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安?贝隆统治下的阿根廷

2020-11-16詹姆斯加德纳赵宏

现代阅读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伊莎贝尔布宜诺斯艾利斯胡安

詹姆斯?加德纳 赵宏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面积次于巴西,是拉丁美洲第二大国,首都为布宜诺斯艾利斯。胡安·贝隆于1946年至1955年、1973年至1974年期间3次出任阿根廷总统 。

所有南美国家都要经过战争的洗礼才能赢得国家独立,阿根廷也不例外。但1930年政变之前,只有胡利奥·罗卡一位总统(分别于1880年和1898年出任总统)出身职业军人。那时,职业军队刚刚成为国家建制且从未直接干政。但在1930年9月6日,因世界经济受大萧条影响持续低迷,伊里戈延总统丧失了民心,被乌里布鲁发动政变推翻。这一事件成为阿根廷历史的转折点:自1880年罗卡颇有争议地当选总统至1930年的50年间,政府更迭、权力移交都平稳完成;而接下来的50年最多只能算是不稳定的民主政权,政变频繁,还经历了3次军人独裁统治,到了1983年方才恢复民主。

阿根廷的政变全都发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里,一般都是军人迫使玫瑰宫里的民选总统签署一份辞职声明。自1930年第一次军事政变后,分别在1943年、1955年、1962年、1966年和1976年又发生5次政变。其中1943年政变后,4名军人相继担任总统,好似走马灯一般频繁变换,最后一位就是胡安·多明戈·贝隆。贝隆于1946年和1951年两度出任总统,随后被迫下台。其后,佩德罗·尤金尼奥·阿兰布鲁统治阿根廷3年,直至1958年大选由阿图罗·弗朗迪西当选总统。1962年,弗朗迪西又被推翻。4年后,政权又被胡安·卡洛斯·翁加尼亚中将取代。1973年,贝隆结束了在西班牙18年的流亡生涯返回阿根廷,并第三次出任总统,但仅仅8个月后便离世。随后,时任副总统的贝隆总统的第三任妻子伊莎贝尔·贝隆接任总统一职。1976年,伊莎贝尔·贝隆被豪尔赫·拉斐尔·魏地拉中将领导的军政府推翻。7年后,魏地拉的独裁统治结束,恢复民主。

胡安·多明戈·贝隆是职业军官,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而非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在贝隆第一次任期之初,欧洲对潘帕斯草原的商品有着巨大需求,阿根廷经济欣欣向荣,故而他的支持率极高。然而贝隆治国不善,以不可持续的方式给工人发放福利。不可避免地,阿根廷经济开始下滑,国内异见频出,社会动荡不安。贝隆开始用镇压取代不断下降的民众福利,唯此才能维护社会秩序,保证自己手中的权力。大学教授们集体站出来反对贝隆,他就解雇了1500名教授。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本在阿根廷国家图书馆工作,被派去当“家禽检查员”,博尔赫斯拒不接受。贝隆本靠工会支持起家,然而到了此时工会也没能逃过清洗。西普里亚诺·雷耶斯是肉类加工工会领袖,因1947年贝隆将工党改组为贝隆主义党时公然反对,惨遭折磨并被囚禁8年,直到1955年推翻贝隆方才被释放。遭受迫害的远不止雷耶斯一人,还有大量其他工人领袖,比如维多利亚·奥坎波等作家,奥斯瓦尔多·普格列斯等音乐家,都因公开反对贝隆政权被捕入狱。据说,演员丽贝塔德·拉玛克因与贝隆夫人不睦被列入黑名单。这一时期许多反对派出版物被迫关闭,阿根廷两家最大的日报社——《号角报》和《民族报》的出版自由遭到严重限制。

