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2020-11-16卞赛赛
卞赛赛
摘 要: 一些中学生的学校归属不强,原因往往是:学生参与活动度低,师生關系淡化,人际间交往存在问题,家庭教育观错位。应注重提高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参与度,构建对话式师生关系,建立同伴关系,加强家校联系和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关键词: 学校归属感 因素 培养途径
“共同体感”作为与“归属感”相似的一词,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指的是对团体主观的归属和嵌入感,感受到人际间的温暖及没有因差异而带来压力[1](38-6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学校归属感成为学校共同体感研究的主要内容。学校归属感指的是学生在校期间能否感受到被接受和尊重的一种情感体验[2](289-306)。处于中学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心理特征多为过渡性、矛盾性和动荡性[3](27-29)。主要表现为在独立和依赖、成熟与幼稚等之间摇摆不定,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来自家庭、教师和同辈等的评价和引导均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学校归属感体验。研究表明,学校归属感水平低的学生容易对学校产生排斥心理,增加问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导致厌学、辍学等后果。
一、影响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因素分析
1.学生参与度低
学生处于学校这个大集体中,却对学校中任何决策置身事外,缺乏主人翁意识。1993年,Finn首次提出了认同-参与模型,将学生的价值感和归属感等情感体验与学生在学校中的活动参与这一行为维度紧密联系在一起[4](117-142)。他解释道,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获得指导的同时拥有良好的表现和优秀的成绩,最终获取归属感,在学校中参与活动(包括学习相关活动、课外活动和班级决策制定等)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种增强对学校依恋感的行为,这种影响对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尤其显著[5](379-403)。相反,当学生在获取学校归属感的过程中遇到阻碍或学校或者班级进行重大决策时,无法参与或者已形成的规章制度与他们的需求不吻合时,学生则会产生明显的排斥心理,降低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水平。
2.师生关系淡化
师生间在年龄、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学生渴望来自教师的尊重和关注,这种关注不仅是学业上的,更多的是心理层次上的;教师的关注点多为学生的学业表现和成绩,忽视学生的心理层次需求,易使师生间产生分歧和误解。虽然目前公众呼吁的是平等的师生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多数学生心里,教师仍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学生犯错的后果就是训斥和惩罚,自尊心受挫,从内心深处产生自卑和恐惧心理;再者,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这些奖励政策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否进步,是否达到优秀线等为基准,使得教师不仅将学生看成传授知识的对象,更多的是实现某个指标达到某种要求的工具,于是,题海战术等层出不穷,学生与教师之间只有成绩,再无交流,师生关系自然趋于平淡。
3.人际交往不足
网络文化的兴起虽拓宽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渠道,令中学生的交往、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机械式的交往极有可能造成学生对同伴和教师情感的缺失及交往双方情感交流的骤减。网络小说、手机游戏等使学生整日沉溺其中不可自拔,究其原因,虚拟游戏之于学生即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他们可以在晋级闯关中收获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认可和成就感,不必遵守规则或者履行某些责任义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学生自我角色的迷失。当再次重返现实生活中,被要求应遵守纪律和制度时,学生会产生心理落差,一方面更加沉迷于虚拟世界,另一方面忽略与同伴和教师的情感交流,对学校的情感体验渐渐淡化。
4.家庭教育观错位
研究中调查对象超过63%的中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相较来自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责任感较弱,较不易融入集体,原因可能是家长的溺爱和迁就,因家长的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独生子女对他人不尊敬、有攻击性行为等比例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6](165)。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多以子女为中心,走过度支配或者过度顺从两个极端。过度支配使得学生失去自我意识和感知的能力,学生在学校感受不到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关心;过度顺从易使得学生只有自我意识,不愿与周围人协调相处,无法适应集体学习和生活。这两种极端、存在错误的教育观均会使学生在校期间收获归属感的过程中遇到阻碍。
二、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培养途径探讨
1.提高学生活动参与度
活动参与对于学生来说,是对学校产生联结感和归属感的基本来源,尤其是学业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归属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使学生明确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与所能发挥的作用,增加学生在校的参与感。制定班级班规的时候,全班学生都参与,民主决策,仔细聆听每位学生的需求,制定出大家都比较认可的班规制度。适当帮助学生设计在班级、学校中的位置,为学生设计各种角色,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感。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尤其初二初三的学生更是如此,要行使学生对班级共同事情的决策权利。
2.构建“对话性”师生关系
