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民俗学视野下的浙江水信仰文化
2020-11-16李静
李静
摘 要: 从比较民俗学的角度,考察浙江水信仰文化的意义及影响,不仅事关浙江水文化的人文生态和价值内涵的重构与评价,更是关乎浙江传统文化和精神重建的重要课题。通过这一研究,不仅能够丰富、深化国内对浙江水文化的传承发展,还能够发挥水文化的独特价值,树立地域文化育人的理念。水神信仰,是民俗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学特征。在浙江地区及日本,为了祈求水神的护佑和恩泽,引发了人们特殊的文化心理以及相关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 比较民俗学 水信仰文化 水的文化内涵
1.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关于中日水信仰的研究,在国内,张爱萍(2009)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主要围绕两国的水神信仰对中日水神神话进行比较,得出了中日水神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吕大吉、何耀华的《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1999),系统介绍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其中有对南方少数民族水神祭祀的描述和说明。孙丽珍的《浙江五水文化论》(2015)从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浙江五水文化的价值内涵及人文生态意义。涂师平的《浙江宁波地域水神崇拜文化考探》论述了作为地域特色文化的宁波水神文化的发展演变及特征。
在日本,对水信仰、水崇拜、水神祭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方面:
(1)若水信仰。即着眼于水的循环再生功能。(2)神婚神话。多数为处女怀胎神话、神婚场所大都为水边等,考察了水的生产功能。(3)以水拔禊。即用水来增强因冬季而减弱的“灵”的活力。(4)求雨止雨信仰。(5)水的净化功能。即用水洗清罪过、击退恶灵、疾病及一切不吉之事。
以上几类研究中,代表性的研究者和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1)辰巳和弘《聖なる水の祀りと古代王権ー天白磐座遺跡》(2006)。作者通过对静冈县引佐町井伊谷地区的遗迹考古调查,得出了古代日本人将水源丰富之处作为神灵降临磐座的场所的研究结论。
(2)森浩一
①《水とまつりの古代史》(2005),②《水と祭祀の考古学》(2005)。两部著作从治水与灌溉的土木技术角度考察水的祭祀,得出古代日本人祭祀圣水的场所用来设置引水设施,并且引水技术相当发达的结论。
③吉田敦彦《水の神話》(1982)。书中描述了在冲绳的宫古岛流传着若水信仰,并论证分析了此信仰其实来源于日本人的生死观。
④广部重纪《日本の霊水信仰に対する一考察Ⅰ禊の信仰》(1990)。文中探讨了日本的“祓禊”风俗可追溯到中国的古文献《诗经》中的起源问题。
2.研究现状述评
首先,个别的具体的研究较多,对水信仰这一作为宗教民俗现象的信仰文化缺少整体研究。先行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们如何看待水这一自然物,又是如何利用水进行一系列的宗教祭祀活动,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对于由水信仰而产生的其他行为方式,如神树信仰、稻魂信仰和女神信仰等关注明显较弱,对于各种行为方式之间的关联探讨不足。其次,就水信仰的意识层面来看,国内的先行研究强调水神崇拜的民间故事和用水习俗,日本的先行研究强调水的宗教层面概念,如净化恶灵、击退凶恶及不祥之人之事、赋予某种事物新的生命等。其中两种意识虽各有特点,但很少把对水信仰观念的各个层面统一起来考察。总之,现有研究缺乏对水信仰本质、由它衍生的其他宗教民俗行为的综合考察和把握。
3.民俗学中的水
民俗学中对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的民间祭祀、水观念、用水礼仪等方面。笔者多年研究日本民俗文化,发现以水神祭祀、圣水崇拜为主的民俗信仰存在于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之中。因此,笔者将中日文献资料、信仰产生的文化背景作为研究依托,利用民俗学的相关理论,揭示在浙江地区和日本对水信仰的意义表达。
