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设施草莓提质增效生产技术途径探讨与实践

2020-11-16王前前闫冲冲付玉营丁银媛沈海燕李然伊兴凯廖华俊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安徽

王前前 闫冲冲 付玉营 丁银媛 沈海燕 李然 伊兴凯 廖华俊

摘要 简述了安徽草莓生产的基本情况,提出了设施草莓实现提质增效栽培的必要性。结合全省各地设施草莓生产实际,详细分析了安徽设施草莓产业存在的主要产业技术问题。同时,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草莓生产及农业通用生产技术上取得的新成效,提出了丰富品种类型、修复连作障碍、提高设施抗风险能力、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利用、普及脱毒种苗、加大技术培训与示范、升级综合生产管理技术等一系列促进安徽设施草莓提质增效栽培的途径,为安徽设施草莓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设施草莓;产业技术;提质增效;安徽

中图分类号 S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20-003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20.011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Ways of Improv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Strawberry in Anhui

WANG  Qianqian, YAN Chongchong, FU Yuying et al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efei, Anhui 230031)

Abstract This research briefly describe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strawberry production in Anhui, and put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improv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facility strawberry cultiv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production of facility strawberry in various parts of Anhui Province, we analyzed the main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strawberry industry in detail. In addition,based on the recent achievements in strawberry production and gener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w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Anhui facility strawberry cultivation,including enriching strawberry varieties and types, repairing continuous cropping barriers, improving facility ability to resist risks,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utiliz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popularizing virusfree seedlings, increasing technical training and demonstration, and upgrading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hui strawberry industry.

Key words Facility strawberry;Industrial technology;Quality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Anhui

草莓屬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目前世界各国栽培的草莓主要是18世纪育出的大果草莓 [1],即凤梨草莓,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2]。草莓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有效成分,鲜果肉中含维生素C  600 mg/kg,比苹果、葡萄含量还高。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果胶等营养物质。此外,草莓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PP以及钙、磷、铁、钾、锌、铬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部分微量元素 [3],也是人体必需的纤维素和黄酮类等成分的重要来源。草莓外形美观,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且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由于草莓色、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价值高,因此被人们誉为“水果皇后”。

我国是在20世纪初才引进大果草莓进行大田栽培,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草莓生产国家,草莓种植面积达13.3万hm2左右,年产量约200万t,产值约300亿元 [4]。我国栽培草莓中98%以上的栽培品种引自国外,国产草莓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我国草莓产地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区,5省草莓种植面积合计约为全国总草莓种植面积的50%,其中辽宁丹东、安徽长丰县、河北保定、山东烟台等市县都以大面积的草莓种植而闻名 [5]。

安徽设施草莓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4月底大量上市,此期恰逢冬春季水果紧俏季节,深受消费者欢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发展设施草莓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美好乡村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6]。但由于草莓种植户长期自繁自育草莓种苗,导致种苗病毒积累、品种退化、抗病性和丰产性下降,部分种植户经济效益出现下滑,甚至亏损;同时草莓的连作障碍、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盲目、过量施用,导致草莓的内在品质、商品性和安全性均存在严重考验 [7]。由于草莓是直接入口果品,从食品安全角度而言对草莓的品质和安全、卫生性指标要求更高,因此开展设施草莓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势在必行。

1 安徽设施草莓产业基本概况

安徽草莓始种于20世纪80年代,距今已近40年的历史,在全省各地均有种植,总面积近2万hm2,全部采用大棚等设施栽培。在合肥、淮南、阜阳和蚌埠等中心城市周边均形成了规模化的设施草莓种植和采摘基地,如长丰县、淮南曹庵镇、阜阳闻集镇等 [8]。其中,以长丰县草莓种植面积最大,2019年面积达1.4万hm2,产值50亿元,被誉为我国设施草莓种植第一大县,“长丰草莓”品牌价值66.4亿元,产品销往全国 20 余省、市、自治区,长丰草莓已成为长丰县农业的重要支撑 [9]。

安徽各地设施草莓栽培模式和技术手段多样,设施类型既有以长丰县为代表的双层拱型钢架大棚,也有以阜阳闻集镇为代表的半坡式简易塑料大棚 [10]和日光温室,同时也有“大棚+拱棚”的多层覆盖模式;栽培品种为鲜食品种,主要有“红颜”“法兰地”“章姬”等,多为国外引进品种,自育品种普及率不高;茬口安排既有“大棚草莓-休耕(土壤太阳能消毒)”的单作栽培模式,也有“大棚草莓-夏季果蔬”的轮作栽培模式。由于草莓种植费工费时,种植户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设施条件差异较大,安徽各地草莓产业发展差异相对较大。虽然水肥一体化、蜜蜂授粉等技术在草莓生产上已经普遍应用,但不同种植户草莓生产管理技术差距较大,因此实际经济效益差别也很大。

