳入“概论”社会实践教学课程中。在开展社会服务过程中,学校可以在院系或团委层面展开对接,与养老院联合展开“爱老敬老”志愿活动:一是教师组织学生帮助老人处理生活难题,二是学生在交谈中了解老人生活状况,三是学生在活动中心进行文艺汇报演出。实践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老人养老情况,反思社会老龄化进程中的问题,通过分析、交流、辩论、总结深刻认识社会生态,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志愿服务老人的主动意愿。在开展社会调研时,教师应确立调研主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调查问卷的设计,以调查某地区宗教信仰情况为例: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年龄段、文化水平等角度考虑问卷设计,用通俗易懂的题目调查宗教信仰情况。在题目设计中,问卷应包含性别、年龄段、宗教类别、对宗教的认识、信奉原因、是否了解国家宗教管理制度等,从而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居民地区宗教信仰状况。在学生撰写问卷总结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结合下的宗教特点,分析我国宗教政策变迁的出发点和当前问题,鼓励学生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给出点评。由此,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现实,锻炼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树立担负民族复兴的责任意识,坚定学生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五、结语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在“概论”课程中,高校将社会实践教学课堂内涵与课堂结构一体化,规划好思政实践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升“概论”课程的教学效率,强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理解能力,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社会自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在民族复兴使命的激励下,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对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颖,陈■,袁阳.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逻辑体系构建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125-129.

[2]肖贵清,武传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几个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8(2):87-91.

[3]张广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成绩考评体系的实效性及提升路径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7(8):91-94.

[4]于海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体系改革实践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2):157-159.

[5]丁丽娟.高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3):102-104.

猜你喜欢

概论思政课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ExploringConsumers,BehavioralIntentioninUsingInformationTechnologyStudyinIoT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