民俗学中考察浙江的水信仰要从民间的水神信仰着手研究,水神信仰是地域文化信仰,对所在地域产生的影响很大,并且具有明显的原始自然物崇拜和巫文化色彩。同时,各地出现的镇水生物也是水信仰文化的一个具体表现。民间的水神信仰作为祭祀习俗与环境的生态保护研究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水利兴旺的浙江地区人民崇尚水,自古以来都有水神信仰,就此自然产生了祭祀水神的习俗。信仰水神呈现出多元化,如信仰(1)自然水神—龙王神。浙江鄞县有自然神水神祠庙24座,吴县有4座;鄞县有神仙水神祠庙9座,吴县有18座。这些祠庙供奉的有龙、渊灵、岩灵、白龙、五龙、沪渎龙王、甘泉龙等,供奉对象都是水生动物或者观念类的“龙”。(2)人格水神。如伍子胥,在浙江的民间传说中,由于伍子胥是含冤而死的,后来他的冤魂在钱塘江中兴风作浪,最后演变为水神。沿江各地建造了很多伍公庙,以此纪念和平息他的怨气,使民众不再为水灾所害。又如梁山泊,晋代宁波府鄞县令。鄞西高桥的梁山泊庙,又称梁圣君庙。相传在梁圣君庙能祈得雨水,保佑平安。(3)镇定水灾的镇水神物。我国各地水旱灾害频发,人们建造神牛、神兽、神人、兵器、石碑等用来镇水。防水害。《吴越志》所记载的“钱武肃王时,有献云鹤水犀带者(以犀角嵌于带中谓之犀带),武肃王登碧波亭命许彦方系带试水,水开七尺许”,因此历代相传犀能镇水。
位于萧山的中国水利博物馆曾多次以青少年为科普对象,通过讲座、实物观察、触摸神兽、动手搭建等环节增加青少年对镇水文化的认知与兴趣,感受古代镇水文化的魅力,增强青少年的文物保护意识。
在日本,一般从祓禊和祓除的角度解释水的民俗学意义。祓禊是防灾祭祀的仪式。据《周礼·春官·女巫》郑玄注云:祓,指拔除邪秽;禊,指洗洁身体。“祓除”也是一种除灾驱邪之祭。在我国古代三月的上巳节也有此类宗教仪式,人们要在河边沐浴,达到洗去污垢、除灾祛病的目的。日本的祓禊仪式源于古代人对春季特有的复活和新生力量的希冀,祓禊是获得神力的重要途径。之后逐渐演变为将纸人放入水中流走的“流雏习俗”,希望纸人能带走原本附着在人身上的不洁不净和秽气。日本的上巳祓禊习俗,最早见于《日本书纪》中与曲水宴相关的记载①,江戶时代时将此日(三月三日)定为女儿节。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看,日本的祓禊习俗均是中国的样式,但也包含着日本人对死亡的理解,在他们的意识里,死亡同样具有“祓禊”的作用,死亡(包括自杀)意味着达到了“清洁”“超脱”的境界,日本人在面对死亡时,往往采取的是比较淡然、宽容的态度。
3.1浙江地区的水文化
浙江地区的水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史的一段缩影展现在河姆渡文化中。河姆渡文化是浙江文明的摇篮,从古至今浙江地区的人们习惯于“择水而栖”,选择居住地的时候要“依山傍水”,如果发现地面溢水出来就会开凿,逐渐从被动发现水到主动找水。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浙江的所有重要城市几乎都有一条河流或沿城而过。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当时的人们已经会利用雨水进行田地灌溉,同时,人类最早的防洪住宅也是诞生在这块土地上。在对河姆渡遗址的挖掘考古过程中,研究人员在池塘底部发现了方形的木构水井,由直径约6米的圆形栅栏和4排桩木构成。由此可以考证5600年前的河姆渡地区由于暴雨和洪涝,导致没有洁净的饮用水源,于是河姆渡的先民们设计搭建了这口木构井用来净化和过滤水,体现了河姆渡人对于合理使用水、保护水的意识。
水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富足,同时带来了灾难。相传古时的金华水灾泛滥,为了治理水患,后来被称为白沙大帝的卢文台带领人们修筑了36座大堰,72座小堰,“拦溪水以灌良田”,成为保护百姓安定生活的屏障。
3.2浙江地区的水神信仰
在吴越文化中,水神信仰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关注点多放在水崇拜、水神祭祀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有吴恩培的《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及沈松柏的《吴越民间水神信仰研究》等。
我国西汉《淮南子天文训》②(79)对水的本源进行了抽象化的阐释,说天地万物均是由气生成,雨水也是从云气中生成的。《管子水地篇》中说到“水是万物之源”,远古先民对水充满敬畏,并认为它有某种超自然力量,只有对其膜拜祭祀,才能得到水的佑护和恩泽。于是历经了世代传承演变,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复杂的水信仰和水祭祀的文化体系。
当研究浙江地区的水神信仰时,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层面:一是对掌管農作物生长,以获得维持生存的雨神与水神的祭祀,如祭祀龙王神、天妃、观音等。二是向水神祈求人类自身的生殖繁衍。三是通过举办水神庙会娱神,祈求利济利航利渔。四是将水神祭祀和一些传统节日融合在一起,祈求水神祛病消灾,如元宵节。据《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记载:“各坊巷之民轮年为年首,集众祀里祠,设醮诵经,名雨水会。”由此可见,在浙江地区的民间,水神的功能几乎涵盖了民众日常生活的各方面。
浙江地区的人们相信水神是能左右农作物收获、掌管止雨降雨、护佑渔民平安的神灵,通过对水神的象征性的祭祀与庆祝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地域社会各成员的认同感,而且有利于人们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同时,由于在传统社会中,“官方也认为水能左右生产和生活,然而在面对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时,治理技术有限,因此对于民间的水神崇拜,官方采取支持和积极推动的态度”③(17)。
