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格言》与《培根随笔》为学思想管窥
2020-11-16沈群英
沈群英
摘 要: 《萨迦格言》是中国藏族史上首部格言诗集,《培根随笔》是世界传诵的英国散文经典,挖掘和梳理二者为学智慧,管窥其异同,以达中外文化交流、传承和发扬之要,坚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之需。
关键词: 格言 随笔 学问 相通性
中外文明历程中不乏博大精深的为学思想,常见于劝学、学则、勉学、学规等文献,亦显于大家之专著、格言、随笔、序跋、家训、信札等个人文论之中,言及接受、整理、传播、创新知识的为学之要、为学之法、为学之德。其中中国藏族学者萨班·贡嘎坚赞(以下简称“萨班”)的《萨迦格言》与英国文豪弗兰西斯·培根(以下簡称“培根”)的《培根随笔》对如何读书学习有着独到而精辟的见解。
一、为学之要
《萨迦格言》与《培根随笔》蕴含丰富的为学善己观。培根在《谈读书》开篇立论“读书足以怡情、傅彩、长才”[1](7-10),在《论习惯与教育》中指出“教育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天性的力量和言语的动人,若无习惯(教育)的增援,都是不可靠的”,在《论人的天性》中肯定“习惯(教育)真能变化气质,约束天性”,并在《论学问》中直言“学问锻炼天性,本身又受经验的锻炼;盖人的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的修剪”[2](1-209),可见学以修身;在《论人的天性》中阐释“一个人的天性不长成药草,就长成莠草;所以他应当以时灌溉前者而芟除后者”,暗示受教求学可以补天然之不足,完善性格;提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1],诠释不同学科的涉猎对人自我身心完善的作用。
萨班直言求学治愚修身、启迪智慧、明辨是非。萨班鞭挞“不分辨有益与无益,不增长智慧和见识,终日为了吃喝奔波,纯系一头无毛的猪”,指出“只有学者才热爱知识,庸人对知识哪会关心”[3](1-97),这与培根之言“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2]一样崇尚学识,学以治愚。萨班直白披露“种姓高贵体貌端庄,没有学问怎算漂亮?蠢人之所以愚昧,就是不爱学习;因为前世没学习,今生才成了傻瓜”。并提出“经常向高尚者学习,渺小的人也会高尚”[3],这说明后天教化、学习启智治愚之要。“人们是否有学问,在于能否辨是非……不管学问是否精深,善于取舍就是能人……学者即使遇到欺骗,也不会上当受蒙蔽……学者勇于改正过错”[3]。同样培根在《论辞令》中也言“以能辨真伪而见称为有识”[2],这彰显后天学习对人的性情、品格、长才益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明是非、辨善恶、识真伪、善取舍、思功过中的巨大作用,这与培根的“除了知识和学问而外,尘世上再没有别的权力,可以在人的心灵同灵魂内,在他们的认识内、想象内、信仰内,建立起王位来”[4](207)及“读书学习足以怡情、傅彩、长才”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为学之道
(一)师承友商。萨班与培根在向人请教,友结相商的为学方面“英雄所见略同”。萨班启迪人们“学问如果无师承,统统被人看不起;如果自己没有智慧,就该虚心请教学者”[3]。同样,培根告诫人们“遇到自己不很懂得的请托之事,最好去请教一位忠实而有见识的朋友”[2]。
萨班道明了从师而学的缘由:“通达某些事的人,其他事未必内行;哪怕是博学有智慧的人,也很难精通一切事情;哪怕是极其敏锐的眼睛,也不可能看见声音。”引导人们“为了能学到有益的知识,哪怕是小孩的话也要听;即使具有渊博的学问,仍要吸取别人的长处;如果能这样坚持下去,就会通晓所有的知识”[3];培根在《论谏议》中言:“书籍是敢直言的;因此最好熟读书籍,尤其是那些曾经身历其境的人所做的书。”[2]劝勉人们多读书有益,尤其是读那些在公共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写的书,以此寻真善美,以此为鉴、范而践行,并在《论青年与老年》中指导“两种年龄的人在一起互相纠正其短处,在年老的人做事的时候,年轻的人可以观摩学习”[2]。可见二者道明了“学无前后,达者为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207),道出了从师学道的求知要理。
培根在《论友谊》中建议大家“算算一个人有多少事情是不能靠自己办到的,便可知友谊有多少种好处”[2]。萨迦说:“要办成一件大事,一定得依靠朋友帮助。”[3]二者启示大家结友相助,现今时兴的教学团队、科研团队也许得缘于此,希冀协同作战,确保更大、更成功的业绩。萨班和培根宣扬朋友之爱使人完美、讨论使人睿智。培根在《论友谊》中说:“任何心中思虑过多的人,若能与旁人通言讨论,则他的心智与理解力将变得清朗而有别……他会变得比以往更聪明,一小时的谈话比一天的沉思更有效;即使没有一个能对你提出忠告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语言交流而增长见识;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2]萨班说:“两个学者一起商量,就会有更好的主张。”萨班感召人们要“亲近高尚之士,请教饱学之才,友结忠厚之辈”[3]。二者间接说明“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引导人们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讨论,思维碰撞、相互启发、互相补充,博采他人之长。
(二)学贵于勤。人若精进,学问易得。萨班劝勉人们“播种之时勤耕耘,成熟季节结硕果,管理莫忘勤浇灌,硕果累累满枝头。自己所需要的经典,必须天天逐句铭记;如蚂蚁筑巢酿蜜,久而久之必成学者。滴水点点滴不断,坚硬岩石也凿穿;勤奋努力不间断,成就大事并不难”[3]。并从反面鞭挞“不肯勤学贪安逸,今生今世不成器”,意在学问均寄于勤奋。培根说:“一个人可以通过不断做出细小的努力来达到幸福,这是不断地增进美德。”[2]二者都道出求知学习贵在坚持不懈、终身勤勉不倦的为学之道。萨班鼓励人们“愚者以学习为耻,学者以不学为耻;为了来世不再愚蠢,学习再难也努力;即使明晨就要死去,今天仍要坚持学习”[3]。培根指出:“在学问方面,一个人对于与他的天性不合而勉强去学的学科,应当有固定的时间;但凡与天性相合的学科,那就不必有什么规定的时间,因为他的思想会自己做主,飞到那方面去的,只要别的事情或学科所剩下来的时间足够研究这些学问就行;明达之士则着眼于现在和未来。”[2]激励人们专注于现在和将来的学业,无论喜好与否,做学问都得花时间,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可见,萨班和培根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要有终身学习的信念,有持之以恒的意念。
