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集合表量构式建构的体验认知机制探析
2020-11-16仇伟李懋瑶
仇伟 李懋瑶
[摘 要]英语集合表量构式(a(n)/number + N1 + of + N2)表述由若干个体构成的一个凝聚集体,其内部有常规及非常规量名搭配之分,从体验认知角度出发,探讨该构式内部成分的动态组合关系。研究发现,英语集合表量构式的内部搭配,从常规到非常规,具有连续性,由常规组合内部N1以原型为媒介对N2的范畴化,再到非常规搭配内原型跨域扩展经突显进行的再范畴化等动态认知过程实现。通过英语集合表量构式的体验认知解读,呈现体验认知的解释力,为相关表量构式研究提供体验认知解读的新视角。
[关键词]体验认知;英语集合表量构式;容器图式;范畴化;再范畴化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与作为量词性语言的汉语不同,英语作为“单复数语言”(singular-plural language),其语言系统中并无单独用来表量的词类。然而,鉴于人类对外界事物进行表量的共同需求,英语语言中虽无量词之名,却有量词之实,属于名词范畴,称其为表量词。当英语表量词对事物群体进行修饰限制,且表量词本身具有[+集合]特征时,构成英语集合表量构式。英语集合表量构式以“a(n)/number + N1 + of +N2”表示,其中,N1是集合表量词,为表量成分,是聚集两个及以上的离散的有生或无生,人或动物,有序或无序,实体或抽象体[1]42并赋予其集合属性的可数名词;N2是集合表量词的搭配名词,为表量对象,可由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如“a flock of goats”的“goats”;物质名词,如“a pile of paper”中的“paper”,及抽象名词,如“a heap of trouble”中的“trouble”充任。
集合表量构式作为一个数量巨大的开放类短语量词家族,运用广泛,其语义属性及句法特征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关于其语义属性的研究,多集中于早期量词分类研究中,将集合表量词作为表量词系统次范畴进行的描述性研究[2]249 [3]112 [4]61 [5]53,以及集合表量词与其他表量词子分类的对比研究[1]57 [6]1963。至于其句法特征的讨论,学界聚讼较多的是其成分分析和内部搭配方式探究,大略分为两种方向,一是对集合表量词与其搭配名词多重共现的关注:包括对该表层现象的描述[7]184 [8]50,以及对其认知动因的探索[9]7 [10]79 [11]179;二是对其内部的不同搭配方式(包括常规搭配及非常规搭配)进行的认知上的细究[12]18 [13]213 [14]31 [15]767。
不难看出,迄今为止,对集合表量构式句法特征的认知动因探究,国内外尚无统一结论。尽管已有学者尝试从认知层面进行阐释,但大多忽视了语言建构的体验性,仅致力于针对表层语义或句法现象进行简单认知解释。为此,本研究基于体验认知这一新兴视角,尝试对英语集合表量构式进行全新解读。
一、集合表量构式的分类
在进行集合表量构式的体验认知机制研究以前,对集合表量构式进行分类尤其重要。于集合表量構式而言,其不同的分类,反映了其不同的使用机制,也即反映了其不同的体认方式。因而,要做到系统且全面的考察集合表量构式背后的建构理据,针对其不同分类进行探究必不可少。集合表量构式的句法形式,表现为由数词、集合表量词、介词of及名词构成的组合搭配。因而,在对其进行简单分类时,笔者认为,离不开对集合表量词与名词的搭配情况的探讨。根据集合表量词与名词的组配情况进行集合表量构式的分类,这有利于对其背后认知理据的具体分析。
(一) 常规集合表量构式
所谓常规集合表量构式,是根据其内部集合表量词与名词的搭配而言。也就是说,当集合表量词与其所修饰的名词搭配常规,且趋于语法化,则该类集合表量构式为常规集合表量构式。所谓趋于语法化,是将实词或结构演化为抽象语法功能的词或结构的过程[16]4。因此,在使用集合表量词对名词进行选择修饰时,若该集合表量词长期进行此项搭配,那么其内部作为实义名词的属性逐步淡化,表量性增强,逐渐形成专门的“集合量词”,由此很少或者几乎不用作单独的实义名词。而此时,长期被该集合表量词修饰的名词,与其之间的搭配也逐渐规约,很少或几乎不单独出现,抑或很少与其他集合表量词共现。这种类型的集合表量构式称其为常规集合表量构式。与此同时,常规集合表量构式具有出现最早,最易被认知主体识别的特征。作为规约搭配,常规集合表量构式内,量名搭配十分典型,因而是更早也是最常被使用,使用时耗费心智最小的一类集合表量构式。如:
例1.Then I noticed a flock of sheep in the adjoining field.
