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外语智库建设的战略与路径探析

2020-11-16陈佩

关键词:高等院校机遇

陈佩

摘 要:从外语智库的基本内涵及时代价值出发,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坚持“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高等院校外语智库建设的战略和机遇,指出了存在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整体规划;自身定位不准,发展后劲不足;体制机制不顺,参与渠道有限;特色未能彰显,国际影响较弱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认清发展大势,强化顶层设计;找准战略定位,凸显特色优势;完善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培养学科团队,汇集优秀人才;围绕重大问题,主动建言献策;强化国际合作,扩大国际影响等六个方面提出了高等院校外语智库建设的路径安排,以此为高校新型外语智库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以期推动外语智库建设上层次、上水平,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外语智库;机遇;路径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10-0060-05

一、外语智库的基本含义和时代价值

(一)基本含义

智库也称“思想库”“智囊团”,是指由单一科学或多学科专家组成,通常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公共利益为研究方向,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提供咨询、进行诊断、反馈信息、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1]。

高校外语智库除了具有常规智库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外,还具有其独特性。其以国家和社会新的战略需求为导向,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语言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和对外交流优势,针对国家和地方重大语言战略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在政策建言、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由此可见,高校外语智库研究和服务体现出较强的国家战略性、语言专业性、时代创新性、追求实效性等显著优势和特点。近年来,先后成立的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中山大学南海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世雄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南亚——印度洋事务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中东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等,均是近年来高等院校外语类及相关专业智库建设的成功典范。

(二)时代价值

国家发展,智力先行。智库具有强大的支撑引领作用,其作用和功能的有效发挥,为展现文化自信、把握语言话语权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平台。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方兴未艾,随之而来的是政府决策所面对的复杂时代背景、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以及瞬息多变的严峻课题,其科学决策的做出,往往对于多种学科专业和人才智力资源的综合运用更加依赖。而高校外语智库依托于外语院校和高校外语专业,利用高校的多学科综合的独特优势、丰富的人才储备、广泛的国际联系,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语言战略服务,从而构建起多层次、多类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因此,外语智库建设势在必行,将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传播产生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高等院校外语智库建设的战略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发展,为外语智库建设搭建了广阔舞台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紧密,合作广泛而深刻,与此同时东西方的价值理念和思想文化加速融合。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大背景下,语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沟通世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对中国来说,如何向世界发出多语种的“中国声音”,在国际事务中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是中国积极改变对于当前欧美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一种应对举措,也是中国努力承担起在国际事务中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责任与角色的迫切要求。坚持“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讲好、讲活、讲深中国故事”,高水平外语智库的建设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多种语言”的载体,不断增强中国政治思想文化在国际上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是有效把握国际话语权、体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二)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外语智库建设提供了政策机遇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行动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战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经济合作逐渐加强,同时,文化交流也变得日益密切。中国正以全新的姿态融入全球化,从国际规则的“接受者”“旁观者”向“参与者”“推动者”甚至是“制定者”转变[2]。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深度合作涉及多方面国际事务,这为兼备外语人才资源和外语科研优势的高等院校新型外语智库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外语人才、展示中国文化、分享中国发展经验、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价值观等方面,高校外语智库发挥着不可替代、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高等院校应牢牢抓住这一战略机遇,聆听时代声音、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主动融于这一历史大势之中,使外语智库在“一帶一路”建设的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实现高质量高层次的发展。

(三)坚持“文化走出去”战略,为外语智库建设厚植了思想根基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经济文化的竞争。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剧,世界经济与文化互为融合、彼此渗透,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呈现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态势:“经济走出去”与“文化走出去”一体联动,密不可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既是加快提升公共外交能力、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客观需要,也是展现中国文化优势、体现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也在客观上要求外语智库在履行“把世界介绍给中国”的传统使命的同时,积极承担起“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使命[3]。作为“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高等院校外语专业作为多种语言的聚集地、多元文化的交汇场,在学科基础、区域和国际化战略研究、国际交流和扩大外语智库国际影响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必须通过加强外语智库建设,加快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步伐,推动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因此,建设新型外语智库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措施和必要手段,只有建立强大的新型外语智库才能与其他国家进行良好的文化沟通与交流,为建立强大的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奠定必要的基础和前提。