4.日本的水信仰文化
4.1日本文化中的水
在前述内容中提到水在日本是能驱除污秽、净化身心、促成新生、赋予力量的神圣的存在。每年6月和12月的月末之日(日语:晦日),宫中和全国各神社都会举行去除世人诸罪和污秽的神事活动——“大祓”,这个神事祭祀来源于古代的宗教活动,奈良时代被正式确立为国家级别的重要活动之一。日本人相信水有驱邪净化的神奇力量,在大祓中把已经附有邪气和污秽的人偶扔进河中冲走。在参拜神社、寺庙时,日本人会先用清水洗手漱口洁净自己的身体。进入茶会的茶室之前,客人必须在露池洗手漱口,否则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能洗净手和口表面的污垢,更能借水的力量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在日本的国技——相扑中,其中有一个重要环节是“水いり”,力士在比赛中场休息时要用“力水”漱口,“力水”是赋予力士力量之水,有洁净身心、获取力量的宗教意义。
另外,水还有送迎灵魂的力量。在日本,当人在临终之时,让其口含“末期之水”,(末期:临终)。希望用水净化死者的灵魂,送死者灵魂抵达超脱生死、没有烦恼的彼岸世界。
日本人将“清净”“清明”“洗净”等一系列与拔擢有关的内容都与水的清澄形象紧紧联系在一起。神职人员平松温子说:“我认为日本人喜欢清洁的原因,在与水息息相关的神道的“祓濯”中可找寻到。蕴含日本“招待”(おもてなし)精神文化的毛巾卷(おしぼり),实际上就是简单的祓濯。日本人从过去就具备使用水获得清洁这样的精神性。”④(87)
2009年在日本大阪市举办了“大阪水周”的活动,在以“水”为主题的活动周中,活动的主办者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市民展示了大阪市水的历史、水资源的状况,科学使用水的知识,同时包括对全球水资源的状况及水和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关系等。在这场面向民众的公众教育中,我们看到了日本是如何通过文化手段保护水资源和水设施的。在日本的东京,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泉水,它们被称为东京的“生命之根”,这些泉水有一部分是被作为宗教场所保护起来的,在神社、佛寺中被赋予了宗教内涵,其中有一些被列入政府的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此能够很好地保护下来。
4.2日本的水神信仰
日本人是农耕民族,因此水神信仰多与田神信仰、山神信仰紧密相连。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常在井边或者取水处祭祀水神,代表性的水神有河童、蛇、龙等,被视为水神的使者。神代时期有关水神海神的记载可查于记纪神话(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古事记》一书所载有19位⑤(241)。在《日本书纪》的神代上第五段记述:イザナミ在烧死之前生下了水神“罔象女”(みつはのめ)和土神“埴山姬”(はにやまひめ)。在《古事记》中“罔象女”被表示成“弥都波能壳神”。(みつはのめのかみ)。以上是通过文献确认到的最早关于水神渊源的记载。后来“罔象女”演变成为水神总社丹生川上神社的祭神。
除了“罔象女”外,在记纪神话里出现了其他水神,“靇神”(おかみのかみ),高靇神”(たかおかみのかみ)。如今“高靇神”是京都贵船神社的祭神。此外,龙宫、海神、操控水这一设定作为物语的主旋律出现在日本神话中。以上为最早的与水神相关的资料文献,说明在日本的神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水神,这个时代也是水信仰的起点。
在日本,刚出生的新生婴儿要用“产汤”沐浴、洁净身心,预示新生命的诞生“产汤”即新生婴儿第一次洗澡用的洗澡水。临终时要口含“末期之水”而终,以净化亡者的灵魂,期待生命的复苏。因此,日本人的一生始于水,也终于水。水对日本民族而言,不单单是物质上的水,而是一种深深的依赖和信仰。
日本民间有很多水井之神的传说,日本人将“水井之神”称为“水神”。据说,如果有人惹恼神灵,水神就会使井水泥泞,或传播疾病,是一个很难相处的神。因此,人们抽水时会拍手,或者在井边向井水之神供奉食盐。无缘无故地窥探水井会受到惩罚。
京都贵船神社的祭神是掌管降雨的龙神——高龗神,此神既能降雨,又能止雨。贵船神社是京都的护城河——鸭川的水源头。因此,它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守护水源的神社。
熊本县有一处水源地被指定为“水遗产”,类似这样的受民间或者国家、地区保护的水源地还有很多,日本人相信水神能带来恩泽,并且能够让儿童免于水难。
另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龙在日本也被视为水神之一。《管子》中记载:“龙乃为水物。”这句话如实地反映了龙与水之间密切的关系。龙头上高高隆起的部分被称为“博山”,据说正是在这博山之内储藏着龙的力量之源泉——尺水,凭借尺水,龙才能自由地翱翔于天地之间。