2 安徽设施草莓产业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安徽草莓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生产技术整体也有较大的进步,但同时存在很多限制安徽设施草莓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技术问题。

2.1 品种类型单一,产业规模发展受限

近30多年来,安徽草莓品种通过不断引种试验,示范推广,品种逐步优化。代表品种由早期的“宝交早生”“女峰”“丰香”“章姬”,发展到“红颜”“甜查理”等,当前全省除阜阳闻集镇有近万亩的“法兰地”品种外,“红颜”品种占种植总面积的90%左右。尽管“红颜”草莓品种果型较大、风味好、丰产性优,很受消费者青睐,但该品种易感炭疽病,育苗难度大。多年来,单一品种连续种植,导致抗病力下降,品种退化,田间病虫害越来越重,育苗和种植难度不断加大。同时,全省种植的草莓品种全部为鲜食类型,采摘和鲜果销售接近饱和,产业规模难以进一步发展。

2.2 脱毒种苗市场普及率低,草莓品种退化严重

安徽绝大部分草莓种植户所需生产种苗均为自繁自育,种植户之间相互引种频繁,种苗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个别种植户自行留种时间甚至长达10年以上,导致品种退化严重,产量、商品性和效益也随之下降。尽管全省有少数几家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具有脱毒草莓种苗的繁育能力,但受人员、设施设备条件和育苗场地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脱毒草莓试管苗、原种苗繁育的数量十分有限,对全省草莓种苗需求量仍然是杯水车薪。同时,由于草莓种苗市场混乱、良莠不齐,种植户对脱毒草莓种苗无法鉴定,市场销售的种苗都号称是“脱毒种苗”,造成所谓的“脱毒生产种苗”增产、增效优势较种植户自留种苗不显著,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加上企业宣传不到位,购买种苗增加生产成本,多种因素导致农户购买脱毒种苗的积极性不高,脱毒草莓种苗市场占有率较低。

2.3 栽培模式单一,土壤连作障碍严重

当前,安徽设施草莓主要种植模式为草莓单作,即每年5月中旬草莓收获后对设施大棚进行太阳能高温消毒,然后闲置休耕 [11]。这种单一的设施草莓多年连作模式,造成有害微生物及土传病菌逐渐积累,土壤微量元素丰缺加大,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次生盐渍化、盐碱化加剧;同时太阳能高温消毒对土壤有益微生物无差别消杀,造成土壤微生物生态结构不平衡,有益微生物菌群减少,从而导致草莓土传病害逐年加重。连年的单作种植模式,致使草莓连作障碍不断加重,草莓定植后死苗率高也已成为新常态。

2.4 栽培设施标准化程度低,生产风险较大

近年来安徽设施农业蓬勃发展,部分抗灾能力强、保温效果好的双层钢架大棚(“和縣”二代棚)在长丰县草莓生产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双层钢架大棚生产成本也高很多。目前总体来看,安徽草莓栽培设施大棚还存在棚型杂乱、设施简陋,抗雪灾、风灾能力差,保温效果不好等问题,每年都会给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如2018年大雪,90%以上的连栋大棚倒塌,60%以上的钢架大棚倒塌或受损。由于保温效果差,每年冬季低温冻害造成草莓花蕾受冻、果实畸形、上市延迟等。此外,个别种植户由于棚内燃煤增温措施不当,甚至造成人员CO中毒伤亡。

2.5 化肥农药盲目施用普遍,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在生产中,普遍存在为追求产量盲目施用和过量施用化学肥料的现象,不注重施用有机肥。基肥化学肥料过量施用,导致定植期土壤EC值过高,草莓缓苗期延长,成活率下降。在草莓育苗期间,由于炭疽病发生严重,乱用、过量施用化学农药进行病害防治的现象突出,化学农药长期大量使用,导致草莓病虫害产生耐药性,后期防控需要使用更大剂量农药,产生恶性循环。尤其在春季草莓结果期,往往也是白粉病、红蜘蛛等病虫害高发期,如果不能科学选药用药,严格遵守药品安全间隔期,往往会给草莓果实品质安全带来隐患。目前,在安徽省设施草莓生产中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控,对症下药、精准用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6 草莓育苗和栽培技术落后,缺乏规范化生产技术

近年来,在不断引进和借鉴日本等国外草莓生产技术的同时,省内外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也得到不断增强,先后制定了《脱毒草莓高架育苗技术规程》《草莓高架栽培技术规程》等省级地方标准,在长丰县等主产区的部分设施条件较完备的农业企业育苗技术和生产技术有了较大进步。如合肥市艳九天农业科技公司自2011年以来,率先在安徽省开展了脱毒草莓高架育苗,长丰、蚌埠、阜阳等企业建立起草莓高架栽培示范基地。但由于技术宣贯、培训、示范等工作不到位,以及多数种植户“小而散”,加之设施条件简陋,总体的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多数种植户在花芽分化处理,疏花疏果、蜜蜂授粉、植株管理、温湿度调控、病虫害生物防控等具体环节,缺乏规范化生产技术。导致果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显著。

