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初期:你是想当“企业家”还是“技术人员”

2020-11-16迈克尔·格伯刘琳红黄瑶黄晓慧查爽

现代阅读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企业主小企业成熟期

迈克尔·格伯 刘琳红 黄瑶 黄晓慧 查爽

“创业者”,在大众的想象中,是峭壁上的勇敢攀登者,是暴风雨中的坚毅独行者,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然而,美国著名小企业咨询专家迈克尔·伯格发现,现实中的大部分创业者都比想象的要狼狈很多——攀登者变成了恐高症,昂扬的斗志昙花一现。即便“幸存”下来,大多也是苦苦挣扎。成功的创业者宛如城市夜空中的星光,亮眼,却稀疏。

失败者因何失败?成功者为何成功?如果你胸中正燃烧着创业之火,那么你有必要先冷静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小企业主心中的战争,由企业家、经理人、技术人员3方组成。他们都想称霸你的心智,左右你的经营行为。但在这场3方战争中,没有人会成为最后的赢家。理解了这3重身份,或者说人格特质的不同之处,你很快就知道为什么了。

企业家、经理人和技术人员,如果这3种人格特质能够平衡地发生作用,那么所展现出来的就会是一个能力超群、卓越不凡的个体。

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能平衡好3种角色的企业主寥寥无几。并且,调研发现,小企业主的性格特质中,3种角色的比例严重失衡——只有10%的企业家,20%的经理人,70%都是技术人员。

当这3种人格无法维系平衡时,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小企业主的生活也会因此失衡。

如果你决心去努力平衡,那么,要首先看看你的企业现在处于小企业发展的哪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小企业主具有不同的心态。

虽然这里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但了解了这些普遍心态,就能搞清为什么大多数小企业无法良性成长的内因,从而作为你经营路上的重要参考。

起步期

在起步阶段,你大概率是个“技术人员”,没了老板,终于自由了,终于可以在自己的企业里做自己的事了。

一开始,没什么大问题。作为“技术人员”,你已经习惯于“履行职责”。所以,在企业起步阶段,你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忙得不亦乐乎。企业里总有做不完的工作,而这也正是你的价值所在。

然而,一旦开始经营企业,你的工作就不再只是单纯负责某一个环节。企业起步期,你必须是一位杂耍高手,所有的球都在空中飞,不能出错。

很快,经营工作超出了你的负荷。然后,杂耍大师开始掉球了!猛然间,你感到窒息,你的企业已经变成了你千方百计逃离的老板。

当你执着于“技术人员”角色而牺牲掉所有其他的人格特征时,你会把精力都花在眼前工作上,以此回避了学习经营之道所带来的挑战。

这时候,“企业家”人格对于一家卓越的小企业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他是企业的命脉和动力。

而“经理人”人格对于小企业来说,则是重中之重,因为他负责让企业平稳运作,并落实日常工作。

一旦你意识到,技术人员人格不该占统治地位,并且开始给另外两种人格发展空间时,企业的起步期就即将结束。只要企业还没关门,就进入了“成长期”。

成长期

当你决定放开单打独斗的技术人员特质,开始寻求帮助的时候,企业就进入了成长期。

这一转变总会发生,企业在起步阶段所遭遇的危机触发并加速了这一进程。

你要为自己招雇员——拥有匹配的经验,要知道如何处理未完成的“技术工作”——通常是你不喜欢做的那一部分。就如精通销售的企业主会去找了解生产的人,精通生产的企业主会去找销售人员。

找到了合适的雇员,他开始帮你解决很多繁杂事务,你被“释放”了。于是,你内在的“经理人”觉醒了,而那个技术人员人格暂时进入了休眠。

但你还不习惯做一名经理。你把工作交给新雇员,相信他会处理好一切,然后开始了“弃权管理”。

当然,后果不难想象。企业主要开始为“弃权管理”付出代價了。

你焦虑、暴躁,为雇员“不够尽心”“不考虑公司利益”而愤怒……但你必须知道,问题根源是在于你自己不知道怎样用另一种方式工作——用“企业家”人格和“经理人”人格工作。