例2.Sister Cooney picked up a pile of books and began to replace them on the shelves.
例3.The sound seemed to come from a heap of stones that lay well back among the trees.
(Corpus of ContemporaryAmerican English)
显然,这里的a flock of sheep,a pile of books,a heap of stones等都是我们在使用集合表量构式时的常用搭配,在对这些集合表量构式进行理解时,我们都有一个规约性的认识,因而不用耗费额外的心智努力,也不会有新奇意义的产生,其表达意义也较为中性。
(二) 非常规集合表量构式
与常规集合表量构式相反,非常规集合表量构式内,集合表量词与名词间的搭配具有非规约性,其共现关系往往比较新颖,具有某种表面上的语义冲突性,多是在认知主体基于某种特殊情感或某文化背景的驱使下新创的。为了创造新奇脱俗的修辞效果,认知主体刻意使用看似不合逻辑的、违反常规语义搭配规则的名量异常搭配的表量结构,给读者或听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无限的想像空间,因而又称其为新创集合表量构式。且该搭配具有临时使用性,即在特殊情境下使用会具有当下情境的特殊含义,因而又叫作临时集合表量构式,具有短时性。非常规集合表量构式的解读常常受认知语言学家重视,并将其看做集合表量构式中的一个反常现象,并尝试使用不同的认知机制对其进行解读。在进行非常规集合表量构式的建构时,认知主体常常会表达某隐含的特殊意义,因而又唤做隐喻性集合表量构式。有关非常规集合表量构式的例句如下:
例4.I stood amid a gaggle of laughing students in frozen silence,and read the list over and over again.
例5.This house was built to be run by a pack of servants.
例6.'See anything,Dick?'she said.'Yes.A heap of troubl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以上例句中,集合表量构式a gaggle of laughing students,a pack of servants,A heap of trouble等皆为内部搭配非常规的非常规集合表量构式。与常规集合表量构式不同,其内部搭配中,表面语义并不适配,且在其建构过程,常常还伴随认知主体的情感态度等新增意义的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常规集合表量构式到非常规集合表量构式之间并非界限分明,两者间界限模糊,其内部蕴含的表意性特征逐渐增强,具有连续性。人类与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互动与体验,基于这种长期的体验及各种认知加工过程,构建出不同的语言概念。因而集合表量构式中,不同组配方式体现出不同的体验认知机制。
量词语言能标示其修饰名词为某一范畴的成员[17]92。因而,虽不具备实指功能,但具备相同表量功能的英语表量词亦可对其搭配名词进行分类操作,决定所搭配的名词类型[18]130[19]267 [20]34。表现在集合表量构式上,即是同一集合表量词对其搭配的不同表量对象进行的相似物体归类的范畴化操作。在进行该范畴化操作时,集合表量构式内部经历了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原型搭配名词基于相似图式特征匹配(property matching)在同一认知域进行的多重扩展以及不同认知域间的跨域扩展。因此,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对集合表量词的范畴化进行介绍,一是常规集合表量构式内部,集合表量词通过其原型搭配名词对其他搭配名词的扩展进行的范畴化操作;二是在非常规集合表量构式内部,集合表量词通过突显搭配名词某特性以寻求范畴内成员相似性而进行的再范畴化过程。
二、常规集合表量构式的范畴化
(一) 范畴化及其体验基础
人类在与世界不断进行互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并据此对其进行分类,这种在心智空间进行的分门别类操作就是范畴化。对客观事物进行范畴化,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活动之一,牵涉对某一个体、某一特定经验的理解,以及将这一个体或经验理解为更抽象的事物[21]54。“宽泛地说,范畴化可描述为参照先前已有的结构来诠释经验”[22]17。因此范畴化是人们对现实世界中纷繁芜杂的事物进行认识及了解的认知基础,其产物便是认知范畴。
