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建设创新研究
2020-11-16邓剑平王明海亢利平
邓剑平 王明海 亢利平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向和路径。分析国家职教新形势,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创新的实证研究,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建设改革应引入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为科研管理助力;建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加强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11-0004-02
一、前言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人民通过高质量就业满足对好生活的需要,更是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向和路径。
高职院校社会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研。高职院校的科研体系一般是借鉴于本科院校的科研体系,较看重学术研究和理论指导。随着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大,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职业院校的特点日益鲜明,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但也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高职院校科研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落后于时代发展
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体系往往是照搬本科院校,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对于职业院校的发展要求。主要体现在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是制度不适用于职业院校的科研特色。片面强调统一性,却未考虑到不同学科的科研特色,未能形成综合、完善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科研管理的服务性不强,仍然停留在“上情下达”式的直线型管理,在“收材料、报材料”的阶段,难以满足职教大发展时期科研管理的需求。
(二)科研管理與教研管理的剥离
高职院校科研的根本目标是反哺教学、促进教学,教学应该是科研的最终驱动力。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把企业生产实际与高校课堂教学相结合,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培养人才从学生到员工的无缝对接。此外,高职院校通过科研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服务,参与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管理难题,既能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建立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的课程开发机制;也能够把科研成果、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程,按照真实生产情境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的参与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技能水平。
(三)对科研成果转化的引导不足
目前,我国高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是以专业群、院系进行分散式管理,专业从事科研人员的数量不足,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都是由教研人员兼任的,这就导致了研究人员的分散,难以形成跨专业群、跨学院的、整合全校之力的科研团队,难以承接并完成高档次、大规模的研究课题。由于缺乏足够的引导,科研人员企业需求、行业发展的前瞻性不够,为项目而科研、为了任务而科研的现象,闭门造车的情况比较严重。
由于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够灵活。科研管理过程,一般只局限于对成果的鉴定这一阶段。由于对于市场需求了解不足以及对科研成果转化不够重视,导致科研创新后劲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知识产业化水平不高,大部分成果研究出来之后就束之高阁了。
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中的激励机制比较刻板,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实与院校要求之间存在差异。很多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体系对成果的转化要求更多看中的是专利或决策采纳,并不符合高职院校的科研实际。由于激励政策不到位,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往往被部门间的协调所消耗,使得高职院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发挥不足。
三、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建设创新
(一)引入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为科研管理助力
科研规模不断扩大和科研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用大数据技术协助管理成为一种必然,科研管理部门应乘着校园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的东风。努力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后,引入“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在做好详尽的需求分析后,将与企业深度开发纳入科研量化考核部分。
科研信息管理系统是将科研信息发布、科研阶段管理、成果备案、科研工作量统计和科技统计年报一并纳入系统中,减轻一线科研工作者和基层科研管理者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科研工作科学发展。
(二)建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
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以重点培育项目为切入点,相关二级学院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人才、技术、设备和信息等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设计、检测、信息咨询、设备安装及调试等服务。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及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都有所提高,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鼓励每个二级学院至少搭建一个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需要立足于本区域的生产实践,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通过平台,推进校企合作,开展社会服务类研究,主动提供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难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从学校层面举办创新技术大赛,展现技术创新成果。通过创新技术大赛推动教学科研共同发展。教科研相结合,“以赛促教”,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及实践能力,将“工匠型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通过科研反哺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
(三)加强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由学校科研部门牵头,鼓励二级学院每年立项研究至少一项“重点培育课题”,学校组成专家组在课题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环节制定严格的制度,并对立项研究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学校鼓励各专业教师跨专业领域组队进行研究,在课题验收环节设置严格的程序,项目组需提交课题研究相关佐证材料外,需提交社会服务情况及资金到账情况。每项课题在结题时至少有一项专利研究成果,并与企业签订科研成果转化协议,才可以通过验收。
重点培育课题的選题、立项,培育过程、研究成果转化及反哺教学等方面,重点突破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究与实践,尤其是文科类、管理类专业应用技术创新课题的选题与培育。此外,通过研究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的实施与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成果,总结各领域专业应用技术研究的选题与培育、成果转化的实施路径。通过项目的研究,使教师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通过成果转化产生社会效益,反哺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以学校重点培育项目为契机,与相关企业对接,加快推广培育先进适用技术,将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向中小微企业。
四、结语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本文以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建设创新为主要途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系建设创新方法,并通过实际应用,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水平,希望对于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体系建设创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艳玉,路秀平.高校科研项目动态管理体系的建设[J].河北大学学报,2017(5):149-154.
[2] 张晓虎.浅议高校科研管理创新体系建设[J].长江丛刊,2016(18):57-60.
[3] 肖 芳.构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8(9):47-48.
[4] 田 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辽宁高职学报,2019(4):94-99.
[5]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人民日报新知新觉:推动职业教育更上层楼[J].人民网——人民日报,2019-7-11(09).
[责任编辑:方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