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

2020-11-16

上海人大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新机遇共治挑战

2020年9月15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以辩证思维看待新机遇新挑战

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是党中央多次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还是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都必须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即将开启的“十四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应对风险挑战?那就是“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挥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当前背景下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體”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要继续扩大开放,通过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进而促进沿线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复苏;此外,发挥我国内需潜力和产业比较优势,使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

2020年9月13日 《解放军报》改善科技创新生态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要取得突破,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需要科研生态等“软件”保障。然而,我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是很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还没有完全形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创造市场价值的能力不足,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激发出来。只有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才能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2020年9月16日 《人民日报》社会治理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

能否将我国社会治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需要回答好“共建”何以达成、“共治”怎样有效、“共享”如何实现三个方面的问题。“共建”回答社会治理依靠谁的问题,即社会治理不只是党委和政府的责任,而且是社会各方的责任。实现“共建”,需要明确不同社会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职能职责。“共治”回答社会治理怎么开展的问题,即通过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实现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实现“共治”,必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共享”回答社会治理为了谁的问题,即通过社会治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实现社会治理成果共同享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共享”,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猜你喜欢

新机遇共治挑战
“三创三树”工作法形成共治合力
“多元共治”乐融融
协同治理理论下我国电信网络诈骗共治措施分析
中国最北自贸区助力龙江扩大开放
5G赋能产业企业如何把握新机遇
新高考 新机遇 新挑战——对福建省推行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汪毅毅作品
叽咕乐挑战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