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山禁牧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2020-11-16赵晓娅

乡村科技 2020年27期
关键词:造林绿化

赵晓娅

[摘 要] 为进一步强化林地保护,巩固地方造林绿化成果,根据封山禁牧办法有关规定,当前我国进一步加快地方现代化畜牧业发展,使畜牧业和生态建设同步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开展林业封山禁牧,进一步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且该工作已获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封山禁牧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封山禁牧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封山禁牧;造林绿化;规范执法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7-77-2

封山禁牧实际上是保护退耕还林以及造林绿化成果、发展森林资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严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1]。为落实地方封山禁牧的有关规定,从根本上扭转封山禁牧工作的被动局面,要严格落实好封山禁牧和舍饲养畜的工作,禁止牲畜随意进入林地破坏植被树木,从而更好地促进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森林植被恢复,巩固造林成果,进一步改善现有生态环境,更好地促使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 封山禁牧发展现状

封山禁牧是指在全区域范围内针对所有林地,无论其权属、林种均开展封山禁牧的工作,在一段时间内实施限制放养牛、马等人工饲养草食动物或实施禁止草食动物的相关管护措施。对于马、羊等人工饲养草食动物的管护,采取完全封禁或者变放牧为舍饲的方法;对于人工饲养牛的管护,采取天然林内部限制未成林,林地内实施封禁划区轮牧管理的方法[2]。近年来,国内多数区县当地人工饲养的马量较少,因此,畜牧部门主要针对羊圈养,牛羊人畜分离,进一步积极引导和扶持畜牧区群众调整畜禽品种,推广和引进优良牧草,做好设施圈养技术服务。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制定了现代畜牧业长期发展规划,针对集中开展设施圈养的农户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并对饲养户制定长期饲料补助和建设补助等方法,制定放牧养羊或出栏补贴政策,引导养殖户由原有粗放式管理逐渐向集约化、科学化方向转变。

2 封山禁牧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封山禁牧过程中需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并将实现恢复生态与脱贫攻坚相融合,坚持以封为主、疏堵结合、禁牧和圈养相融合的原则。在封山禁牧过程中,乡镇畜牧人员经过全面的摸排登记造册,建档案,认真贯彻落实圈养、种草、出栏补贴等各项规章制度,在实际开展工作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具体如下所述。

2.1 投入不足,手段落后

现阶段,我国在造林资金投入方面已逐渐加大,但对林业保护以及资源管理方面的投资相对来说较少,难以满足林业保护的资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甚至一些保护工作区域仅仅是贴有保护标语,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封禁措施以及管理手段,封山禁牧工作流于形式,严重降低了工作成效。

2.2 牲畜量降低,愉牧现象严重

从某种程度上讲,禁牧政策的提出与实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计,会对农牧民收入产生严重影响。在封山禁牧政策要求下,农牧民需将之前的散养形式逐渐转变为圈养,对此大部分牧民持不赞成态度。推行圈养之后,很多养殖户的圈舍卫生条件或者建设条件等均难以达到标准化要求,且饲草供给极其困难,从而使许多农户不得不处理掉之前饲养的牛羊,造成牲畜数量大大下降。此外,由于部分农民不具有牛羊圈养的基本条件,难以承担起相对高昂的饲养费用,因此,多采取偷牧的方式适当补充牛羊饲草。上述现象较为普遍,解决难度相对较大,应引起政府部门与林业部门的重视。

2.3 基层护林组织不够健全

目前,由于护林员严重不足,加之管护面积较大,使护林工作难以得到顺利开展。此外,镇、村两级在护林员待遇方面不高,难以吸引护林人员。基层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严重影响护林效果。

2.4 封山禁牧执法不严

因护林经费不足,部分林业行政案件出现以罚代法的问题。此外,工作人员执法力量相对薄弱,存在设施不全的现象,特别是护林人员及车辆设施较少,交通工具比较落后,执法难度大大增加,进而导致查处力度不强。

