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与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2020-11-16谈志娟
谈志娟
摘 要: 近年来,有关就业创业教育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持续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日益重要,为高校教育及培养模式改革带来压力。本文从协同育人的视角出发,识别并分析能力提升的主体要素、面临的难题,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四位协同”模式,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
关键词: 就业创业 协同育人 培养模式
一、协同育人的内涵及典型模式
协同育人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关育人主体协调发挥作用,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优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协同育人的教育思想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模式:
1.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双元”主体为学校与企业,学校依赖企业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一定风险。
2.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主要是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替学习培养,学校可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状况,并且缓解教学等多方面压力,以校方占主体地位,学校、学生及企业之间紧密联系、相互配合。
3.日本的“官产学合作”模式。“官、学、产”即政府、学校、研究机构及企业。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中枢协调作用,高校的科研开发能力是关键,企业是推动技术进步转化的主体,合作模式可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我国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起步相对较晚,合作方式、机制及相关理论等尚不完善。目前,国内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项目驱动式”模式。以相关项目为依托,以定向人才培养为目标,优化教学体系与教学结构,实现多方共同受益。
2.“顶岗实习式”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签订实习协议,将学生的实习与企业试用期有效结合,在实习期间,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3.“产学研结合式”模式。大多数高校依托该模式培养人才,在校期间以学校教学培养为主,在企业期间以实践操作为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协同育人相关主体分析
要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协同培养模式,需要明确主体要素及各自的定位,才能进行有效的协同。协同育人主体大致分校内、校外两大类。校内主体包括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教师队伍、学生组织等,通过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及第二课堂等形式进行知识传授和学术教育,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技能、沟通协调、机会识别、风险把控等能力。校外主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社会企业、家长等,按照“积极引导、完善服务、鼓励支持、保障权益”的方针,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优化服务、拓展空间、完善政策等,大力培育大学生就业创业主体。
(一)校内主体
1.学校相关部门
主要指學院、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中心、资助中心)、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等相关学生工作部门。这些部门直接承担相关的教育、管理、服务职能,如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制定相关配套培养政策、组织实施大型学生实践活动、搭建培养平台等。
2.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包括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教务秘书等,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网络中发挥着骨干和枢纽作用。专业教师对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方面,除课堂知识传授外,还可通过担任职业生涯规划及创新创业导师等形式参与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辅导员承担职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多方面教育职能,是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其教育引导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务秘书等管理教辅人员从事教学辅助、教学管理等工作,对人才培养起到有效的支撑与保障作用。
3.学生组织
学生组织包括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宣传报道中心、班委、党支部、团支部等,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锻炼综合协调能力,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校外主体
1.政府相关部门
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优化政策、资金扶持、搭建平台、加强监管、完善保障制度等措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2.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不仅是学生就业的接受者,还是高校事业发展的支持者。通过设立奖助学金、建设就业实习实训基地、担任产业兼职教授等形式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
3.家长
家长对培养体系了解不够、参与不多,有效的家校融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要加强与家长的日常沟通联系,使其积极介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某些环节,通过有效的形式发挥家长的作用。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协同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一)主体定位不明
部分高校只是单纯追求与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以索取为初衷,忽视企业的利益追求。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终极目标,未认识到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社会责任,合作的深入受到干扰。
(二)保障机制尚不成熟
深入的合作关系离不开成熟、完善的保障机制,继续加强制度体系的配套和完善,发挥多方优势互补,更好地实现协同育人,从根本上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三)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足
众多合作还处于较浅层次,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的合作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容易流于形式,政府缺乏配套的监管体系及制度保障,要实现真正的融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四位协同”模式构建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模块,充分发挥学校、政府、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合力,形成协调育人的“四位协同”模式,构建长效机制,才能将实效落地。
(一)学校层面
高校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创业教育,多角度、全方位启发,培养具有较高层次就业创业素质的综合人才。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就业创业课程设置。
加强教师培养,加大师资力量建设至关重要。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就业创业理论、技能,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教师的培养与就业创业的成败、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丰富上课形式。在课程设置上,把就业创业相关实践成果纳入学分体系,强调就业创业学科的重要性。
2.更新发展理念,深化就业创业教育体制改革。
依据就业创业教育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将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专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有效融合。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改革,列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或教育教学计划当中;把就业创业成果作为高校评估考核项目之一,增强实际效果。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氛围环境。
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要从营造丰富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始。高校要鼓励开拓创新,培养敢于冒险的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就业创业,营造就业创业氛围,开展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树立就业创业成功典型模范,在大学生中着重宣传。
(二)政府层面
政府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倡导者和强有力的推动者。
1.落实完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其风向标意义的政策对社会运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政府要提供大学生政策支持体系,实行税收减免、住房补贴、医疗保险等优惠政策。此外,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部门,把政府、企业及研究机构团结起来,共同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助力。
2.搭建平台,发挥政府纽带作用。
以政府为主体,发挥中枢纽带作用。联合其他力量搭建大学生与社会互联互通的平台,扩大网络结构,丰富大学生的社会资源,为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企业或民间资本提供扶持。
3.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就业创业环境。
大学生创业者面前最直接、最客观的问题是创业资金不足,政府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支持。首先,政府应该设立专项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储备基金,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资金支持。其次,建立科学合理、针对大学生的贷款或融资方式,加大对大学生的扶持力度。政府应充分利用行政职能,优化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建立绿色通道,为大学生创造全方位的就业创业美好环境。
(三)社会层面
大学生就业创业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为,与社会成员紧密联系,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撑体系是决定大学生成功的主要方面。
1.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
社会文化氛围影响大学生的选择和意识,大学生就业创业是解决我国就业压力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文化氛围,挖掘创新精神,激发热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建立社会服务支撑保障体系,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
大学生就业创业支撑保障体系是由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相互依托联合形成的,缺一不可。政府主要起引导和策划作用,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需要多方面社会支持和帮助,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作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强有力保障。
(四)个人层面
大学生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择业观。个人能力、主观意识及良好心理素质等是关键决定性因素。首先,应注重自我能力培养和学习,增加知识储备量,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大学生对自己要有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分析自身实际条件,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培养主动意识,锻炼坚定意志。最后,要适度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注重心理素质的锻炼。
参考文献:
[1]岑余璐.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
[2]陈洁茹.“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8(06).
[3]杨维霞.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03).
[4]李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研究[D].長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5]鲁跃山.论淮南地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D].合肥:安徽理工大学,2019.
[6]叶菁.产学合作机制下协同育人模式的新探索——以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为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
[7]刘艳,闫国栋,孟威,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育,2014(11).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路径与培养机制研究”(2019SJA1799);2018年度扬州市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研究课题“基于SEM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研究”(FFCL18B01);2020年度扬州市级社科研究重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扬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