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视角下的微博灾难报道研究
2020-11-16喻言
喻言
【摘 要】新闻框架是框架理论在新闻领域的应用,而国内针对灾难报道使用新闻框架展开的内容分析大多局限在文本类媒介的形式上,随着短视频等媒介与新闻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这方面的研究需要及时更新。本文以具有多媒体特点的微博新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闻文本与短视频分别进行编码,探析以多媒体表达为特点的微博新闻是如何利用框架来呈现灾难事件的。而结果显示,@人民日報与@头条新闻可以通过相互补充,共同呈现出角度多元化的灾难报道;但在整个报道过程中对政府回应框架的呈现有所缺失。此外还发现,媒体在进行影像呈现时对视觉刺激性元素有显著的偏好。
【关键词】新闻框架,灾难报道,微博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1-0201-03
一、研究概述
(一)微博新闻
根据《2019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新浪微博2019第三季度的月活跃用户为4.97亿人。微博是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在微博上发布的新闻具有时效性强、文字短小精悍、贴近用户、阅读门槛低、传播面广、裂变性强和舆论影响力大等特点[1],这也吸引了大量传统纸媒的入驻。
微博新闻作为一种愈发成熟的新闻信息新型传播形态,虽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但在近年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比如陈雪萍发现在如马航失联的突发灾难事件中,人民日报的微博账号利用了微博新闻发布迅速快捷、互动性强等特点,通过展现事实和呼唤情感的方式在舆论中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2]。
纸媒通过进驻微博等方式开拓了自身的传播渠道,同时其传播形式也越发多媒体化[3]。媒体在微博中发布的新闻消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微博直播和短视频等新型传播形式[4]。微博新闻的叙事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不仅局限于文本和图片,还纳入了对声音、影像的使用,加强了新闻的叙事效果[5]。
(二)框架理论及其在灾难报道中的应用
新闻框架是框架理论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它代表着媒体组织用一种特定的视角去筛选报道素材并且有目的地进行加工,最后呈现出精心设计好的新闻报道。
国内对于新闻框架的研究热衷于把框架作为洞悉新闻或信息传播者意图的一种渠道和工具,这种方式常常应用于政治传播、对外传播、医疗报道和灾难报道等领域。具体又包括国内外媒体对同一事件报道的框架进行对比分析,反映中西方的价值观和文化差异,或者对同一媒体在性质类似的报道事件上进行时间的纵向对比,反映该媒体的新闻观与报道策略是否发生了改变等等。但过往大量的框架研究在媒介类别上都只选择了文本而忽略了视频类内容,如今新闻与短视频等媒介形态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方面的研究空白应得到填补。
灾难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严重性,相关报道中常常伴随着破坏、流血和伤亡等强烈的刺激性因素,加上其较强的受众接近性,会迅速成为时下的社会热点话题。在这种情况下,媒体报道事件时所选择的框架更加关键。灾难事件中媒体用不同的新闻框架进行事件报道,一方面能够梳理和简化危险而混乱的环境中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能实现媒体引导舆论、稳定大众情绪等意图[6]。
综上,本文以框架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就微博中的短视频类灾难报道是如何呈现新闻框架的展开分析和讨论,并尝试解释形成这一现象的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选择
用内容分析法对框架进行研究一直是国内的一个主流研究趋势,其中又以个案研究和对比研究为最多[7]。基于内容分析法对于媒体组织的政治态度和报道意图等隐性成分的可挖掘性、研究时的非介入性、耗费经济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本文选择内容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8]。
(二)样本选择
无锡高架桥垮塌事件发生在2019年10月,该事件性质严重、出现人员伤亡、与人民日常生活的接近性极强,是典型的事故类灾难事件,引发全网热议,期间相关新闻数次登上微博热搜。
新浪微博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社交媒体之一,也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布新闻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人民日报是在全国范围都有较高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官方媒体机构,它对重大社会事件的追踪和评论往往会受到广泛的关注。@头条新闻是新浪新闻中心的微博账号,拥有超过7000万的粉丝,每条新闻微博下都有较为活跃的评论、转发和点赞量。
因此,本文就2019年10月10日发生的无锡高架桥垮塌事件,选取2019年10月10日到10月31日间,新浪微博平台上@人民日报与@头条新闻发布的所有相关新闻信息作为数据源进行研究,最终获取了50条微博新闻,其中27条为短视频新闻。
(三)类目构建与编码
