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类题研究之实用类文本命题区块链重点题型简述与答题策略

2020-11-16江西涂韶华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0年4期

江西 涂韶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自公布以来,成为指导高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将学业质量水平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类,每类设定五个不同的水平,明确规定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的导向,可围绕情境选择相关材料,设置一组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是以间断性文本内容组成的一组综合性阅读文本,可以是图文结合方式呈现的多则材料,也可以是不同内容的文本材料组合,话题鲜活,信息量大,概括性强,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考生阅读材料时,要具有一定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联系积累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解释文本的意义,注重提高个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并对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反思与评价。我们先回顾2017年至2019年的高考实用文本阅读题的设题情况:

考点题型2017年2018年2019年命题术语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区块链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4.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概念或术语的理解文本内容的综合分析把握图表信息综合材料,探究问题√√“概念+内涵/外延”√√√√√√√√“内容+客/主观题”√√√√√√√“图表/流程图+转换”√√√“观点+显性/隐性”√√√√“文本+推断”

近三年来,高考全国三套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所选的文本形式均为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多为新闻、调查报告、科普类专著、学术论文以及相关的图表等,对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层级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程度的考查,命题重点在对材料概念的理解,筛选并整合材料信息以及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分析与评价以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等,命题趋势上呈现出围绕某一文本本体知识要素的集合(即本文采用的“区块链”这一术语)。

一、命题区块链:“概念+内涵/外延”类

近几年,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小题设题形式都是选择题,即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和给定的4个选项,加以选择。设题多为“下列关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的形式。这是从选择的角度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要求学生做到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判断选项表述是否符合文本对概念的阐释。这种题型体现了综合考查的特点,要求学生从理解概念、把握重要的句子、筛选文中信息以及作者观点态度等多角度把握文本。高考实用类文本概念角度的命题共性特点一般是“概念+内涵/外延”,选项往往立足于文本材料的概念或术语,从文本中分散的信息加以整合,有显性地表述,也有隐性表达。

显性命题一般对原文“是什么”的内容采取“凝练式”地“截取”。如2019年全国卷Ⅰ:

4.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

( )

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要求选出“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四个选项对“修复工作”的内容进行了显性地表述,将选项关键语句定位文本区域,进行一一比对,可得出答案。A项,“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张冠李戴,结合原文“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可知“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是脱水,属于治理方面的技术。

隐性命题对原文比较分散的信息运用“聚焦式”的方法进行“糅合”命制。如2019年全国卷Ⅲ:

4.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奥运会,最终成就自己。

B.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对“鸟巢一代”志愿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将这段经历内化为一种志愿精神。

C.志愿服务不能单纯理解为志愿者只有奉献,没有获得,其实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提升个人价值、增长职业技能等会有所帮助。

D.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

四个选项是对“志愿服务”的内容进行了隐性地表述,答题时,首先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然后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分析,明辨句子内在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假设关系、转折关系等,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比对判断。A项,“最终成就自己”无中生有。原文说“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但没有说最终成就自己;再根据材料二“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等内容可知,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在本质上是奉献的,强调社会意义。

显性表述大多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和转述,有利于解题时定位信息区间;而隐性表达则大多是关于作者观点态度与立场的理解分析,这也是命题人常设置错误之处。

我们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概念类选择题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明确选项是对部分内容的分析表述还是整体内容的理解概括。其次,找出文中重要概念在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从句意与逻辑关系上逐一比对。

二、命题区块链:“内容+客/主观题”类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般以“文本内容的综合分析”来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客观选择题,通过对信息材料的整合,考查学生对四个选项的甄别能力;二是主观简答题,要求考生根据设题要求或情境任务,对文本材料进行整合。

1.“内容+客观题”类

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小题的设题形式是选择题,即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和给定的4个选项,加以选择。题目多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一形式。这是从选择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种题型要求学生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高考实用类文本内容角度的命题共性特点一般是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如2019年全国卷Ⅱ: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材料一的社论沉雄庄重,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材料二的报道用确凿事实和翔实数据凸显我国科技实力,唤起读者强烈的自豪感。

B.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虽然有苏联专家援助,但在建桥伊始就计划全部工程使用我国自己的材料和人力,从而培养锻炼新中国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