(四)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赋予外语智库建设新的重要使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将“国际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并列为大学的重要使命,也可以理解为大学的第五项职能[4]。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水平的全面提升,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国与国之间合作与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无论是国内外一流大学,还是地方院校,都把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作为一项重要职能,加以强力推进。作为汇聚外语语言专家学者的专业性研究机构,外语智库的建立与发展,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载体,也为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注入了新的内容。利用这一载体,高等院校可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拓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形成完善有效的国际化协同创新与育人机制,这不仅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外语人才培养质量,对其他专业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将提供重要平台,并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進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从高校外语智库建设现状来看,仍存在一些瓶颈因素,制约着高校外语智库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

一是重视程度较低,缺乏整体规划。我国高校对智库建设特别是外语智库建设的重视程度较低,大多没有制定有效而长远的智库建设整体规划,未能从制度层面加以引导,也缺乏必要的条件保障。顶层设计的缺失,使得新型外语智库建设较为涣散。

二是自身定位不准,发展后劲不足。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外语智库自身定位不准,与政府决策咨询发展规划相脱节,与网络信息化发展的融合度不高,未能从专业层面找准与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导致建设较为缓慢,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体制机制不顺,参与渠道有限。高校外语智库建设大多以院系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为依托,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跨学科研究机制尚不够完善,激励机制缺乏,人才流动性大,加之外语专业本身的限制,未能与各级政府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导致参与政策咨询的途径有限,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四是特色未能彰显,国际影响较弱。中国高校智库虽数量众多,但外语智库数量屈指可数,且多数是各自为战,缺乏协同创新和战略联盟。高校外语智库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彰显,致使对国际宏观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中,未能以外语专业为切入点,积极主动地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智慧”,导致国际影响力较小、话语权较弱。

因此,高等学校外语智库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积极顺应时代需求,扬长避短、革故鼎新,特别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外语智库建设成功范式,采取有效举措,大力推进外语智库建设上层次、上水平,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在坚定文化自信中推动思想文化的传播交流。

三、高等院校外语智库建设的路径安排

(一)认清发展大势,强化顶层设计

习近平强调,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因此,建立新型外语智库必须得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保障。只有充分认识到外语智库建设对于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保障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方面的重要意义,才能从战略和制度层面加以推动。要强化外语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由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将支持和推动外语智库建设与其他专业智库建设一并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范围,同时对外语智库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宏观指导、统筹设计、科学安排,并在政策引导上给予激励扶持、在条件保障上给予必要支持、在跟踪问效上给予督促检查,确保外语智库建设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找准战略定位,凸显特色优势

“一带一路”和“文化走出去”等重大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对继承中国历史传统、弘扬中华文化的应尽职责,更是当代中国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部署区域经济发展和话语权提升的重大战略性安排。高等院校应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时机,找准自身定位,在智库建设上展现新作为。高校外语专业在外语智库建设中应以“中国特色”“高校品牌”和“世界一流”为目标定位,找准定位,深化改革,充分认识发展大势,将打造新型外语智库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努力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一是在战略定位上,要紧密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依托外语智库独特的人才和专业优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合作交流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战略研究,提高外语智库建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二是在特色打造上,要围绕高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打造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外语智库,并从政策、经费等方面加大对智库建设的支持力度,让那些研究成果突出、社会影响力大的智库发挥出真正的效用;三是在优势彰显上,要抓住外语智库与其他专业性智库的不同特点,既要体现一般智库应有的功能与作用,还应充分彰显外语智库在参谋辅政、建言献策、政策研究中的独特优势,使外语智库充分展现其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三)完善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

2015年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我国智库建设在整体规划、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上亟待创新,应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又监督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5]。目前制约高等院校外语智库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仍然是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问题。一是要在制度层面,强化对外语智库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将外语智库建设纳入高校总体发展规划,融于日常建设与管理之中,实现与其他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强化经费投入和人员保障;二是要完善管理机制。要结合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建立完善外语智库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建立起对接国家或地方发展重大需求、适合外语智库建设目标要求、以实际贡献和应用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评价办法,同时强化激励与考核,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参与外语智库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和推动高校外语智库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作用[6];三是针对目前智库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与其他高校的交流,主动加强与政府智库、科研院所和民间智库的合作,构建形成优势互补、学科交叉的协作机制,推进高校外语智库在相互交流与协作中高质量发展;四是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智库发展中的作用。新型外语智库,新的是“思想理念”,更是“载体形式”。随着网络信息化不断发展,思想文化的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对新型外语智库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创新运用“互联网+智库”模式方面,外语智库理应走在其他专业性智库的前面。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融合,外语智库将以更迅捷、更现代、更智慧的方式发挥作用。