1951年贝隆以超过30%的优势第二次当选总统,但反对的声音日益强烈,暴力行动也随之而来。1953年4月15日,贝隆在玫瑰宫前举行集会,不明身份的反对者发动了空袭,造成6人死亡,90人受伤,玫瑰宫、阿根廷国家银行以及五月广场地面下运行的地铁线都遭到了损坏。见此情况,贝隆煽动支持者洗劫并纵火烧毁了佛罗里达街上的赛马俱乐部,因为这里是权贵们的政治堡垒。两年后的1955年6月16日,反对派策划空军中的流氓势力再次空袭轰炸五月广场上集会的贝隆支持者,造成364人死亡,700多人受伤。同时,利贝尔塔多大道上的贝隆私人府邸温苏埃公馆也遭到了袭击(温苏埃公馆被拆毁后,原地建起了阿根廷国家图书馆)。

这些袭击都没杀死贝隆,但他当总统的日子也到了头。3个月后,贝隆流亡到委内瑞拉,后又来到弗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而此时的阿根廷国内,爱德华多·洛纳尔迪、佩德罗·尤金尼奥·阿兰布鲁先后担任总统,并在执政期间采取消除贝隆影响的举措。他们举办了一个巡展来揭露贝隆总统和贝隆夫人奢华的生活,甚至还通过了《1956年第4161号法令》禁止任何人提及贝隆和贝隆夫人,并不得使用“贝隆主义”“贝隆派”或“第三位置”等字眼,也不得演奏《贝隆进行曲》。

1973年6月20日,贝隆结束流亡生涯,带着第三任妻子伊莎贝尔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重掌大权。伊莎贝尔曾是夜总会歌手,比贝隆小35岁,两人相识于巴拿马。贝隆抵达时,数千支持者在埃塞萨机场迎候,包括左翼团体“贝隆主义青年运动”和极左翼势力蒙特内罗斯。但是,此时右翼贝隆主义势力向人群开火,造成至少13人死亡,365人受伤(实际伤亡人数可能大大高于此数据)。

接下来的十年中,整个布城和阿根廷都笼罩在暴力之中。1973年10月12日,贝隆第三次出任总统。而此前不久,贝隆顾问团成立了AAA组织,即阿根廷联盟。AAA组织实际上是个暗杀团,专门针对贝隆主义党(此时已改称正义党)内的左翼武装分子。1974年7月1日,贝隆上任8個月后死于心肌梗死,享年78岁,副总统伊莎贝尔·贝隆继任总统。此后,布城和阿根廷政局剧烈动荡,直到20世纪80年代恢复民主制度。

伊莎贝尔·贝隆的统治维持了一年半,但她其实只是个摆设,布城和阿根廷不久后即陷入无政府状态。左翼组织蒙特内罗斯和托洛茨基人民革命军本质上就是军事组织,不仅执行小规模恐怖任务,还和政府军开战。1976年独裁统治开始前,记者保罗·霍费尔写道:“大家都不愿使用‘内战这个字眼,但是不可否认,阿根廷的内战已经爆发了。”

此时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政治暴力已成常态。1972年的情人节,一枚炸弹藏于花束中被送入前司法部部长詹姆·佩里奥家中,导致4名警官死亡。同年10月17日,雷蒂罗车站对面的喜来登酒店内,有一枚炸弹爆炸,导致1名加拿大妇女死亡,700名住客陷入恐慌。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及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高管都曾多次遭到左翼游击队的绑架和谋杀。1974年9月16日,游击队在阿根廷全境引爆40枚炸弹,劫持两辆从布城开出的火车。后来,他们还劫持过飞机。1976年2月7日,菲格罗亚·阿尔科塔总统大街上的联邦警局总指挥部遭蒙特内罗斯袭击,造成25人死亡,多人受伤。阿根廷军方就是在此种混乱局面下和右翼贝隆主义组织AAA合作夺取了政权。

(摘自中译出版社《布宜诺斯艾利斯传》)

猜你喜欢

伊莎贝尔布宜诺斯艾利斯胡安
双胞胎幼崽
22个“生命之吻”
图志
变成什么好
无人机的妙用
布宜诺斯艾利斯之旅
伊莎贝尔不怕啦
伊莎贝尔不怕啦
飞天超人——胡安!
失败的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