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文言文真难,真好

2020-11-16张毛毛

师道 2020年10期
关键词:李陵苏武语感

张毛毛

李泽厚先生说过,“教师的魅力就是把学科的魅力带给学生”。

我就想,文言文的魅力是什么呢?起初,我觉得是字。因为只有讲文言文的时候,我们似乎才有时间驻足放目,细细看一个个汉字,看它的组成和神采。讲“暮”字的时候,我说,你看的甲骨文,太阳落在了草丛里,光线渐渐昏暗。讲“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时,我引导学生灵活记忆“望”的意思,“望”是农历十五,月亮呈现满月的状态,你看有个“月”字。古人仰观天空,察月之盈亏,进而记时。湛蓝的天空,清亮的月光,纯净的脸庞,古人在做研究的同时,也在审美和思考。千年前的一次凝望,强化了中国人对“农历十五”的时间概念,而这一望又迁延出多少充满性灵的诗句。李白的望月集锦是对月亮的文学关照,而张若虚那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则是对“望”字的哲学回礼。今天,当我们重新端详“望”这个字时,也沐浴了一片清辉。后来,我和学生一起研究杜甫的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分析为什么杜甫用“落木”而不是“落叶”,学生很聪明,他们结合朱光潜先生的研究说:“‘落木的视觉感觉是这棵树的叶子已经没有了,光秃秃的。萧瑟的秋天里,千里万里的落叶纷飞,簌簌落地,好像真的能看见最后一片叶子离开枝丫,融进浩阔的‘秋声里。”

刚毕业的时候,我给学生讲《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写秦国的穷兵黩武和疯狂扩张,但“膏腴之地”这个表述很是有趣。我告诉同学们,中国古人对肉真的是挚爱:肥沃的地方叫膏腴,而西方《圣经》里谈到肥沃的地方,一般会用“流奶如蜜”去形容;我们再看“脍炙人口”这几个字,“脍”是切得很细的肉,也有人说是刺身,“炙”是把肉放在火上烤,也就是烤肉,但最终中国人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文章写得好;“羊大为美”的解说,更是把实用主义的“肉”和美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后来,为了能把字讲得更生动有趣,我又买了廖文豪先生的《汉字树》、日本汉学界耆宿白川静先生的《常用字解》、瑞典学者林西莉女士的《汉字王国》,看完后都受益匪浅。

不过,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和困惑又出现了。我把教学的重点落在字的解释时,一篇课文基本上就是在串讲了,字词梳理完,基本没有时间讲节奏韵律、文章布局、微言奥义、精神境界了,这严重违反了新课改的要求。可是,如果我一一讲开,时间更是不够。我想,文言文教学有没有什么方法能以点带面,以一敌多,既能闻声、观字又能赏文呢?雷声先生的《读与问——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设计与操作》这本书给了我很大启发。首先,雷声先生关注到文言文的虚词和诵读问题,这对我一直以来只关注实词,以及“只观少读”的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他举了《岳阳楼记》的教学案例,对于结尾“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教师会讲“微”等实词,会讲“吾谁与归”这个倒装句,但是往往不会讲“噫”。雷声先生进而发问:“‘噫如何翻译呢?能不能换作‘呜呼?‘噫与前文的论述形成一种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心态?这些问题,不正关联了文句与篇章、关联了作者的态度与情感吗?”雷声先生对李白《蜀道难》开篇的分析也非常精彩,“噫吁嚱”,三个叹词连用,“噫”重在惊讶,“吁”重在叹赏,“嚱”重在惋惜遗憾。我恍然大悟,诵读和字、字和情感,就这样建立了联系。

其次,这本书谈到文言文教学的“教师之问”的问题。一篇课文不能不问,也不能问得过于琐碎。教师应该找一个核心问题,然后围绕它设计“核心问题下的问题组”。雷声先生举例,“在《后赤壁赋》中,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生活萧索,精神困顿,在身心都受到折磨的情况下渴望一种超越现实的解脱。如果我们以探究苏东坡内心的这种挣扎为核心问题(任务),那么我们就围绕此建构一个有逻辑的问题组:第一问:苏东坡有哪些挣扎之举?第二问:苏东坡的这些挣扎成功了吗?第三问:苏东坡挣扎的实质是什么?”我看完后觉得醍醐灌顶,感觉文言文教学有了新的突破口。想起李海林先生的《语感论》,他讲到“语感图示”,讲到语感的三个方面“字感”“句感”“音感”。我们经常对学生说,要培养文言文的语感。怎样更有效地培养呢?我们上面做的所有工作肯定是有效的,能帮助学生建立“语感图式”,但还有什么办法能做得更好呢?