(四)培养学科团队,汇集优秀人才

人才和团队的培育是智库建设的力量之源,一流的智库,迫切需要一流的团队和一流的人才作为支撑保障。“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对既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又精通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高端外语人才缺乏,复合型人才不足,这成为制约外语智库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要坚持问题导向,以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引,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引领国内学术潮流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为外语智库建设培养人才队伍。当前,各高校要紧紧依托现有的智库建设资源和人才智力成果,对标对表新型外语智库建设标准,进一步形成中国特色新型外语智库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格局,推动高校智库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因此,高校外语智库在建设中,一方面要努力培养一批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坚持文化自信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以及能够推动我国人文社科走向世界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同时以学科为基础,汇聚学科人才,凝聚学科方向,打造学科团队,鼓励以外语学科团队为基础组建外语智库,切实发挥学科对新型外语智库建设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敞开胸怀,加大投入,支持高校智库聘任对中国友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政要、名人担任研究员,强化与国境外高校在智库建设方面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共用,推动外语智库研究队伍的国际化。

(五)围绕重大问题,主动建言献策

智库的使命在于建言献策,智库的生命在于服务社会。高校外語智库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主动献言献策,提供政策咨询,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外语智库提供的高质量成果较少,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相对较弱,这其中既有政府重视和支持不够等外部原因,也有智库定位不准、作用发挥不充分等自身的原因。随着“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等一批重大战略的实施,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加深,高校外语智库作为高校智库中最具国际视野、站立国际最前沿的一支力量,要围绕“顺应时代发展,围绕重大问题,提升研究质量”这一发展目标,结合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紧紧瞄准国家和地方发展中的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特别是围绕大国关系、区域合作、文化交流等国际热点问题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努力产出高水平、高质量,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为国际交流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努力做到“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求发展”。

(六)强化国际合作,扩大国际影响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校外语智库建设与发展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高校外语智库必须在国际大舞台上才能展示出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外语智库在对外交流中承担着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理应成为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典范,比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四川大学的地缘政治和非传统安全研究所等外语类智库,均在推动国际热点问题研究,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高等院校要聚焦国家发展战略的地缘政治、环境保护、跨国合作问题以及各类国际公共外交事宜等研究领域,着力提升智库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一是要支持高校中优秀学者出国深造或留学,鼓励其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运用语言诠释中国国家利益,实现国内外人文交流的深度融合,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自信”;二是要努力与国外高校建立或合作建立研究机构,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及时共享研究成果,在相互借鉴中提高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三是要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以项目、会议、论坛的形式,构建国际多元合作平台,建立长效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外语智库国际化发展,不断提升高校外语智库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共宜昌市委党校课题组.中外智库的起源及发展演进[J].学习月刊,2015(15):36-39.

〔2〕姚妍晶.“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院校建设新型智库的探讨[J].山西科技,2019(02):82-86.

〔3〕杨学义.提升大学创新能力 服务国家战略大局[J].中国高教研究,2010(03):64-65.

〔4〕赵旻,陈海燕.国际交流合作在大学的职能定位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17):21-22.

〔5〕袁利平,师嘉欣.发达国家公民教育智库运行机制及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8(08):6-6.

〔6〕顾海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高校作用与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15(07):9-12.

(责任编辑 徐阳)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and Path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hink Tank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Pei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233100, China)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hink tanks and the value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hink tank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integration, promoting the "One Belt, One Road" development strategy, adhering to the "culture going out" strategy and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it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hink tank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degree of attention, a lack of overall planning, inaccurate self-positioning,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potential, unsatisfactory mechanisms and limited participation channels; failure to demonstrate characteristics and weak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th arrange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six aspects: having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l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top-level design; identifying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and highlighting the distinctive advantages; improving mechanism and innovating the management models; cultivating discipline teams and gathering outstanding talents; 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provide advice and suggestions on major issues;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foreign language think tank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hink tanks at a higher level and better serve the nati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eign Language Think Tank; Opportunities; Path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机遇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