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山丘陵区乡村“产景村”簇群化融合发展策略初探
——以龙泉驿区龙泉山乡村地区为例

2020-11-16冯都喜

四川建筑 2020年5期
关键词:龙泉驿区景区景观

冯都喜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1)

2017年9月,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拉开了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大幕。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不断深化,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和路径在逐渐走向清晰,围绕农业现代化、乡村产业等方面的乡村振兴新格局正在构建,但由于我国国情和地理特征较为复杂,不同地区乡村本底资源差异性较大,导致乡村振兴在微观落地实施中遇到很到问题,其中,低山丘陵区分布的大量乡村聚居点由于地理分布引起的不均衡发展问题尤为突出。为此,本文以龙泉驿区龙泉山地区乡村振兴为例,探讨低山丘陵区如何实现乡村多元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域落实。

1 低山丘陵区的概念界定和乡村发展研究综述

1.1 低山丘陵区概念界定

丘陵和山地的概念定义相对清晰,丘陵是指海拔在200~500 m或者相对高度在200 m左右的区域,山地是指海拔在500 m以上的区域,根据高度又可划分为低山(海拔500~1 000 m或者相对高度在200~500 m)、中山和高山区域。在此基础上,将海拔高度在200~1 000 m之间,相对高度500 m之内的区域定义为低山丘陵区。

1.2 低山丘陵区乡村发展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低山丘陵区乡村发展做法研究可分为保持行政边界的传统乡村模式和突破行政边界的区域乡村模式。在传统乡村模式上,匡垚瑶、杨庆媛等根据居民点适应性评价和规划政策导向,将乡村居民点划分为城镇转化、重点扩展、潜力挖掘、散点合并以及迁移五种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布局优化和产业发展指导[1];樊亚明、刘慧对景村融合的内涵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强化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以明确主题形象、创新旅游产品以及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景村融合路径[2];郝凌佳探讨总结了景区式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和规划策略,提出“景村融合、景村互补、景村一体、景村协作”的乡村规划理念[3]。在区域乡村模式上,陈挚、杨潇提出产业园+新农村聚居点的产村单元模式,依托规模化的产业基地布局新农村聚居点,对产村单元的规模、类型、布局模式、配套进行了研究[4];曾帆、邱建等提出打破传统行政村界线的产村融合路径,通过多种规划技术手段如产村单元、小组微生布局等进行生产和生活空间的整合[5]。

综观上述文献内容,在两种模式下对低山丘陵区乡村的分类优化布局、单元模式以及融合发展路径和策略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对以景区为核心进行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单元发展模式和策略以及适应低山丘陵区景区化发展的空间组织方式等还没有足够的研究。

2 低山丘陵区“产景村”簇群化融合发展策略

相比于平坝地区,低山丘陵区的乡村振兴受到地形等特定因素限制较多,因此,更应该从区域角度进行统筹谋划,整合乡村要素,加强特色资源的核心带动作用,自下而上确定乡村发展布局方式和用地规模,推动形成产景互动、景村相融、产村协调的发展格局。

2.1 以景定村,明确簇群单元选址

低山丘陵区具有生态敏感,资源种类丰富的特点,其景观资源可分为三种,即以山、林、湖、库为主的自然景观类,以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文化景观类,以乡村农业生产、加工过程为主的农业景观类。传统的乡村发展造成景区与乡村发展相对孤立,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在融合发展规划编制中借鉴区域发展等相关经验,结合已有的镇村体系,融入区域景观资源特色评价,在自然、文化、农业景观的特色识别基础上统筹布局景观核心位置和特色类别,重塑区域景观体系结构,形成全域分布均衡化和景观独特化的空间格局。同时,加强景区与农业生产景观的互补联动,增强景区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借鉴公服圈的服务原理,以景区为中心15 min自行车骑行距离为半径就近进行原有聚居点扩建和新建居民点选址(图1)。

图1 产景村簇群单元发展示意

2.2 以产定人,界定人口与用地规模

以往对人口的预测大多根据多年数据统计计算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进行累加,从而确定规划末期人口数量,这种方法在当前乡村产业快速发展和生态移民政策干预下很难适用。为更精确预测人口规模,需要自下而上,以产业为基础进行人口预测(图2)。产景村融合背景下乡村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加工以及景区旅游服务,其中农业生产又包括农耕类、农林类以及养殖类三大类,根据不同地区的现代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分析计算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如成都市的粮食生产劳动力需求为0.4 ha/人,猪养殖劳动力需求为12头/人等。同时对标农产品加工、景区服务成熟区域的就业劳动力标准,对农产品加工以及景区度假、旅游、休闲等产业预测景区旅游服务的劳动力需求。上述产业劳动力只覆盖了16~60岁人群,依托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数据,确定规划区域人口总规模,进而明确乡村建设用地规模和边界。

图2 簇群人口规模预测示意

2.3 以地定形,选择用地布局模式

受地形条件限制,低山丘陵区乡村聚居点分布呈现均衡破碎化、组团小型化的空间格局特点,严重影响了丘区聚居点居民配套服务设施的保障能力,不利于乡村振兴的民生治理以及文化培育。因此,如何结合丘区用地条件尽可能聚拢小型聚居点成为丘区乡村振兴的关键。

类比增长极理论在区域发展与规划上的应用,在产景村一体化发展中,依托丘区景观多元景区化打造乡村发展极核,通过核心景观聚拢居民点,最终形成区域范围内大分散、小集中的簇群化布局模式。在围绕核心景区集中聚居点过程中,浅丘区域和陡丘区域的布局方式差别很大。浅丘区域地形相对简单,用地条件较好,核心景观外通过多条道路分割,为使核心景观辐射均衡,集中聚居点以道路为骨架,形成“带状串珠式”的空间布局;陡丘区域生态敏感性高,用地局限,核心景观道路呈现层叠状,因此,陡丘区域聚居点适宜围绕景区分台地进行集中,形成“层台式”的空间布局。综合来看,丘区范围内产景村融合发展中乡村聚居点适宜形成以“带状串珠式+层台式”布局为主的特色聚居模式(图3)。