3 安徽设施草莓生产提质增效的技术途径与实践

上述问题,在安徽省不同地区或多或少均有存在,导致安徽省各地草莓生产技术参差不齐,经济效益不稳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项目组结合在草莓研究中长期积累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丰富品种类型,拓展产业规模

草莓栽培品种的多样化,是克服当前安徽设施草莓病害逐年加重的有效途径,尤其是推广优质抗病品种。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科研项目的大力支持下,科研院所、高校和长丰、阜阳、蚌埠等草莓育苗和生产企业先后从国内外引进40余个草莓品种在当地进行引种试验,先后筛选出“红玉”“宁玉”“圣诞红”“黔莓1号”“妙香7号”“隋珠”等一批适宜安徽设施栽培的优良品种,为安徽设施草莓的品种多样化奠定了基础。同时,立足安徽气候条件和栽培模式,农业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开展草莓杂交育种工作,“九天红韵”“皖香”等一批本土育成的草莓新品种也在生产中逐步显露出优势。下一步将通过产销对接,加快新品种的推广,不断丰富安徽省的设施草莓品种。当前,安徽设施草莓品种全部为鲜食型,缺少加工型品种,在稳定现有鲜食型品种面积的同时,积极通过订单形式发展加工型品种种植面积,既可引导安徽草莓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拓展草莓种植产业规模。如阜阳市鸿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积极探索草莓果酒的加工和产业化开发,长丰县引导企业进行草莓干、草莓酱、草莓酒等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等。但目前安徽草莓加工产业还处于探索阶段,任重而道远。

3.2 科学种植模式,修复连作障碍

设施草莓连年重茬单作,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有害微生物积累和草莓的自毒作用是造成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早年阜阳市闻集镇利用简易竹架大棚种植草莓,每年更换不同的田块,规避了土壤的连作障碍。当前,安徽各地种植草莓的设施几乎全为永久性钢架大棚,每年更换田块几乎不可能。因此须针对各地的土壤类型、灌溉条件、栽培习惯,因地制宜地优化栽培结构,进行轮作倒茬,从而修复土壤连作障碍。在淮河以南地区,如长丰县可以每种植2年草莓与水稻轮作一次,也可以利用草莓与南瓜、鲜食玉米、毛豆进行茬口衔接,利用下茬作物来吸收利用草莓茬口过剩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恢复土壤微生物群落;在淮河以北地区,如阜阳市闻集镇可以利用草莓与豆类、芝麻、鲜食玉米、南瓜等进行连作,通过仅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菌剂来修复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从而逐步实现土壤连作障碍修复。

3.3 规范设施标准,提升抗风险能力

安徽设施草莓上市期主要为冬春季,每年都要面临低温冻害和雪灾、风灾考验。设计一种低成本,具有可靠保温、抗灾、方便生产管理的设施大棚,对减少农业生产风险、稳定种植户预期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长丰县通过财政资金补贴的形式,在全县推广“和县”二代钢架大棚,对大棚用材、建造进行严格的规范。该种大棚采用双层设计,保温性能大幅度提升,抗灾能力显著增强,田间人工管理和操作更加方便。可以有效替代普通单层钢架大棚,以及传统的“大棚+中棚+拱棚”多层覆盖模式,减少了每日多层覆盖揭盖内棚的繁琐劳作,为各地草莓种植户提供了有益参考。同时在设施大棚中推广防虫网、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补光灯等配套设施,不仅能够减少外面虫害的侵入,还能降低人力劳动成本,促进草莓增产增效。

3.4 贯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利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设施草莓从定植到收获结束,持续时间长达8个月,整个生长期需要肥料养分较多。同时,草莓为须根系,根系较浅,吸收肥料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全生育期肥料运筹中,除要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模式 [12],还要坚持底肥为辅,追肥为主。底肥施用要坚持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提倡使用缓释性化学肥料;追肥施用要坚持全营养施肥理念,NPK水溶肥、中微量元素肥和水溶性生物有机肥兼施。施肥要“看天、看地、看苗”,少量多次施用,做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避免过量施肥。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方法,如棚內全地膜覆盖降低湿度,选用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释放捕食螨防治红蜘蛛 [13]、悬挂黄板黏杀蚜虫、硫磺熏蒸防治白粉病等。科学选用药剂药械,优先使用植物源、生物源农药和微生物菌剂,选用静电喷雾器、水肥药一体化装置等。化学农药施用过程中,选药用药严格遵循《NY/T 3263.1》的有关规定,保证安全间隔期。通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利用,实现农产品质量的优质安全 生产。

