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哀悼与忧郁

2020-11-16胡沁月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精神分析

摘 要:在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主角爱米丽小姐一直身陷忧郁。 造成爱米丽小姐忧郁的病因有许多,比如她父亲的去世和爱人荷默的遗弃、死亡以及城镇居民严苛的目光。 本文将应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爱米丽小姐忧郁的成因,以及她试图通过哀悼摆脱忧郁,但却最终失败的过程。

关键词:哀悼;憂郁;精神分析;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献给爱米丽一朵玫瑰花》是威廉·福克纳最有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作为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福克纳的作品大多描写南方社会的变迁。《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小说的女主角爱米丽小姐是南方没落贵族格里尔生家族的最后一代人,她身处美国内战后,南部的古老传统被工业化所取代、北方工业文明侵入南方传统社会的新旧交替时刻。家庭生活中,她一直受到父亲的影响,被培养成一位端庄的南方贵族淑女。而社会生活中,她被当地居民视为“传统的化身(103)”,应该至死保有南方贵族的高贵气质。因此当爱米丽试图与一位北方人荷默在一起时,镇上的居民们都表示不赞成。在新旧交替的社会中,来自家庭、社会和爱人带来的心理创伤使爱米丽陷入忧郁之中。在失去父亲和爱人后,爱米丽试图通过哀悼来走出忧郁。她试图和外界接触,开授瓷器彩绘课,但这些尝试都没有成功让她走出忧郁。最终她还是成为了新旧交替社会下南方社会与工业化之间矛盾的牺牲品。她毒死爱人,并拒绝与变化的新世界沟通,切断了自己与社会的联系,陷入忧郁中,直至死亡。

国内对《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主要研究集中在几个方面:女性主义,叙事和悲剧等主题。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研究中,江宝庭指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对父权制以及南方传统迫害女性的指控(28-29)。曹盛华认为这个故事表明妇女受到父权制的控制(121-124)。以叙事为主题的研究中,庞玉厚从空间诗学的角度研究这个故事(82-86);赵嘉鸿从空间叙事的角度研究了小说中“木屋”的形象(141-145);程锡麟探讨了故事的叙述者和叙事声音(67-73);刘立辉和王江从叙事学的角度研究故事,探讨小说的叙事与时间的关系(92-96);王敏琴从时间倒错、人称代词所指模糊和无名的声音”三个方面探讨了小说的叙事特征(66-70);黄雪娥使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来研究故事的叙述结构(39-44)。悲剧主题的研究中,赵婷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分析了导致爱米丽小姐悲剧生活的原因(173-174);熊杰认为,爱米丽小姐的悲惨命运是由于她作为女性和作为贵族的角色之间的冲突(112-116)。至于其他主题的研究,何庆机和吕凤仪研究了故事中的幽灵、记忆与双重性(127-136)。

本文讨论的“忧郁”(melancholia)和“哀悼”(mourning)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概念。弗洛伊德的《哀悼与忧郁》是精神分析批评中忧郁研究的奠基之作。弗洛伊德认为,哀悼和忧郁都是对失去(例如所爱之人、国家、自由、理想等等)的反应。但是这两者之间也有区别:在哀悼过程中,力比多将从失去之物中撤出,然后转移到新的物体上,从而治愈人们的创伤;但是在忧郁中,人们拒绝承认“失去”,丧失了爱的能力和对外界的兴趣(弗洛伊德243-244)。弗洛伊德针对忧郁的定义乃是通过忧郁与哀悼的对比来进行的。相较于哀悼 (悲伤),忧郁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无力进行哀悼而导致的自毁(何磊 83)。

艾米莉小姐在故事中既经历了忧郁,也经历了哀悼的过程。她父亲的去世,荷默的遗弃以及镇民的注视都加剧了她的忧郁。为了摆脱忧郁,她在失去父亲后试图将力比多转移给荷默,但失败了。在失去荷默之后,她试图将力比多转移到外界社会,这也失败了。

国内对该小说的研究较为丰富,然而,关于哀悼和忧郁的主题还没有任何研究。 因此,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入手,讨论两个问题:是什么导致了爱米丽小姐的忧郁,以及她如何通过哀悼来对抗忧郁,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忧郁的过程。 通过分析这两个问题,本文认为,在一个充满南方传统和北方工业化矛盾的、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爱米丽小姐的哀悼注定将会失败,她也注定无法走出忧郁。

