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综述

2020-11-16张梦丽

文教资料 2020年22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献综述

张梦丽

摘   要: “情感过滤假说”是克拉申监察模式的“五个中心假说”之一,称为“屏蔽效应假说”。本文以“情感过滤”和“对外汉语”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检索到2003年—2020年的國内研究文献共29篇,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类综述,理清该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发展脉络及之后有待研究的方向,并为该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具体应用提供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 克拉申   情感过滤假说   文献综述   对外汉语

一、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了一种第二语言习得模式,即监察模式(The Monitor Model)。Krashen的监察模式共有五个假说,即:习得——学习假说、监察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这一理被认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论述最全面、影响最大的理论。

“情感过滤假说”是监察模式“五个中心假说”之一,也称为“屏蔽效应假说”。克拉申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于习得是必须具备的条件,仅有这一条件还不足够。要解释学习者之间的差异,一种可能是他们接受的可理解语言的输入量不同,另一种可能是学习者的不同情感因素在起作用。这里的情感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和焦虑等。为此,他提出了“情感过滤”(affective filter)这一概念。“情感过滤”指的是阻止学习者充分利用接受的可理解的输入习得语言的心理障碍。也就是说,情感因素并不在整个语言习得的过程当中,作用是阻碍或协助输入进入语言习得机制①(116-117)。基于情感过滤假说的意义,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可理解的输入,还要营造降低情感过滤的环境。

二、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内研究综述

笔者以“情感过滤”和“对外汉语”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搜索到2003年—2020年的国内研究文献共29篇,其中硕士论文15篇,期刊论文14篇。根据论文的研究性质,笔者把检索到的29篇文献分为理论型研究、应用型研究和实证型研究三大类,其中理论型研究又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一)理论型研究

在检索到的29篇文献中,有15篇文献属于理论型研究的文献,其中有5篇文献属于宏观研究,10篇文献属于微观研究。

1.理论本体的宏观研究

姜倩(2003)首次从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内在逻辑层次出发,对理论的五个假说:习得——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及情感过滤假说的内在层次关系进行探索,认为五个假说并非同一层面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一个紧密结合的统一整体。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界在系统的理论建构方面是匮乏的,克拉申的这种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结构模式恰好可以为我们提供方法论层面的借鉴。直到九年后,才有了李鸿燕(2012)在硕士论文中对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在对外汉语方面的探索,她就五个假说中存在的一些争议问题进行分析和检验,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得出结论,就如何正确运用语言监控理论指导二语教学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和所提的建议使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延伸。但是就文中提到的一些争议问题,她并没有做深入的探究,例如情感因素是如何过滤掉语言的?只是进行了一些表层问题的质疑和检验。同年,宋瑞荣(2012)阐述了输入假说的五个内容,提出了输入假说具有可理解性、趣味性、非语法程序安排、良好的质和充足的量四个特点。

两年后,吴建义(2014)对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论的五个假说做了进一步的探究,并对监控模式理论做了简要评价,他认为习得——学习假说分离的理论可行,但是实际操作却很困难。关于输入假说,他也提出了质疑,认为“可理解输入”的界限难以确定,并且认为克拉申过于关注输入,忽视了语言输出的重要性,学得的知识对输入同样起作用。同时肯定了监控模式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提出教师要注重语法教学与交际活动相结合,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建议教师在注重输入的同时注重输出。后来,高腾飞(2019)提出了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下各个模式的不足之处,但是仅仅是泛泛而谈,并没有针对目前的不足做出进一步探索。尽管他在文中提到了语言监控模式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启示,但他所提出的启示并没有具体的教学案例可供参考。

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大都是就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五个假说中所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析。从整体的研究结果来看,还是肯定了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指导作用的,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就如何应用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究;就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启示,缺乏实践的检验和具体的操作指导。

2.理论本体的微观研究

相较于宏观研究,理论本体的微观研究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研究内容的层次上都更丰富,内容更深入细致。

