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家卫国,跨过鸭绿江
2020-11-16
抗美援朝,绝对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从朝鲜内战爆发,到美国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悍然出兵干涉;从美国军舰驶入台湾海峡,到美国空军袭击中国东北城镇……中国有太多入朝作战的理由。但,如何抉择,中共中央与毛泽东主席反复思量,一度陷入两难之境。
“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二十多年,记得有两件事让毛主席很难下决心。一件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一件就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在回忆录中有如此表述。而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那是一段主席吃安眠药也睡不着觉的日子。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周年。百废待兴,工农业生产水平依然很低,连基础的粮食供应也存在困难。
1950年,中国的钢产量为61万吨,相当于美国的0.69%。61万吨钢是个什么概念,仅够每家造一口锅。发电量,相当于美国的1.1%;原油产量,相当于美国的0.07%。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00亿美元,还不如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小国。
真是穷得叮当响!
在《李富春选集》里,这位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当事人如此描述那时的新中国:“生产量与历史上的最高年产量比较,煤减少了一半以上,铁和钢减少了80%以上,棉纺织品减少了1/4以上。总的来讲,工业生产平均减产近一半。”再看农业,全国粮食产量比抗战前降低21%,棉花产量约相当于抗战前产量的54.4%,耕畜减少了16%。各地的交通运输遭到严重破坏,城乡交流近乎隔绝,市场萧条。据联合国统计,那一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
国力差距悬殊,装备差距悬殊。
朝鲜战争强加给了毛泽东和他的伙伴们一个难题——是袖手旁观还是伸出援手?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国家利益面临挑战的时候如何应对?敢不敢出手?对于刚刚夺取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确实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
1950年国庆节当晚,中央再次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商讨是否出兵朝鲜问题。为了让大家畅所欲言,毛泽东特意要求,不做会议记录。那天晚上,会议的最终决议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出兵。
在今天的中国档案馆,保存着两份珍贵的电报,均是毛泽东发给斯大林的。1950年10月2日的第一封电报中这样写到:我们决定用志愿军的形式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部队作战,援助朝鲜的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这封电报中,毛泽东明确告知斯大林中国将出兵参战。但是,这封电报起草之后,并没有发出。
当天真正发出的电报是这样表述的:中共中央的许多同志认为,对此必须谨慎行事。因此,目前最好还是克制一下,暂不出兵。同时准备力量,这样做在把握与敌作战的时机上,会比较有利。
两封内容截然不同的电报,显示出中国领导人复杂的心情。
然而,“唇亡齿寒”的千年古训告诉后人,没有安定的内外环境,如何能静下心来搞建设?能战方能和!在经过多个昼夜的反复思量之后,毛主席力排众议,力主出兵驱逐打上门来的侵略者。
彭德怀也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表示:如果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政治家都知道,“借口”这个东西,其实很容易制造!今天看来,越南战争时的“北部湾事件”是不是借口?海湾战争时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不是借口?如果当初让美国陈兵鸭绿江畔,那他只要稍微出个花样,中国就得全军总动员,这太平日子可真算过到头了。彭德怀,这个性格倔强的湖南人讲述了自己的观点: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就当是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
关键时刻,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將军。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坚定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心。“我们不要去侵犯任何国家,我们只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对我国的侵略。大家都明白,如果不是美国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美国军队作战的。”
一场意志与钢铁的较量在朝鲜半岛上演了。1950年10月19日,“联合国军”攻陷平壤的当天夜里,彭德怀和他的部队冒着凛冽的寒风跨过了鸭绿江。
敢于对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说“不”,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交出了令后人骄傲和满意的答卷。1953年9月,毛泽东在总结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意义时说的一句话是对这个抉择最好的诠释:“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
TIPS
志愿军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一听到这熟悉的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儿女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头戴栽绒棉帽,身穿匝道棉衣,脚蹬高腰棉鞋,胸佩“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朝鲜战争初期,“志愿军”这一名称让美军误以为这不过是一支小规模的中国志愿者队伍,后来才弄清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成建制的正规部队。为避免将战争升级,美军愿意继续承认“志愿军”这一名称。其实,美国人对于“志愿军”这个词也是挺熟悉的,美独立战争时期,就有许多来自欧洲的仁人志士作为“志愿军”在美军中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