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振兴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
2020-11-16纪瑞祥
纪瑞祥
摘要:传统手工艺作为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拥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衣,有助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如何使传统手工艺品在现代生活和市场经济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是事关民族传统手工艺和产品存亡的重大课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为视角对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及其市场开拓等进行研究,并以区域为例,就信息化时代手工艺的传承保护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保护传承;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7-0112-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077
一、前言
手工艺是我国民间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它通过广大民众的创造,使既具有艺术性与功能性又具有环保特性的手工技艺,融汇了自然观念、造物哲学、材料工艺、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等。手工艺不同于历史上延续在经典中的精英文化,也与当前数字化、复制化时代的大众文化有别,体现着民族的、民众的创造力。以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工艺美术是否要做成文化产业,这是亟待确立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特点与生存现状
在世界范围内,一些发展中国家手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占据着重要的市场份额。在发达国家,传统手工艺在向高端艺术市场发展的同时,另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是作为显著的文化标识,成为时尚产业、设计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艺因此也成为现代产业运作中的一种知识资产,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民间手工艺的转型发展,以农村为主体
我国现代民间手工艺的发展,经历过两次大的转型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手工藝生产专业村和新一代民间手工艺人成长起来,形成“经销公司+ 加工公司+ 中间人+ 农户”的产销组织形式,主要由经销公司承接订单,委托加工,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制作,计件收费,作为一种农业副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四川地区还是工艺美术产业的重点生产区。
(二)民间手工艺种类丰富,但生存堪忧
我国民间手工艺品类丰富。但长期以来,手工艺的文化自觉、传承与产业创造力不足。特别是近年来,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意识和生活观念发生改变,手工艺的传承和应用受到冲击。加之文化生态破坏严重,手工艺资源流失加剧。据统计,我国764个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中,52.49%的品种陷入濒危状态,甚至已经停产。
(三)从教育角度看民间手工艺发展危机
从教育角度看,20世纪50年代,手工艺为国家承担重要换汇任务的时期,全国各地手工艺研究机构、工艺美术院校纷纷建立。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之后各地相继成立工艺美术院校,主要为工艺美术行业发展输送人才。但伴随着工艺美术产业转型调整,以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为标志,早期成立的工艺美术院校大多转型发展、踪迹难觅。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工艺美术”被二级学科“设计艺术”所取代。到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中,“工艺美术”又被提升为“设计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四)从产业机制看民间手工艺存在窘境
从产业机制看,经过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的洗礼,大量手工艺企业改制,生产转移到农村,广大农户处在产业链末端,来样加工,分散经营,设计和营销能力不足,经济发展空间有限,在贸易公平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而且手工艺向设计产业、时尚产业以及当代生活空间的延伸、融合不足,没能在当代成为一种标志性的文化样态和产业形态。
非物质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有着深厚历史文化文明的有力佐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在历史这个大舞台的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不断的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对其进行创新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发展和传承保护。
三、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建议
民间手工艺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如何通过实施创新和实现产业化发展,解决市场不对等的交易现状,是整个行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一,以文化价值带动消费需求,加强对民间手工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
对于具有“难开发、易复制”特点的手工艺产业而言,需用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确认和保护文化产品组织者与创造者的合法权益,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达州巴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历史与文化的载体,迫切需要文化的教育传承和应用。宣汉县罗家坝遗址和渠县城坝遗址,已列入国家“十三五”大遗址保护规划项目库。巴文化的保护和创新应用切实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从目前创意产业的特点和其发展现状来看,其自身存在着缺乏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采取积极措施破除行业垄断,减少创意、生产和销售的中间环节,开放手工创意产品发行传播渠道。从创意设计、供应链管理和融资租赁等方面,融合创新培育新业态。
