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2020-11-16徐丹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徐丹

摘 要:在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教育体制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核心素养被提出并被广泛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强调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意义。Story time是译林版小学英语新教材英语(三年级起点)教材中的主要教学板块。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老师可以逐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化意识等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Story time;板块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及新课改的实施,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目标由之前的“双基”到“三维目标”,以至如今强调的核心素养,在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也有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以及文化品格,此四维度是构成核心素养的关键。在小学英语译林版教材中Story time是每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该板块设计相对较为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受到学生的喜爱。在该板块渗透英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流发展趋势。作为小学一线教师,我们应将四个维度的英语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指导原则,并将其充分与Story time板块教学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目标。那么,如何在Story time板块中渗透核心素养呢?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粗略见解。

一、创设真实情境,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十分关键的,要求学生既能够理解语言知识,同时也能够进行应用。在Story time教学中,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在不同情境中,若他们乐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就能在日常学习中提高语言能力。综上,在英语课堂上创设有效的真实情境,不断地优化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我们教师要不断钻研的话题。因此我们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1.利用实物创设情境

创设儿童喜闻乐见、愿意尝试的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才是符合儿童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一些实物来创设真实的情境,既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之中进行快乐愉悦的学习,同时也能够使课堂充满灵气,以贴近学生真实生活气息的实物来创设情境,能够有助于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探索能力。例如,译林新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6 Whose dress is this?Story time板块中,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带一些衣物来学校,这些衣物可以是妈妈的裙子、弟弟的外套、姐姐的裤子等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他们拿出自己带来的衣物,由此创设一个真实的fancy dress party,以这种真实的教学情境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地学会Its my mums dress. Its too long.这样的词汇以及句型,真正做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2.利用图片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实物都可以带进我们的课堂,这时就可以用图片或简笔画的形式来呈现并创设情境。比如,在英语四上Unit 6 At the snack bar Story time板块中,在学生学习完故事以后,教师可以在拓展环节创设一个富有趣味的点餐活动。那么如何创设“餐厅”这样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呢?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事先准备好点餐单、食物卡片、点菜记录单、服务员的帽子等来模拟一个接近真实的情境。学生利用这些自带的道具,不仅感到亲切,而且立马就能进入状态,自然而然就戴上帽子,拿起点菜单,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有模有样地点起餐来。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玩得不亦乐乎,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并运用了本课时的句型。

二、设计优化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我们往往提到“一个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加重要”,我们要意识到优化课堂中的问题,以此来带动学生的思维发展。问题作为思维的起点,要充分地利用问题来助力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提问环节,师生、生生之间能够有效地交流沟通,以问题作为主线,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是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手段。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合理巧妙地设计问题

课堂提问,要真正起到优化课堂教学,调動学生积极思考的作用,就必须提高提问的质量,精心设计问题。一般在Story time的呈现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总领性问题,让学生在观看Story的卡通后,对故事有一个总体了解。英语四上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 Story time板块中,在呈现环节,学生观看卡通后,教师可以在此处设计一个总领性问题:Can ... play basketball?这样在之后的学习中,通过分段处理,分别解决Can Wang Bing/Mike/Liu Tao play basketball?这样设置的问题,能够让整节课思路更加清晰,环环紧扣。

2.课堂提问要把握好“度”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提问,必须要把握好教学的“度”,要有梯度变化,由是非问题到what问题到why问题。如此设置问题的目的在于使提问能面向全体学生,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让孩子们感受到问题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在英语四上Unit 5 Our new home Story time中,学生看完卡通之后,需要引导他们说出文中人物是怎么问的。这里若是直接让学生讲出他们是如何询问的,大部分学生会感到疑惑。由于说出的句子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句型,在学生只看了一遍卡通后,就要求他们说出这两个句子十分困难,因此这个问题就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在此处可以添加一个小环节:Listen and repeat, 这样大大降低了回答这个问题的难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听、说的两项能力。此外还需注意我们教师设置一些课堂问题时应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脱离学生的可接受性,要让他们在回答问题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3.适时追问,引发思考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来思考,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此时我们要利用“追问”环节。教师应当以恰当合适的追问来调动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思考习惯。以简练而有趣的追问,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如英语四下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 Story time板块中,有一处读中活动是向学生提问:Can Tim draw the boat on the river?這里当学生说出Yes或No时,这个问题还没有结束,此时教师应该继续追问How do you know?引发学生对故事板块中第四幅图的思考。如何得知Tim到底是会画还是不会画呢?学生带着问题,再回到文本中寻找答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适时的追问,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和开放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就某一话题进行深度交谈的能力。