坦卡特认为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提出了“框架列表”的方法,设计出了一个由11个指标组成的“框架列表”:新闻标题(包括主标题、副标题),新闻图片,图片说明,新闻导语,消息来源,引语的选择,引语的强调,文章所属的系列标识,数据,图表,文章的结论[9]。
一般来说,由于内容的不同形式之间存在模糊性,所以视觉传播与文本传播的组合会让编码过程变得困难,如果要同时对文字和视频两种形式进行类目构建,那么当文本与视频展现的主题或意义产生了冲突,如何进行两者的调和与归类就是关键[10]。
因此,本文参考坦卡特的框架研究模型,并综合考虑了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中发布的短视频新闻的特点,再通过事先大量阅读和观看相关短视频新闻把本次灾难事件自身的特点纳入考虑范围,最后分别对文本与短视频两种媒介形态进行类目构建。
1.文本类
报道时间:即发出该条新闻消息的微博所记录的时间。
媒介机构:该微博账号所隶属的媒体机构。
报道主题:
报道主题主要是通过对新闻标题和文本主要呈现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所得,报道主题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切入事件的新闻角度,每个视频新闻有一个主要的报道主题,此外可以有其他次要的主题。需要指出的是,报道主题不等同于报道框架,從操作过程上来看,通过对每篇报道的报道主题的分析,可以量化出媒体进行整体报道时的情况,从而进行对报道框架的提炼[11]。
本文根据事先的大量阅读情况,具体划分了十类报道主题:(1)垮桥事件本身,包括垮桥的现场细节展示;(2)与此事相关的社会问题,比如超载问题;(3)相关科普知识,包括专家意见;(4)救助措施;(5)政府部门的通告、回应;(6)受害者情况及其家属、目击者叙事;(7)涉事人物、公司的回应和行为;(8)评价相关的社会现象和行为;(9)事件的社会影响,如引发交通管制措施;(10)其他。
2.短视频类
视频来源:在社交媒体中的短视频新闻报道中,除了政府部门提供的官方信息和全部由媒体进行一手生产和加工的信息外,UGC也常常经过媒体加工后作为报道的重要素材来呈现给受众。
报道主题:主要通过对短视频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得到。
影像的主客观性:一般的人为拍摄由于拍摄者在拍摄之前就已经存在主观意图和表达目的,因此此类影像就已经被列为主观影像;纯粹的客观影像一般指以行车记录仪、监控器等方式所记录的影像[12]。
影像的突发或策划特性:突发影像尤指事件爆发瞬间所拍摄到的影像,策划影像则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带有意图或目的而拍摄的影像[13]。
画面提取:本研究中主要指“坍塌瞬间”“坍塌现场”“救援现场”等画面在短视频中各自出现的频次。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框架提炼分析
框架具有高度抽象的特征,它与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环境有深刻联系,因此在使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时要考虑到中国特有的社会现实与文化背景,在提炼框架和分析框架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隐蔽信息的忽略[14]。
遵循了这样一种原则后,除了五种在各种报道中都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新闻框架——责任框架、冲突框架、道德框架、人情框架和经济后果框架外,本文还参考了灾难报道中常用的事实框架、救援框架和回应框架等等作为预设存在的框架,结合实际编码过程中的发现,最终提取了事实框架、救援框架、责任框架、人情框架、冲突框架和回应框架6种框架:
事实框架(N=20,40%):媒体对垮塌事故本身及相关事件进行客观和中立的报道,包括对垮塌瞬间和垮塌后现场的影像呈现,在这一类框架中,基本是短视频处于传播的主要地位,而文本是围绕短视频内容进行构建的。
救援框架(N=16,32%):报道提及到救援行动的展开情况,或是提及了救护人员、救护车、消防队等对伤亡人员的救助。
回应框架(N5,10%):政府相关部门对事件的表态、发布的通知或者采取的指导措施,媒体发出的具有号召性和劝告性的消息。
责任框架(N=12,24%):媒体对坍塌事故的原因做进一步探析,试图反映事件背后各个层面的社会问题,或是在一定程度上把事故中的相关问题归咎于某一个体、企业、机构或部门的失职失责行为。
人情框架(N=9,18%):从受害者家属、亲近人士的角度来进行报道,反映出事件的悲剧性质,强调事件给个人与家庭造成的冲击和伤害等负面影响。
冲突框架(N=6,12%):媒体报道与事件相关的对立和冲突事件,包括警察对造谣者、超载公司涉事者的拘捕,有采访意图的记者被事故现场人员拦下。
(二)框架使用分析
1.媒体机构与新闻框架的使用偏好
从整个报道过程来看,两种媒体机构在人情框架的使用偏好上有显著差异性(B=4.268293,Sig=0.038830)。相较于@人民日报(N=0),@头条新闻有较多新闻使用了人情框架(N=9,25%)。而@人民日报使用的最多的是救援框架(N=10,71.43%),远远超出@头条新闻使用的救援框架的比例(N=6,16.67%),卡方检验也说明了媒体机构与救援框架的使用偏好有显著的关联性(B=13.892,Sig=0.000194)。这与人民日报的政治属性密切相关,作为国家党报,除了呈现事实,还有着进行舆论引导的任务和使命,@人民日报对救援情况进行持续的跟踪报道既符合群众知晓普通人生命安全情况的期望,也能表现官方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关切,报道中还不乏“工作正有序开展”“关注,愿平安”“救援刻不容缓”等字眼传递正能量。
2.报道时间与新闻框架的使用偏好
灾难报道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媒体进行报道时使用框架的偏好随时间的推进也会发生显著变化。在10月10日事发当晚,无论是@人民日报还是@头条新闻,都以短视频报道为主,并且在此之中都以事实框架和救援框架的使用为最多。因为对于灾难报道而言,最紧急和关键的就是向公众传达灾情和救援情况。
