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研究
2020-11-16林干河
林干河
摘 要 小学数学十分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为了体现这一学科的教育教学价值及作用,数学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对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分析及研究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保障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及理解。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相关策略及要求。
關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147-02
小学数学是数学这门学科的基础教育教学环节,老师需要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轨迹,以计算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分析及研究来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实质的学习难度偏高,学生除了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习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提升个人的计算能力,掌握基本的计算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全面成长及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这一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为明显,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最为关键。但是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小学数学老师无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理论知识的说教上,要求学生完成基本的操作学习任务,没有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尽管有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数学老师开始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融入计算能力的培养环节中,但是所采取的培养策略以及培养手段比较基础和机械,只要求学生完成海量的计算练习任务,没有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学习兴趣设置教学内容,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许多方向上的偏差,有一部分教育教学资源被浪费。
二、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
为了充分体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价值及作用,实现学生计算能力的综合提升,小学数学老师需要重新调整教学思路,关注细节要素的分析及解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成长规律,以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为主阵地,精心设计不同教学环节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保障小学生能够主动地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互动,进而实现个人计算能力和水平的综合提升。
(一)让学生理解算理
学生的计算理解能力会直接影响个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算理主要是指计算过程之中所包含的道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水平,老师需要着眼于算理与计算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以算理知识的分析为依据,在学生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之中调整课堂教学思路及方向,保证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比如在学习一些简单的加数以及减数时,有一部分学生在计算时知道个位数只能和个位数相加,十位数只能和十位数相加减,然后通过两个结果的分析以及研究来得出最终的结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能够对这一知识板块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及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规则,通过列出竖式的形式来实现不同位数的有效相加。算理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只有在理解之后才能够掌握其中的核心规则以及要求,进而实现个人计算能力的有效提升,老师需要留出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以学生对计算的理解和学习为着眼点,让学生对算理规则有一个客观且清晰的认知,然后结合个人的学习能力,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和沟通。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老师还需要总结相关的算理学习技巧以及方式,加深学生对计算规则的理解,保障学生能够产生更多对学习的意愿,实现个人计算能力的稳定提升。
(二)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口算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一教学板块的落实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大有裨益。口算也被称作为心算,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老师除了需要关注学生口算的速度之外,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准确性,培养学生自主口算的动力以及学习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首先,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留出3~5分钟的时间,通过简单锻炼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在黑板中列出几个为简单的题目,鼓励学生快速地说出答案。其次,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还需要结合不同教育教学环节之间的相关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训练活动,让学生对着问题进行主动思考,从而得出相应的答案。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够在体现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同时释放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数学学习水平。比如在学习一些比较常用的计算结果时,老师可以乘法表为依据,让学生背诵一些较为简单的乘法规则,让学生在识记相关数据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口算能力以及核算水平,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和沟通。
(三)引导学生重视估算
估算与口算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两者都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过程之中,有一些生活场景并不需要准确地计算结果,学生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估算就可以得出结论,估算的速度较快,同时整个分析过程较为简单。对此,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着眼于估算工作的核心要求,保证学生打下扎实的计算基础。首先,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难度偏低,简单算法的学习最为关键,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进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老师需要着眼于复杂计算的教学条件,适当简化整个计算的流程,将复杂的计算题转化为简单的口算题,让学生能够得出一个大致的结果,尽管结果不够准确,但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仍然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可以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列举案例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如现在有180千克的货物需要担任,一个工人可以搬运50千克的货物,那么需要多少个工人才能够一次性搬完呢?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之中会发现最终的结论存在小数,这一点不符合实际情况,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采取估算的形式来完成这一题目的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真正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
(四)培养学生养成习惯
小学阶段的教育十分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规范,小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对老师比较依赖,老师的倡导引导和纠正非常重要。为了保障学生主动纠正个人的言行举止,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之中学会自主规范并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首先,老师需要意识到个人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导,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及时的纠正以及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排版非常乱,有的时候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和进度,学习时间被极大浪费,同时学习效率也难以得到保障。对此,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秀做法和经验,真正地实现取长补短。其次,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注重后期的验算,让学生能够合理地控制个人的计算时间,既需要抓住提干中的核心要求,又能够完成后期的验算环节,对个人的计算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以及研究。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形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意义重大,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实现个人计算能力的综合提升,掌握数学这门学科学习的核心要求。
三、结语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数学老师需要注重时间和精力的合理匹配,关注学生对算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以及估算能力,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掌握数学计算的核心要求,实现自身的全面成长及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少琴.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研究[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8(2).
[2]兰海燕.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J].未来英才,2016(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