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何以高居民生实事之首?

2020-11-16王庆峰

现代阅读 2020年3期
关键词:普惠性实事入园

王庆峰

广东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10件民生实事中,前两件均关乎学前教育。其中,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供给将大幅增加,计划新增100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实现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0%以上的目标。同时,全省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最低标准由每生每年300元提高到400元。

学前教育何以高居10件民生实事之首?因为教育是国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学前教育“压力越来越大”是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现实问题。以人口大省广东为例,2019年全省学前教育新增學位需求为18万至24万之间,在园幼儿达到467.11万至473.11万,幼儿教师缺口约1.8万人。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公办园数量有限,想进而不得,而高收费民办园价格高,进又进不起。这成为困扰许多家庭的一大问题。有力破解入园难、入园贵,是群众的迫切需求和渴望。

教育是个慢行业,我们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但如果不由政府主导,如果不坚持普惠性、公益性,就难以做到幼有所育、育有质量。这次广东提出80%的目标,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不谋而合,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加大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力度,有利于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水平。广东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还是有差距的,这要求既要做好城镇住宅小区、城市发展新区的工作,也要以城乡结合部、广大农村等学位紧缺地区为重点,扩大资源供给。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进而改善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幼有所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幼托教育关系到人们的现实需求,也关系到社会结构的改善。广东两会将其作为十大民生实事之首,顺应了群众的呼声,对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南方日报》)

猜你喜欢

普惠性实事入园
免票入园
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近十年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处 小微企业发展添活力
让科技成果更具普惠性
“实事”怎能都贴上“为民”的标签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