范畴化依靠“原型”(prototype)及容器等亲身结构进行抽象推理。在与世界互动时,知觉意象与肌动程序构建了原型[23]11。原型作为范畴中心,范畴内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成员,具有该范畴的最多共享特征,是图式化抽象范畴的具体例示,允许认知主体基于此进行相对于某一范畴的推理或想象活动,允许原型向外进行辐射状扩展。因此,根据人类对世界万物的理解,参照原型,存在与原型完全吻合、非常吻合、相当吻合、有些吻合、有些不吻合、或根本不吻合的各事各物。显然,这构成了原型为中心,以原型作为认知参照点,根据其相似性程度而进行由典型逐渐到非典型的层级扩展,直至进入另一范畴。与此同时,基于“本质原型”(essence prototype,界限清晰,与其他范畴有着严密的区分的一类原型)[24]497,运用空间投射想象,将我们自身身体及日常生活中的容器体验投射至范畴,范畴如同具有里、外及边缘的容器。此时,在由容器体验投射而进行的范畴化操作过程中,将一些容器置于另一些容器范畴之内,还会增设复杂的层次系统。也由此涉及到概念原型、范畴层级结构、范畴界限模糊性等概念。
同时,体验认知语言学家们言之凿凿:“人类大脑中处理感知运动系统的神经网络同时也处理主观经验及概念”[24]497 [25]74。换言之,范畴概念等主观认知活动,都依附于人类的具身体验之上。与此同时,语言作为主观经验最主要的一种表达形式[26]194,扮演着承载以及揭示人类思维结构及概念范畴的媒介这一重要角色;人类自从有了语言,自然将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相对固定于词语表达中[27]45。是以,基于知觉意象,肌动运动而进行的原型及容器等亲身结构的范畴扩展及投射,成为建构以及解读集合表量构式的重要认知手段。
(二) 常规集合表量构式内部的范畴化过程
从亲身体验的原型扩展来看,集合表量构式中,集合表量词所标示的其搭配名词,作为认知主体对某一经验域的某一特定具身体验,被理解为更具归纳性的某一范畴。这一范畴作为对大量输入样本的合成束输出,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及概括性。同时,在该范畴中,存在感知与肌动运动程序构建的具有最典型及最中心地位的原型,也即该范畴的最佳成员。用范畴中具有典型性的成员,即原型来命名没有词汇表达的上义范畴,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就是说,原型作为集合表量词所搭配名词的最佳代表,具有最多该搭配名词范畴内的共享图式性特征,在例示其搭配名词范畴的同时,亦具体例示了该名词范畴的同延。因此,参照原型,集合表量词对表量对象的选择在同一语义域不断扩展,直至形成以原型搭配名词为中心的搭配名词范畴。与此同时,该集合表量词可與该范畴内任一成员进行常规搭配,构成常规集合表量构式。
以集合表量词“cluster”为例,牛津高阶词典给出其释义为:“a group of the same type that grow or appear close together.”(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9th edition)。据此可以得到[+同类]、[+丛生]、[+聚集]等语义特征。也就是说,认知主体在感知世界,体验世界,与世界不断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感知到“cluster”所指称事情的这一系列特征束,并据此构建了原型,以此例示“cluster”所搭配名词这一范畴。因而此处原型搭配名词,应为植物类名词,如“flowers”。集合表量构式中的原型,体现为历史上使用集合表量词与其进行的搭配最早,具有思维优先性,且搭配频率最高。基于该原型,认知主体开始进行扩展,逐步形成搭配名词范畴,其内部成员为与原型具有不同程度相似性的集合表量对象,并同集合表量词进行常规搭配,以此实现“a cluster of”对其搭配名词的范畴化。譬如:
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感知即输入量的不断增加,其作为发源项的原型搭配构式的使用已逐渐扩展,集合表量词将愈多围绕原型进行相似性扩展的表量对象纳入其自身范畴[28]43。如例7(d)中的“people”,在集合表量词的原型基础上,认知主体主观上赋予该表量对象与原型所共同具有的相似特征,[+同类]、[+聚集],将“people”标示为“cluster”这一临时范畴。这一动态化过程图示如图1所示:
图1勾画了“a cluster of + N2”中集合表量词“cluster”的范畴化过程。其中,实线和虚线用于区分存在实体和隐现物质,粗实线为突显部分。同一部分在具体范畴化过程中由高层的对应线进行标示。集合表量词与其搭配名词间由of标示一种内在关系(以双线表示);由集合表量词cluster激活的集合整体单位(如粗实线大圆所示),与表量对象“花”(实线小圆)在范围上具有同延关系(coextension):在指称上,“cluster”与构成“cluster”的组成成分是相同的。通过“cluster”标示名词范畴内的原型名词flowers进行的多途径扩展发生在同一语义域(椭圆形的密虚线框所示)。由此实现集合表量词cluster对多个表量对象的范畴化操作,完成cluster与多个相似名词构成的搭配名词范畴进行的常规搭配:如a cluster of atoms,a cluster of packages,a cluster of mosquito,a cluster of people等搭配。
三、非常规集合表量构式的再范畴化
(一) 再范畴化及其体验基础
