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来的健康运势
2020-11-16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脸是我们一张重要的名片。上一次的感冒和吞下的苦药都有可能在脸上留下印记,所以高手看脸,不仅能看出美丑善恶,通常还能发现一些健康的隐患,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就是这样一位看脸高手。通过看脸,他能够分辨出哪些人容易患慢性病,哪些人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更高。究竟我们的脸上藏有怎样的秘密呢?
◎ 可以看出来的健康隐患
每当我们身体内在的结构发生改变时,哪怕这些改变十分细微,也总能在脸上留下蛛丝马迹,如此一来,高明的医生便能通过脸部的表象发现我们身体内部的本质变化。
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例,此类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睡眠过程中长期打鼾,但韩院士告诉我们,这些患者的脸上往往有着相似的特征,而且对于没有患病,却有一些特殊表征的人群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概率更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特征之一就是肥胖,如果没有健康意识,肥胖就会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开端。肥胖的人不仅看起来臃肿,而且他们的体内还堆积着厚厚的脂肪层,过于肥胖则会导致脂肪压迫气道,使气道狭窄,睡眠过程中便更容易发生气道阻塞,出现打鼾的情况,严重者则会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一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长期在我们的睡眠过程中发生,机体便会慢性缺氧,接踵而至的就是脂代谢障碍或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也会随之而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更会轻易纷沓而至,久而久之,人体老化的速度就会加快,脑卒中甚至心梗等可能致死的疾病也可能会提早降临。
韩院士还提醒我们,有些轻微肥胖的人在睡眠中虽然没有打呼噜,但是却存在轻度的气道狭窄,这会致使机体在睡眠过程中一直处于低氧状态,导致氧饱和度不够,同样会埋下健康隐患。
◎ 如何识别恶性打鼾
据统计,我国约1.5亿人存在打鼾的问题。打鼾可导致白天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工作能力下降等,而且打鼾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但人在睡眠状态中为什么会打鼾呢?通过医学研究我们知道,发音需要通过口腔、鼻腔和咽腔中各种肌肉的活动,当气流通过各种肌肉形成的形状各异的腔隙时,我们才能发出声音。人在睡眠时,唇、舌、颊、腭部肌肉不可能随意搭配形成各种空腔,但咽部这个大的通气道会得到保留。一旦咽部的气道变得狭窄,气道内的气压便会发生变化,使气流通过时振动悬雍垂(腭垂)而发出声音,这个声音就是鼾声。韩院士告诉我们,正是因为熟知打鼾的原理,所以他知道肥胖的人、咽喉部肌肉松弛的人以及嗓子发炎的人,都十分容易出现打鼾。
韩院士提醒我们,有一种恶性打鼾不可小觑,它会不知不觉地影响我们的健康,甚至会发展成危害颇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那么什么样的打鼾属于恶性打鼾呢?
韩院士表示,鼾声响亮巨大,并且容易中断,每次中断时间大于或等于10秒,随后又会再次响起一阵十分响亮的鼾声,这种打鼾便被称为恶性打鼾。恶性打鼾会导致间歇性缺氧,一旦恶性打鼾次数过多,平均每小時低通气次数(呼吸紊乱指数)超过5次,便说明发生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情况一旦长期出现,人体便会长期处于间歇性缺氧的状态,一方面会增加血液中的氧自由基,刺激血管内壁发生炎症反应;另一方面,肝脏的代谢功能也会发生改变,患者久而久之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多种慢性病。
可见,无论是普通的打鼾还是恶性打鼾,它们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 不同鼾声背后的风险
打鼾的方式并非千篇一律。有些人打鼾声音特别大;有些人在打鼾前会出现喘气粗的现象;有些人的鼾声会中断,仿佛在憋气一般;还有些人鼾声细微却缠绵不绝。韩院士告诉我们,这些不同方式的打鼾,虽然不都属于恶性打鼾,但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风险。
杨先生就容易在睡觉的时候打鼾,偶尔会有鼾声中断的现象发生,韩院士看了杨先生的面部,发现了他的面部特征——下颌偏小。下颌偏小的人在睡觉时,舌头会向后方咽喉部塌陷脱垂,从而导致气道堵塞,造成低通气、喘气粗或憋气打呼噜,时间一久,便容易出现睡眠结构紊乱,气色也会发生改变。
令杨先生爱人头痛的是,不仅丈夫睡觉时爱打呼噜,他的儿子也不例外,而且两人打呼噜的方式几乎一模一样,他的儿子打鼾也会发生憋气的情况。韩院士观察了杨先生的儿子,并没有发现下颌偏小的情况,便问他是否长年鼻子通气不畅,需要用嘴呼吸。杨先生的儿子点了点头,韩院士心中便有了答案。韩院士告诉我们,正常情况下,空气是通过鼻腔经过鼻咽部,再到气道的,但如果鼻腔通气不好,我们便需要张嘴呼吸,嘴巴张开后,舌头也会向后垂坠,堵住鼻咽部和气道就容易发出中断的鼾声。
韩院士建议,爱打呼噜的人睡觉时应采取侧卧位,仰卧位睡姿容易增加气道堵塞的概率。此外,坚持锻炼,减轻体重,也有助于改善打鼾的情况。
曾慕名前往韩院士处就诊的还有一位51岁的阿姨,睡觉打呼噜的问题困扰了她许多年。她的面部特征是鼻子小、上唇短。韩院士告诉我们,这种面部特征是由于儿童时期患有腺样体肥大没有及时治疗造成的。腺样体在鼻腔后部,腺样体肥大就会把气道堵住,引起鼻窦炎,腺样体增生感染就会引起扁桃体腺炎,鼻腔堵塞最终可导致扁桃体肿胀,使整个气道堵住,因此会出现打呼噜憋气的情况。