(三)学重于法。萨班和培根在治学求进之法上殊途同归,诠释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博学多识。萨班提倡“学者要掌握知识宝库,必须汇集珍贵的格言;大海要成为水的宝库,必须汇集所有的江河”,认为“学者不会嫌知识多”,勉励人们广学博记,“博学是最好的装饰”[3]。培根在《习惯与教育》中说:“人们的言论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学识和从外面得来的见解。”[2]人们应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增加知识储备量。培根宣扬“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以此倡导人们多读书,博采众长、足智多慧;此外,他还主张“游历是年轻人教育的一部分,是年长者经验的一部分”[2],通过旅游观览考察而见多识广,悟究广博,不过培根说那些博学远识往往是人们以蚂蚁式博采、收集、搬运、储存的知识、学理,大多是别人的经验、成品[5](103),要避免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有待思考、加工整理甚至创新。
疑思辨究。培根指出:“有些书只能浅尝,有些书仅可吞咽,只有少量的书须咀嚼消化。”[1]建议“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读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1],说明广泛涉猎书海要理性施为;萨班明示智者善于思考,“学者不经过拷问,怎能了解学问的深浅;乐鼓不经过敲击,怎能区别音质的好坏”[3],可见二者都主张对所学加以质疑,追根究底知其所以然,不可落于盲从或迷信之中。培根提出蜜蜂式[5]学习,途经知识的百花园中勤奋采集、吸取群芳之精华,再经过辛勤的整理、消化和改变,然后精心酿造而成香甜蜂蜜,是一种博外求取与内在思考(审问、慎思、明辨)、创新相结合的创造性学习类型;萨班批驳“是非不辨好坏不分,脑袋不想耳朵不闻,只知填饱肚皮,就是无毛之猪”[3],直言“善于思虑所缘,禅定调服心性;苦学神圣教法,那是获取知识之径”[3],培根也言“那不善分析的人永不会治事”[2],二者倡导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学习过程中养成思辨的良好习惯。
学以致用。萨班提醒“留在经卷中的知识、没有修成的秘咒、健忘者所学的东西,需要之时毫无用处”[3]。萨班洞悉“说教论法的人,虽然非常多,而实践教义的人,世上却很少”[3],于是诘问“学者对一切箴言,当作真谛来领悟;有了学问不奉行,学会经典有何用?是否真金在熔炼时才能知道,是否学者在著书立说时才能知晓”[3],道出“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培根在《论学问》中说“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学问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这种运用之道乃是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2],道明学贵在实践,知行合一。可见二者持有“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共识。
三、为学之德
萨班与培根都把辨是非、识真伪、分善恶、善取舍作为立学修身之标准。培根指出“聪明的人运用学问”,避免完全依书本上的教条而断事的书呆子做法,力荐“读书学习不为辩驳,不为信仰与盲从,也不为言谈与议论,而要为审察事理、权衡轻重”及“以能辨真伪而见称为有识”[2]。萨班[3]宣扬“学者研究所有的知识,精通后就能造福世界”,做真理、知识、技艺的传播者,“凡是高尚的知识,圣哲常常特意宣扬;学者要么将知识传授他人,要么就隐居修身养性”;治国安邦离不开学者出谋献策,“当愚人间不和而争吵时,只有学者才能使他们安宁”[3],可见安定团结需要学者的引导、调和。培根在《论变更》中直指“假如时间自然地使事物颓败,而智谋与言论又不能使其改良,其结局将不堪设想了”[2],言及文人智士能倡导变革,推陈出新,励精图治谋改革发展;萨班劝勉人们“对正直的学者要亲近”[3],以“学习利己利人的知识,那是学者的标志”[3]昭示人们为学善己而德智双备,以利人为乐,奉献社会,谋求人类利益和福祉,道出了“做人的最高基础在求学,求学之最高旨趣在做人”[6](281)。
《萨迦格言》和《培根随笔》两本传世经典,虽然时代背景、文化传统不同,却在为学之要、为学之道、为学之德方面蕴含相似甚至相同的为学思想,启示世人在“学为求知、明道、做人”的追求中,勤学不辍,师从他人,友结相议,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广通博识、思辨消化、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学以善已、利人、惠家之德。
参考文献:
[1]王佐良,译.英国诗文选译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2]弗朗西斯·培根.培根论说文集[M].水天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次旦多吉.萨迦格言[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
[4]苏宁.启蒙人格:培根[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5]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钱穆.新亞学规[G].王涵.中国历代书院学记[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萨迦格言》与《培根随笔》的多维度比较研究18SA0196”阶段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