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慢病的穴位处方
2020-11-16
隨着天气逐渐干燥和转冷,潮湿黏腻的感觉渐渐远离了每一个人。但是,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的邪气之一——湿邪,并未彻底从我们身边离去。
湿邪,可以分为外湿和内湿,外部的湿气损伤人体即为外湿伤人,这主要见于潮湿多雨的长夏时节,而内湿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这种体内的湿气几乎和天气无关,它是我们的脾胃中焦功能出现异常所致,这常常被称为湿气内蕴。众所周知,中医认为我们一身的能量、气机主要通过饮食摄入水谷精微、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并升清降浊来实现,健康的状况下,摄入的水谷精微被脾胃尽数运化,能量、营养随着清气升腾,又在肺的作用下输注全身脏腑,而无法被消化的多余水液、饮食糟粕,则随着浊气入下焦,随着二便排出人体。如果这个过程出了一些问题,水饮和水谷无法正常运化,会在体内形成一些“用不掉又排不掉”的水液,这便是湿邪。它既是脾胃功能障碍的病理产物,又是多种脏腑疾病的致病因素。
湿邪内蕴,久而生痰,痰湿往往相伴致病,现代医学中的多种代谢性疾病如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肥胖、脂肪肝等,其中医辨证中都有与痰湿相关的证型。而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等循环系统疾病或危重症,背后往往也有痰湿在作祟。
面对痰湿,最核心的治法便是祛湿,如果痰湿严重,则化痰祛湿缺一不可。湿邪的诞生主要源于体内水液输布、运转的障碍,所以从这一角度来治疗,主要针对主管人体水液输布、代谢的肺与肾,而另一方面需要让湿邪有去处,能够排出人体,这便是“通调水道”,此外就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改善脾胃中焦的功能,从根本上解决痰湿化生之源。化痰祛湿的药物在中药家族中有很多,如大家熟悉的茯苓、薏仁、白术等,而许多穴位也有着不错的祛湿效果。
如果症状较重,自然离不开汤药治疗或综合治疗,而如果症状较轻,有时候利用我们的穴位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而从预防保健的角度来说,随时能够自我按摩的穴位更是大家日常保健、预防湿邪伤身的好选择。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程凯教授将教给大家两个祛湿的基本穴位和两组根据湿邪在体内变化后设计的加减穴位,帮各位读者全面祛湿。
祛湿的主要穴位
湿邪可以被理解为堆积在人体内的异常水液,要想祛湿,首先要将水液运化的通道疏通,其次要将脾胃的功能健运起来。所以祛湿的两个基本穴位也分别有着这两种功效:一个负责通调水道,一个负责健脾化湿。程凯教授告诉我们,这两个穴位是分别属于任脉的水分穴和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穴。
(1)水分穴
水分穴出自《针灸甲乙经》,是任脉上的穴位。“水”主要指水谷精微、水液,“分”有分别的意思。水分穴位于中医认为的小肠下口的位置。小肠是人体的六腑之一,主要功能为分清泌浊,吸收水谷精微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多余的水液排入膀胱,将渣滓排入大肠。就像分界点一样,位于此处的穴位也就被称作水分穴。中医认为“小肠主液”,人体所需的水液,绝大部分是在小肠中吸收的,若小肠吸收水液的功能发生障碍,则人体排出的水液必然受到阻碍,水分在体内积聚就会形成内湿,进而形成痰湿等。水分穴内应小肠,能通过调节小肠的功能,影响身体的水液代谢,达到祛湿消肿的目的。
【定位与取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取穴时取仰卧位,找到肚脐中央向上一拇指宽度的位置,以被取穴者自身手指为准。
【功效与主治】通调水道、理气止痛,主治水肿、小便不通、腹泻、腹痛、反胃、吐食。
【按摩方法】将手指四指并拢放于水分穴,用振颤的手法按摩,坚持30~60秒。可以刺激大小肠蠕动,恢复它们分清降浊的功能,还能帮助控制血糖。
(2)阴陵泉穴
“阴”的意思主要指属阴的水液,“陵”的意思是土丘,“泉”即指水泉穴。该穴名意指在足太阴脾经流行的经水及属脾土物质、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积。膝之内侧为阴,胫骨内侧髁高突如陵,髁下凹陷似泉,此穴亦为足太阴脾经上的合穴,五行属水,所以叫阴陵泉。
【定位与取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取穴时取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即是本穴。
【功效与主治】健脾渗湿,通利下焦。主治腹胀、暴泄、黄疸、水肿、喘逆、小便不利、小便失禁、男子阴茎痛、妇人阴痛、遗精、膝痛等。