C.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总体跨度和海底隧道、进海最深的沉管隧道、最重的隧道对接沉管,以及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和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D.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大型桥梁工程摆脱了以往的落后面貌,数十年来的中国桥梁建设史,也反映了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关于文章的内容,要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关于手法,首先看选项中对手法的概括是否得当,然后看分析的是否合理。C项中“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表述不当,应为“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

2.“内容+主观题”类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第3小题设题形式以主观简答题,即要求考生归纳概括文本内容,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这种题型要求学生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层次进行部分的理解。如2019年全国卷Ⅲ:

6.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

本题要寻找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的依据,其实就是在寻找单车猎人和志愿者之间的契合点,这又要从“打猎”行为的意义上去寻找。通过前两则材料可筛选志愿服务的实质和意义,通过材料三可以寻找单车猎人的行为和意义。最后还要注意题目中的“新型”,主要体现在单车猎人是促进时代发展的新力量。解答这类题型,首先要通读材料,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抓准问题的本质进行筛选。

对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内容+客/主观题”类考查题型,我们答题可以分两步:第一,定位比对,即抓住关键部分,定位原文,仔细比对。第二,归纳层次,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筛选整合。

三、命题区块链:“图表/流程图+转换”类

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命题中,图表形式较为常见,表现了提取信息多样化的命题视角。如2017年、2018年、2019年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均有考查。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考查对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及关键信息的分析等;二是考查流程图的理解,主要是以流程图的方式梳理文本的内容、事件的发展过程、材料的结构等。

1.“图表+转换”类

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图表材料包括表格、柱状图等,命题形式以“图表+转换”,即把图表内容转换成文字表述,选项呈现的是对图表内容的分析,重点分析极值和不同时间、不同事物的对比以及变化趋势等。如2018年全国卷Ⅲ: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书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达到344亿元,网店渠道达到280亿元。

B.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年市场码洋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

C.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当中,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D.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

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了解图表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意思,其次根据图表内容发现其所揭示的规律,最后将图表揭示的规律与选项进行比对。D项,选项中界定的时间段是“2010—2015年”,概括的特征是“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由图1可知,2010年和2011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38%和5.96%,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故选项中“增速下降”表述错误;另外,“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于文无据。

解答这类题型,首先要根据选项表述明确比较、分析的对象和内容,注意图表中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别,对其加以横向比较;其次要明确选项中要求的比较区间,并在图表中找到相应的数据;最后要将选项与图表中相关数值进行对比,对图表内容进行整体分析。

2.“流程图+转换”类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形式是“流程图+转换”,即把材料文字内容内容转换成流程图,选项呈现的是对材料内容层次或关系的梳理。如2019年全国卷Ⅱ:

4.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D项,“实现数据融合”与文意不符,原文说“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根据流程图的关键性信息带入选文进行逻辑关系、先后顺序等角度的比对理解。

实用类文本阅读“图表/流程图+转换”类考查题型,我们答题可以分两步:第一,抓住图中关键词语,理解信息;第二,定位原文,仔细比对。

四、命题区块链:“观点+显性/隐性”类

纵观近三年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一般涉及一个主题或问题、由三四则材料组成,“综合材料,探究问题”型命题常涉及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观点,材料文体特征的差异性,不同材料写作角度和侧重点等语文知识,命题指向呈现“观点+隐性/显性”的特征。

1.“观点+显性”类

所谓“观点+显性”类命题是指实用类文本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明显表现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和社会立场。我们以2018年全国卷Ⅰ为例来说明:第一则材料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观点句是“‘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则材料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观点句是“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第三则材料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观点句是“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跨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设题: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本题从材料“显性观点”角度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说出三则报道的不同侧重点及其原因,体现了实用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的属性。第一问,回答三则报道的侧重点,其实就是分别概括出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显性观点”。第二问,要从国家、科技发展新闻的作用、媒体的性质等层面分析,这就属于“综合材料,探究问题”类题型了,在此不赘述。

