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2020-11-16刘春燕
刘春燕
摘 要:“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其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强调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价值导向,如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落到实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设性;批判性;课程改革
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的目标任务。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强调的是思政课改革的价值导向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改革实践中加以落实,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推动课程的改革创新。
一、坚持基础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
基础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是指针对基础课存在的问题,完善支撑基础课发展的内部和外部要素,构建思政课的理论、价值与教学体系。基础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基础课的建设性要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础课的主线和价值目标的高度概括。坚持基础课的建设性,就是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认识现实问题,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基础课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通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的创新与转化,还是教学方法的变革,都应当万变不离其宗,而这里的“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基础课教师曾经围绕着,基础课是突出政治性还是突出思想性,在高校教学中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应当明确,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毫无疑问政治性是其第一属性。把思想性凌驾于政治性之上,就会迷失基础课的价值导向。而且,政治性与思想性也并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非此即彼。政治性与思想性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二者完全可以统一在思政课的建设性之中。建设性不仅强调基础课需要加强思想性,同时也为思想性建设指出了其服务的目标就是政治性。离开了政治性,空谈思想性,就会使思想性偏离思政课的价值目标,从而弱化思政课的作用,甚至使部分教师陷入西方的思想和话语体系之中,以西方的话语体系来占据我国高校的思政课阵地。不能坚持政治性第一的原则,就会使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基础课,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导向功能。
因此,基礎课始终都要坚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引导学生自觉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其实质就是坚定“四个自信”。我国实践的成果不仅为基础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也在不断上升为思想与理论成果。而这些来源于实践的思想与理论,不仅可以摆脱西方的话语体系,而且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课的理论体系建设,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二, 基础课的建设性要体现在合格教师队伍的建设上。
首先,要尽快解决思政课师资不足的问题。因为历史的原因,基础课教师的缺口相对较大,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普遍采取大班授课,不仅减少了教师投入教学科研的时间,而且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应当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宜搞一刀切。比如,西部地区的学校,因为引进人才难度较大,一味要求非博士不引进,造成了多年来教师梯队建设出现断层,面临着老教师陆续退休,年轻教师梯队出现断层的困境。破解这一困境,需要发挥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地区实际,积极引进合格的青年教师,为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其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落在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上。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同时还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升思政课教师自身素质,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相关部门提供配套的支持。例如,在合理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情况下,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学习的平台。同时,为思政课教师减负,减少其他事务的干扰,使思政课教师能够把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上。
第三, 基础课的建设性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基础课要借力新媒体新技术。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使其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直接关系到思政课的实效性。思政课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适应伴随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具有的新特点,推动课程与新媒体新技术的有机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目前,我国学校普遍采用了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为基础课改革创新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今年突发的新冠疫情,使教师必须开展线上教学,这对于教师提升自身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能力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应当认真总结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能力。
第四, 基础课的建设性要体现在学校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之中。制度建设对于基础课的教学创新而言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习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尤其需要学校通过具体的规章制度加以落实。这对学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课的改革创新需要针对学科建设,教师队伍,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统一部署,建设一套新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一套新的规章制度体系必须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适应课程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的重要职责和要求,这对于学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规章制度体系中体现建设性的要求,这是学校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亟需解决。
二、 坚持基础课改革创新的批判性
基础课的批判性,既体现在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辨析和抵制上,也体现在对基础课存在的薄弱环节的校正上。基础课改革创新的批判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课改革创新的批判性,表现在必须旗帜鲜明地对各种错误、反动思潮予以针锋相对的批判。我国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纵观世界,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我们越是面对着更加艰巨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来自于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和自由主义,也来自于国内的历史虚无主义、极端宗教主义、民族分裂思想等反动思潮。在这样的历史关键时期,基础课要发挥主阵地的作用,就必须在课堂上,对各种反动思潮进行有力的批判,帮助学生澄清错误的认识,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对大学生进行和平演变的企图。
基础课的批判性要以问题为导向。当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热点问题,各种非主流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学生心中的疑惑需要教师及时引导,答疑解惑。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原理,予以正确分析和科学解答,破解社会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面对此次疫情的冲击,我国在抗击疫情方面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案,但是西方敌对势力却对我国抗击疫情的成功加以抹黑,大肆污蔑,不惜无底线地造谣,甚至叫嚣着“割地赔款”,而同时,我国国内的某些知识分子,却置国家利益于不顾,配合西方敌对势力攻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在青年学生中极易造成价值观的扭曲。作为基础课的教师,面对这样的社会热点问题,必然要在课堂上做出针锋相对的批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第二, 基础课改革创新的批判性,表现在必须对一切弱化思政课的思潮与行为进行有力的批判。弱化思政课的思潮究其原因可以分为两种情形。其一,是有些人并没有深刻理解我国的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没有深刻理解我国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这一类问题需要我们在批判的同时做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其二,是敌对势力妄图通过弱化思政课,来达到用西方价值观占领青年思想主阵地的作用,为其颜色革命服务。对待这种弱化,不仅仅需要大力批判,更需要发挥我国政权的力量,对这种反动思潮进行严厉打击。