关于对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中的情感过滤假说本体理论的研究,多数研究人员将注意力放在情感因素的探究上。例如卢敏(2009)从影响二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动机、态度、性格三方面对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就这三方面的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意义,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学习者的情感过滤。她提出动机方面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欲望,性格方面要发挥学习者的性格优势,还要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的技能等。赵明(2007)、余苹、赵婕(2009)、朱明霞(2010)等人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关于对研究结果的思考,他们同样认为教师在汉语教学中要注意最大限度地降低学习者的情感过滤。之后,官品(2012)提出由于汉语具有与英语等其他语言不同的特征,对于其他国家的学习者来说是很困难的,很容易产生情绪问题。但是,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提供理论依据,能够帮助教师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机制,提高教学有效性;王雨薇(2014)在硕士论文中也谈到情感障碍是直接影响语言习得的第一阻力,对汉语教学情感障碍进行研究。其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对汉语教师而言,可以帮助他们营造低情感障碍的课堂环境;对于韩语学习者而言,可以帮助他们克服情感障碍,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些研究人员把情感过滤假说和输入假说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某一具体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例如,常晓晋(2009)就对外汉语媒介语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时,在对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和情感过滤假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中运用母语进行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赖海燕(2011)的研究更细致,只是就情感过滤假说中的焦虑因素对教师更正性反馈信息的影响进行探究,发现教师在选择更正性反馈方式的时候会影响学习者的焦虑程度,提出教师在更正学生语言偏误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焦虑状态;丁晓明(2018)是把情感过滤假说和语言输入假说作为探究对外汉语专业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建构理论,认为学生想要学好第二语言必然会受到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情感过滤的强度不同。提出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必须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可理解性输入假设理论,而且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制订学习计划。

此外,王天娇(2013)对克拉申的输入假说进行了概述,谈到了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和迁移的影响,认为输入假说虽然是从“习得”的角度提出来的,但也不是和“学习”毫无关系的,它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上述这些研究成果,虽然在研究内容上比宏观研究更细致,研究方向上逐渐呈现出了扩展的趋势,但是就情感过滤假说本体研究来说研究内容过于单一,大都停留在了对情感因素的探讨上;就对外汉语方面的应用来说,研究成果不够系统,所提建议未经过科学的实践检验,依旧处于理论构想阶段。

(二)应用型研究

相比上述理论本体的研究,有关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没有很多,就笔者的分析,只有8篇属于应用型研究。其中涉及语言技能教学的研究有4篇,语言要素教学的研究有2篇,教学法方面的有2篇。

1.情感过滤假说与不同语言技能课的应用型研究

曾庆蕃、张陟(2013)是最先尝试将该假说应用到对外汉语的口语课堂之中的,打破了此前该假说只停留在英语口语课中的研究状况。他们通过分析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中的三个因素——动机、信心和焦虑感对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影响,认为口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低有决定性关系,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口语课堂教学之中,又是由情感过滤假说中的三个因素直接决定的。对此,他从教师如何营造课堂交流环境和如何提高學生兴趣及积极性两方面给出了几点建议,但是并没有实际教学案例可供参考。

肖星怡(2016)将情感过滤假说真正运用到了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之中,先是提出不同的情感因素对汉语口语习得的影响是不同的,并分别从学习动机、态度、性格、语言焦虑四个方面做了阐释,然后针对不同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教学建议,最后以《汉语会话301句》中的《我要买橘子》为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将情感过滤假说有效运用到口语教学之中。从课题的提出,到分项的阐释,再到最后实际教学案例展示,有理有据,都能够证实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可以被应用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之中。但是,值得质疑的一点是,论文是把不同的情感因素分开来谈的,那么这些情感因素在影响口语习得的时候是否会相互影响呢?动机、态度、性格和语言焦虑四者之间是否存在此消彼长或者其他关系呢?我们还不能够确定,为未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之后,钱晨蕊(2017)又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她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语法讲解、发音练习设计、课堂指令设计三个方面探究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和输入假说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具体教学环节的应用,并且通过教学结果证实了该假说行之有效。论文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再到研究结果都更详细具体。这对于未来的研究者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于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三位研究者都是针对对外汉语的口语教学进行探索,杨晓彤(2016)在论文中将情感过滤假说和图式理论结合,就对外汉语听力教学进行实践探索,提出影响语言教学的情感因素是动机、态度和性格,并通过举例的形式,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列举了学习者在对外汉语中级听力课中出现的情感过滤现象,认为情感过滤假说对汉语中级听力课有很大影响。但是,很遗憾,她没有就这个方向进行深入的探究,文中并没有涉及解决的办法。

