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作性戏剧”对高校戏剧教学实践及人才培养的启示分析

2020-11-16朱冰

戏剧之家 2020年31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人才培养

朱冰

【摘 要】戏剧凝聚了民族文化与城市文化,为提高当代青年对戏剧文化的认同感与认知度,培育更多传承发展戏剧文化的新鲜力量,高校戏剧教学改革应当加速进程。尤其是创作性戏剧教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对高校戏剧教学体系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创作性戏剧”(后文统一省略引号)对高校戏剧教学实践及人才培养的启示展开分析,希望快速实现教学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创作性戏剧;高校戏剧;教学实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1-0052-02

创作性戏剧是西方国家非常受重视的艺术教育形式,戏剧教学方法围绕经过设计规划的戏剧程序,教师在课上组织团体并设定结构,根据群体兴趣与能力等特征,运用剧场或戏剧技巧,建立群体参与的互动关系,引导发挥学生创造力等潜能,丰富课程内容与学习体验,这对高校戏剧的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创作性戏剧教育的意义

(一)创作性戏剧概述

创作性戏剧实现了舞台表演与戏剧分离,将戏剧艺术与教学手段整合并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作性戏剧属于非正式的即兴展演,属于过程性的戏剧形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想象与实践,丰富学生的学习与情感体验。教学活动的戏剧化是现代化教学方法的一种,创作性戏剧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增强了教学启发性与趣味性,逐步明确了高校戏剧教育的改革方向。完善戏剧教育规章制度,将创作性戏剧教育理念融入高校课程体系中,更利于戏剧教育稳中求进地发展与教育系统操作体系的完善性。创作性戏剧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戏剧文化传承发展,对人才的此类能力也更为重视。在高校戏剧教育中,可借鉴国内外优秀创作性戏剧教学经验,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与形式等,切实发挥创作性戏剧形式,提高综合能力的作用价值[1]。

(二)戏剧教育的意义

创作性戏剧教育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美育作用:美育涉及内容广泛,不单指的是美术教育,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强化。学生在教学中接受美的感知与熏陶,多种形式接触生活中的美,才会强化生活信心与幸福感,逐步对美与生活产生更高的期待及要求。二是提高素质:创作性戏剧教育更利于推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尤其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对于社会适应能力与判断性思维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严重威胁意识形态安全,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创作性戏剧教育,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与系统地认识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学生主动传承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戏剧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引导,更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创造性戏剧教育注重学生主体作用与创新能力的发挥,更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三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教育关注学生知识理论基础的夯实度,更关注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的发展。处于信息时代,受网络开放性等特征影响,学生易受网络不良舆论影响其思想与心理状态。在学生独立人格基础上,还需借助创作性戏剧教学平台与契机,不断丰富学生社会经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戏剧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与大众主流思想意识迎合,学生接触与学习戏剧文化,更利于学生心理素质强化与人格健全,切实达到戏剧教育的本质目的。

二、创作性戏剧教学计划

(一)时间安排

高校戏剧教学计划涉及团体组织与时间安排、场地选择等方面,从时间安排入手分析,戏剧课程授课时间合理设置节数,除规定节数外,为补救教学与辅导等开设弹性教学节数。尤其是高校戏剧专业教学,为了将戏剧表演渗透到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应当适当地增加表演课程总节数,确保表演艺术课程教学的成效。为贯彻新课改提出的课程综合性与选择性等要求,艺术与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课程结构应当均衡,带动学生身心素质全方位的发展。戏剧的综合艺术形式更利于学生全方位发展,但由于学生对戏剧文化不感兴趣,导致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低、教学效果不理想,可通过课外活动与层次化班级设置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始终维持高涨的学习熱情。

(二)合理选材

选材方面应当明确表演与文本选择的切合度,还需根据学生兴趣喜好与理解能力等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文本内容,选择内容言简意赅、有启发性是重要前提,以带动学生思维自然过渡,活化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第一阶段应当注重戏剧与生活领域的结合,将戏剧知识融入生活中。在第二阶段应当注重学生自我反思、表达的引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地方文化活动,促使其了解剧场礼仪。在第三阶段应当引导学生集体创作与表演,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能够通过表演实现优势互补与取长补短。在第四阶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选材方面注重选择性区分,根据学生能力不同安排课程与排演,进一步明确与完成戏剧教学目标[2]。

(三)团体组织

根据学生体能等差异与活动性质等情况合理分成不同的演练小组,小组人数控制在6-8人。教师应当多对小组活动监督与引导,对学生能力与气质等做出合理调整,实现角色合理分配,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夯实小组活动开展的基础。