三、倡导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所以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新课标中也提到了,要让学生以实践、参与、探究、合作等多种方式,提升对知识的把握能力以及应用能力。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通过在组内合作学习,不仅能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进行交流,还能发展他们的英语思维,使得他们的学习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在合作学习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合作对象多元化

Story time板块中,活动的类型也是相对比较多样化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以表演示范等多种方式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丰富感,学生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明白本课堂的重点所在,学习起来能够更加顺利。当然,除了师生合作示范的教学方式之外,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相对常见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班级学习气氛水涨船高,激发全体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比如,在英语五上Unit 4 Hobbies Story time板块中,在拓展环节,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合作学习做一个小调查来了解身边的同学们都有什么爱好。这时,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本课重点句型What do you like doing?以及其回答I like...后,可以先找一两个学生与他们进行问答示范,在其他学生明白该活动如何操作后,再进行生生合作交流,合力完成小小调查表。

2.合作要求明确化

在合作对象确定下来后,紧接着就要分组进行活动,因此下一步由教师向学生明确合作中的活动要求就显得至关重要。合作要求明确化,学生的合作互动就能够井然有序地开展,同时也使活动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竞争性。在划分完小组成员之后,小组内的成员应当明确自己的学习职责和任务,不要出现没有事情干的成员,组内的成员通过自身的努力,彼此合作,激发其学习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使各小组之间通过合作最终达到教学目标,以此来充分地享受合作的乐趣以及学习的快乐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英语四上Unit 8 Dolls Story time板块中,我们需要注意到此环节是拓展性的,可以让学生分为4组,4组共同合作来达到教学目标,分别拿出各小组所带的洋娃娃,并要求组内成员向其他人介绍自己的娃娃,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组内的成员发言时,其他成员要予以尊重和倾听,在成员发言出现问题时要及时指正,相互合作、相互配合,这样学生的合作互动活动能够有效地进行,并且学习能力也在逐步发展。

四、运用多种方式,拓展文化意识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过去的文化依靠它来流转,未来的文化也依仗它来推进。(罗常培,2004)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的教学也离不开文化教育。英语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必须关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小学英语课堂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拓展文化意识,提升文化品格。在Story time教学板块中,我们常见的拓展文化意识的手段有如下方面。

1.阅读故事、观看电影

传统意义上来说,小学英语教材可以满足大部分的教学需求,但仍旧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因此我们可以衍生教学内容,将课文中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拓展一些课外的阅读材料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化素养。比如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动画片,我们就可以播放《冰雪奇缘》《海洋奇缘》等电影,让学生通过电影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英语的行文方式以及措辞,有效地帮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人文素养。

2.组织拓展活动

学生了解英语文化或是了解使用它的国家的特点都能够进一步培养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文化意识。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活动,还有一种更为直观,让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方式就是组织孩子们进行拓展活动。比如英语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 Story time板块教学中,在课后拓展环节,教师可以在班级举行一次“我们的圣诞节”活动,让学生在这个“Party”中用所学对话进行交流,让他们体会国外圣诞节的热闹场景,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之中能够了解到西方的文化,关于圣诞节的来历及习俗能够了然于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接受文化素养的感染,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

总而言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要徐徐图之,我们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培育,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我们教师自身也要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教育资料,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交际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文化修养,为学生做好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为祖国培养新一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晓玲.刍议小学英语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子(理论版),2016(9).

[2]杨萌.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求知导刊,2017(14):127.

[3]朱慕菊.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孙俊.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基础教育课程,2015(20).

[5]张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J].吉林教育,2006(Z2).

[6]朱双丽.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研究现状及解决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5):7-9.

[7]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