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
2020-11-16盛莉
盛莉
摘要:石油勘探分为石油区域勘探和石油工业勘探。石油勘探的最终目的是寻找油气藏,进行油气开发。油气区域勘探是利用各种勘探手段,了解地下地质条件,了解油气的生成、储存、运移、聚集和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域,寻找油气圈闭和油气藏。储存,探明油气田面积,为下一步开采做好准备,这一步骤为初步探索。
关键词:油藏地质;开发;研究
一.油藏地质特征
1. 不同源位关系、成藏过程的岩性油气藏形成特征和主控因素
既往研究证明,根据油藏的具体位置以及油藏源岩和油藏位置的关系,可大致将岩性油藏分为远源、近源两种类型,根据初次的油藏成形原理,判断油藏是否需要经过有效改造。远源主要是指油藏区域和源岩的距离相对较远,近源则反之。四川盆地西部侏罗系沙溪庙组气藏、松辽盆地西斜坡高部位等均是典型的远源油藏;松辽盆地坳陷中心萨尔图油层、渤海湾盆地歧口中心油层是为典型的近源油藏。
2. 不同成藏组合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
根据油藏赋存的位置关系,一般情况下,岩性油藏可大致分为源上、源内、源下三个类型。其中,源上组合主要和岩体的势差驱动有关,国内近十数年发现的源上组合油藏,多为下生上储型的油藏,此类油藏和有利圈闭、油源断裂等因素息息相关,油藏的分布同时受岩体层序界面、断层构成所控制。一般情况下,源上油藏往往有着充足的油气源,畅通的运输渠道以及良好的势差,油气的聚集情况良好;源内组合油藏的形成主要受油水压差、毛管压力差影响,油藏多表现为“自储、自生”的发展状态;源下油藏的生成和压差驱动、生烃增压等因素息息相关,如松辽盆地油藏就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3. 储油层分类
在不同区域、不同地质背景下,油藏的地质结构、储集层特征、流体性质及分布、驱动能量与驱动类型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油田开发方式的选择,并且直接影响到油气的产出量以及油田的开发效果。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开发之前,根据各个地区地质结构、岩性构造等的不同,对储油层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有利于找油勘探,避免盲目开采。
4. 勘探类型
石油勘探分为石油区域勘探和石油工业勘探。石油勘探的最终目的是寻找油气藏,进行油气开发。油气区域勘探是利用各种勘探手段,了解地下地质条件,了解油气的生成、储存、运移、聚集和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域,寻找油气圈闭和油气藏。储存,探明油气田面积,为下一步开采做好准备,这一步骤为初步探索。
二.油藏开发对策
1. 三元复合驱开发
三元复合驱开发模式在大庆油田的应用是为业界典型,大庆油田经过多年来的矿场试验、技术攻关、技术开发,逐步构成了综合利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的驱动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促生出了以提高控制程度为核心的方案优化设计模式。该模式自2014年起就在大庆油田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在长垣Ⅱ类油层应用,促使该处开发效率提高了20%。三元复合驱开发综合利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的乳化、结垢沉淀特性,以“降低主段塞用量,优化体系配方、段塞组合和分阶段调控”为指导方法,应用价值显著。
2. 缝网匹配水驱开发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在实践中证明,在开发过程中动态裂隙会导致含水率快速上升。在开发过程中,常见“动态裂缝”,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开发策略进行有效处理。动态裂缝受到应力场控制,伴随压力发展逐步发展,且储集层也表现出不均勻的发展状况。缝网匹配水驱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模式,具体表现为:(1)低渗透油藏开发以缝网匹配为核心,技术关键要素是正确认识“缝网”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如在开发的过程中,基质出现了“孔渗条件”,且能够达到有效驱油的效果,应该尽量减小高压注水,同时合理控制水井的规模,约束裂隙的产生。低渗透油藏务必要积极利用裂隙对于液流的導向作用,同步对储集层进行改造,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缝网匹配体系,并多次、连续的调整井网方向(;2)富集区带需要准确判断,综合利用水井井距优化技术、裂隙识别技术、裂隙预测技术、注水技术等,值得注意的是“缝网匹配”必须要贯穿在低渗透油藏开发全过程中。
3. 机械采油
事实上,石油工業发展的很大一部分是石油生产设备的发展。在机械采油中使用抽油机、抽油杆和泵,可以使地层中的原油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面。同时,在生产井周围布置注水井,保持井压,驱动地层原油向生产井移动。随着石油的不断开采,油区的环境和井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必须不断调整和改进机械采油技术。目前,我国属于石油勘探和机械设备开发的大生产国,部分企业规模、生产率和常年量不变。但由于设备更新不及时,配套设备不完善,设备技术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4. 微生物采油技术
微生物采油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常用的微生物采油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除蜡、微生物调剖堵水、微生物驱替等方法。还可以利用生物工程中生产出来的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作为化学驱的注入剂。采用微生物采油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其需要投入的资金相比其它的采油方法更低,消耗的能源以及化学剂非常少。但是微生物采油的机理非常复杂,对于不同的油田,由于其性质和作用不同,因此不能采用相同的微生物采油技术。不仅如此,即使对于同一油田,机理也不单一,非常难控制。在采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开采时,需要在油层中对有效菌进行培育繁殖。与此同时,原生菌也会繁殖,对地层造成伤害,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的气体。因此,对于微生物采油技术,应该加强对微生物培养液、固有细菌以及地层液体之间的配伍性研究,不断对微生物培养液进行优化,从而提升微生物的存活率,让其能够充分代谢,同时对无用细菌的繁殖起到抑制作用。细菌在地层中的生长和生存规律等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因此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三.结束语
国内当前的油藏开发方法已经极为成熟,完善了适合国内地质情况、油藏基础条件的特色化开发理论,并发展出了符合不同油藏开发主体的技术类别,可为油藏开发提供可靠支撑,并能够支持中国能源生产的持续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先后突破技术大关、成果大关,开创出了一系列的特色化化学驱开发技术体系、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体系,对于广大从业者而言,提高油藏的采收率是一个永久的目标,未来必须要立足于已经成熟的开发方法、理论内容,坚持“配套研发、实践攻关”等方式,推动油田开发技术的有序发展。上述内容或较为粗浅,还需要广大从业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跃明,黄东.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新认识[J].天然气工业,2019(6):22-33.
[2] 赵文琪,赵伦,王晓冬,等.弱挥发性碳酸盐岩油藏原油相态特征及注水开发对策[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6,43(2):281-286.
[3] 刘婧,石开波,等.塔里木盆地东河1 油藏低渗层层序控制特征及其对注气开发的影响[J].地质通报,2016,35(5):83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