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实践研究
2020-11-16向璇
向璇
摘要:项目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大项目模块的方式进行高效地有序地教学,是一套完整高效的教学模式。服装设计专业是当前社会发展中非常有前景的专业。本文通过介绍项目教学的内涵,分析当前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的教学现状,提出基于项目教学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的解决对策,从而提升高校服装设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项目教学;服装设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9.105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9-0157-02
一、前言
项目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大项目模块的方式进行高效地有序地教学,是一套完整高效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做中学”。随着全球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项目教学法广泛应用于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使人们对于服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可以明显改善当前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二、项目教学的内涵
项目教学,Project-Based Learning,缩写为PBL。项目教学在国外已经存在多年,一直被用于医学、工程、教育、经济和商业等领域。目前在国内有许多种翻译的说法,比如“基于项目的学习”“、项目教学”、“项目学习”、“项目化学习”等等。笔者在此采用“项目教学”这一概念。巴克教育研究所关于项目学习定义的阐述比较详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并应对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或挑战,从而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项目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基于标准的内容以及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合作和自我管理技能。”[1]在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融入真实情境的体验,这些真实的情境体验可以辅助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对服装设计领域的概念形成有力而真实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都有艺术与社会的支持。项目教学既富有挑战性,又促使学生前进。项目教学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批判性的思维并且善于分析,强化了更高水平的思维技能。项目教学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团队协作、与队友沟通交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自主合作探究。
三、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
高校服裝设计教学内容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注重对于人才的培养,以培养为社会所用的人才为教育目标。当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服装设计人才,高校就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社会以及企业对于服装设计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设计出一张精美的效果图,更重要的是设计者要有创新思维,这样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高校的服装设计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教材陈旧,教学内容重复、不更新,造成课上空谈、纸上谈兵的教学效果。当前有许多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表示在学校所学知识大多与社会衔接不上,或者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进行调整和适应工作和社会需要。高校服装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要与社会接轨、与企业结合、与市场需要相适应。[2]
(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
当前高校服装设计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用于社会对于服装设计人才的要求,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占据主要地位,导致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不高,无法开拓思维。服装设计教学,不只是设计步骤、色彩搭配、材料的选择等等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重要的是设计思维的培养。服装设计属于设计艺术的一种,以绘画作为基本功,绘画不只是图形的简单勾勒,更重要的是对于绘画审美与绘画法则的培养。当前高校的服装设计大多采用传统的绘画基础教学,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目前的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性和时尚感,导致学生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设计不出新时代所需要的服装设计效果。
(三)教学理念缺乏科学性和真实性
首先,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理念缺乏科学性。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服装设计教学过分地依赖于信息技术,而忽视了传统的基本功教学,教学理念科学性的缺失将会非常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在进行服装设计时,能够熟练地使用电脑进行,而在没有高科技手段的情况下,会手足无措。过分地依赖科技手段,不仅会使学生的基本功逐渐丧失,更会减弱学生的服装设计灵感,影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其次,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理念缺乏真实性。目前高校在实际的服装设计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技法的培养而忽视了设计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这导致学生的服装设计作品都是非常精美的时装图,却不实用,与作为日常生活的服装大相径庭。教学理念的偏差造成学生对于服装设计的理解出现偏差,高校服装设计教学需要从理念方面开始进行更正。
四、基于项目教学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解决对策
(一)更新教学内容
基于项目教学的高校服装设计,在教学时项目的内容确立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适应,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社会快速发展,服装设计行业也在高速发展。服装设计理念、服装款式以及流行颜色等等更是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正因如此,在高校的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服装设计教学的实用性和社会性,以满足企业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在具体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是围绕项目来组织教学的,所以高校可以开展一些企业设计大赛项目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既能提高服装设计能力,又能接触到企业与市场的需求,融入社会生活中。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因此高校在制定项目内容时要紧贴时事热点,让学生详细了解服装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也可依据目前服装行业的发展情况来调整学校的项目教学内容,让学生的服装设计课程与社会的企业需求想联结。服装设计教学内容采用项目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划分成学生感兴趣的教学项目内容,可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二)转变教师角色
基于项目教学的高校服装设计,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活动中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项目活动的引导着。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高校教师不应该只注重教材的知识,应注重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底蕴,多关注服装设计的社会动向,把握热点,开拓视野。探究创新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不再是传统的“一言堂”和单纯的知识输出,高校教师要更多的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活动中,在讲解先进的服装设计理念时,可以先布置学生自主查找感兴趣的教学理念,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分享,在进行多轮的头脑风暴之后,对先进的理念进行总结分析,并试着提出自己的想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校教师在讲解制作工艺和材料时,可以组织学生亲生参与到企业的制作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的六个基本步骤来组织项目活动。项目教学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实践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达到高校对于培养人才要求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改善教学方法
基于项目教学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方法,以项目活动的形式来展开教学。从选择项目内容开始到制定计划,中间有活动探究的过程,再到实施、交流成果,最后进行活动评价,这是一套完整而高效的教学方式。在制定服装设计的教学计划时,教师要注意教学的内容要与市场、企业和社会不脱节,从整体出发,注重设计的完整性。如在讲解服装设计体系时,可以按照一般的中小企业生产流程,将项目计划制定为设计理念——设计稿——试衣——设计师修正——投入市场的基本流程,当然可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与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增加计划流程。在进行服装设计项目的活动探究过程中,高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元合作,参与其中,整个的项目活动实施过程最好都是由学生全程起主导地位,教师在整个项目活动中起指点、引导的作用,当学生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难题时,教师此时并非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思维的点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创造性地完成服装设计任务。通过项目教学的方法,高校教师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服饰配件设计、时装设计、时装画技法等服装设计课程,提升课程教学的价值。
(四)更正教学理念
基于项目教学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理念一定是科学的、真实的。教学理念是一个专业的发展方向,理念不对,教学无法前进。高科技社会所需要的服装设计人才肯定不是只懂得科学技术的人才,特别是服装设计专业是需要基本功的,不能只依靠电脑进行服装设计。教学理念更要符合实际,不能异想天开。学生设计出的作品要被大众所接受,而不是精美的设计图。因此,高校服装设计的教学理念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在理论方面,依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不断积累知识。在实践方面,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服装设计教学。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具体课题结合,是服装设计专业与企业结合的目的所在。与具体课题结合以后,市场的瞬息万变会迫使教师不断更新、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可以防止空对空地讲解设计理念。[3]
五、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项目教学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实践是切實可行的。当前社会和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决定了高校对于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方向,从目前高校服装设计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亟待改善。所以,此研究参考企业需要的人才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进行改革。将项目教学引入高校的服装设计教学中,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切实际,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服装设计的项目活动中,从而开拓创新思维,成为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服装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
[2]马晓芳.基于项目教学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现状及对策[J].戏剧之家,2016(10):1.
[3]刘媛.基于项目教学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技教育,20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