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

2020-11-16李洪

速读·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探究课堂信息化环境构建策略

李洪

◆摘  要:新课改不断深化,创新教学方法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其中课堂上采用信息化辅助教学应用最为广泛。信息化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进而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将围绕信息化教学展开,探索如何构建生活灵活,直观有趣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探究课堂;信息化环境;构建策略

在很多人眼中,小學数学教师是一份很轻松的工作,因为小学数学非常简单,不像初高中那样具有深度,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并非如此,正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身心发展尚未健全,理解能力有效,加之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吃力,进而失去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后有效改变这一局面,本文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的意义。

一、应用信息技术,巧设情境探趣

通过教学总结我们发现,小学生对那些生活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内容感兴趣,而且记忆得比较扎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为了增强信息化教学的高效性,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巧妙地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对教学重难点的学习,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即喜欢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背景为超市购物中心,教师可以给每一位同学发若干人民币的模型,让学生计算一下,自己手中掌握的人民币能够购买到什么商品。然后再计算一下还能剩下多少钱?”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瞬间燃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纷纷参与到选购商品和计算当中。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上台来选购自己的商品,然后算一下自己还剩下多少钱?第一位同学上台后,选购了一套文具,学生手中有10元钱,而文具的标价是8.5元,学生回答到还要找自己1.5元钱;第二位同上台选购,同样手中有10元钱,却选购了一件25元的玩具枪,教师告诉学生手中持有的人民币不够用,需要重选或者想一想其他的办法,这位同学经过思考后,向两位小朋友借了他们手中的人民币模型,买到了25元的玩具枪。同学们在模拟购物的情境教学中,认识并掌握了人民币,并在情境中掌握了人民币的使用方法,而且在计算的过程中,复习巩固了加减法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整个课堂在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中顺利完成,学生学到了相应的知识,教师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成果。

二、应用信息技术,形象演示增学效

通过实际教学总结,我们发现,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直观形象的数学问题吸收更加容易。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数学课堂上,善于利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方式,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给予充分解答,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生动,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一节时,为让学生充分认识三角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三角形,在展示三角形的过程中,教师要教师一下三角形的特征,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一下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提前对三角形的知识展开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们集中讨论三角形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自己身边有哪些三角形。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清晰地掌握三角形的知识,更明确三角形的应用方法,不但实现了教学目标,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应用信息技术,分层引深促能力

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课堂的弊端,充分发挥了其直观形象,便捷丰富的优势,帮助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利用场景展示,情境创设等手段,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设计问题供学生探讨,在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节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动态视频的形式为学生讲解,如何将不熟悉的多边形变成熟悉的图形,利用视频动态演示将多边是如何形变成正方面、长方形、三角形的方法,学生们在动态演示的过程中,通过观看视频和教师讲解,将抽象的数学变成动态直观的数学,认识到如何将多边形变成熟悉的图形,不仅轻松掌握了转换的技巧,学会了求多边形的面积,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实现了高效课堂的建设。

四、应用信息技术,交流共享提素质

知识的获取在于学习,而学习的本质在于交流共享。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样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互动教学,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交流共享中提升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分组让学生自己更换座位,进行交流共享,再得出不同的结果。这种方式的教学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在实践中的探究问题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交流共享知识的能力,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今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情感的交流者,思想的共享者,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共享,让学生体验共享的喜悦。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化辅助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直观数学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有助于建设丰富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形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在课堂上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完成高效课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黄晶.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实践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109.

[2]张华.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C].2019.

猜你喜欢

探究课堂信息化环境构建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学如何实现探究课堂
浅析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谈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
初中数学探究型课堂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