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出关”题材在德化陶瓷创作中的应用
2020-11-16林义昭
【摘要】: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作为我国古代的著名传说,自其诞生以来便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历代以来也不断加以演绎,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并被作为经典素材运用在书画创作以及各种材质的雕塑作品中。本文拟就此谈谈“老子出关”题材在德化陶瓷创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老子出关,德化陶瓷,文化意象
根据道家学派经典著作《庄子》“大宗师”篇章的论述,“达于道之人”,才是真正能够为人所称道的大宗师,也就是最受人敬仰、最值得尊重的老师。如道家的老子、儒家的孔子等,无疑担得起如此的美誉,他们留给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老子认为宇宙的本源为“道”(天地万物之母),因此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的代表人物。老子同时还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拥有大智慧的圣贤,无论是其著作《道德经》精髓之“道”,还是他所提倡的“清净”“无为”观点,都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揭示了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对社会发展过程起到过重要的促进作用。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
而在关于老子的传说和典故当中,骑青牛过函谷关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故事说的是老子年近80岁时,看到周王室日益衰落,诸侯纷争,社会矛盾突出,感到非常厌倦,便决意退隐,就辞官不做,离开洛阳向西走去。一天清晨,善观天象、博学多识的函谷关关令尹喜登高远望,观察天象之际,看见东方紫气升腾,便出关相迎,果然见一长须如雪、仙风道骨的老者,骑着青牛悠悠而来,他就是老子。尹喜仰慕老子已久,见其来到函谷关,便恳求说道:“您有那么大的学问,将要退隐了,请在函谷关多住几日,为我留下一些教诲吧!”交流中,老子看尹喜很有才华,也盛情难却,便答应留了下来。老子在此写出了《道德经》,即《老子》,洋洋洒洒五千字,却是微言大义,发人深省,饱含世间一切至理。作为中国哲学思想史中最早的唯物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著作,老子在《道德经》当中,用简练、含蓄的语言,形象地阐述了“道”的形、质与作用,揭示了宇宙本原、本体和生物演化的规律,首创了唯物主义的道家学说。“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意义不言而喻。古今中外无数的名家伟人都师从老子的思想,尤其是在哲学方面,影响更是深远。
此外,史料中还有这样的记载,老子在欲出关之时,尹喜恳求随老子一同西行,老子说:“我游乎天地之表,嫁乎玄冥之间,周游寰宇,上下无边,你怎么能跟我走呢?”尹喜表示:“即使蹈火赴渊,上天下地,灭身舍命,我愿随大仙走遍天涯海角。”老子回曰:“得道的人,目能洞视,耳能洞听,变化不测,隐显莫定。大道无形,你现在修行的功夫不到家,怎能随物应化地跟着我呢?我授你的《道德经》需仔细研修。子行道千日后,于蜀国青羊肆寻吾。”蜀国青羊之肆即现在四川成都城西南青阳宫。老子说完,驾御青牛飘浮而去,萦绕关隘的仙云雾气经久方散。老子自离开函谷关后,后世人“莫知其所踪”, 再无人知晓他的踪迹。对此,有诗赞曰:“函关初出至昆仑,一统华夷属道门;我体本同天地老,须弭山倒性还存。”
“老子出关”典故中的“紫气东来”,也因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中国古人常观天上云气,以预知征兆吉凶,后人便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唐代杜甫在其诗作《秋兴八首·其五》中就有“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的诗句。因此,“老子出关”和“紫气东来”的传说和典故广为流传,被不断加以演绎,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并被作为经典素材运用在书画创作以及各种材质的雕塑作品中。
古人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老子修身养道泽被后世,堪称世人敬奉膜拜之圣贤。因此,通过德化陶瓷雕塑的艺术创作手法来致敬老子,表现其哲思的渊深玄妙与精微博大,是笔者多年来内心时刻涌动的意念。那么,在创作之前,我们要先弄明白一点,老子应该是何种形象?笔者为此查阅了诸多的史料,有古籍记载其“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早期天师道经典《玄妙内篇》里介绍说,老子一生出来就“生而皓首”;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篇》描述:“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阳,身长九尺,黄色,鸟喙,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诸如此类的描写,虽然有悖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但无不寄托了古人们对老子的崇敬和神话心理,也为笔者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笔者在创作过程中,从形式上力求精心构思,以有限的体状、空间,着力表现老子哲思的动静观,塑造了老子稳坐牛背出函谷关的场景。笔者希望大家在看到作品之后可以認识到,老子是一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生性随和的老人,而不应该是神。为此,在细节上进行了充分考虑和表现,比如宽阔的前额、浓茂的白发,象征他的智慧;深邃的眼神凝视天宇,右手一指向天,表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无为”精髓。老子的坐骑青牛也应是创作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在整件瓷塑作品中占大半的体量。此牛健壮肥硕,眼睛明亮有神,头部俏皮的弯转动作,显示其生命力,让人感觉这个有灵性的动物似乎正在与背上的老子相呼应。这件作品,远观,青牛正摇首扭躯,奋力前行,老子亦衣袂飘飘;近看,则为陶瓷材质铸就,瞬间永恒。整件作品表达了对老子思想中恬静自然社会的向往,以及“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境界追求。
德化是世界瓷塑的发祥地,在世界陶瓷艺术史上,“以瓷塑人”为特色的窑口,只有德化。历代的陶瓷工匠将信仰与审美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中国传统的传神写意的雕塑手法,以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生活经验,细致刻画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活灵活现地塑造了各色人物形象。在注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同时,着力于外在的衣纹刻画,线条简洁流畅、柔和潇洒,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因此,各种人物瓷塑作品无不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既保持神话色彩,又蕴涵着美好、健康和幸福,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和感染力。
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当下的德化瓷雕创作题材,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选择上由单一转向了多元,陶瓷艺术家们都致力于充分发掘当代艺术市场所乐意接受的题材。笔者创作“老子出关”题材瓷塑作品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努力使作品达到一种传统题材与现代意味相结合的装饰效果,让人感到视觉的艺术审美愉悦及张力。
圣贤已乘风西去,神秘不知归处,身留千言顿悟待后人解意,成就了多少悟道者。可以说,两千多年来, 老子的道论思想超越了时空,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对世界文化,特别是对东方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我们十分有幸,能够通过德化陶瓷所独有的创作技法再现如此经典的传说,品吟诵传千古的绝世论著,可共悟天地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参考文献
(1)张明学,从“老子”题材绘画作品诠释道教信仰[J],世界宗教文化,2007(2):20-22;
(2)吴为山,塑老子[J],雕塑,2011(2):28-29;
(3)郑金勤,美哉,德化瓷[J],东方收藏,2018(7):42-45。
作者简介:
林义昭,1974年生,毕业于德化职业中专,国家一级/高级技师,中级工艺美术师,现任德化县上丰瓷厂有限公司总经理。个人作品《福星高照》荣获第三届中国(南宁)国家级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一笑千金》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金奖、《老子出关》荣获第七届中国陶瓷名家名作展金奖、《欢天喜地》荣获第六届中国陶瓷名家名作展暨2018年陶瓷作品评比金奖等,《达摩》《静思观音》被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收藏、《富贵人生》被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收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