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歌》的精神内涵解读
2020-11-16孙晓梅
孙晓梅
摘 要:文天祥的《正气歌》以生命铸就,热血写成,在生死与存亡,守节与叛变之间,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坚强的精神支柱,熔铸成掷地有声的道义颂歌。本文拟从“以天下为己任”“大丈夫”和“三不朽”等三个方面来解读《正气歌》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文天祥;正气歌;精神内涵;传统文化
中国有句古话:“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文天祥就是这样的人物,他抗元被俘誓死不降,慷慨就义,以他的民族气节与个人魅力堪称中国古代完美人格的典范;他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不惜赴汤蹈火,流血牺牲;他的《正气歌》以生命铸就,热血写成,自始至终无不彰显着这位民族英雄至死不屈立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
一、《正气歌》(并序)的内容述评
文天祥被俘之后囚禁在大都的一间土牢里,每當夏天暴雨骤降,雨水汇集,浮动床几,形成水气;水气蒸发,翻起泥浆,形成土气;天气炎热,牢房密不透风,形成日气;在屋檐下烧火做饭,更加助长了炎热,形成火气;老鼠洞中陈腐的粮食散发出霉变的气味,形成米气;囚禁于此的犯人散发出的腥臊污垢,形成人气;厕所的味道、腐烂的老鼠尸体的味道,种种恶气交汇于此,形成了秽气。在这样一个污浊的环境中,文天祥以孱弱的身体被关押了两年却安然无恙。为什么呢?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就是文天祥能够以一敌七的浩然正气。这种浩然正气,于天地之间来说,它是至大的,气势磅礴;它又是至刚的,无坚不摧。这种浩然正气于人来说,当政治清明的时候,能够坚守直道;当国家处于危急关头,又能够挺身而出。接下来文天祥列举了十二位怀有浩然正气的忠烈之士,他们或锄奸削乱,或复国定邦,或舍生守节,可以说个个都是丹心铁骨、浩然正气、名垂千古。这是为他自己树立的榜样,也是他找到的精神的力量。因此诗中写到“怀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正因为怀着以死报国的一腔正气,面对刀锯鼎镬也能甘之如饴,安然地等待着死亡的来临。文章在此形成了前后照应,因此我们说《正气歌》(并序)立意高远,赋予正气以最高的价值;又有十二位忠烈之士作为典型示范,给予正气以完美的诠释;还有正邪的对比,彰显了正气的崇高与伟力。
文天祥在大都被关押了三年,三年时间大都是在这间又湿又暗又脏又臭的牢房里。三年间,每天来劝降的人络绎不绝,从已经投降元朝的宋朝丞相和皇帝,再到元朝的丞相和皇帝,但文天祥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只求一死,决不投降。正如《正气歌》中所云:“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烈火炼真金,一个人的尊严和气节,正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公元1282年农历十二月初九,文天祥被押往大都的刑场,他到达刑场时,周围围着无数百姓,大家都眼含热泪,想看看南宋的状元宰相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们要看看这个誓死不屈的人如何被处死。文天祥问周围的百姓,南是哪个方向,立刻有百姓指给了他。他毕恭毕敬,向南作揖跪拜,然后坐在地上,从容不迫地对行刑的人说,我的事结束了。当时漫天黄沙,阴云密布,狂风大作,似乎在为这位英勇不屈的英雄哭泣。但是,这一天,文天祥是真正的胜利者,因为他至死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蒙古贵族与文天祥一次又一次的论辩与交锋中,他们也认为,在文天祥的心中有一样东西在支撑着他,但是这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是什么,蒙古贵族最终也没有找到答案。其实那就是就藏在文天祥衣袋中的一封遗书《自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坚定的信念,肉体可以被消灭,但精神绝不会被征服。这就是英雄!英雄的无畏,英雄的正气,让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二、《正气歌》(并序)的精神内涵
文天祥的《正气歌》,彪炳史册,名垂千古,正因为他以生命铸就,热血写成,在生死与存亡,守节与叛变之间,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坚强的精神支柱,熔铸成掷地有声的道义颂歌。明代大儒罗洪先在仔细研读文天祥事迹之后感叹道:“人之遭磋跌者,往往回顾而改步,三已不温,古人难之。今罢而仕,仕而复罢,经历摧创,至于六七,志愈坚气愈烈,曾一不以自悔,此其中必有为之所者矣。”这样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经历了如此令人难以承受难以想象的命运的摧残,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去做一件根本没有可能达到的事情呢?以下就是《正气歌》所体现出的精神内涵。
第一,“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从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到孟子的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精神的体现。文天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他自幼读儒家圣贤之书,读忠臣传,怀着求社稷、正天下的理想,在官场上坚持真理、激浊扬清、与奸权作坚决的斗争;在外族入侵的时候,他散尽家财,组织义军,精忠报国,赴汤蹈火,以图复兴;战败被俘后,面对刀锯镬鼎仍不屈不挠,义无反顾。正是这种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使文天祥抛开一切私心杂念,为百姓、为民族、为国家倾尽所有,直至献出最宝贵的生命。
第二,“大丈夫”精神。孔子所认可的大丈夫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也说过“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支撑着文天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正气”使文天祥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大丈夫。他在朝廷痛斥权势熏天的奸臣而毫不畏惧;面对元军的侵略他变卖家产、聚众万余,毅然奔赴抗元战场;被俘后面对死亡的胁迫,高声喊出:“吾南朝状元宰相,但欠一死报国,刀锯鼎镬,非所惧也”。所以他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一个伟丈夫。
第三,“三不朽”精神。人有生更有死,早终也非命促。自古人们就从万物的更替中认识到人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生老病死是必然规律。既然在身体上上无法达到永生,那么在精神领域能否实现不朽呢?智慧的先贤当然给了我们肯定的回答,儒家认为是可以的,并提出了三条途径。《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所谓“立德、立功、立言”,就是说高尚的品德和美名可以被后人世代传颂,久久为功建功立业可以让老百姓受益长久,而智慧的观点精辟的言论具有永恒的价值,故而三者都能使人超越短暂的生理生命的局限,精神不朽,浩气长存,恒久地活在人世间。这样一种生死观念,在文天祥那里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是《正气歌》中所说“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当其惯日月,生死安足论。”也正是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事实上,文天祥的确通过自己的肉体之死,换来了精神的永生,这位民族英雄以及他可歌可泣的故事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世代代受到人们的尊敬和颂扬。
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火炬,走进文学的世界,感知古圣先贤的道德理想,感知民族英雄的可歌可泣,感知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通过经典的阅读,我们与无缘谋面的历史巨人进行了一次精神对话,让我们的情感得到丰富,精神得到升华。当我们再次重温700多年前古人留给我们的博大浩瀚、气宇轩昂、激情澎湃、铁骨铮铮的浩然正气,我们更应该传承英雄的精神,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政治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