腺样体是人生长过程中后天获得免疫的重要器官,幼儿时期反复的感染刺激能够增加身体的抗体,形成后天免疫器官,但这个过程基本在2岁左右就会完成。如果2岁以后还存在腺样体肥大,且反复感染,一定要及早治疗,否则长大后就会出现增殖体面容,具体表现为鼻子偏小,通气功能不良,张嘴喘气,还会使上下牙列的咬合关系受到负面影响。
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最佳时间是在儿童期,长大后颅形固定,难以改变。腺样体肥大还会影响鼻子的正常发育,引发呼吸道疾病,如通气功能障碍等,患者长大后也容易发展成恶性打鼾。
如果在成年之后再想改善腺样体面容,就需要通过手术来拓宽鼻腔。因此,如果儿童期出现了腺样体面容,一定要及早就诊。
◎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虽然恶性打鼾意味着极大的风险,但并不是所有的打鼾都是恶性的,良性打鼾是偶尔疲劳、喝酒或睡觉姿势不当而偶尔出现的一种鼾声,通过调整可以得到好转,对心、脑、肾功能也没有直接的伤害。
而恶性打鼾则不同,无论是否疲劳,是否饮酒,无论是什么睡姿,只要造成恶性打鼾的根本原因一直存在,症状就会一直存在,并不会因为我们作息的调整而有所好转。恶性打鼾长时间存在后,机体的代谢功能会发生改变,导致记忆力差、白天犯困、精神萎靡、身体发胖等情况,更有甚者还有可能进展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使心、脑、肾功能,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都受到伤害,且不可逆转。
韩院士告訴我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睡眠过程中自主呼吸运动短暂停止的睡眠障碍,但并不是说所有在睡眠过程中发生过短暂呼吸停止的人都患有这种疾病。只有在连续7小时的睡眠中发生30次以上的呼吸暂停,才属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对于此类患者而言,他们往往不仅存在睡眠缺陷、白天打盹、长期疲劳的情况,还会伴发心动过缓、心律失常或脑电图觉醒反应,有些人甚至还因为由此导致的慢性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而住院或接受抢救,死神在每一个夜晚都有可能降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上呼吸道阻塞,部分人群还会出现睡眠过程中身体抽动或手臂甩动的症状,但最为常见、最为普遍的症状却是恶性打鼾。韩院士告诉我们,肥胖、咽腔变窄都会导致通气量不足,而通气量不足时,人就会不自主地张口呼吸,当张口呼吸成为夜间的呼吸习惯后,便易导致舌头功能及姿态的紊乱,有可能发展为恶性打鼾。恶性打鼾容易出现憋醒、血氧饱和度低的情况,影响心脏功能,还会影响脑代谢。如果患者出现惊醒、大汗淋漓、心慌气短等情况,会非常危险。
◎ 恶性打鼾危害大
韩院士告诉我们,通过科研及临床诊疗发现,以下面部特点是恶性打鼾人群所常有的,包括鼻子短小,鼻孔朝天,上嘴唇偏薄、偏短,牙列不齐,牙齿分开,下巴短小,扁桃体肥大,舌部过大,呼吸道结构狭窄或肌肉松弛等。另外身材偏胖会导致呼吸道狭窄,过度饮酒及长期抽烟还有可能引起呼吸道水肿,这些都有可能引发恶性打鼾。
恶性打鼾的诱因多种多样,但它背后隐藏的危害却不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一种。许多出现恶性打鼾的人都存在鼻腔通气障碍,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患有鼻腔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鼻腔感染、鼻窦炎等。而鼻子通气不畅后就需要用嘴呼吸,很可能会影响牙列的咬合关系,引起舌头后坠、下颌不发育等问题,进而加重鼻子的通气障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恶性打鼾,久而久之还有可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不可逆的伤害。这些伤害会引起血压升高、记忆力退化、寿命缩短,甚至猝死。
但是,鼻腔通气功能不良不能盲目进行改善,有时越锻炼鼻腔,对鼻腔的刺激反而越大,因此扩大鼻腔需要使用正确的治疗手段,切不可盲目。
韩院士告诉我们,预防便是最好的治疗。如果自己有上气道阻塞、打呼噜憋气的情况,从年轻时就要开始注意,定期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隐患。目前,检查恶性打鼾有一个新办法,即大众健康人工智能的维系方法,穿戴上相应的设备,根据说明书睡上一觉,睡眠过程中血氧、心率、血压、鼾声指数、气道阻塞状况等指标就会被全部记录下来,通过手机蓝牙,可直接把数据反馈到人工处理中心,然后经过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就能得出结果。如确有需要,可咨询当地医院是否有相应的设备。
外科手术治疗也是可选择的治疗方式之一。如果高度怀疑自己是恶性打鼾,应及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由监测结果来指导治疗。
(编辑 车翀)
受访专家
韩德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原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中国华夏医学科技奖理事会理事长、世界华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会长。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率先采用上气道食管持续测压法辅助纤维喉镜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提出“腭帆间隙”解剖概念,开发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