第二,加快国家级手工艺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制定,实施产权保护和产权贸易。
原创和原生态是手工艺的生命,知识产权是民间手工艺产业的核心资产。拓展巴文化的创新应用,增强综合实力发挥竞争优势,同时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巴文化图像特色鲜明,不管是图腾图像还是神秘的巫术符号,都是在古人的劳动智慧中创造出来的,体现了巴人的审美诉求,体现时代传统艺术。深入研究图像艺术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和寓意,采用艺术创新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结合旅游业发展,促进文旅结合,系统构建贫困人口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研究图像创意文化与产业化发展,开辟新的市场,服务地方人民生产生活。鼓励设计原创、技术创新,加强设计市场保护,制定设计产权成果转化机制,激活设计产权交易市场。信息化时代对产业的形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结合互联网金融,运用电商平台培育新业态。也可采取体验式、分享式新型消费,以此培育新业态。
第三,与产业结合,加强民间手工艺中文化精神的传达。在加强设计转化方面,要将民间手工艺资源中相关精神、知
识、符号、自然元素等产权内容进行创意转化,促进传统文化基因汲取应用,使设计承载中国文化精神,成为中国人文理念的载体。在促进产业提升方面,将民间手工艺资源知识产权的运用从传统文化贸易拓展到文化创意、文化会展、文化旅游、数字内容等产业领域。在提升手工艺品牌方面,完善手工艺项目的质量和行业标准,出台相关品类产品的工艺规范、质量要求,以完备的质量体系为基础,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或产业品牌,加强商标注册,开展“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申报工作,推动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向区域文化品牌转移。
第四,进一步建立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的民间手工艺促进发展组织。
可以考虑由行政主管部门与专业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农村自组织以及各种市场组织一起成立专门机构,共同承担管理民间手工艺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推动民间手工艺高效、健康发展。2018年初达州市委出台《达州市推进全国巴文化高地建设实施方案》,确保将达州建成全国巴文化“考古发掘中心、遗址保护示范中心、研究中心、展示中心、旅游中心”。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打造民间手工艺品和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等民俗民间文化产业。
第五,做好各级教育传承工作。
地方高校的办学宗旨是服务地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地方高校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和“互联网+”项目,利用所处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地方高校打造特色文化搭建了大有作为的平台。同时也是地方高校文化传承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使命。教育部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教育体系。譬如达州特教学校的学生,可以开设一些竹编和陶艺类课程。此外,职业院校可以设置一些技艺类课程。达州宣汉的中小学可以开设剪纸类艺术特色课程。而大竹盛产苎麻,结合区域特色可适当开设苎麻工艺方面的课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强调动手而非鉴赏作品,强调持续而非浅尝辄止,是需要建构的教育理念。
对于教育传承的课设和特色打造,首先要加强专业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构建“手工艺学”学科,四川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对“手工艺”进行专门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和研究。同时,要促进民间手工艺的传习与推广。组成以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为主的传习主体,实施短期与长期传习计划,面向公众开展普及教育,以博物馆、讲座活动为基地,通过举办展览和现场传习活动,利用参与性教育方法以及游戏、见习培训等实用方法,促进人们体验传统手工艺文化。
另外,还要持续推进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一是在现有的资助和补贴基础上,完善荣誉方案,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力。二是针对部分手工艺项目既有个人家族的传承、也有村落集体传承的特点,避免因将集体传承个人化而改变手工艺原来的形态和意义。
四、結论
当前全球产业发展创新升级、跨界融合,经过五千多年历史荡涤,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秉持工匠精神,强化互联网与实体产业结合正逢其时。设置一些具有文化品质的手工体验空间,重视年轻人的内心需求与个性展露。在城市繁华商圈中开设“手工坊”“手作联盟”,手工市集、作品展览、专业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性手工体验空间。尝试引导人们从物质消费转化为精神消费,从普通观看升级为动手体验,塑造人们对于休闲文化和美好生活的新体验。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项目编号:WHCY2019B15;四川文理学院校级重点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9WC004Z。
参考文献:
[1] 谢菲.留住手艺—名录制度下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1.
[2] 李勤,刘若班,唐宇飞.留住手艺—手工艺活态保护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01);
[3] 孟繁玮.释放手工的能量(艺坛走笔)[N].人民日报,2018-01-21.
[4]周旭.论民间手工艺的语言特征[J].设计艺术研究,2011(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