3.5 扩大脱毒草莓种苗繁育产能,提高脱毒种苗普及率

通过市场配置和政府政策激励相结合,引导有能力的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脱毒草莓种苗繁育实验室和生产基地。如长丰县农业农村局2020年对企业繁育脱毒试管苗进行补贴,免费发放给草莓育苗户,旨在逐步推动全县草莓种苗更新,提高脱毒种苗普及率。试管苗移栽和原种苗繁育过程中,做好防虫网隔离,提倡采用基质高架育苗 [14]和地下水滴灌管理,避免草莓种植基地地表灌溉水和土壤携带土传病害病原菌。生产种苗繁育过程中,育苗基地选址时做好空间隔离,方圆2 km范围内不能有设施草莓种植,提倡在岳西县等山区海拔600 m以上的地方进行脱毒草莓种苗繁育。此外,应从政府、媒体、企业等多角度加大对脱毒种苗应用的宣传、引导,科研单位、农机推广部门联合草莓脱毒种苗育苗龙头企业建立脱毒种苗应用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实例示范、培训指导、政策激励等多重举措,逐步提高脱毒种苗普及率。

3.6 开展技术培训与示范,促进产业技术提升

瞄准草莓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在草莓集中种植区建立示范基地,示范、展示新品种、育苗和栽培新技术、栽培新模式等,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和草莓种植户现场观摩。结合基层农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强已制定标准的宣贯和实用新技术的讲解,如土壤连作障碍修复技术、设施草莓高架栽培技术、脱毒草莓高山育苗技术、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草莓化学肥料减量增效利用技术、自然农法栽培技术 [15],以及提高草莓商品性和丰产性的日常田管、包装技术等。不定期举办一些让生产一线人员积极参与的喜闻乐见的互学共进的评优活动,激发种植户爱学习、重技术的科学种田意识,从而提升区域性的草莓生产技术。

4 小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草莓作为直接入口农产品,消费者对其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同时,随着农业综合生产技术的全面进步,也推动着设施草莓生产技术必须与时俱进。当前,安徽设施草莓产业发展已进入平缓期,全省各地均存在品种类型和产业类型单一、脱毒种苗普及率低、化肥农药施用盲目、土壤连作障碍严重、栽培设施标准化程度低、农业新技术应用率不高、综合管理技术亟待加强等限制产业进一步发展问题,因此,当前在安徽开展设施草莓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势在必行。

在农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和种植户的共同努力下,安徽不断进行设施草莓提质增效生产技术的探索和实践,为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通过在农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和种植户的共同努力下,安徽不断进行设施草莓提质增效生产技术的探索和实践,为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通过选育优良品种,丰富品种类型;科学种植模式,修复连作障碍;规范设施标准,提升抗风险能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利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扩大脱毒草莓种苗繁育产能,提高脱毒种苗普及率;开展技术培训与示范,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等一系列产业技术和措施,保障设施草莓栽培的产量与质量,实现产业的提质增效,为种植户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侯丽媛,董艳辉,聂园军,等.世界草莓属种质资源种类与分布综述[J].山西农业科学,2018,46(1):145-149.

[2] 吴晓云,高照全,李志强,等.国内外草莓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30(2):21-26.

[3] 白胜,朱润华,阳圣莹,等.不同草莓品种营养成分比较与品种筛选[J].山西农业科学,2020,48(1):64-67.

[4] 王雯慧.小草莓 大产业 中国草莓产业的今生前世[J].中国农村科技,2016(10):74-77.

[5] 舒锐,焦健,臧传江,等.我国草莓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果菜,2019,39(1):51-53.

[6] 李如海.乡乡有莓园 村村有种植——安徽长丰小草莓成为富民大产业[J].农村工作通讯,2017(5):62-63.

[7] 侯纯旺.长丰县草莓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19):82-83.

[8] 兰伟,刘青.阜阳草莓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3):295-297.

[9] 杨晓虎,朱祥雨.长丰草莓发展现状及产业提升对策[J].园艺与种苗,2019(11):33-35.

[10] 兰伟,钱小强,闫卓,等.阜阳地区草莓“简、密、蜂”新型栽培模式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1):70-72.

[11] 贺雷风.长丰地区草莓重茬田太阳能高温消毒处理技术[C]//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莓研究进展(IV).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579-580.

[12] 倪丹,孙潇潇,张来振.设施草莓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6(11):140-142.

[13] 吴倩.捕食螨控制草莓红蜘蛛技术研究[J].现代园艺,2018(24):41.

[14] 廖华俊,董玲,宁志怨,等.脱毒草莓高架自营养高效育苗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1985-1988.

[15]  李永强.自然农法有望带来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8,38(6):157.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安徽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5.回声
贡山县核桃提质增效措施探讨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