第三, 基础课改革创新的批判性,表现在对自身“短板”的批判和校正上。基础课在长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课程在内容、形式、学科建设、教师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规章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短板”。这更需要我们具有自我批判的勇气,刀刃向内,勇于“揭短”,查找自身的不足。应当承认,我国的确形成了一支政治过硬,敬业奉献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但也应看到,在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能力不足,视野狭窄、知识储备匮乏的问题,不少教师依然保留着陈述性灌输,缺少启发性教学的教学定式。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仍有一部分基础课教师,缺少与时俱进的精神,依旧沉浸在自说自话的教学中,固步自封,不关注新一代大学生的特点,既不愿意接受批评,也不承认自身的不足。基础课教师观念的转变对课程改革创新能否取得實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础课改革创新更加需要教师发扬对自我的批判精神。
三、 基础课改革创新需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基础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和批判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思政课改革创新这一主题。基础课自身发展和完善需要建设性发挥正向推动性作用;同时,基础课改革创新,又需要批判性发挥剔除错误思想和思潮的影响,发挥反向推动的作用。建设性是基础课改革创新的根本,批判性是为建设性服务的,二者看似截然不同,但二者都统一在推动基础课的改革创新中。
第一, 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上,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基础课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教材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建设性,这是由教材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由教材体系成功地转化为教学体系,仅有建设性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体系仅有建设性不仅缺少说服力,而且无法使学生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实际,教学往往容易变成空洞的说教,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讲解人的本质属性时,既要立足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也要针对错误的思潮如“人性自私论”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展开对错误思潮的批判;我们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既要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理论讲述,又要针对西方的民主自由观念进行有力的批判。必须借助于批判性才能更好地为建设性这一根本目标服务。
在课程教学案例的选取上,也要体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教学案例的选取,要以建设性为主,批判性为辅。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树立正面典型人物,展示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也要对负面事件进行引导和正确评价。例如,在讲解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时,即需要选取袁隆平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诸多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也需要对香港持续的骚乱及其原因进行解读和引导;在讲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一问题时,既要选择感动中国的道德模范及其事迹,也要选取道德失范的具体事例进行讨论剖析。教学案例“正”“反”两面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说服力。
第二, 在基础课的教学方法上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需要教师及其相关部门正确对待新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学方法的创新要避免一刀切。创新的要求本身就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基础课的改革创新中,要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以提升教学效果为判定标准,只要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入脑入心,一切方法都是可以坚持或者尝试的好方法。要避免因为新技术的使用,而导致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面否定。这是没有把握好建设性与批判性二者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基础课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传统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优势,也有其不足。新技术的运用,应当是以对传统教学方法批判性地继承为基础而展开的。在引进新技术新媒体服务于教学的同时,使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促使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实现一种对自身的扬弃,在这一扬弃的过程中,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的有机结合。
第三, 学校内部的管理部门要把握好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
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这一原则的落地,需要各学校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果没有深入理解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就会存在制定的规则与思政课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情形。例如,有些学校对于思政课教学的重视,往往体现在翻新办公大楼,加强硬件建设,召开各级会议,下达各项指标任务,各级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抓落实。但是对于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轻教学效果的现象却视而不见,对造成这些现象背后的陈旧规章制度,依旧听之任之。重视基础课需要有正确的打开方式。而学校的管理部门尤其需要发扬批判的精神,对陈旧的规章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教育部提出的“以本为本”“不唯论文”的标准落到实处。
第四,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首先要具备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师队伍。因此,打造一支具有坚定信仰的教师队伍,对于基础课教学改革创新而言,就成为关键环节。香港持续的骚乱,暴露出来的香港教育阵地的失守,对我们应当是一个巨大的警醒。在新的时代,面对国际国内的纷繁复杂的思潮对青年一代产生的影响,基础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要。教师不仅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需要不斷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教师队伍,这是实现课程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
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不仅体现在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课专业教师的培养方面,还要体现在将政治素质、师德师风不合格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上。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国家的大力培养,即需要国家通过有效的方式对在职的思政课教师进行培养,又需要国家重视思政课教师后备力量的培养。同时,国家必须对“吃饭砸锅”的思政课教师“零容忍”。思政课教师影响的是年轻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年轻人不能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将产生巨大负面的影响,我们要培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有可能演变为社会主义的掘墓人。
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不仅体现在基础课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性和理论性建设上,还要体现在每位思政课教师对自身的缺点与不足的反思和不断修正上。思政课教师提升自我的起点就是在批判自身的基础上,找到差距和不足,“揭短”是为了发现不足,找到差距,缩小差距。基础课改革创新要找到着力点,就必须认清自身的“短板”,以缩小“短板”为抓手,在对自身的批判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J],吴潜涛,陈越,《中国高等教育》2019 年第 201910 期第7-9页.
[3]徐奉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2019年05期.
基金项目:2018年自治区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8JG01)。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