有鉴于人类对于范畴的认识及头脑中范畴的最终形成并非客观独立于外部世界,而是植根于人类的日常生活经验[29]35,范畴化虽为对客观事体的分类操作,但这一操作却是由具有主观经验及自我意识的人类作为认知主体经由感知肌动体验来进行。因而在范畴化过程中,认知主体根据神经实例化及原型扩展不断对新概念、新结构进行范畴化及再范畴化的归类操作。表面上,只有性质或特征相同的事物才可通过范畴化被归为同一范畴,然而,当认知主体基于其原有范畴定势[30]259,不断扩展范畴范围,对原本不属于同一范畴的事物,通过原型的跨域扩展以及突显跨域扩展对象的某性质或特征,在表面上不具有相似性的二者之间寻找或创造相似性,往往也能范畴化为同一范畴,这时被再度归纳为同一范畴的语义域外成员,表面并不具备该范畴内的共享特征,但却具有某方面可由认知主体经由突显而赋予的主观相似性。这种将本不属于该范畴的成员标示为属于该范畴的过程便是一个再范畴化操作过程。
对事物某种属性的突显,植根于认知主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来源于认知主体对外界客体聚焦域的选择,即注意力选择的调整。所谓“注意力”,即将感官及精力集中于感知事件或心智事件之上[25]47而“选择”,则意指认知主体关注与目标域有关的那部分经验概念而忽视其边缘经验的认知能力[31]55。体验认知观认为,注意力的选择形成于人类漫长的观察事物的互动体验中,这种选择在语言社团中极具感染性,一旦某一认知主体采用了某一注意力选择经验并得到社团各成员的认可,这一选择便会得到普及,成为一种范畴定势。
(二) 非常规集合表量构式内部的再范畴化过程
非常规集合表量构式中,表量词与其所修饰名词几乎不具有同一语义域内的原型扩展关系,二者呈现表面上的语义特征冲突。认知主体对其进行建构时,在某种经验或文化的驱使下,为实现非常规量名组配,大脑及心智空间内开始通过集合表量词对非常规搭配名词进行再范畴化。在这一再范畴化过程中,被赋予的相似性实则是由认知主体对该名词所指物的某潜在相似特征的突显来实现。因此我们可以说,集合表量词对表面语义冲突的搭配名词进行再范畴化的目的,其实就是通过突显事物的某种潜在属性将其归纳为其搭配名词范畴,以实现对非常规集合表量构式的建构。
因而,在非常规集合表量构式中,集合表量词同样标示其搭配名词范畴。其中,集合表量词与该表量对象所属的原有范畴定势之间发生了显性语义特征的冲突,此时注意力选择的调整势在必行。通过对该选择的调整,表量对象的不同侧面(profile)得到了突显。鉴于人类与外界客体的多重互动,注意力与客体的不同侧面进行交互,最终由认知主体的主观经验调整选择,找到最为吻合的突显面,适配集合表量词的语义特征,使其再次成为该范畴的临时成员。譬如:
可显见,上述例子中,“a bundle of ideas and concepts”“a bundle of mixed motives and behaviour”“a flock of top state politicians”以及“a flock of tiny clouds”等集合表量构式中,集合表量词与其表量对象都存在显性语义特征的冲突,为非常规集合表量构式。以“a flock of top state politicians”為例具体来看,“flock”的语义特征为[+群集]、[+动物],显然,“politicians”并不具有这两个特征中的任何一个,也并不属于“flock”所能归纳的范畴。然而范畴并非客观世界在认知主体大脑中的镜像反映,而是认知主体结合自己的感知运动体验及经历,在一定目的(包括情感或文化)指导下,通过认知操作对已有范畴定势进行的新信息的理解和解释。因而此处,认知主体进行了注意力选择的调整,突显了“politicians”作为可数名词复数形式中潜在的“大量性”特征,使其适配了[+群集]这一特征。其次,认知主体在自身的某一情感目的驱动下,将“politicians”潜藏的侧面如“贪婪”“好斗”等调整出来进行选择,与集合表量词“flock”的语义特征[+动物]相匹配。由此“politicians”成为该范畴的临时成员,完成由“flock”对其进行的再范畴化操作,并新增认知主体的相应情感态度义。该非常规集合表量构式也顺利完成建构,可理解为“一群如动物般贪婪好斗的政客”,带有贬斥义。
四、结语
本文从体验认知观出发,探讨了英语集合表量构式的内部组配问题,具体分析了集合表量词对其搭配名词的范畴化及再范畴化操作分别对该结构内部常规及非常规搭配所提供的认知理据。由此提出了体验认知视角下对英语集合表量构式的较新解读。再一次证明,“概念化和思维的体验机制潜存于人们的意识中,但是这些机制却建构了我们的经验,构成了我们所有意识经验的事物”[24]497。从某一方面展现了体验认知作为新兴的认知语言学导向所具有的强大解释力和应用性,为揭示集合表量构式的本质和深化名词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Tony McEnery,Richard Xiao.Corpus-Based Contras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M].London:Routledge,2010.
[2]Randolph Quirk,Sidney Greenbaum,Geoffrey Leech,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 Longmam,1985.
[3]Adrienne Lehrer.English classifier constructions[J].Lingua,1986(68):109-148.
