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以食材集中供应平台为依托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内生发展模式
2020-11-16向猛
向猛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产业融合理论和经典模式研究,提出了通过整合县域已有公共事业资源,打造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食材集中供应平台,并以平台为龙头,带动和促进本地农业及食品加工业发展,从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一个可广泛推广的内生式发展模式。
一.打造稳定农产品销售管道是促进农村三产融合的关键
按照日本学者金村奈良臣提出的“第六产业”概念,产业融合即是农业生產向第二三产业延伸,通过三产融合,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链条,让农户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利润。当前,学界归纳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四种主要模式,一是农业内部整合模式,二是农业产业链延伸模式,三是农业功能拓展模式,四是技术渗透融合模。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作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农村产业融合是产业融合理论在农业中的拓展和应用。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形成全产业链贯通的产业体系是关键。就农业而言,全产业链的贯通就是要形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等关键环节的贯通。其中,需求和市场是关键。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低,产业门类不全、链条不完整。一方面受限于我国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程度不足,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发展水平落后;另一方面是滞销问题普遍存在。2005年至2017年,全国共发生农产品滞销事件2615件,涉及中国22个省,4个直辖市以及5 个民族自治区,其中约1/3的滞销是因为盲目跟风种植所导致,1/3的滞销是因为销售本身导致。由此可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寻求稳定、可靠的农产品及加工产品销售渠道是关键。
二.食材集中供应平台可形成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
我国很多地方采用引进龙头食品加工企业、发展休闲旅游、发展农产品电商或扶贫电商等,旨在为本地农产品销售打造一个基础规模的销售渠道。这些方式各有利弊,也为不少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由于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催生的团餐食材供应链服务行业,为农村产业融合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团餐食材供应链服务是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医院、大中小学等单位食堂以及中大型餐饮企业等团餐用餐企业提供的包括原料采购、加工、检测和配送的服务,是我国近年来快速兴起发展的一种服务业态。2017年,全国团餐食材供应链市场规模已达到5500亿元。
食材集中供应平台是指由政府部门牵头,整合区域内大中小学校、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等公共事业单位食堂需求,引进有资质、有能力、有经验的团餐供应链服务企业,打造面向公共事业单位食堂并逐步向中大型企业食堂及社会餐饮辐射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原料集中供应平台。
打造食材集中供应平台,首要目的是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集中供应平台,构筑公共事业单位食堂原料的唯一入口,打造一个区域性的食品安全阀门。食材原料的集中供应是要利用专业的平台,对区域内食品原料供应商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集中的采购、检测、加工和配送等规范化作业环节,形成“政府监管平台、平台监管供应商”的阀门机制,从而实现将不安全食品排除在平台之外,保障食品安全。食材集中供应方式也能够大大降低市场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难度,降低机关单位食堂采购部门的采购管理难度。
打造食材集中供应平台,可为当地农产品销售提供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仅在校学生一项,据2018年教育事业统计,我国各地平均在校学生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约20%。由此可见,公共事业单位因为其机制原因,就餐开餐相对稳定,整合以后需求量较大,能够形成较大规模的农产品、食品需求。以笔者所在单位服务的县份为例,一个全年地区总产值仅272.64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仅65.3亿元)的县份,全年仅中小学生食材采购需求就达到了1.5亿元,其中约1/3的食材是通过本地农业基地、食品加工厂或生产企业进行供应的。
三.以食材集中供应平台为引领,探索促进农村产业融合
地方通过建食材集中供应平台,在当地打造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流通企业,以流通企业为引领,逐步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依托食材集中供应平台的规模化需求,通过合作帮扶的方式,建设大规模农业种养殖生产基地。
由食材集中供应平台牵头,与当地农户及村民合作社展开合作,共建规模化的农村种植和养殖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实现本地食材本地产。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以订单的方式对农户及合作社的种植和养殖进行统一的、可科学的规划,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盲目跟风问题,降低农产品滞销的风险。通过订单农业掌握农户及合作社的种植和养殖生产计划,按照生产周期和关键节点,整合和引进相关的技术专家或机构,对农户和合作社提供有针对性的、及时的农业技术服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保障农产品的源头安全。以食材集中供应平台的订单为保障,可引进相应的农业金融服务机构,为农户及合作社量身定做对应的金融产品,解决其农业生产中的资金问题。