一、失去父亲

失去父亲是导致爱米丽小姐忧郁的因素之一。爱米丽小姐生活在在一个传统的南方家庭,她的家庭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父亲老格里尔生是南方父权社会没落贵族的典型代表,他坚守清教主义的妇道观,一心想把女儿培养成完美的南方淑女(曹盛华 121)。例如,她的家族对格里森家族自视甚高,以至于他们认为没有一个求婚者配得上爱米丽小姐。这就是为什么爱米丽小姐30岁时仍然单身的原因。在爱米丽看来,她的父亲就像是一位导师,向她做出指示并督促她成为一名传统的南方贵族小姐。父亲的死意味着一代南方贵族格里尔生家族的没落,也象征着传统南方社会的衰败。而作为格里尔生家族的最后一人,爱米丽小姐无法接受家族和南方衰败的事实,因此,爱米丽小姐也无法接受父亲的死。她告诉其他人“她的父亲并未死”(107),并拒绝处置尸体。这是忧郁的症状,即拒绝承认所爱的对象已经死亡,无法从失去的痛苦中走出来。这里爱米丽小姐所爱的对象是父亲,也是南方贵族身份。父亲的死亡和家族的衰败使爱米丽小姐陷入忧郁之中,也因此病了很长时间。

二、失去爱人

此外,荷默的遗弃是导致爱米丽小姐忧郁的另一个原因。内战之后,传统的南方发生了许多变化。荷默所住的建筑公司将在镇上铺人行道,这意味着该镇正在被工业文明所改变。荷默·伯隆是北方的工头,所以他代表着北方的工业化。至于爱米丽小姐,她代表着传统的南方贵族,城镇居民认为她的社会地位要比荷默高得多。他们注定要分开,因为两者所代表的阶级有着十分尖锐的矛盾。因此,爱米丽小姐生活在矛盾中。一方面,她被荷默的优点所吸引,希望自己可以和荷默结婚。根据故事描述,荷默“个子高大,皮肤黝黑,精明强干,声音洪亮,双眼比脸色浅淡(108)。荷默善于与人交朋友,喜欢大笑。这些优秀的特质深深吸引着爱米丽小姐。另一方面,她知道荷默和自己不会有结果。因为荷默是工业化的象征,他随时会离开她和南方,回到北方。弗洛伊德认为,忧郁明显也是由于丧失所爱对象而引起的一种反应。这个所爱对象不一定真的死去了,而是不再能作为一个爱恋对象了(比如一个被遗弃的已订婚女子)(245)。在荷默决定离开爱米丽小姐的那一刻,虽然荷默并未死亡,但是爱米丽小姐已经不能再将他视为爱恋对象了。这时爱米丽小姐就已经陷入了丧失所爱对象的忧郁了。她选择了一种极为残酷的方式来应对荷默的遗弃。当镇民看到爱米丽小姐购买砒霜时,他们认为爱米丽小姐将自杀。但是故事的结尾表明,爱米丽小姐使用毒药杀死了荷默,并将荷默的尸体留在家中多年。爱米丽小姐知道荷默有一天会离开她,所以选择杀死她的爱人让他留下。荷默和爱米丽小姐的悲惨结局象征着南北方矛盾是不可妥协的。荷默的死亡让爱米丽小姐彻底地失去了自己的爱人,也让她进一步陷入了忧郁中。

弗洛伊德认为,忧郁最突出的特点是极度痛苦的沮丧,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失去爱的能力,抑制一切活动(244)。 在失去父亲和爱人之后,爱米丽小姐的行为符合忧郁的症状。故事提到“父亲死后,她很少外出;心上人离去之后,人们简直就看不到她了”(福克纳 105)。 爱米丽小姐的忧郁是由失去所愛对象,即失去父亲和爱人直接导致的。以下是她陷入忧郁的表现:为了应对这种悲伤的失落感,她选择减少与外界的联系,她对外界没有兴趣,因此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她拒绝其他女士的来访,只与一个黑人住在一起,并且忽略镇上人对自己的八卦;她在世界上仿佛没有什么可关心的。