2.“观点+隐性”类

所谓“观点+隐性”类命题是指实用类文本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客观地叙述事件,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和社会立场隐藏在材料之中。我们以2018年全国卷Ⅲ为例来说明:材料一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材料二的图表摘自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材料三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十”时代的图书出版》。通过材料出处,我们可以大致知道每则材料的侧重点,材料一侧重“图书出版”的两种情况,实体出版和数字出版,材料二侧重“图书零售市场”情况的介绍,实体店和网店销售规模的介绍,材料三侧重互联网给图书出版带来的变化。所选的三则材料,重在客观介绍“图书”几个层面的问题,并没有直接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设题: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

本题设计角度从材料“隐性观点”角度要求学生通过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把握作者对“图书出版业发生转变”的论断。命题给出概括的方向或前提,让考生去筛选相关信息,再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加工。

“观点+显性/隐性”类答题首先要审清题干,把握命题指向;其次要依托文本,组织答案。

五、命题区块链:“文本+推断”

“综合材料,探究问题”要求考生对材料中涉及的相关概念、现象和问题等进行探索,常见的命题角度有原因探究、观点分析、措施建议和启示感想等。这类试题的答案往往不能从文中直接找到,需要考生根据题干的指向并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推断。如2019年全国卷Ⅰ:

6.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

本题考查考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材料并没有直接阐述“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这就需要考生根据文本的提示信息进行分析、推断。从拟定的去酸方案和修复方案可知,档案文件受损问题主要是纸张易碎、纸张酸化严重等,然后可以从文件形成时间、纸张质地和当地气候等方面分析受损原因。从材料三第一段可以看出,这些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年代已经比较久远;从纸张质地来看,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且纸张已经严重酸化;根据毛里求斯的气候条件,联系材料二中提到的温度和温度对纸张寿命的影响,可知湿热多雨的气候也是档案文件受损的重要原因。

又如2017年全国卷Ⅱ:

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此题信息区间涉及两则材料,属于较复杂的推究归纳题。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这个问题,注意题干中“结合材料”一语,从文本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探究,切忌凭空随意作答。从材料一所列图表可以看出,虽然知道垃圾应该分类的人很多,但清楚地了解并坚持分类存放、投送垃圾的人却不多,由此可推断出应强化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让他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从材料二第一段中“有人说”的话语及第三段中“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可推断出政府也要负起责任。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文本+推断”类题,必须要做到依托文本合理探究:(1)细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2)细读材料,整体把握。探究问题的前提是要把“问题”弄清楚,这就需要对文本进行细读,厘清材料内容和层次;(3)一定要依托文本内容进行推断,不可臆造。

总之,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的“非连续性”文本特征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是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融为一体的阅读形式。因此,考生要学会从多元的文本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组合信息,在做题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1.重视“部分—整体”阅读

目前高考实用文本由多则材料或多样材料文本形式,呈现出“碎片化”特点,这就要求考生既要重视各个材料的阅读,又要重视由各个部分构成的非连续文本材料的整体阅读。题目所设置的选项会涉及各个部分材料的内容,学生要找准题干与文本所展示的内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进而对材料进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它们之间的异和同。整体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对多则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了解各个文本材料的阐述方向,明确材料之间的异同,探究材料之间的联系,从而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及文本主题。

2.掌握题型—解题策略

高考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题型均由两道单选题(一道选项不正确和一道选项正确)和由一道主观题构成,单选题侧重于理解文章内容,主观题侧重于概括文章内容,分析基本作用。就试题难易度来看,难度不高。单选题要对应文本,寻找信息。在做单选题时,发现文本材料的主要信息、关键信息是解题的核心。在读文章时,要善于抓住文章中包含解题信息的关键词语句子,快速锁定解题的目标。主观题要审清命题,整合结论。此类题设置出发点是在提取文本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将多个材料的内容梳理之后,重新组合,然后要求考生通过归纳、比较、综合等手段加工处理,分析多个文本材料信息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命题的意图,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综合2017年至2019年三年新高考命题来看,实用类文本的考查有变难的趋势,在信息阅读能力水平上有更加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新闻、报道、通讯、调查报告、科普文、学术专著等不同类型的非连续文本的阅读积累,培养基于“命题”形成的文体“要素+”的区块链的理解分析能力,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语文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