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0-11-15
平原县以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为突破口,探索实施了“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现代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的路子,推进土地、产业、人口“三集中”,加快一二三产融合,逐步实现土地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居住社区化、农民职业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截至目前,全县共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1个,创建省级、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5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
实施“三集中”,实现“三提升”
桃园街道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桃园示范区项目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探索推行“三集中”路子,切实提升了农业现代化、农村治理能力、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比如,桃园街道探索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模式,合作社负责种植和管理,鲁望公司负责垫资批量购进良种、肥料、药物等生产资料,提供农业机械,并做好生产指导及销售,签订收购协议,发展订单农业。分红模式为夏季和秋季两次分红,保底分红800元,超出800元的利润进行二次分红,40%归社员,30%作为集体收入,30%归管理者。目前鲁望集团整建制流转土地2万余亩,扩建4万平方米规模化服务中心2处、日烘干能力1000吨粮食烘干塔3座、2000吨储粮仓4座。大型农业机械、植保无人机、智能水肥一体化等现代高科技农业装备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大力推广使用,有效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产业向园区集中,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在桃园街道,由鲁望集团流转2万余亩耕地集中打造的优质高效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千亩生态农场20个,生猪养殖场投产1处、建成3处、开工16处。采用“211”模式(2个人、1000亩地、1万头猪)进行管理,发展种养一体、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生态农业。去年,桃园示范区项目拆迁改造中,完成了13个村的拆迁任务,今年又有11个村庄正在拆迁中。201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启动了集中供暖、供气一体化等工程,全县所有入住社区实现集中供暖、用上天然气,各类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人口向社区集中,提升了农村管理水平。针对农民群众上楼后的管理新形势,平原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创新社区管理方式。龙门街道军仓社区的11个村组、1700多户村民混住在55栋楼房,在实现居住社区化的基础上,街道办对军仓社区组织架构进行改革,探索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的组织架构,通过选举,由原村支部书记担任社区党委委员和网格党支部书记,下设产业发展、财务管理等“四办两公司”,由11名主职干部竞聘上岗,原村两委干部任成员,解决了“村合事不合、村合人不合、村合服务不合”的问题。
产业兴旺,乡村全域振兴初步形成
平原县各乡镇立足发展实际和产业优势,坚定不移走特色农业产业引领乡村振兴之路,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龙门街道立足区位优势,围绕“1+2+7”的工作思路,坚持招引、整合、培育并重,规划建设平恩路北侧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南侧田园综合体两个园区,打造富硒林果种植、食用菌种植加工、富硒旱水稻种植、高效农业种植、特种水果种植、特种玉米研发推广、田园综合体7个具体产业板块。军仓社区整合11个村级合作社、1万亩土地,打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龙头企业+城市社区资金”模式,发展水果订单种植,实现了企业、合作社、城中村的多元发展。
恩城镇以盛堡啤酒特色小镇建设为载体,将社区建设、美食文化、美丽乡村、扶贫产业园等要素纳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盘子,打造吃、住、娱、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特色强镇。坊子乡、王杲铺镇、王打卦镇已发展成为具有规模优势的瓜菜、林果等特色乡镇。王庙、王凤楼、三唐三个乡镇的养殖也初见规模。目前,各乡镇形成了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绘就了符合乡镇特色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示范引领,村庄振兴有了希望
发展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平原县创新探索以党支部领办股份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土地股份合作社+田园综合体”等模式,建立了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村财、村民收入双赢。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中,各乡镇(街区)因村制宜,以点带面,涌现出了一批乡村振兴的典型,比如,以前曹镇郑庄为代表的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独立生产经营模式,以王杲铺镇为代表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模式,以桃园街道为代表的“土地股份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以王凤楼镇李天栋村为代表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这些发展模式鼓舞了全县干部群众的士气,形成了“头雁领飞群雁跟”的示范引领效应,带动平原县乡村振兴工作整体推进、全面提升。
依托党支部领办土地合作社,平原县不仅保证了村民的基本土地收入,而且解放出来的劳动力靠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同时村集体收入也得到大幅提升。目前,全县共在236个村庄成立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村集体年平均实现收入4万元以上。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建议
抢抓机遇,大力发展高端农业。一要坚持龙头带动作用。瞄准国内国际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辐射带动面广的高端农业龙头企业,这样既保证了乡村振兴,也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平原县地处鲁西北平原,目前尚无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要抢抓机遇,争取尽快引入大型高端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做大做强福洋生物、宜瑞安、军粮食品等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支持扶持力度,壮大企业发展。三是依托新希望、牧原、佳和、峪口、鲁望等企业实施的农牧结合、种养循环项目,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农业,促成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通过乡村振兴把平原县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科学规划,引领推动乡村振兴。要坚持规划引领,坚持“多规合一”,聘请高端规划机构抓紧编制符合平原实际的战略实施规划和5个专项规划。有条件的乡镇、村庄也要结合实际编制村庄规划,明确不同村庄、不同阶段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和具体目标,分梯次、有重点、多样化推动乡村振兴,科学合理投入资源要素,最大限度地避免“打造盆景”的短期行为和“撒胡椒面”的无效投资。
多措并举,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一是把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配齐配强乡镇干部。二是加大对中高级专技人才的引进。要制定优质人才和实用人才激励政策,尤其是农村农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让人才吸引来、留得住,吸引培育一批涵盖种植业、畜牧业、乡村旅游、农村机电、农村电商、农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实用人才。三是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乡村振兴要驶上快车道,亟需对土地有感情、懂技术、会管理、熟悉市场的“新农民”。各乡镇在大力招引人才的同时,尽快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重点围绕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领办人及有创业计划的大学毕业生、退伍返乡军人等人员开展培训,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加快乡村振兴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