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末冬初养鱼管理把“四关”

2020-11-16沅江市琼湖路109号信箱413100柳富荣

湖南农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四关浮头鱼病

沅江市琼湖路109号信箱(413100) 柳富荣

秋末冬初水温适宜,是鱼类摄食较旺、生长较快的时期。但因温度降低,昼夜温差较大,水质变化无常,加之鱼养到秋季个体增大、密度增高而排泄物增加,养殖过程大量投饲、施肥所形成的腐殖质在池中积聚,极易导致鱼类发病,增加安全隐患。因此,一定要加强秋末冬初养殖管理,重点把好“四关”。

1.把好水质关加深池塘水位,将池水提高到最深处,根据蒸发、渗漏情况及时补注新水;一般每隔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10~15厘米,调节池水酸碱度,使pH值保持在7.5~8.5。可每隔15~20天施1次石灰,每667平方米水面用量15~20千克,化成石灰乳全池泼洒,以改良水质,沉淀水中有机物,降低池水中有机物耗氧量。可每隔10天左右使用1次高效生物净水宝(主要成分为芽孢杆菌、硝化菌、增效剂,每克总菌数含量大于100亿个),每667立方米水体首次用量1000克,之后500克,取池水加入200~250克红糖与其一起搅匀浸泡3小时后使用,效果更佳。但不可与抗生素、杀虫剂、消毒剂等同时使用;分开使用,可分解消除水体中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促进单细胞藻类生长。适时开启增氧机,一般在晴天中午开机增氧2~3小时,有鱼浮头危险时立即开机增氧,保持池水溶氧量每升4~5毫克。

2.把好投饲关池塘养鱼投放饲料,要坚持“四定”的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根据天气、水质和鱼吃食等情况灵活掌握投放的饲料量。一般情况下,天气晴朗时饲料可适当多投,阴天要适当少投,雨天不投;天气闷热、雷雨之前应停止投放饲料;水色清淡要适当增加投饲量。鱼类争食激烈时,可正常投放饲料;上浮鱼群减少、争食不激烈时,要减少投放饲料,并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处理。鱼病治疗期间要适当控制投放饲料量。在饲料品种上讲究“精青搭配”,一般精饲料以投放后半小时内吃完为准,青饲料以当日吃完为准,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3.把好轮捕关入秋后部分鱼类已达商品规格,应适时起捕,供应市场。这样可降低池鱼密度促进其快速生长,并能在成鱼尚未大量上市前卖个好价钱,提高养殖效益。轮捕一般选择在早晚水温较低,溶氧较高时进行,适当降低池水水位;若有鱼缺氧浮头现象,严禁拉网捕鱼。起捕后应立即加注新水并开启增氧机增氧,使用二氧化氯或三氯异氰脲酸对水全池泼洒消毒,每667立方米水体用量分别为100克、200~300克,以防因拉网而受伤的鱼受到感染。

4.把好防疫关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好防疫工作。在饲料中添加0.1%大蒜素、1%维生素C和0.3%的免疫多糖,制成药饵,每隔20~30天投喂1次药饵,连喂4~5天,以增强鱼的抗病力。每隔10天左右用二氯异氰脲酸溶液对食场水体消毒1次,每立方米水体用量0.5克,防止细菌大量滋生。每月用鱼虫杀星(主要成分:氯氰菊酯,规格:5%)杀虫1次,每667立方米水体用量15~20毫升,以控制寄生虫鱼病发生。每半月用溴氯海因对水体消毒1次,每667立方米水体用量250~300克,以防细菌性鱼病发生。使用渔药要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

猜你喜欢

四关浮头鱼病
细谈精养池塘鱼类浮头
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巧妙应对鱼类缺氧浮头
震撼!屈老师第六期渔医培训班座无虚席,“一滴水诊断鱼病”新增内容惊艳全场
要注重防控2019年春季鱼病的再度暴发
把好课堂训练“四关”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小马过河》一课为例
加州鲈鱼塘蓝藻暴发,导致缺氧浮头、肝脏病变怎么办?这里有一份技术干货,请收好
养殖鱼类缺氧浮头的应对思路
干部锻炼成长要过哪“四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