3 强化封山禁牧的有效措施

3.1 强化组织领导

当前,对于部分县区来说位于生态脆弱带,整体沙化严重,绿地条件相对较差,加之传统野外放牧导致地方水土流失、植被退化严重。近年来,通过封山禁牧的方式,提出封山禁牧、舍养扩养以及放养禁牧等思路,更好地促进了畜牧业和林业发展,实现了双赢局面。封山禁牧从根本上遏制了由于放牧对森林资源产生的破坏,保护了新植用木,促进了退耕还林,确保了植物正常生长;能快速恢复植被,形成多种乔灌木等不同的植被类型,进而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整体生态环境,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确保严格贯彻落实封山禁牧,保护培育地方森林资源,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政府可成立封山禁牧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各乡镇一把手担任封山禁牧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封山禁牧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此外,畜牧、林业等多个部门应各司其职,做到宣传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从而尽快落实封山禁牧,并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人[3]。

3.2 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要借助社会各界力量,例如,网络、媒体、传统媒介等采取召开会议、举办节目、发放资料、走村入户等多种方式,宣传国家针对生态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宣传国家封山禁牧的意义,宣传省市国家封山禁牧以及社区养畜的法律制度。通过开展各项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认识到长远发展利益、整体利益及局部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将封山禁牧转为群众自觉性行动,为开展封山禁牧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能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封山禁牧工作的认识,增强其使命感责任感。

3.3 建立健全管护队伍

为确保封山禁牧工作的有序開展,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管护队伍。在开展封山禁牧过程中,应建立三级责任制网络,即乡、村、养殖户相对应的三级管护体系,制定有效的封山禁牧管理办法,进而确保封山禁牧工作能够顺利完成。构建专业的护林队伍,能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护林员的技能知识培训,促使其学习有关封山保护和封山禁牧的法律法规,明确管护责任,从而确保封山禁牧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4 规范性执法

各乡镇林业部门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森林法以及地方封山禁牧有关规章制度,落实好封山禁牧的各项管理措施,加大对破坏林木森林行为的查处力度,针对随意放牧屡禁不止的养殖户可采取法律或者行政手段进行合理处置。公安局要严格压制高压态势,打击各种破坏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林业部、公安局应将依法封山禁牧作为森林资源保护的常态性工作,落实各项执法职责,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处理;各乡镇林业站成员应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林区的巡回检查工作,确保管辖范围内能真正落实全面封山禁牧,同时需强化、完善封山禁牧的各项制度和配套措施建设,并将封山禁牧纳入领导班子年终考核内容。

3.5 明确禁牧责任,确保最终的造林成果

封山禁牧的开展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建设,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此工作作为衡量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标,将其列入常态化工作,做好各级领导和组织建设。乡镇政府分管领导、主管领导是本地区开展封山禁牧的直接责任人和第一责任人,应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封山禁牧各项工作部署,落实责任到人。县乡村户应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各地责任,构建责任考核制度,确保每座山林、每片林区均有相关人员管护。个体林业部门应发挥职能,构建封山禁牧督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财政部门需将封山禁牧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专项经费。个体农牧部门要强化服务指导工作和技术指导,推进秸秆利用、舍饲圈养,从而更好地促进地方畜牧业发展。

4 结语

要想开展封山禁牧,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则要认真贯彻落实封山禁牧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依据,改善地方生态环境;要坚持各项领导多部门配合,各司其职,合理规划,严格考核,从而更好地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为升.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加快林业建设的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2018(4):12-13.

[2]严日宏.新时期林业发展中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的几点思考[J].农家科技,2018(5):148-149.

[3]刘玉丽.林业保护中封山禁牧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J].中国高新区,2018(12):210.

猜你喜欢

造林绿化
对我县造林绿化工作的思考
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对成活率的影响
浅谈造林绿化与林业发展任务分析
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探究
简析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
浅析造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造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探讨
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
造林绿化的意义和管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