2.情感过滤假说与语言要素教学的应用型研究

顾妍、董彦宇(2017)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习得的大量生词容易忘记这一问题,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忽略了语境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情感过滤”升高,对二语习得产生不利影响。并且通过对副词“怪不得”和表示时间顺序的“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两个词汇教学实际案例的分析,提出教师应该以克拉申的理论为指导,在汉语词汇教学的课堂中提供可懂输入,并且注意情感过滤的作用。她的论文虽然涉及的研究范围比较狭窄,文中只是谈到了词汇记忆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她有实际的教学案例分析作为论据,对汉语教师来说具有可参考性和实用性。

王阳洁(2017)是针对汉语的声调教学进行探索,认为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常常产生偏误,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存在“情感过滤”的负面影响,造成这种过滤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心理方面的因素,提出教师在进行汉语声调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趣味性,选择有趣的声调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

3.情感过滤假说在教学法方面的应用型研究

李景玉(2011)在习得—学习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的理论指导下,以动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为例,探讨了把动画教学引入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可行性。他根据动画片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动画教学应用模式及教学设计,并将其应用到韩国高中汉语听、说、读、写技能课之中,后又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结果,动画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但遗憾的是,笔者在论文中没有找到动画教学的适用范围,关于动画教学法是否同样适用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能否在其他国家的对外汉语课堂之中得到普遍适用?就这一点,目前笔者表示存疑。

范瑞凤(2016)把克拉申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作为戏剧化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提出所有的语言教学活动都应该从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的角度出发,创设能够让学生有最大化的可理解输入和最低的情感过滤的情境。她的这种提法无疑是为克拉申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在教学法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及更深入的思考。

关于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应用型研究,通过上述文献,从数量来看,与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相比,虽然不多,但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部分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关注到这方面的空缺;从研究内容来看,无论是对语言技能教学、语言要素教学还是对教学法方面的探索都呈现出了宽而深的趋势,尤其是在教学法方面的探索虽然只有两篇,但是能为未来的研究人员提供新的探索思路。

(三)实证型研究

在29篇文献中,关于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实证型研究仅有6篇。

李晴(2013)就教学法方面的探索做了实证研究,她以情感过滤假说为理论依据,针对美国高中两个人数相同的汉语初级班——实验班和参照班进行对比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检验两个问题:儿歌教学法能否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儿歌教学法能否强化汉语学习效果?最后得出实验结果,儿歌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研究者在教学法方面的探索提供新的方向。但是,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运用儿歌教学法教学虽然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但其教学内容是否会受限?教学深度是否会就此降低?这是笔者所疑惑的。

有些就所在的任教国家进行了对外汉语相关的调查,例如,杨忞(2013)以乌克兰卢甘斯科国立孔子学院的学生和汉语教师为调查对象,基于情感过滤假说的理论,通过定量分析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乌克兰汉语教学中媒介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莘瑞芳(2014)针对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师范大学汉语选修班的学生做了一个汉语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把情感过滤假说中的动机和兴趣因素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和访谈法、个案观察法等的定性分析,辅之课堂教学实践等研究方法,调查了泰国选修班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机,并针对她的研究结果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手段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

陈玉(2014)从汉语教材编排的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首次结合输入假說和情感过滤假说分析二语学习者的话题兴趣,通过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和访谈法的研究方法,对泰国华文小学选用的汉语教材中话题的编排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泰国华校教材选取和汉语教材的话题项目编排提出了一些建议。其结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后来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类似的还有陈磊(2012)把汉语教材和国外英语教材中练习题的趣味性做了一个对比的实证研究。