今年,是我从教的第十年,我慢慢地从一个“教学小白”成长为一个有些许经验的老师了。但在文言文教学方面,困惑又多了起来。自己设计问题时,特别费脑筋,有时设计的问题也不一定好,问题抛出去,学生也没有反应。“教师之问”看起来简单,但真正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我只是一个普通老师,每周要备五节语文课,时间、精力、才学都不能支撑自己每天都设置出精彩的问题。我把目光投向了《语文学习》《语文月刊》等杂志里的一些教学案例。其实,当下任务群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式流行开来,它们将给文言文的教学打开一个新天地。

这周我在讲《苏武传》时,考虑传统的预习方式可能有些枯燥,毕竟这篇文章比较长,又比较难,学生正准备期末考试,估计不会认真预习。于是,我也做了一点项目式学习的探索。首先:确定项目的目标——将《苏武传》改编成剧本。其次,以小组为单位,布置项目学习的具体内容。项目1:了解汉与匈奴的纷争和对抗。项目2:找出《苏武传》矛盾冲突最激烈的地方,并指出矛盾是什么,矛盾冲突的原因是什么。项目3:请细读与苏武相关的内容,找出苏武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研究与苏武相关的人物,比如李陵。项目4:编写初步提纲,以《苏武传》为底本,考虑哪些地方需要增删,哪些地方需要保留扩充。然后,小组成员每人写一份剧本。最后,测评和打分。我和学生一起欣赏讨论大家写的劇本。意外的是,学生热情高涨,或激烈讨论,或凝神思考,或开怀大笑,师生共同讨论剧本,梳理课文的重点字词,分析人物形象,研究长篇叙事的技巧。下面展示几个教学片段:

第三幕:李陵劝降失败(学生剧本节选1)

苏武:(眼神中露出不屑)你身为臣子,背叛皇上,我实在没有什么说的了。

李陵:(眼神冷峻)我好言相劝,希望苏兄听从。

苏武:你若强迫我降单于,我就死在你面前。

(李陵感动,大哭离去)

老师:这位同学非常关注眼神,这点很好。

学生1:第一个合适,第二个不合适,冷峻有点奇怪。

老师:为什么呢?

学生2:课本里不是说李陵和苏武是认识的吗?“冷”感觉没有情感温度,“峻”感觉有距离。李陵劝苏武投降,有功利的考虑。但作为曾经的朋友,应该也有对苏武的关心。

学生3:大哭,李陵前一刻还冷峻,后一刻就大哭,情绪变化不合情理。(很多学生开始点头表示认同)

老师:剧本写作,既要关注事理逻辑,也要关注情感逻辑。

尾声(学生剧本节选2)

【苏武在荒凉无人之地度过了几年,李陵曾来劝他投降,苏武仍和几年前一样坚定。时光荏苒,新的汉天子继位,复派使者,终将苏武接回汉朝。】

汉朝小孩子甲:你看,那个老人是谁?(指着从车上下来的老人)

汉朝小孩子乙:不知道,咦,他怎么跪下了呢?

苏武:(张开双臂,似乎要拥抱整个国家,满眼含泪)我不悔!

老师:这位同学添加了新的内容,不错。

学生1:好有想象力。

学生2:要是苏武不说话就更好了。

老师:为什么呢?

学生们议论纷纷: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就像“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感觉……

老师:苏武阔别故国十九年,用青春捍卫着大汉的尊严,如今他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乡,委屈、自豪、激动;在贝加尔湖畔,陪伴他的只有白雪、苍鹰,此时中原建筑和乡音都一下子冲击着他,万千情感,如鲠在喉。故而,什么都不说可能更好。

在这节剧本欣赏课上,我们还讨论了“蹈”这个字,原文这样写:“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该怎么设计这个场景呢?蹈,课下注释说是踩的意思。”我说:“你是不是感觉动作重了一点?”他点了点头,这时更多的学生附和道:“这是什么奇怪的救治方法啊!”班上的一个女生去翻字典,举手说:“蹈,也有扣的意思,老师,我觉得这个合理,轻轻拍苏武的背嘛。”我深以为然。这样的课堂,问题是基于学生的,而且很有趣味性,学生也觉得好玩。我也觉得好开心,学生享受学习文言文的过程,而我享受与学生一起“对话”的过程。

文言文像一个老精灵,带着浩浩时空的文字、文学和文化,滚滚流淌了两千年,吞吐的是中国的故事、智慧。它经过数千年的锻造,无论是文体还是韵律节奏都日臻完善,好的形式配上好的内容,可谓交相辉映,含蕴深远。一个个有趣而形象的“字”,让你不禁联想起古人观山川大泽、凝望寒星草木的动人画面,以及他们努力写划、创造符号以记录万千世界的庄严神态。而通过诵读,感受“音”细微的流动的变化,则是体味字义、汇通作者情感的奇妙通道。语感的习得,更见教学之相长,再到逻辑的批判性分析,师生与文言的“对话”更加步入幽雅的深处。

在教文言文的课文时,我时常会有一些困惑,一些收获,一些喜悦,而后又再次陷入困頓中。如此循环,不得解脱,不断成长。只想轻轻感慨一句:教文言文真难,真好!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李陵苏武语感
朔风又起
昆曲《望乡》观后说成全
李陵,没有任何伟业能和做个忠臣相比
奋不顾身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苏武牧羊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来鸿
韦孝宽守玉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