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英译本中的文化意象研究现状分析
2014-07-19王子慕
王子慕
摘 要:戏剧作为一种包揽中国古代各种韵文形式的文体,其包含了大量的文化意象。在《牡丹亭》中,文化意象的运用更是比比皆是。本文主要对《牡丹亭》英译本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进行概括性综述。
关键词:《牡丹亭》;文化意象;翻译策略
在《牡丹亭》中,中国文化意象言简意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往往成为原著中的点睛之笔。但是,当我们阅读英译本时,常常遗憾地发现,在《牡丹亭》原著中熠熠生辉的文化意象大都失去了其原有的风采。一些文化意象一旦离开其文化母体,其内涵意义就容易被误解和歪曲。文化意象翻译可视作整个翻译活动的一面镜子,可以说,研究如何翻译文化意象归根到底就是在研究如何翻译中国文化,或者说,文化意象翻译就是如何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因此文化意象在中国戏剧作品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翻译上的难度也显而易见。
《牡丹亭》的问世标志着明清传奇这一文学样式的最高峰,可以说,它轰动了文坛和剧场,引发了思想家和文学批评家们一系列的深层探讨。一部作品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与其本身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且汤显祖擅长引经据典,《牡丹亭》中的诗词、典故、谚语、俚语、绝句、隐语、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等文化意象不一而足,如落霞与孤鹜齐飞、嫦娥、沉鱼落雁、闭花羞月等,正是这些具有特定汉文化的词语常常使译者处于被动,取舍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译文的质量。简单来说,文化意象是指在特定的文化情景中在读者的脑海里间接地触发对某一事物的联想的文学手法。文化意象的含义源于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流,因此,文化意象的含义也因其与中国文化的息息相关而相对固定。在翻译戏剧类作品时,应将文化意象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这样有助于强调主题,刻画人物,并提高读者的参与和性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对《牡丹亭》中的文化意象进行深层探究,比较不同译者对文本内容理解以及对文本中文化意象的处理上所表现出的不同见解和视角,来寻求戏剧类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并建立相对应的文化意象的翻译模式。很多学术论文所归纳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模式首先建立在《牡丹亭》文化意象的分析上,针对这些文化意象提出翻译转换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然后通过具体译例确定普遍翻译规范和译者的个性化翻译行为,最终对翻译普遍规范和译者个性化行为进行分析整合从而确立《牡丹亭》文化意象英译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模式。
中国古典戏剧英译的实践活动已有270多年的历史,但对于中国古典戏剧剧目总量而言,译成英语的剧本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目前,国内研究《牡丹亭》英译的文献不多,对比研究英译本的文献则更少。可以说《牡丹亭》的翻译研究现状与《牡丹亭》本身不朽的艺术魅力和众多翻译名家为之倾倒的盛况极不相称。期刊论文数量不过20篇,硕士论文数量大约为15篇,博士论文为4至5篇,学术研讨会更是寥寥无几。《牡丹亭》拥有几个全译本,白之译本、张光前译本、汪榕培译本、许渊冲译本和汪班的《悲欢集》。笔者搜集到的国内研究《牡丹亭》英译的文献主要有汪榕培的《<牡丹亭>的“集唐诗”及其英译》、郭着章的《谈汪译<牡丹亭>》和蒋骁华的《译者的选择形式和适应性选择——评<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近10年中,国内以《牡丹亭》为题进行博士论文创作的主要有潘智丹的《淡妆浓抹总相宜:明清传奇的英译》、王燕飞《<牡丹亭>的传播研究》和栾英《<牡丹亭>英译的描述性研究》。
早在20世纪20年代,《牡丹亭》就开始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牡丹亭》最早的英译开始于1939年哈罗德·阿克顿选择的《牡丹亭》中的《春香闹学》。从此,《牡丹亭》不断吸引英语研究者的兴趣,不断有介绍和研究《牡丹亭》的英文文章问世。美国柏克莱大学的白之教授是第一位将《牡丹亭》英语全译本介绍给西方的学者。但是,国外对《牡丹亭》的研究相比于国内还是相对匮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由于在当今时代环境下,戏曲艺术远不如小说艺术流行,并且戏曲艺术的理解和欣赏对读者和研究者的要求更高,因而研究性成果寥寥无几。而国内外大多学者对于文化意象的研究,基本上从多元系统功能理论、互文性、框架理论和欠额翻译角度下进行。而有关《牡丹亭》中文化意象的翻译论文,笔者在CNKI中国知网上进行模糊检索后,发现有关论文甚少。相关的博士论文有宋海云的《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翻译》,硕士和期刊论文只有一篇刘庚玉的《框架理论下刊<牡丹亭>中文化意象翻译比较研究》。笔者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这些文献有些仅对一种译本进行分析研究,有些采用了规范性而非描述性的研究方法,有些仅对文本进行了定性分析而没有做定量分析。因此,得出的结论未免失之偏颇、不够全面。文化意象翻译本身也与翻译学研究领域中诸多争议性较大的问题紧密相连,并且文化意象非中国文化单独所有,当译者将中国文化意象译成不同语言时,会面临种种问题。因此,为使研究在深度上得以延展,研究者们应专注于中国文化意象的英译,以不同时期《牡丹亭》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深层探讨分析的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政.文化与翻译——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2]白先勇.面对世界——昆曲与《牡丹亭》[J].艺术评论,2007(11).
[3]刘海燕.试论昆曲《牡丹亭·游园》闺门旦的演唱艺术[J].中国音乐学,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