三、镇民的注视

镇民也是造成爱米丽小姐忧郁的原因。亚历山大指出,“文化创伤发生在一个集体成员觉得自己遭受了可怕的事件之后,这在他们的群体意识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永远标记着他们的记忆,并以根本的和不可撤销的方式改变了他们的未来身份”(1)。内战恰恰是造成城镇居民文化创伤的“可怕事件”。它给南方带来了悲伤和痛苦。为了减轻他们的文化创伤,城镇居民们将爱米丽小姐作为内战后南部衰退的替罪羊。 布鲁克斯(Brooks)和沃伦(Warren)也赞同这个观点,对于城镇居民来说,爱米丽不仅是个疯癫的老太太,而且“是集体偶像和替罪羊”(353)。作为镇上的最后一个格里尔生家族的人,她是城镇居民面对内战的失败和种植园经济的衰退时可以转向的最后一座纪念碑。因此,城镇居民将对传统南方的期望寄托在爱米丽小姐身上。正如故事中提到的那样:“爱米丽小姐在世时,始终是一个传统的化身,是义务的象征,也是人们关注的对象”(103)。爱米丽小姐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因为她受到镇民的束缚和监视。沙利文 (Sullivan) 指出,我们可以将《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作为一个故事讲述,该故事讲述了一个叙述者群体长期注视着一个女人的故事,他们好奇地了解她的外表,行为,家庭生活和环境的各个细节(161)。在镇民眼中,爱米丽小姐应该以南方贵族为荣,举止像上流社会的女士。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谈论爱米丽小姐。当爱米丽小姐爱上荷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格里尔生家的人绝不会真的看中一个北方佬,一个拿日工资的人”(108)。然后,城镇居民认为爱米丽小姐和荷默的爱是“全镇的羞辱,也是青年的坏榜样”(108)。牧师的夫人甚至写信给爱米丽小姐在阿拉巴马州的亲戚,以说服她放弃荷默。显然,爱米丽小姐无权决定自己的爱情生活。许多镇民和她的亲戚都在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在镇民的关注下,爱米丽无能决定自己的生活,这最终导致了她的忧郁。

四、哀悼失败

爱米丽小姐的悲惨结局似乎是注定的,但是,她的确尝试通过哀悼与忧郁作斗争。如前所述,在哀悼过程中,当所爱的对象不再存在时,所有力比多都应从其依恋的对象中撤出(弗洛伊德244)。力比多撤出后,爱米丽小姐的心理状态是有可能康复的,因为“哀悼完成后,自我又变得自由自在”(弗洛伊德245)。父亲去世后,爱米丽小姐陷入忧郁中,病了很长时间。但是她尝试过接受父亲的死亡,并希望自己走出忧郁。她剪短了头发,过着自己的生活。然后,她遇到了荷默,并尝试将“力比多”从父亲身上转移到荷默身上。 “她把头抬得高高”(108),因为她不想屈服于失去父亲和家族衰败的悲伤。爱米丽小姐想与荷默一起开始新的生活,以对抗丧父和家庭的衰败的忧郁。爱米丽极度渴望地试图让荷默融入南方传统求爱、婚姻和家庭的高尚世界中。她希望荷默能够接受南方的生活方式和成为格里尔生家族的一份子。因此,她对荷默寄予了新的期望。她把和荷默在一起当作走出忧郁的一种方式。不幸的是,他们的爱没有得到南方社会的祝福。在尖锐的南北方矛盾下,南方传统贵族爱米丽小姐无法嫁给来自北方、象征工业化的荷默。最终,爱米丽小姐嫁给荷默后的自我救赎失败了。

