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探索

2020-11-16姚跃涌张海洋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罗湖区全区学业

姚跃涌 张海洋

教育质量监测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是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深圳市罗湖区高度重视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一直致力于探索、完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机制,推进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研究,从而逐步实现“区校”教育质量监测联动,打造“区校”教育质量监测共同体。为进一步深化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体系建设,罗湖区开展了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通过对罗湖区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调研报告的解读,为深化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区域监测引领的探索实践

1. 组织实施:推进“学业水平+综合素质”综合测评模式的构建

《深圳市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指出,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评价,落实和发展“学业水平+综合素质”的综合监测评价模式,细化和完善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劳动实践等综合监测评价内容。自“罗湖教改”以来,罗湖区坚持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积极推进区域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建设研究,全面探索基于监测评价的精准教学和深度育人,充分发挥监测评价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全区上下形成了良好的监测评价环境和氛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对教育质量监测认识的调研中,全区有99.3%的教师认为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99.5%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其次,在学校当前较成熟的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方面,全区有91.6%的教师选择了“学业水平”,77.6%的教师选择了“思想品德”,74.3%的教师选择了“身心健康”,64.6%的教师选择了“艺术素养”,52.3%的教师选择了“社会实践”;最后,在学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机制建设方面,全区有82.7%的教师认为“有完善工作机制且组织有序”。数据说明,罗湖区坚持以“学业水平”监测评价为中心,同时推动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监测评价,这种综合监测评价模式正在逐步建立、完善和成熟。

2. 平台建设:推进“监+测+用”三位一体的质量监测平台建设

罗湖区教育质量监测坚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以教育质量监测大数据库建设为中心,推进智慧教育、教育治理与质量监测的有效融合,落實对教育质量发展的跟踪、管理和指导,为实现学生个性化、自适性和递进性学习创造条件。因此,罗湖区教育质量监测采用模块化集成的思路,正在按照“监+测+用”三位一体的平台建设思路,不断推进区域各类教育质量监测平台的建设。例如,“罗湖区中小学学业质量监测与学习平台”就由学科学业质量监测系统、未来学习素养监测系统、相关影响因素调查系统、学业质量监测报告系统、学生跟进学习社区系统和学业质量数据跟踪系统六个模块构成。通过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建设,建立质量监测、质量管理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教、学、测、评、研和管”共同体。罗湖区推进区域质量监测平台建设的效果是明显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建立区域统一的教育质量监测平台方面,全区有81.8%的教师选择了“很有必要”或“较有必要”;其次,在学校和区教育质量监测平台使用情况方面,全区有89.8%的教师选择了“经常”或“有时”;最后,在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关键要素方面,访谈教师认为平台操作的简便性、数据分析的复杂性、数据提供的针对性以及学习资源的配套性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重视。数据说明,罗湖区教育质量监测平台正在走向区域整体构建,并在推进基于监测数据的教育教学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 结果应用:推进“教+学+测+评”一体化的监测结果应用实践

《罗湖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制度》坚持“为了学习的评价”的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监测的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等功能,积极推进“教+学+测+评”一体化的教育教学实践,逐步建立了“数据挖掘→报告引领→分析定位→视导扶持→研讨推进→督导跟踪→成果分享”七环节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模式。重视监测结果应用,落实“教学测评”一体化,已成为当前罗湖区教育质量监测的共识,并逐渐成为罗湖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常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撰写教育质量监测分析报告方面,全区有90.2%的教师选择了“大部分都会撰写报告”;其次,在开展质量监测分析研讨活动方面,全区有98.9%的教师选择了“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有80.4%的教师选择了“经常参加”或“偶尔参加”;最后,在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方面,全区有85.7%的教师选择了“经常有”。数据说明,罗湖区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得到有效应用,基于监测结果应用的意识在不断增强,监测结果应用的机制在不断完善。