二是以食材集中供应平台的需求为基础,提升和规范当地农产品加工生产,培育一批可外销的农产品加工食品。
在各地县级城市往往有大量的具有特色的加工食品。但因为需求不稳定,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差、工艺传统等原因,这些加工食品往往无法进入市场流通,更无法对外销售。这也就限制了当地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当地对应的农产品生产。
以集中供应平台为主导打造农食加工产业孵化园,引进食材集中供应平台需要及有外销潜力的食品加工企业或小作坊,为其提供标准化的生产厂房、符合卫生条件的仓储环境、食品检验中心、包装生产线等基础设施,帮助企业获得或提升相应的生产资质和标准,使这些具有外销潜力的农食加工品通过孵化园形成有资质的、规范化、可外销的加工食品。同时,产业孵化园还可以利用园区企业的集约化需求,引进相应的包装、品牌设计、营销推广、物流快递等相应的配套服务企业,助推加工食品对外销售。在此之前,食材集中供应平台可为园区企业提供基础的销售量,解决加工食品的基础销售规模,为这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基本业务保障。
三是以食材集中供应平台为基础,不断丰富和完善农产品销售渠道。
主要是通过融入现有平台、自建区域化平台等方式,打造农产品的电商销售渠道,支持和推动农产品销售。其二,建立农产品集中交易中心,将农产品及食品向集中供应平台的供应商、合作单位以及客户进行推荐,进一步促进和带动产品外销。
四是以食材集中供应平台为主体引进和建设各类服务平台,引进农业生产、加工以及流通所需的技术、资金和配套服务。
1) 建设一个全产业链贯通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将体系内的相应的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各环节进行贯通,一方面将相应的供销信息通过平台进行共享,另一方面则是形成全产业链无盲点、无断点的安全追溯体系。
2) 以集中供应平台为牵头,建设一个农业技术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和引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相应的技术服务资源,为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技术成果转移等技术服务。
3) 建立农产品商务服务平台,引进农产品销售相关的包装、广告、推广、物流等商务服务企业,为产业孵化园企业提供配套的商业服务。
四.依托食材集中供应平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途径
县级地区依托食材集中供应平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就是要以政府平台企业为主体,整合社会化运营和服务企业,打造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生态环境:
第一,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代表的机关单位为领导主体,负责对整个平台进行统一的规划、部署和协调,在平台建成后,对平台的运营和服务情况进行监督和监管。保证平台按既定方向和思路运转。
第二,以当地国有投资平台为平台的主体单位,负责对平台的建设进行投资和建设,执行和落实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划,参与到平台运营当中,对平台的运营主体进行日常监督和管理,确保平台的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使用国有投资平台为主体主要原因是食材集中供应平台以及相应的产业融合服务体系均属于民生工程,其运营以公益性为主,营利性为辅。
第三,由國有投资平台企业通过招投标或者战略合作方式引进专业运营公司,包括团餐原料配送企业、专业产业园运营企业、农业技术服务企业等,利用有资质、有能力、有经验的专业化企业,保障运营服务的专业性、安全行以及基本的营利性。只有平台有盈利,才能保证平台的正常运作,而国有投资平台作为主体,可以整体防止垄断行为,保障民生利益,从而确保平台的良性循环。
五.依托食材集中供应平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意义
依托食材集中供应平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是各地方政府能够主导促进产业融合内生发展的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广泛的普适性。
首先,建设食材集中供应平台具有可行性和普适性。食材集中供应平台本身是各地方政府打造食品安全阀门,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方式,提升本地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以政府机关及公共事业单位食堂为切入,可操作性强,且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头和示范作用,能够支持和促进平台服务社会化服务。
其次,通过整合本地餐饮食堂原料需求搭建的食材集中供应平台,能够对本地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也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食材集中供应平台主要服务和满足本地人群就餐需要。本地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结构则与当地的农业生产及加工食品生产高度匹配。因此,通过食材集中供应平台整合的农产品及食品需求中本地农产品及食品需求将占极大比例,也就能够促进和带动本地农产品及食品产业的发展。
最后,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食材集中采购平台,才能够带动农业生产及食品加工等相关主体和企业形成产业聚集,能够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等主体提出统一的要求和规划,具备打造统一的资金、技术、人才以及配套服务体系的能力。
依托食材集中供应平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际上就是整合本地零散的农产品及加工食品需求,并充分发挥平台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堆积市场需求、改善产业发展环境等方式,促进本地一、二产业发展,从而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今村奈良臣.把第六次产业的创造作为21世纪农业花行产业[J].月刊地域制作,1996(01):89.
[2] 吴银娟.吴雨宵.余建斌,农村产业“链条联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广东省台山市的典型案例,新疆农垦经济,2020,(05),61-66,
[3] 李亚娟,马骥.中国农产品滞销情况分析——基于2005—2017年的新闻数据统计[J].农业展望,2019,15(11):129-13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