尤其是缺了合格的“经理人”,企业就会陷入混乱之中。而当这种混乱不断加剧时——企业就只有3条路可走:

“缩小规模,回到过去”——这总不会犯错吧?但你忘了,这是曾经走过的老路。

“放手一搏”——大多“放手一搏”的企业诞生于技术人员的创业狂热,他们关注产品而疏于经营。对于高科技企业,这条路无异于“俄罗斯轮盘”。

“舍命坚持”——不管怎样,企业终究活下来了,但你却被企业消耗着。你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改变,却始终沉浸在担忧之中,最后,你的企业没有崩溃,你却崩溃了。

3条路都这么糟糕,岂不是无路可走?那该如何通向成熟期呢?

现实是,大部分小企业,在倒闭之前始终都徘徊在起步阶段和成长阶段。

而“成熟企业”之所以能够成熟,在于“成熟企业”企业主创业之初,就和前面说的那些企业非常不同。

成熟期

成熟期是企业成长周期的第三阶段,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都是成熟期企业。例如麦当劳、联邦快递和迪士尼等等。

成熟的企业能清楚知道,自己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地位的,以及怎样做才能实现下一个目标。

经历了起步阶段和成长阶段并不一定会进入成熟期。成熟期不是单纯走过起步期、成长期就能自然得到的结果。

像麦当劳、联邦快递以及迪士尼这样的企业并没有因为进入了成熟期而停止前进。他们的创始人对于企业是什么,以及自己企业成功的原因,有着不同于常人的视角和看法。

他们虽然同样经历起步期和成长期,但他们经历这两个阶段的方式截然不同。这源于他们的“企业家视野”。

当IBM创始人托马斯·沃特森被问到,他把IBM的巨大成功归结于什么的时候,据说,沃特森是这样回答的:

第一个原因,起步之初,对于企业成型后的样子,我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构想。从我有了梦想或展望的那一刻,脑海里就已经有了企业的模型。

第二个原因,有了那个构想,我就问自己,成为那样的企业需要做哪些事。然后,我就设计了一个组建IBM的行动路线图。

第三个原因,对于梦想实现后IBM会是什么样子,以及企业该如何行动这两个问题,自从有了构想的那一刻,我就意识到,除非我们从一开始就行动起来,否则,那一切永远都无法实现。

换言之,如果IBM要想成为一家大企业,那么在做大之前,其所作所为就必须得有大企业的风范和格局。

从一开始,IBM就是根据我的设想模板建立起来的。每一天,我们都竭尽全力依照那个模板塑造这家企业。每天工作结束后,我们都会问自己“今天表现如何”,发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然后第二天继续为缩小这一差距而努力。

当然,这应该不是沃特森的百分百原话,但道理却是非常重要的。

再对比技术人员视野与企业家视野的主要区别,也许你就能更清晰地理解,为什么有些小企业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企业家会问:“企业如何才能成功?”技术人员会问:“必须要做哪些工作?”

企业家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对外为客户产出成品,进而创造收益的体系;技术人员则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对内为技术人员产出成果,进而创造收入的工作场所。

企业家在创业伊始就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然后回到当下,根据构想去改变现实。而技术人员则只会着眼于当下,奢望一切好处都能一成不变。

企业家把企业设想成一个整体,由这一整体伸出枝杈,逐步壮大。而技术人员则把企业看作独立的个体,由个体再组建成整体。

在企业家看来,当下的世界是根据他的设想塑造出来的。在技术人员看来,未来是根据当下的世界塑造出来的。

所以,如果你决定创业,别忘了在起步阶段就激活自己的企业家人格。“技术人员”脚踏实地的同时,让“企业家”仰望星空,才能让自己每一步都向着更长远的发展迈进。

(摘自中国青年出版社《小公司怎么办:解决小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猜你喜欢

企业主小企业成熟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果实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对‘北红’葡萄花色苷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印染企业主私设暗管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移送行政拘留案
不同成熟期桃品种在衢州市的引种试验
十八大以来新生代民营企业主统战工作的思考
澳大利亚政府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模式及启示
基于SPOT-5遥感影像估算玉米成熟期地上生物量及其碳氮累积量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
电镀厂涨价搬迁 卫浴小企业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