[4]Douglas Biber,Geoffrey Leech,Susan Gonrad,et al.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99.
[5]Evelien Keizer.The English Noun Phrase:The nature of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6]Yeli Shi.Comparison of individual classifiers and collective classifier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J].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2014(9):1961-1965.
[7]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中国语文,1993(3):181-188.
[8]章振邦, 张月祥, 强增吉,等.新编英语语法教程 (第六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
[9]王文斌.论汉英形状量词“一物多量”的认知缘由及意向图式的不定性[J].外语教学,2009(2):6-11.
[10]马永田.汉英量名结构的认知识解[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2):77-85.
[11]张旭.英语“类量词”研究——兼与汉语量词作功能类型学对比[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2):173-185+319.
[12]毛智慧.汉英表量结构中异常搭配的隐喻构建与解读机制[D].宁波:宁波大学,2008.
[13]宗守云.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14]邵军航.英语表量构式的认知解读[J].外语研究,2012(5):29-34.
[15]潘震.情感表量构式的认知研究[J].现代外语,2015(6):762-769+872.
[16]Paul J.Hopper,Elizabeth Closs Traugott.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17]George Lakoff.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18]John Denny.What are noun classifiers good for?[A].The Twelfth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C].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1976:122-132.
[19]古川裕.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J].當代语言学,2001(4):264-274+317.
[20]石毓智.表物体形状的量词的认知基础[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34-41.
[21]William Croft,D.Allan 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2]Ronald Langacker.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23]段钨金.体验哲学对原型范畴构建和原型意义扩展的解释[J].山东外语教学,2010(6):9-13.
[24]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25]Lawrence Shapiro.Embodied Cognition [M].New York:Routledge,2019.
[26]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7]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
[28]仇伟.英语集合表量构式的情境植入理论研究[J].外语研究,2019(5): 39-45.
[29]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
[30]王文斌.汉英“一量多物”现象的认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 257-261+320.
[31]仇伟.英语事件名词的建构机制——体验认知视角[J].外语学刊,2012(2): 54-56.
[32]施卓廷.语篇生成的心理认知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10-112.
[33]周秀敏.词汇呈现有效性实证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114-117.
[责任编辑]甄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