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教育为中介。换言之,对话就是教育自身,在对话情境之中,师生是互为主体的关系[7](25-30)。对话的过程也是师生双方相互理解的过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人非常善于学习,并且越亲近的人对我们的学习模仿影响越明显[8]。处于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青少年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深受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其中,教师的每一个举动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校形成一种好感乃至对社会抱着一种客观的态度非常重要。在这种条件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及行为会让学生对学校形成相应的态度。Routt提出,当一个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懂得照顾、尊重、鼓励和关心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良好形象时,学生们就会有一种归属感并且会更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9](17-21)。在构建对话式师生关系后,师生增进交流和互相了解,站在教师的立场考虑问题,在班级建设等问题上提出建议,取得教师的认可和采纳,这样学生就会收获尊重和接受感。
3.培养同伴关系
青少年应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和周圍环境之间的关系,与周围客观环境保持和谐关系,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同一性[10](51)。同伴关系在中学阶段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来自同伴的接受、好感及同伴友谊均会增加学生与学校间的联结感。学生产生排斥去学校甚至辍学等想法的原因大多为在班集体中遭到同学的排挤。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开办讲座等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交往技巧,班级中、班级间多组织团队活动,让学生走出交往的舒适圈,结交新朋友。
4.增强家校联系
首先,家长要多与教师进行交流,家长对于学生的评价“情感高于理智”,教师则“理智超过情感”,将这两者有机结合,可以探讨出正确引导学生的方法。其次,学生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多关注学生关注的话题,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适当地给予学生支持和建议,并非一味指责或称赞,在倾听的基础上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最后,学校家庭互相配合。召开家长会,家长和教师彼此沟通交流,将学生在家庭和在校期间的表现全面呈现,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发展的状况,家庭、学校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课堂
在学生产生厌学、自卑等负面情绪时,教师应及时关注和疏导,使得学生认识到情绪和情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帮助学生掌控和调节消极情绪,培养良好的社会性情感。在与同伴交往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避免产生误解,克服自卑、害羞等心理。鼓励学生走出舒适圈,利用班会和课后自由活动时间,多与同伴交谈交流,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多向老师请教。不要让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形同虚设,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进行系统且有针对性的指导,给予学生们平台和机会就自己的困扰和冲突与周围人交流和化解。
总之,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的培养是通过学生、教师、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达成的。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提高的同时,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加以关注和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建设中,给予学生较强的角色感,家长与学校和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和交流,时刻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是学校和班级建设的一分子,增加在校期间的参与感,加深对学校、教师和同伴的依恋,以期增强学校归属感。
参考文献:
[1]Spady W. G.. Dropouts from Higher Education: Toward an Empirical Model[J]. Interchang, 1972(2).
[2]Praveena Gummadam, Laura D. Pittman & Micah Ioffe. School Belonging, Ethnic Identity,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mong Ethnic Minority[J].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2016(5).
[3]杨洁,张家军.中学生“反学校文化”现象论析[J].教育探索,2014(1).
[4]Finn J. D.. Withdrawing from School[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9(59).
[5]Spady, W. G.. Statu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in the American High School[J]. School Review,1971(79).
[6]叶立群.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编.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7]蔡静,田友谊.教师权力视角下师生关系的反思与回归[J].当代教育科学,2017(5).
[8]阿尔伯特·班杜拉,著.社会学习理论[M].陈欣银,李伯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9]Routt,M. L.. Early Experience that Foster Connectedness[J]. Dimension of Early Childhood,1996(24).
[10]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