图3 层台式+带状串珠式布局示意

3 龙泉驿区龙泉山地区乡村“产景村”簇群化实践

3.1 龙泉山乡村现状基本特征

龙泉驿区龙泉山海拔在460~1 051 m之间,整体地貌以低山和丘陵为主。区域范围内资源丰富,园地和林地占比达到65 %,18座湖泊水库分布其中,同时保存有数量众多的文保单位,涵盖了古蜀、宗教、摩崖等多种文化种类。随着龙泉山生态移民和森林公园建设的加速,区域内的风貌景观得到有效提升。

3.2 龙泉山乡村发展问题

3.2.1 产业融合发展不充分,景区季节差异明显

龙泉驿区龙泉山区域现状一、二、三产缺乏互动,一方面以水果种植为主的农业主要销售鲜果,产业链延伸不足,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另一方面,景区季节性景观差异较大,以4A级景区山泉镇桃花故里为核心的旅游业,旅游人数集中在3月桃花节,缺乏对龙泉山四季特色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深入的挖掘和旅游策划。

3.2.2 总体风貌协调性较差,特色差异化发展较弱

整个龙泉山地区乡村建筑风格较为多样,与四川传统民居风格割裂,同时建筑色彩杂乱,违章建设、乱搭乱建现象严重,景观风貌不佳,同时区域内分布的文物古迹保护与利用力度较弱,缺乏客家文化、驿站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传承。

3.2.3 设施供应体系不完善,设施利用率较低

龙泉山地区现状村庄用地分布较为散乱,组团小型化特点明显,因此聚居点设施配套较少,龙泉山地区公服和市政设施,如教育、供排水设施等都集中在山泉、茶店等镇的镇区部分,但由于低山丘陵区道路连通可达性很低,偏远地区聚居点对设施的使用成本较高,造成大量文体娱乐设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3.3 龙泉驿区龙泉山乡村振兴实践

规划基于产景村融合发展策略,对龙泉驿区龙泉山地区空间结构、道路交通以及设施配套进行特色化打造。

3.3.1 以自然与文化资源为核心,扩展培育产景村融合簇群

龙泉山森林公园整体被定位为“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心、国际化的城市会客厅”,因而更需要对区域的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注重控制建设规模避免资源浪费。通过梳理龙泉山的自然、文化以及农业景观资源分布和保护利用现状,同时结合龙泉山森林公园相关规划,重点发展生态科普教育、山地休闲运动、花果山旅游以及文化体验等功能,形成以龙泉湖为核心的高端总部区,以枇杷种植、百工堰为核心的生态体验主题区,以金龙长城、金龙湖、金龙寺为核心的客家文化主题区等十六个特色场景化的簇群(图4)。

图4 龙泉驿区龙泉山地区空间布局规划

各个簇群的核心景观根据不同层次的服务人群进行功能策划,围绕主题理念进行场景深化营造,按照3A或4A级景区标准进行施工建设。依托簇群景观的极核辐射作用,引领周边农业产业和居民点集聚,推动乡村地区旅游向产品独特、内容多元进行转变。

3.3.2 构建簇群互通、山城景一体的道路与景观体系

综合龙泉山地区簇群发展的空间格局以及区域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一环多网”的车行道路系统,营造多元道路景观界面。区域内以主要旅游环线串联十六个簇群,从环线上延伸出连通每个簇群的次要旅游线路,构建景点—大型聚居点—城区的公交线路,同时增强城区干道与环线的联系,新增5处环线与高快速路之间的出入口,提高龙泉山各簇群和聚居点的便捷可达性。根据道路两侧不同景观风貌、簇群主题及地形地貌等要素,沿道路线路按照花木、灌木、乔木、彩田、桃岭以及枇杷等七大类界面进行控制,实现道路景观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特色营造。依托带状道路景观风貌串接区域景观和簇群景区,打造龙泉山点、线、面结合,多层次复合的景观体系(图5)。

图5 龙泉驿区龙泉山地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3.3.3 确定簇群规模,均衡布局公服与市政设施

根据龙泉山地区每个簇群的农业生产资源量以及旅游度假等休闲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综合计算确定龙泉山地区乡村常住人口。按照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80 m2的标准计算,确定整个龙泉山地区村庄总建设用地面积。结合村庄现状建设用地布局以及用地适宜性评价,通过空间腾挪、化零为整、存量盘活等优化措施,实现龙泉山地区用地精明收缩与集约化利用,为产景村融合发展形成强有力的空间载体支撑。

基于各个簇群人口规模和景区标准进行配套设施布局,均衡保障游客和乡村居民供应需求。以簇群为单元,对应居住组团的人口标准,按照低于1 000人、1 000~3 000人、大于3 000人划分小、中、大簇群规模。将适用于平坝地区的镇区—社区—林盘聚落三级公服设施配套体系转化为根据大、中、小簇群公共配套标准,每个簇群根据聚居点规模等级进行公服设施布局(图6)。

图6 龙泉驿区龙泉山簇群公服设施配套规划

4 结束语

产景村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低山丘陵区的资源特色,在对自然环境最低程度破坏的基础上提升乡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又能够均衡保障村民的配套服务水平,有利于乡村振兴五大目标的实现。虽有很多利好,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本文相关内容还不够深入,还需要对产景村融合的体制机制,综合运营方式以及政策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

猜你喜欢

龙泉驿区景区景观
景观别墅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我的懒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