4.3日本水信仰文化中的中国元素
中国人认为龙既能招水,又能引发暴雨和洪水。在黄河发生洪水或者旱涝的时候,向黄河的龙神——河伯进献牛和马等牲畜平息他的愤怒,祈祷河伯能够阻止河水泛滥或者降雨。这种具有咒术性质的祈祷文化随着佛教一起传到了日本。日本的朝廷向龙神祈求下雨和雨停的时候,在吉野的丹生川上神社和京都的贵船神社供奉马,这里的马并非陆地上的马,而是水中的河马,具有龙的特征,又被稱为龙马,《续日本记》则称它为神马,并说它是“河伯之精”,故被奉为水神。这一传统习俗也是受了中国的影响。《尚书注》载:“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汉唐地理书钞》辑《遁甲开山图》:“垅西神马山有渊池,龙马所生。”《尔雅释龙》载:“画龙由三停九似之说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马。”
另外,日本民俗中的妖怪——河童是日本的水神之一。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所著的《山岛民谭集》中有《河童驹引》一文,其中指出河童本为水神童子,后因渐渐失却了信徒而堕落成妖。至于其起源,有几种说法,其中有一种为“渡来说”,在八代市球磨川河口有一块“河童渡来之碑”,据碑文所示:在1500年—1600年前,河童从黄河上游进入了球磨川。提到黄河上游,不禁让人想到的就是黄河的水神——河伯,这个说法强调了中国的水神信仰元素。河童入住筑后川,之后成为除水难之神——水天宫的使者,河伯恰恰是水神,负责排除水难治理黄河,所以在河童的渡来说中可见河伯传说的痕迹。
传说河童只栖息于干净的水中,因此日本人常将河童与“营造良好河流环境”的愿望联系起来。在日本经常能见到河童像上写有“让河流更清澈”“改善地方生活环境”等标语⑥(45)。
5.结语
从比较民俗学的角度考察浙江水文化的意义、影响,不仅事关浙江水文化的人文生态及价值内涵的重构与评价,更是关乎浙江传统文化与精神重建的重要课题。通过这一研究,不仅能够丰富、深化国内对浙江水文化的传承发展,还能够发挥水文化的独特价值,树立地域文化育人的理念。在浙江和日本民众的心目中,水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氢氧化合物,而是一种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是圣洁的象征、生命的象征。
在水信仰这一核心文化理念指导下,我国浙江地区和日本形成了一系列和水相关的宗教礼仪和用水习俗,特别是在浙江地区有相当完善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水资源的技术和制度。因此,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两者在传统水文化中蕴含的理念与智慧,可用于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我们应关注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时代价值。
注释:
①《日本书记》载显宗天皇元年(485年)三月上巳,开始举行曲水宴:“三月上巳,幸后苑曲水宴”,这里的上巳,即三日。
②陈广忠,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译全注丛书 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2.1.
③涂师平.浙江宁波地域水神崇拜文化考探[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6(2).
④平松温子.神道的美术[M].日本:平凡社,2012.12.
⑤西宫一民(校注).古事記(新潮日本古典集成)[M].日本:新潮社,1979.6.
⑥松村熏子.现代日本的妖怪文化——以河童文化为中心[J].朱东冬,译.日本学习与研究,2016(3).
参考文献:
[1]张爱萍.中日古代文化源流——以神话比较研究为中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向柏松.中国水神崇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李露露.妈祖信仰[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5]闫彦,沈建华.浙江水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6]吉田敦彦.水の神話[M].日本:青土社,1982.
[7]辰己和弘.聖なる水の祀りと古代王権ー天白磐座遺跡[M].日本:新泉社,2006.
[8]森浩一.水とまつりの古代史[M].日本:大巧社,2005.
[9]山折哲雄.神と仏ー日本人の宗教観[M].日本:講談社現代新書,1983.
[10]吉野裕子.日本人の生死観[M].日本:河出文庫,2015.
本文受到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杭州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话语传播研究中心”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