【按摩方法】今天教给大家的方法不只是按阴陵泉一个穴位,而是点揉从三阴交(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取穴时内踝尖直上4横指宽即为此穴)到阴陵泉这一段经络,每天10~20次。如果摸到有条索、筋结多则说明有脾胃代谢方面的问题,可以着重用弹拨的方式按揉,每天弹拨50次。
祛湿的加减穴位
当湿邪在体内待久了,就会出现转化,这也是慢性代谢疾病不好治疗、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此时就要在上面两个祛湿主穴的基础上,根据湿邪在体内的变化,加减两个穴位。常见的湿邪转化方向有湿化热和湿化痰两种,我们在穴位上也要有针对性地清利湿热和化痰浊,这就需要用到委中穴、丰隆穴和上下巨虚穴。
(1)加减穴位一:委中穴
湿化热的主要表现为面目身黄、色泽鲜明、大便溏泄、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脘腹痞闷、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口苦黏腻、身重困倦等,这时我们可以用到后膝区的委中穴。
委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委”的含义是堆积,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汽在此聚集。刺激委中穴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湿热水汽,清利湿热。
【定位与取穴】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方,腘窝横纹之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膜肌肌腱的中间。取穴时端坐垂足,双手轻握大腿两侧,大拇指在上,其余四指在下,食指放于膝盖里侧,即腿弯的中央,食指所在的位置即是该穴。
【功效与主治】委中穴有清热凉血、舒筋通络、祛除风湿、舒筋活络、泄热清暑、凉血解毒的作用。主治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按摩方法】可以用刮痧板局部刮痧的方式利水清热;没有刮痧板也可以用四根手指,放在委中穴位置拍打1分钟,微微出痧即可。
(2)加减穴位二:丰隆穴和上下巨虚
豐隆穴
归属足阳明胃经穴,首载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尤被古今医学家公认为治痰之要穴。元代王国瑞《玉龙歌》云“痰多宜向丰隆寻”,明代楼英《医学纲目》指出:“风痰头痛,丰隆五分,灸亦得。诸痰为病,头风喘嗽,一切痰饮,取丰隆、中脘。”“丰”即丰满之意,“隆”指突起,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气血于本穴会聚而隆起,肉渐丰厚,故称作丰隆。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胃经浊气在此沉降。
【定位与取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距胫骨前缘两横指(中指)。取穴时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横指的宽度),和刚才找到的中点平齐,此处即为丰隆穴。
【功效与主治】具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主治头痛、咳嗽、痰多、胸闷、眩晕、下肢神经痉挛、麻痹、便秘、尿闭、支气管炎等。刺激此穴既能化解咳喘出现的有形之痰,又能解决脾的代谢功能异常造成的无形之痰。
上巨虚
本穴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之下合穴,《黄帝内经》记载“合治内腑”,故本穴适用于调肠和胃,因而可以治疗胃肠病证。
【定位与取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取穴时取正坐位或仰卧位,找到膝中至外踝尖并做连线,此距离为16寸,折量出犊鼻下6寸所在,再以中指同身寸即可定位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上巨虚所在。
【功效与主治】调和肠胃,通经活络。主治肠鸣泄泻、阑尾炎、胃肠炎、腹痛胀满、痢疾、细菌性痢疾、便秘、膝胫酸痛、膝关节肿痛、下肢痿痹、脚气等。
下巨虚
下巨虚位于上巨虚下方,亦为足阳明胃经穴,为小肠之下合穴。
【定位与取穴】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取穴时找到上巨虚穴下3寸(四横指宽)即为此穴。
【功效与主治】调肠胃,通经络,安神志。主治腹泻、痢疾、小腹痛等胃肠病证,以及下肢痿痹、乳痈等。
【按摩方法】三穴属于同一经络,相距较近,可以用刮痧板从上到下,沿着胫骨刮拭三穴所在区域,微微出痧即可。一周刮1~2次。
(编辑 车翀)
受访专家
程凯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腧穴的定位特异性研究和中医妇科。擅长运用针灸疗法治疗常见妇科疾病,善用梅花针、耳穴等疗法。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下午、周五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