4. 实施效果:坚持以“精准+深度+优质”作为效果检验的标准

要充分发挥教育质量监测的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的功能,就要落实基于质量监测的精准教研和深度育人,从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内涵、水平和质量。罗湖区坚持向监测数据、教育治理和有效教研要质量,不断追求精准教研、深度育人和优质发展,以“质量监测”为支点撬动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罗湖区教育质量监测所产生的效果是明显的,对提升教育质量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当前区教育质量监测分析研讨活动效果方面,全区有88.3%的教师选择了“都非常有效”或“大多数有效”;其次,在当前教育质量监测主要功能发挥情况方面,全区选择“引导”“诊断”和“改进”的教师比例都在75%左右,选择“激励”的也有56.1%;最后,在当前教育质量监测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效果方面,全区有87.3%的教师选择了“很大”或“较大”。数据说明,罗湖区教育质量监测推动了精准教研,实现了深度育人,促进了教育质量提升。

二、区域监测实践的经验总结

1.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认识呈现统一性

调研结果显示,学校和教师对教育质量监测有着非常高的认同度,这说明罗湖区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有着非常好的群众基础。罗湖区在推进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上的主要方法有:采用需求引领的方法,如为配合新一轮中考和高考改革,罗湖区普通高中学校积极推进学生发展指导监测体系建设,初中和普通高中学校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采用课题带动的方法,如罗湖区开展了质量监测专项研究课题申报立项活动,通过课题集群带动全区上下推进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研究;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如罗湖区通过建立重点公关项目或实验基地项目,以任务驱动的方法推进教育质量监测的研究、实践与示范。正是因为有需求引领、课题带动和任务驱动,才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推进教育质量监测研究的热潮,让教育质量监测逐步走进学校和教师的日常工作。

2.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内容项目呈现丰富性

调研结果显示,学校围绕“学业水平+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监测模式,开展了内容项目丰富多彩的监测评价活动。具体包括:在学业质量监测上,除开展学业考试监测外,还开展学习素养的监测,如罗湖中小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语文和英语的口语测试、语文阅读素养监测、学科素养发展监测、实验操作能力监测以及学生特长发展监测等学习素养监测活动;在综合素质评价上,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开展各种形式的监测评价活动,如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开展了纯真班级、纯真少年以及纯真少年之星评比活动,布心中学“I CAN”系列俱乐部联赛活动,侨香实验学校和仙桐实验小学开展的阳光素质测评等。教育质量监测内容项目的丰富多彩,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机制呈现系统性

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校都具有完善的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机制,且学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能够有序组织开展。特别是学校在学业水平、思想品德以及身心健康的监测评价上已经趋向成熟。这说明学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机制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初步呈现整体性强、衔接严密和细节规范等特点,也反映学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成熟度。例如,翠园中学围绕学业质量监测,建立了学业考试监测、课堂教学监测、作业质量监测、教学常规日志、教学满意度调查、学生学习访谈等一系列学业质量监测机制,对学业质量发展情况进行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监测。罗湖在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机制上逐步呈现的系统性和成熟性,是进一步深化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体系改革的重要基础。

4.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建设呈现多样性

调研结果显示,全区各学校使用的教育质量监测平台达到20多种。其中,有全区统一建设的监测平台,也有学校自主建设的监测平台;有自主研发的监测平台,也有与第三方合作研发的监测平台,还有购买第三方服务的监测平台。例如,松泉实验学校建有自己的学业测试分析系统,同时还购买了“希沃信鸽”课堂教学监控平台以及“希沃易课堂”学科测试和作业监测平台等。特别是,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去使用这些监测平台,有超过一半的教师还能经常使用监测平台。罗湖区在推进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建设上注意多样性,坚持因校制宜,充分尊重学校学情特点,使平台建设更加贴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5.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呈现精准性