而次日在@头条新闻的短视频报道中,总体报道的新闻框架使用情况明显地发生了改变,除了事实框架(N=3,42.86%),还多了人情框架(N=4,57.14%)、责任框架(N=2,28.57%)等新闻框架。之后则以人情框架与责任框架为最多。相比之下,@人民日报的短视频新闻中对该事件的追踪较少,责任框架、事实框架和救援框架在2次短视频报道中总共各出现了1次。
总的来讲,随着时间推移,媒体整体体现出的报道倾向是这样一个变化过程:灾情与救援(事实框架与救援框架)——归咎与反思(责任框架与人情框架)。这样一种分布也符合了灾难报道中应有的三个环节,即灾难报道应发挥的三个作用:“告知讯息和真相”“沟通情况并减小负面影响”“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15]。但这一过程是由两个媒体共同实现的,对于单个媒体而言,这三个环节的完整度都有一定欠缺。
3.影像画面呈现特点
通过提取影像中的画面要素发现,媒体在进行短视频的呈现时,在“垮塌瞬间”“灾难现场”“救援活动”“采访画面”四类主要展现的画面中对“垮塌瞬间”片段的呈现最为频繁(N=14,51.85%)。高架桥的“垮塌瞬间”属于“客观而突发”的影像类型,最具有视觉冲击力,媒体出于新闻价值的考量而对此类画面进行了反复的呈现,比如同一段行车记录仪所拍摄到的正面大桥“垮塌瞬间”的短视频在不同框架的新闻中出现了多次(N=10,37.04%),即使是在使用人情框架叙述受害者家属的悲痛时也对该画面再次进行了播放。
4.灾难报道中政府部门回应框架的缺位
与该事件相关的所有报道中,具备了回应框架的报道只有5次,仅占总数的10%。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缺位严重。首次出现的回应框架是存在于@头条新闻报道中以《无锡高架桥垮塌9小时:值班热线表示不知详情,市政府新闻办微博只字未提》为题的一则短视频新闻,但该条新闻中出现的相关部门的领导的回应是被动和消极的,文本与视频都对部门“不知情”的情况进行了问责,同时出现的“记者与安保人员的对话”也让该条新闻具备了一定的冲突色彩。而回应框架唯一一次作为主要框架出现的时间是在事发14天后,《交通运输部:无锡桥梁侧翻事故初步分析系严重超载所致》这一新闻是官方对该灾难事故的总结、定性,在此之后媒体基本停止了对该事故的后续关注。
四、结语
本研究以框架理论为基础,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方法,探讨了媒体是如何通过“应对灾难发生的一般逻辑”和“新闻价值的选择”进行灾难报道的,并且在此之中着重地关注了微博中的媒体发布短视频新闻的特点。发现了回应框架在整个报道过程中的缺位、媒体对刺激性画面呈现的显著偏好,以及传统官方媒体和新媒体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灾难报道图景等现象。
本文所作出的一点创新是把文本与短视频分别进行了编码,参考了“主客观性”“突发或策划”等影像新闻特性来进行视频的类目构建,由此分析了媒体在加工短视频时怎样进行了影像画面的呈现,并给出解释,这对框架理论在短视频类新闻中的应用和拓展有一定的帮助。
但一方面,由于时间精力都有限,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数量较少,尽管针对这一非常具体的灾难事件来说,选取了2种有代表性的媒体机构并提取它们报道的全部相关新闻已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仍可以通过扩大媒介机构的种数更进一步地完善整个报道的图景。另一方面,本文只对新闻发布者使用的新闻框架进行了描述和解释,而没有关注到受众反馈的环节,即采用不同新闻框架体现出了怎样的传播效果,之后可以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唐江.微博新闻传播的优势与不足[J].编辑学刊,2016,(03):103-106.
[2][3]陈雪萍,朱金玉.突发事件的媒体微博新闻专业性研究——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5,(11):45-49.
[4]宫巧利.浅析传统媒体微博新闻的传播特点与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19,(05):73-74.
[5]曹明勋.微博新闻叙事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8):161-162.
[6]黄灿灿.地方媒体在灾难报道框架中的缺位——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例[J].当代传播,2016,(01):102-104.
[7]杨璀璀,蒋忠波.“框架”概念再辨析——兼论近年国内外的框架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5,(05):39-43.
[8]周翔.传播学内容分析研究与应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9]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国际新闻界,2010,32(09):18-24+62.
[10](美)丹尼尔·里夫.内容分析法 媒介信息量化研究技巧[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1][14]李海波,郭建斌.事實陈述vs.道德评判:中国大陆报纸对“老人摔倒”报道的框架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20(01):51-66+127.
[12][13]彭华新.互联网时代的影像新闻研究[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
[15]韩书.灾难事件三个环节中的媒介运用[J].中国记者,2004,(1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