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地方院校课程改革中传承的意义及措施
2020-11-16杨丹
杨丹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丰富性和活态性,体现了融入地方院校课程的价值,如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形式、课程评价中体现与课程衔接的独特性,是现今高校教学改革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整体性 丰富性 活态性 课程资源
当前,后现代思想正影响课程改革与课程研究发展。“后现代思想拒绝制式、普遍性的特征,扬弃绝对的客观与真理,支持去中心化、反权威、不完整性、多元、边陲、差异,并对同一性、普遍性提出挑战,使得课程研究随着后现代主义立场及方法在社会学科各领域的影响,在课程研究领域更加活跃”。“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属于濒临灭绝的非主流文化,与后现代思想的观念不谋而合,整体性、丰富性和活态性为地方高校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如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形式、课程评价中体现与课程衔接的独特性,是现今高校教学改革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非遗”的整体性为地方高校课程的综合探索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新特征,也是高校课程的特色。在各种思想和社会趋势的影响下,当前高校课程已经超越固有的学术和理论框架,大胆尝试与其他艺术、科学和哲学领域的交流和对话,显示新的全面的视觉特征。怎样更广泛地挖掘课程资源,怎样多学科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当“非遗”作为课程资源引入高校课堂,将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课程中引入“非遗”,对于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探索性的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非遗”的丰富性为地方高校课程资源体系容量的扩大提供了源泉
“非遗”的丰富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非遗”项目数量、类型较多;二是我国“非遗”分布较广,且各具特色。因此,将“非遗”融入高校课程资源体系,可以吸收更多潜在的课程资源,将进一步丰富高校课程资源库。当“非遗”成为地方院校进行各种课程或教学活动的后备资源时,不仅可以使本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还可以使高校课程资源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三、“非遗”的活态性有利于与地方高校课程关系的建立
“非遗”作为一种活的文化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仅深刻地标志着当地的社会文化历史进程,而且融入当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的各个方面。因此,将“非遗”融入地方高校课程,因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记忆,增加体验度。再者,“非遗”内容丰富、鲜活,对于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特殊的作用。
1.具体化课程目标,保障“非遗”传承过程。
课程目标的确定是“非遗”在课程中传承的前提。课程目标支配着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课程评价。无论是将“非遗”转化为课程内容,还是转化为保障课程顺利实施的支撑条件,都需要关注课程目标。因此,“非遗”要进入课程,首先必须确定进入课程目标。
“非遗”进入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传承“非遗”的目的是让它更好地进入每一个公民的视野,并对“非遗”进行学习记忆,在接触和学习“非遗”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沉淀的文化。地方院校每个专业和每门课程的目标有着具体的表述和要求,“非遗”要进入课程,以“非遗”传承为目的的课程,自然不能与目前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某门课程目标相左。为了突出“非遗”的特殊价值,有必要在课程目标的宏观指导下,分析“非遗”传承的课程的具体目标。此外,课程目标是课程运行的基础,以“非遗”传承为目的的课程目标的设定直接影响“非遗”在课程运行中的效率和功能。因此,以“非遗”传承为目的的课程目标,不仅能凸显以“非遗”传承为目的的课程特点,而且是课程动作的必要准备。将“非遗”融入高校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非遗”的学习记忆,而不是掌握“非遗”中的相关技能。既然学生在所有课程中都要形成对“非遗”的记忆,因此“非遗”的传承的课程目标应立足于当前的课程目标,凸显“非遗”的传承特色和价值追求。
以“非遗”传承为目的的课程,应提供给学生学习“非遗”的课程内容和活动,使学生能够单独或集体参与以“非遗”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只有给学生提供接触“非遗”的机会,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此同时,学生通过老师设计的各种课程学习活动了解“非遗”,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多地关注“非遗”的民间或传统文化,加深對“非遗”的了解。以“非遗”传承为目标的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体验“非遗”的魅力,从各个方面品读和理解,甚至可以对“非遗”进行批判和审视。“非遗”传承为目的的课程,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高度,“非遗”承载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精神文明的营养,达到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和效果。
2.针对性课程内容,对接“非遗”传承资源。
虽然国家一直注重并实践“非遗”的传承,但从地方院校各专业课程来看,除了特殊专业外,其他专业涉及“非遗”的比例不多。究其原因,特殊专业课程与“非遗”的衔接显而易见,而其他专业却较“隐晦”。因此,寻找“非遗”内容与课程的结合点,自主开发与“非遗”相关的课程内容至关重要。在开发新的课程内容时,要选择合适的题材与课程内容。因为“非遗”种类丰富,任课教师选择时要注意认真分析和比较,努力发掘“非遗”资源与课程的结合点。需要结合课程的学科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
