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茶
2020-11-16孙璞
孙璞
不知谁说的: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花;百姓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话说得有失偏颇,文人也要吃饭、穿衣服,离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何来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就是这七件大事之一。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佛道僧尼,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作为原产于我国的饮料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本草类医书中,在提及茶叶时均说,它有止渴、清神、利尿、治咳、祛痰等功效。古人擅长以茶养生,认为茶有“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等十德。唐代卢仝的《七碗茶歌》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他对茶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
秋茶就是茶叶的一种,与春茶、夏茶不同。秋季,长江以南降水少,气候干燥,在茶叶的长成、采摘和制作过程中,都能最大程度保持茶叶的香气。在干热的温度下制成的茶叶内质保持较为完好,而且茶叶内含水分少,更显香氣。古人说,“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咸宁市南端湘鄂交界处的口子镇——羊楼洞镇,是中国“茶叶之乡”,是茶马古道“欧亚万里茶道源头”,茶业历史悠久,那里盛产各类青砖茶(秋茶),其不仅具有独特的内质和口味,还有化腻健胃、御寒提神的饮用功效,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尤其适合高寒地带及高脂饮食地区人群饮用,是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还出口俄罗斯、蒙古、中东、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羊楼洞镇在明清时期就以茶业“小汉口”名闻天下。
我的故乡是湘鄂交界的湘北万峰村,那里盛产楠竹和茶叶,距羊楼洞镇二十余华里,是洋楼洞青砖茶的茶源地之一。那里山上的坡地栽种有很多的茶蔸树,每年春季要采摘一次嫩茶,也叫春茶。夏未秋初要采摘一次老茶,也叫秋茶。
采摘秋茶的时候很辛苦,因为天气炎热,加之茶叶上还寄生有洋辣子(学名褐边绿刺蛾),如果蜇到人,皮肤会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还会火辣辣的痛,这时只能忍着,千万不能用手去挠,否则遍及全身。为了生计,我的父辈采摘完山里、地里生产队的茶叶,还要暗中去深山老林寻找那些野生的秋茶,偷偷卖一点钱补贴家用。
初秋天还未破晓,天空迷迷蒙蒙,挂着几颗亮星,此时的空气中还弥漫着湿气,草叶上附着着薄薄的露水。母亲和孩子们扒了几口茶水泡的头天晚上的剩饭,就戴着草帽,背着竹篮,拿着镰刀,身着长衣、长裤,从屋后闪进了山林。根据约定,各自去几个不同的山丘,分头行动,太阳斜过天顶后,大概是下午两三点钟,大家再往回赶,遇到紧急情况大声吆喝。野生秋茶的生长没有规律,大人可以凭借经验,小孩却很难找。我也分到自己的山丘后,披荆斩棘,跌跌撞撞翻越几座山顶,下到几道山坡,却颗粒无收。我慢慢总结经验:林深茂密的地方是徒劳,只有去地方开阔、阳光充足的灌木丛边。果然有了收获,摘到的野秋茶越来越多。到了正午以后,我已是饥肠辘辘,肩上的担子却越来越沉,浑身的衣服已经湿透,脸上、手上、身上浸满山间荆棘留下的血痕。虽然酷热难熬,但衣服半点都不能解开,数不尽的竹蚊子“嗡嗡嗡”不停地叫着,轮番攻击,蚊子无孔不入,咬得人浑身都是斑点。看见悬在树杈间的马蜂窝,我赶紧蹑手蹑脚远离,否则被毒马蜂发现并追踪,就会蜇伤甚至丢掉性命。
采摘回来的茶叶集中在家的堂屋里,做初步的加工处理。父亲首先把茶叶放在一个很大的敞口锅里用火炒(叫杀青),炒到叶子蔫到一定程度,再把茶叶从锅里捞出来摊到地上,待凉到还有一定的温度后,再把茶叶放在一个木制的茶床上用脚揉。木制的茶床中间有一条横杠,像舞蹈练功房里的把杆。父亲、伯伯、叔叔等人的手扒在横杠上,茶床一边站两人,可容纳四个人用脚把茶叶揉到叶子有点卷曲,再拿到外面晾晒。每做完一批秋茶,父辈们都是汗流夹背,衣衫尽湿。揉好的茶叶在天气好的情况下也要晒两天才可以挑去卖。
说到卖秋茶,我不由想起小时候父亲给我讲的一个故事。有一次,他与几个乡邻一起去卖茶,有的用叉口布袋,有的用竹篓,他们挑着秋茶,半夜开始出发,迂回到洋楼洞镇去卖。当时,天气炎热,挑着茶叶翻山越岭,怕汗水把衣服弄湿了,到街上会显得难看,几个人就把衣服脱下来搭在扁担上,反正天黑又没其他人看得见。他们光着上身挑着茶叶赶夜路,走着走着,差不多天亮了,衣服也该穿上了,没想到有一乡邻的衣服弄丢了。这光溜溜的没衣服还怎么去卖茶叶啊!几个人灵机一动,心生一计,就在路边有住户人家的屋檐下来个顺手收衫,量体穿衣。然后,他们继续赶路卖秋茶……前辈们也是苦中作乐,颇有一种绿林好汉放浪不羁的味道。起早贪黑,偷偷摸摸,折返五十余里,一担秋茶换回一袋米或几元钱,这是大人、小孩从摘茶到出售的全部报酬。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我的家乡却没有一人饿死。秋茶为挽救父辈及他们儿女的生命立下了汗马功劳。
若干年后,通过读书与历练,我也挤进了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懂得社会丛林法则,慢慢从一名普通教师干到校长职位,肩膀也变得宽厚而结实。云淡风轻的日子,偶尔三五同学聚会,免不了茶酒叙旧,大家推杯换盏,议论风发,谈大侠之传奇,观古今之殊变,侃世道之艰辛。我总是躲在角落默默不语。蜷曲升腾的秋茶里,一个皮肤黝黑、干瘦羞涩的我又浮现在眼前,仿佛在告诫自己:不能改变自己的质地,要从懒散戾气中醒来,更要活出自己的滚烫。
秋茶有浓淡,亦有冷暖。可能同一杯秋茶,让不同的人去品尝,尝到的滋味会不尽相同,有人尝过颊齿回甘,有人品后苦涩难咽。相信一个真正懂得品茶的人,一定是阅尽千山、精行俭德之人,世上只有自己一路遍尝甘苦之后,才会品出秋茶的真味。
(黄石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