另一个与忧郁作斗争的事件发生在爱米丽小姐40多岁的时候。失去荷默后,她现在试图将力比多从荷默身上转移到外界的社会。她试图与镇民交流,融入外界社会中。在闭门不出七年后,她开始上中国绘画课。为了支持她的课堂,沙多里斯同时代人们的孩子们被送到工作室学习中国绘画。故事描述说:沙多里斯同时代人全部都把女儿、孙女儿送到她那里学画,那样的按时按刻,那样的认真精神,简直同礼拜天把她们送到教堂去,还给她们二角五分的硬币准备放在捐献盆子里的情况一模一样(111)。应该提到的是,只有“沙多里斯上校的同时代人”愿意将他们的孩子送往爱米丽小姐的班级,因为他们与爱米丽小姐的父亲是同一代人,他们都代表南方贵族。因此,他们十分尊重爱米丽小姐,很高兴将自己的孩子送给具有贵族身份的爱米丽小姐。但是,由于新一代的崛起,爱米丽小姐想摆脱忧郁的尝试注定会失败。新一代与沙多里斯的同时代人不同。他们不再把孩子送去爱米丽小姐的班级了,因为他们深受工业化的影响,并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看重爱米丽小姐。他们甚至要求爱米丽小姐融入现代社会、交税、接受免费送货服务,这些都被爱米丽小姐拒绝了。由于无法适应在工业化冲击下不断变化的南方社会,爱米丽小姐选择关闭大门,再也不踏入外部世界。这意味着她没有将力比多转移到南方社会之中。 因此,她通过哀悼摆脱忧郁的尝试最终没有成功。

五、结语

爱米丽小姐的忧郁是由她父亲的去世,荷默的遗弃和死亡以及镇民的苛刻目光引起的。父亲去世后,爱米丽小姐拒绝掩埋尸体,这表明她陷入了忧郁,不承认失去了所爱对象。荷默的遗弃和死亡也使爱米丽小姐变得忧郁。爱米丽小姐无法接受爱人的遗弃,因此决定毒害荷默。至于城镇居民,他们会注意爱米丽小姐的举动,以防她做的事情与贵族身份不符,这也会导致爱米丽小姐的忧郁。 爱米丽小姐试图通过哀悼摆脱忧郁,这意味着将力比多从失去的物体转移到新的物体上。但是爱米丽小姐坚守着自己的贵族身份,无法接受现代生活方式。她无法将自己的力比多转移到不断变化的南方社会中。因此,她的哀悼注定将会失败,她陷入了忧郁中直至死亡。

参考文献:

[1]曹盛华.对《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女性主义解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05):121-124.

[2]程锡麟.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在哪里?——《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策略分析[J].外国文学评论,2005(03):67-73.

[3]何庆机,吕凤仪.幽灵、记忆与双重性:解读《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怪异”[J].外国文学研究,2012,34(06):127-136.

[4]黄雪娥.爱米丽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结构[J].外语教学,2002(06):39-44.

[5]江宝庭.《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的女性问题新解[J].语文建设,2015(11):28-29.

[6]刘立辉,王江.时间意义的生成机制——《献给爱米莉的玫瑰》的叙事时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6):92-96.

[7]庞玉厚.空间与叙事:《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空间诗学[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03):82-86.

[8]熊杰.关于爱米丽悲剧原因的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01):112-116.

[9]威廉·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杨岂深译,载《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集(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20.

[10]王敏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特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02):66-70.

[11]赵嘉鸿.空间的力量——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空间叙事[J].云南民族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05):141-145.

[12]赵婷.从人际功能角度探讨爱米丽的悲剧人生[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05):173-174.

[13]ALEXANDER J C. Cultur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identity[M].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4]Cleanth Brooks and Robert Penn Warren, Understanding Fiction, 2nd ed.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59.

[15]Freud, Sigmund.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On Frueds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Ed. Fiorni, Letici G., Thierry Bokanowski, and Sergio Lewkowicz. London: Karnac Books, 2009. 243-258.

[16]OBrien, Timothy. “Who Arose for Emily?”Faulkner Journal, vol. 29, no. 1, 2015, pp. 101–109.JSTOR, www.jstor.org/stable/44211471. Accessed 23 Sept. 2020.

[17]Sullivan, Ruth. “The Narrator in ‘A Rose for Emily.”The Journal of Narrative Technique, vol. 1, no. 3, 1971, pp. 159–178.JSTOR, www.jstor.org/stable/30224976. Accessed 23 Sept. 2020.

作者简介:

胡沁月(1996),女,籍贯重庆市,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精神分析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视角解读《红楼梦》中贾瑞的人物形象
漂泊中的追梦人
从精神分析学视角看郁达夫的《沉沦》
《白日焰火》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
精神分析视角下女性文学人物心理创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