“非遗”的范围一般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在这些资源中,适合融入的课程不一样。因此,在选择“非遗”内容的时候,要选择适合相应课程的内容,做到有针对性。其次,在选择“非遗”资源时,要突显教育性导向,选择的“非遗”要能代表中华民族良好的传统素养,且教师在讲授“非遗”知识的过程中,“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审慎的态度、具体的分析和合理的利用对待社会风俗、礼仪、节庆”。这些是选择“非遗”资源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不同专业的学生,性格特征、爱好特长、知识基础都不一样,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从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特点出发,考虑“非遗”的特点,秉承“相容性”和“多样性”的原则,采用基础理论知识+拓展知识点的1+1模式筛选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应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入,开展各种“非遗”主题的拓展和探索活动。教师应在传承保护“非遗”的研究视角上,指导学生从以往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学科转变为结合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的讨论。教师应结合大学生的专业背景,设计合适的研究主题,如非遗手工艺品营销、业务运营等问题,学生可以从专业角度分组讨并设计不同的方案,对课程进行思考和探索。
3.开放式课程教学形式,拓展“非遗”传承方式。
在课程教学中,如何整合“非遗”资源,将相关思想、信仰和知识融入学科教学和教育活动中,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
在教学形式上,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教学形式。“请进来”,即邀请“非遗”传承人进入学校,进入课堂,采用“非遗传承人+高校教师”的教学组合形成互补优势。邀请“非遗”传承人进入课堂,并向学生面对面地讲解,使学生真正理解“非遗”的本质。通过“非遗”传承人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手把手地示范传授,让学生从“非遗”传承人的示范中更深刻地认识到“非遗”的独特性,更直观地了解、理解和体验到“非遗”的艺术气息,培养学生的民俗情感。
“走出去”: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让一些学生到“非遗”传承人居住地进行生态体验,收集和整理原始资料。并在课程教学中提高现场教学频率,加强直接观察法在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非遗”的日历,定期组织校园“非遗”的主题活动,参观“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参观民间“非遗”展览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真实的传承现状,产生自发研究“非遗”的意识,提高“非遗”保护方式和传承途径的科学性和发展性。此外,还可以利用高校独特的服务引领优势,结合当地文化和当地民间资源优势,开设独具特色的“校本非遗课程”。
4.多元化课程评价,丰富“非遗”传承成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6月发表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高等教育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能力。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从评价方法角度来看,“非遗”的传承可以从“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型”。高校应利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和立体。从评价主体角度来看,评价主体应从传统的教师单一主体向教师、“非遗”传承人、学生等多主体发展。从评价标准角度来看,评价标准不应仅限于单一的指标,而应基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多方面设立指标进行考察。从评价方式角度来看,评价方式不应只通过单一的考试考查方式进行,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供学生自行选择。例如:表演、报告、成果展示等。从教学管理角度来看,学校可以在课程学分体系上进行调整,将“非遗”传承纳入学生学分管理机制,如建立“创新学分”机制,对在某一领域取得保护性成果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进一步注重课程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孙靓.传承、融合、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探索[J].音乐时空,2015(3):128,138.
[2]潘彬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傳承研究——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例[J].社科纵横,2013(12):122-127.
[3]李海宗.高等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以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4]赵婷.社区教育与民族地区“非遗”传承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8(1):44-47.
[5]肖文建.档案式管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4.
[6]李全德,赵福祥.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78.
[7]刘军,魏仕华.浅谈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2):40.
[8]张莹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9]郝好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传承的探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院校中的传承研究——基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视角”(16JD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