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不再当“韭菜”了
2020-11-16宋谊青
宋谊青
证券违法成本低是困扰中国资本市场的“顽疾”之一,长期受到市场诟病。“重融资,轻投资”的局面,让市场参与者无所适从的同时,也让不少上市公司、机构、游资等利用老鼠仓、欺诈发行、业绩造假、虚假信息等手段来操纵股价,花式收割股民,股民也成了待收割的“韭菜”,谁都想来割一刀。
纵观新证券法,法律责任一章是所有章节中条文最多的。从行政处罚力度上看,新证券法针对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都大幅度提高了行政处罚力度。
以前,欺诈发行违规者定格处罚也就60万,这也使得IPO市场上造假层出不穷,从万福生科到欣泰电气,相关责任人的处罚也就限于60万,极低的造假成本和巨额经济利益之间的错位让不法分子源源不断地去尝试欺诈投资者。“造假100亿,罚款60万”不仅是一句调侃,更像是致富秘诀。
现在,新法为了保护小散,对欺诈发行人及实际控制人将会做出了巨额罚单,即尚未发行成功的发行人和实控人,处以顶格2000万元的罚款,同时对于发行成功的,按照非法募资的10%以上一倍以下进行罚款。
“处罚的力度不仅增强,范围也更广了。如果上市公司在境外出问题,影响到境内市场,也要处罚。这对于市场肯定是有相当震慑力的,70%-80%的想要信披违法的行为会被震慑住。”首創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表示, “但这些多数属于行政处罚范畴,只能罚款或取消上市资格等,如果在刑法上有配合,那么这个震慑力将更大。”王剑辉认为。
其实,新法不仅从行政处罚的角度进行了修改,还加强了与刑罚、民事赔偿的联动,全方位、立体式地对投资者保护,形成有效的震慑。
那股民是否从此就能高枕无忧了呢?
有多位行业人士理性的表示,新法效果如何还需看执行端的实际操作。如同罗马并非一日建成,无法指望法律的完善可以毕其功于一役。新证券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违法事件的发生概率,但来自企业本身的经营风险和资本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依然存在。股民除了依赖新证券法的保护,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投资能力。
中国有句俗话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清理旧的制度,是在为新的制度贯彻落实铺平道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的逐步完善,各主体的职能和行为都将发生改变,这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