(四)场地选择

可以将教室作为活动场地,利用讲台与课桌等现成道具,根据活动需要调整活动空间道具。或是根据戏剧排练需要,组织学生在户外宽敞场地进行排演。

(五)道具服装

作为戏剧表演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具服装象征了角色的地位、身份等,对剧情发展有推动作用,因此不可或缺。灵活选择道具,最大程度发挥道具放大人物形象与增强戏剧的效果等。道具服装使用应当便于表演,省略繁琐的布置安排等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创作道具或服装,培养学生创造力与实践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以此活跃活动氛围。

三、教学活动流程

(一)文本解读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形式解读文本内容,揣摩掌握人物特征与文章主旨,为戏剧编排提供价值依据。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角色塑造的生动性与剧本精神内涵表达的到位性。表演也是对文本再度创作的过程,其中需要融入生活經验与真挚情感等,更是交流互动的过程,包括学生对对手演员、角色等方面的互动,以此建立互动的团体关系。依据创作性戏剧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解读文本内容,认真聆听学生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意愿,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除了要了解人物性格与情感等方面内容外,还要了解文本表达的顺序与文本编幕等情况,根据时间、地点等将文本改编成不同的幕,唯有熟悉掌握文本,才能实现场次与幕次的正确划分。

(二)角色分配

首先,根据学生气质与性格特征等差异穿插划分小组,小组内的性格特征等应当均衡,实现学生性格互补。尊重学生选角意愿,鼓励内向与兴趣低的学生表演热情活跃的角色,逐步激发学生积极性。鼓励激进者选择安静内敛的角色,引导其控制情绪与调整心态。

其次,教师参与角色扮演不能忽视,教师参与角色能够达到帮助学生深入检视他人观念想法、帮助学生整合思想感觉与语言、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解决与决策能力、拓展学生眼界与经验范围、根据戏剧主题展开阅读研讨与创作等目的。教师参与角色类型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领导型角色:以高姿态掌控全局,在剧中是发布命令与指挥的领袖等角色,学生服从命令,并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角色身份通常以戏剧中的校长或家长、董事等人物为主,教师扮演此类角色,利于掌控活动进度与氛围,适用于行动与订立规范的场合,以减少对学生主体性的压迫。二是协助型角色:在剧中提供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意见方法,多属于顾问咨询等角色。角色身份通常为剧中的辅导教师或专家、智者、警察等。教师在扮演角色的同时,能够观察学生即兴创作表现情况,能够维护活动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避免戏剧草率结束,切实发挥了引导与激励学生发展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包括同乡与邻居等普通型角色,以及难民与伤者等求助型角色,或是反动派等对抗型角色等,还需根据剧情与学生表现灵活扮演。

(三)排演

首先是暖身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放松紧张心理,通过发声练习等方式提高专注度。暖身活动更利于团体氛围的营造,使其做好排演心理准备,以此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其次是解说与规则讲解,活动前的解说能够让学生明确程序,讲解规则能够对学生行为举止起到规范作用。课上教师应当明确讲解课程任务,帮助学生明确任务执行的目的。讲解戏剧表演方式与基本常识,其中表演方式包括按照剧本表演与即兴表演,即兴表演的难度较大,对学生内心交流互动与表情动作设计等能力水平要求较高,学生思维不受剧本限制,对角色塑造与演练体会更加丰富,还需加强实践与引导,确保最佳表演效果。根据剧本表演应当避免出现台词不清晰与表达混乱等情况,可以提高学生表演技能水平。给学生足够讨论的时间,拓展学生表演思路,培养学生表演创作能力。教师应当及时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对其灵感与思路拓展起到激发作用。最后通过即兴通排确定剧本初稿,细排中根据不足之处修改剧本,复排后确定最佳剧本,根据剧本进行彩排[3]。

(四)评价

在评量与评鉴等环节,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等形式,了解学生戏剧活动经验、学习品质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除此之外,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内向或进步慢的学生给予延迟性评价。教师应当进行自我评价,优化教学方法与策略,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四、总结

戏剧教学是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师生合作创造出来的成果。从教学计划到实际教学,演练与讨论等环节都需要师生有效互动。在创作性戏剧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发挥表现自我的空间,达到因材施教与寓教于乐的效果,丰富学生的角色体验,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飞雁.地方应用型高校戏剧创作的教学实践——以话剧<星火>创作及指导为例[J].艺术评鉴,2019,(13):133-135.

[2]贾红分.论“创作性戏剧”对高校戏剧教学实践及人才培养的启示[J].当代戏剧,2019,(03):20-22.

[3]邢军.理论与实践并行——高校戏剧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4):61-62.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