朱春燕(2017)从整体上对情感过滤假说做了一个实证研究,以语言学、心理学和二语习得的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及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针对53名昆明龙文化交流中心短期学习项目的美国学生,对情感过滤假说的三因素——动机、自信、焦虑做了详细的实证调查验证。调查结果证实了动机、自信与汉语二语学习的成效呈正相关;焦虑对语言学习存在促进或阻碍作用,适度的焦虑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并且提出了基于感过滤假说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但是她所涉及的研究对象范围过窄,而且调查时间过短,研究样本不具有普遍性,所得实验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关于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不够系统;研究的对象多为汉语教师赴任国的学生,实验研究的对象过于单一,实验观察的时间有待延长,对后期实验效果的跟踪反馈相对匮乏。

三、结语

情感过滤假说作为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中的“五个中心假说”之一,引起了人们在教学中对情感因素的重视,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对情感因素做了进一步探究,研究方向日渐扩展,研究内容逐渐细致,应用的领域更加广泛。笔者基于对上述29篇文献的分析和综述,对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了如下思考和总结:

1.整体来说,目前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数量较少,层次较浅,内容不够系统,依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2.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重要理论,对二语习得领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教育学领域越来越多地提倡人本教育理念,情感过滤假说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逐渐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就目前文献而言,研究内容还只停留在情感因素的探索,还有很多层面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还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3.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在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迅猛发展,在世界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它仍然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学科,在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这就需要汉语教师和广大学者不断探索。如果能够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对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做更多的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就会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

注释:

①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参考文献:

[1]杨连瑞.张德禄,主编.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建勤,主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姜倩.关于Krashen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五个假设及相关思考[J].外交学院学报,2003(01):98-102.

[4]赵明.据“情感过滤假说”确立对外汉语教学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7(02):134-136.

[5]余苹,赵婕.有关情感过滤假说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思考[J].天府新论,2009(S1):308-309.

[6]卢敏.情感过滤假说与对外汉语教学[J].中国西部科技,2009,8(35):76-78.

[7]朱明霞.浅谈汉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4):227+229.

[8]宋瑞荣.浅谈克拉申的输入假说与对外汉语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86.

[9]官品.“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国语文,2012,28(S1):214-216.

[10]王天娇.浅析Krashen输入假说与对外汉语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3):45-46.

[11]曾庆蕃,张陟.论情感过滤假设对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启示[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05):109-110.

[12]吴建义.克拉申“监控模式”理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02):96-98.

[13]王阳洁.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偏误成因浅析[J].现代交际,2017(03):60-61.

[14]顾妍,董彦宇.克拉申理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7(22):67+69.

[15]丁晓明.对外汉语专业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构建与设计[J].黑龙江科学,2018,9(19):46-47.

[16]高腾飞.浅析Krashen语言监控模式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北极光,2019(01):102-103.

[17]常晓晋.试论对外汉语教学媒介语[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18]赖海燕.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更正性反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19]李景玉.动画片在韩国高中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11.

[20]陈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与国外英语教材中练习趣味性的对比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21]李鸿燕.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的分析与检验[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2]杨忞.乌克兰汉语教学中媒介语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

[23]李晴.儿歌在美国初级阶段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应[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24]王雨薇.对韩汉语教学中的情感障碍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25]陈玉.泰国华文小学《汉语》教材话题设置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26]莘瑞芳.泰国乌隆他尼师范大学汉语选修生的学习兴趣调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7]肖星怡.情感因素视角下的汉语口语教学设计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

[28]范瑞凤.戏剧化教学法在少儿对外汉语中应用初探[D].昆明:云南大学,2016.

[29]杨晓彤.图式理论指导下的汉语中级听力教学设计[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30]钱晨蕊.克拉申“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在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31]朱春燕.汉语学习中情感过滤因素的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文献综述
文字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