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会计模块化教学创新研究

2020-11-16安杰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方式模块化教学管理会计

安杰

[摘  要]管理会计课程具有鲜明的实操性、应用性特征。在高校教学中,教师本着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用模块化教学法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逻辑性,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文章在简要分析管理会计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模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继而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管理会计教学的创新提供借鉴,进一步完善模块化教学方案。

[关键词]能力培养  管理会计  模块化教学  创新方式

在企业中,管理会计是一个与财务会计并列的角色,主要是帮助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策略,提高经济效益。2016年10月8日,财政部印发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力争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要求加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提升会计工作管理效能。当前,基于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价值和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各高校会计专业普遍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并实施了模块化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尚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研究。

管理会计能力培养目标

1.微观层面夯实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

管理会计课程兼具“会计”与“管理”双重特征,前者是专业基础,后者是应用导向,所有管理会计工作都是建立在扎实的购发票、做账本、申报缴款、利润核算、文档管理等专业实务工作基础上的。因此,拥有系统、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是高效进行管理会计工作的前提。管理会计模块化教学的任务之一便是夯实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使其能够综合性、实操性地应用会计专业知识,实施企业管理活动。这就要求学校在管理会计模块化教学中必须融入成本计算与控制、本量利分析、存货成本分析、预算管理、业绩考核等专业知识,以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处理管理会计中细节性、微观性的会计业务。

2.中观层面增强学生的管理会计综合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不同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还要立足于优化企业管理、辅助企业决策,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性、经营性目标来处理相关会计工作。对此,管理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管理性、决策性的会计业务能力,具体包括经营预测能力、经营决策能力、投资决策能力、预算管理能力、战略性业绩考核能力等,使学生具备管理层面的能力优势,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正确、高效的决策与管理活动,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强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3.宏观层面提升学生的战略规划管理能力

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企业会计层面辅助企业管理、指导战略决策,不仅要求学生具備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特定领域的业务操作能力,而且还必须具备宏观层面认知行业发展现状的能力、企业战略规划评价能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与管理策划变革的能力,即要拥有系统、专业的管理知识,能更好地审视企业的管理与战略行为,更有效地开展管理会计工作。这就要求管理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必须重点培养学生企业战略规划、战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企业决策力及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能力,提升学生行业调研与洞察、企业制度评估与设计、企业战略规划与实施、企业生产规划与调整等方面的管理能力。

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会计模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宏观层面的管理能力教育

管理会计迥异于常规的财务会计,侧重于从“管理”角度应用会计知识、开展会计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这种管理能力在中观层面表现为利用会计知识辅助企业制订决策、创新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能力;在宏观层面表现为具备行业洞察、企业制度设计、企业战略规划、企业生产规划等方面的管理素质,这些是学生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基础。当前,部分高校的管理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是从中观层面将管理会计知识设置为一系列主题模块,对学生进行会计性经营预测、会计性经营决策、会计性存货决策、会计性投资决策、会计性成本计算、会计性预算管理、会计性业绩考核等方面的模块化教学活动,但未能融入宏观层面的企业管理知识,缺少相关的模块内容,导致管理会计模块化教学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降低了教学效率。

2.缺少管理会计综合训练活动

管理会计兼具“会计”与“管理”两方面的知识属性,一方面涉及微观层面会计专业知识、中观层面会计管理知识、宏观层面战略规划管理知识,知识内容表现出碎片化、多样化、跨专业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具有明显的实操性、应用性特点,能够结合特定企业的经营、管理、发展情况,辅助企业顺利进行管理决策活动。这些均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必须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进行管理会计实操的能力。当前,部分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主要是分主题、分模块的方式进行,其优势在于提高教学主题的针对性、增强教学内容的集中性,但缺陷在于造成授课内容碎片化,无法为学生提供管理会计综合实操的机会。虽然学生在管理会计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掌握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但无法将其应用于复杂的管理会计实操活动中,不能综合应用各方面知识参与企业管理。

3.缺少模块化教学法的创新

管理会计课程知识具有内容多样、抽象性突出、逻辑性强、应用复杂的特征,必须采用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掌握最新的管理会计手段和方法,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当前,高校管理会计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仅仅是改变了常规平铺直叙式的教学模式,引入了一系列主题模块,但各个模块内部仍然采用传统说教、演示、模仿、重复训练的教学方法,使用简单的运算手法,没有引入SAP Concur、金蝶之类的最新管理会计软件。这样的模块化教学枯燥、乏味,教学效率比较低,授课内容陈旧落后,既缺少最新的企业管理会计案例,又没有实施前沿的企业管理会计方法、技术和策略,致使学生无法适应当前企业管理、决策、发展过程中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需求。

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会计模块化教学创新

1.立足三个层面,建构模块化教学方案

建构系统化、完善性的模块化教学方案是全面实施课程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当前,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之所以存在缺少宏观层面管理能力教育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教学方案缺少宏观层面的企业管理教学目标,未能设计和实施企业管理教学活动。基于此,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从微观层面的会计专业知识教育、中观层面的管理会计能力教育、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管理能力教育三个方面建构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并保证每一个模块都有主题。这样,既可以向学生讲授专业的会计知识,又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能力。

2.根据业务需求引入实操教学模块

管理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所涉及的主题内容和知识点,都是为具体的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而服务的,学生必须具备综合应用能力,才能发挥各类知识的应有价值。当前,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之所以存在缺少管理会计的综合训练,其根本原因在于课程教学仅注重分散的“主题教育”,而忽略了集中的“实操训练”。对此,教师在设计模块课程体系时,可以在前期、中期、后期预留三个模块,根据每一阶段所讲授的模块主题及相关知识点,从企业管理中提取一个实操性的管理会计项目,要求学生利用前期掌握的课程知识自主完成,随后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评。

3.以高效性与实用性为原则,创新模块化教学法

高校管理會计课程建构模块化教学体系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教学创新问题,而应在模块化框架下,进一步创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式,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整体创新。当前,教师还应本着高效性与实用性的原则创新模块化教学法。一方面,要积极更新教学软件,引入管理会计方面最新的软件资源、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管理会计相关业务能力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在各个教学模块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微课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或将企业人员请入课堂,使其为学生进行主题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指导、行业分析等实操业务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体来说,管理会计是基于企业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一个职业,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积极开设管理会计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活动。从能力培养目标来说,管理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需在微观层面夯实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中观层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管理会计能力,宏观层面提升学生的战略规划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在当前的管理会计课程模块化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文章提出管理会计课程教师应立足三个层面去建构模块教学方案,根据业务需求引入实操教学模块,以高效性与实用性为原则,创新模块化教学法,不断提高教学模块的系统性、规范性,高质量地进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孙茂竹.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8.

[2]吴雪丽.新时期管理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河北企业,2019(11):52-53.

[3]许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现状研究[J].中国市场,2019(11):5-8.

猜你喜欢

创新方式模块化教学管理会计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
《商务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