调研结果显示,学校基本上都能重视教育质量监测分析研讨活动,大多数教师都能撰写质量分析报告,积极参加区级质量分析研讨活动,能根据质量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例如,针对每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在结果反馈、问题梳理和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全区和学校问题整改清单与整改方案,协同督导、督学、监测和教研等部门共同推进落实整改工作。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参与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研讨活动,能注意将监测结果应用于教育教学改进变成自发的行为。特别是,通过建立“分析→研讨→应用→监督”的结果应用模式,很好地提高了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罗湖区在教育质量监测上,高度重视监测结果应用,建立了相应的机制和模式,并成为监测工作的常态。

6.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效果呈现高效性

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反映质量分析研讨活动是有效的,质量监测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较好地发挥了质量监测的引导、诊断和改进功能。例如,罗湖外语学校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通过建立学校质量监测平台和监测数据库,充分利用监测数据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长促发展。罗湖区在推进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实施上,将质量监测聚焦于教育质量提高,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特别是,罗湖区注意转变质量监测的甄别功能,淡化质量监测的评价作用,将质量监测的中心放在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等功能上,以实现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最终目标。

三、区域监测建设的发展思考

1. 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思想、理念和要求

在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必要性方面,全区有90.05%的教师选择了“很有必要”或“有必要”。这充分说明,随着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教育质量监测也要发展,要充分体现新时代教育思想、理念和要求。新时代教育质量监测,应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教育规律,建立“督政、督学、监测”三位一体、“教学评”一体化、“教育智慧、教育质量、质量监测”相互融合的质量监测新体系,切实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供支持。

2. 全面推进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化建设

在当前区级层面应加强质量监测内容项目方面,全区有81.1%的教师选择了“综合素质”,73.8%的教师选择了“学业质量”,选择“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教师比例约为55%。这说明,当前较多教师对“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监测评价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没有充分认识到监测评价对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激活教育的每一个要素,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当所有要素活力都得到激发并形成合力,就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发展推动力。因此,要全面推进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化建设,逐步建立基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区域监测机制。

3. 全面推进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专业化建设

在当前影响教育质量监测有效性因素方面,全区有71.4%的教師选择了“监测工具”,70.5%的教师选择了“监测指标”,64.4%的教师选择了“监测目的”,选择“监测组织”和“结果应用”的教师比例约为50%。这说明,监测目的的定位、监测指标的设计和监测工具的开发对教育质量监测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也充分反映了监测工作所具有的专业性。因此,在推进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中,要注意质量监测的专业化建设,包括组建质量监测的专业化队伍,培养教师质量监测专业素养,建立专业化工作规范和要求,形成专业化的工作机制和策略。

4. 全面推进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化建设

在当前教育质量监测还要做好哪些工作方面,全区有74.2%的教师选择了“监测平台建设”,71.3%的教师选择了“监测体系建设”,61.3%的教师选择了“监测机制建设”,选择“监测队伍建设”和“研训机制建设”的教师比例约为50%。这说明,在推进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监测制度。监测制度是质量监测工作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对质量监测工作细节的具体规范和要求。因此,横向要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和内外合作的工作机制,纵向要建立从工具开发、组织实施、结果发布、结果应用及激励表扬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从而建立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制度体系。

5. 全面推进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协同性建设

在需要区教育部门提供教育质量监测支持方面,全区有81.0%的教师选择了“技术支持”,75.6%的教师选择了“专业指导”,67.8%的教师选择了“信息资源”,选择“研讨平台”和“队伍培训”的教师比例约为60%。由此可见,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需要联合各级部门共同参与来推进。例如,“技术支持”需要教育信息部门支持,“专业指导”和“信息资源”需要质量监测部门来支持,“队伍培训”需要教师培训部门来支持,“研讨平台”则需要质量监测部门和教研部门来支持等。因此,建立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打破了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工作局限,才能真正实现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专业化和体系化。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强师工程)项目重点课题“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0ZQJK012;主持人:姚跃涌)的研究成果。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罗湖区全区学业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艰苦的学业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一线城市老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研究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新素质教育”的创新行动— —深圳市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cervical chiropractic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