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扶贫助力农村可持续发展
——以陇南市绿色扶贫模式为例
2020-11-14张艳荣
白 雷,张艳荣
(甘肃农业大学 财经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回望我国的扶贫工作,已有60 多年的历史。从1978年开始实施“以工代赈”的扶贫战略为起点,1994年制定《国家七八个扶贫攻坚计划》标志着扶贫进入攻坚阶段,2000年提出了“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目标,2013年11月,习近平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思想,2015年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2020年要实现贫困人口和贫困县全部摘帽和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史无前例的成就,到2018年年底,我国的贫困发生率已经下降到1.7%[1],近期虽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预计2020年底仍然能顺利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当前,我国的脱贫攻坚已进入到了冲刺阶段,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即将实现,在2020年底贫困人口将实现全部脱贫,但这并不是终点,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的彻底解决,而是进入了另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贫困问题由收入贫困转向包括生态在内的多维度贫困,明确扶贫目标和创新扶贫方式将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2]。而新的任务和要求将是高标准、高质量的可持续减贫,那我国的长期可持续减贫,路在何方?保护生态环境、绿色扶贫是新起点面临的新的挑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必须与农村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这对减缓发展需求的冲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绿色扶贫是针对中国贫困地区生存环境普遍恶劣、贫困加剧等问题提出的一项反贫困对策[3],旨在通过生态环境的治理与重建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其实质就是“将绿色产业化,将产业绿色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旺则百业旺,因此,打破传统的贫困识别标准,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角度来看待农民脱贫问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才能更好促进生态保护和反贫困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脱贫,取得生态保护和农民减贫的双赢效果。当前,我国各省的贫困状况有所减缓,西部贫困减缓的效果明显,而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最大的贫困连片区之一,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脆弱,既需要发展经济,更有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因此绿色可持续发展与减贫结合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要着眼长远,将绿色减贫理念贯穿于乡村产业发展的始终[4]。基于此,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陇南市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绿色扶贫模式并找到制约因素,更好的推进西部地区及全国的以“绿色减贫”为目标的扶贫与发展。
1 绿色扶贫的界定
绿色扶贫是在保护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而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新的扶贫方式[5]。这种扶贫观的核心在于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即从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向追求贫困地区整体地与生态结合的现代化发展,从单纯追求物质的发展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而达到全面脱贫[6]。绿色扶贫突破了传统意义上脱贫的局限,强调扶贫工作要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融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注重生态补偿,坚持走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贫困地区可持续、内源性脱贫。
2 研究区概况及绿色减贫模式
2.1 研究区概况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毗邻陕川两省,扼陕甘川三省要冲,被誉为“陇上江南”。全市有成县、徽县、两当、西和、礼县、康县、文县、宕昌八个县和武都区。陇南市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扶贫中,发展为绿色扶贫模式,实施“生态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目前350个村中建成和建设提升的美丽乡村达317个,成为西部地区绿色扶贫的典范。下文对主要的发展模式进行详细介绍。
2.2 研究区绿色减贫模式
通过第一阶段的调查了解到,陇南摒弃旧的扶贫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坚持“不砍树、不埋泉、不毁草、不挪石”的乡村原生态保护理念,并提倡“就地取材、顺势而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坚持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可持续减贫之路。主要的绿色扶贫模式如下。
2.2.1 “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案例1:阳坝镇。阳坝镇总面积505 平方千米,优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农业资源。茶园面积达3.05万亩,种植天麻面积达2980 亩,种植魔芋面积达443 亩,羊肚菌种植面积达5 亩。为了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减贫的路子,阳坝镇一改传统“帮扶导向”扶贫的路径,成立了79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了一批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建立了茶园、天麻、菌菇等种植基地。合作社主要是作为企业和农户的纽带,联合基础的农户,创造经济利润,最后以红利的形式发放。在农业合作社的指导下,农户进行种植培育,龙头企业主要负责在精深加工、市场开拓、品牌塑造等方面实现创新以及突破,使得特色产品销出去。另外,还采取了奖补措施以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累计发放产业奖补资金86.41万元,配股资金102.8136万元,实现产值286万元。将茶园发展成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茶园采摘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集茶园观光,既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又美化了环境,并且发展成了一种造血式的、可持续的产业链,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产业绿色化”模式。
2.2.2 “合作社+农户+基地”稀有树种观光园运作模式。案例2:左家庄。左家庄村发展红豆杉培育生态观光园,观光园计划占地面积400 余亩(含300 余亩红豆杉生态培育基地),在红豆杉种植基础之上,在园区内建立红豆杉特色酒坊、规模500 头的生态土猪养殖场、500 箱中蜂的绿色养殖园和红豆鸡林下散养基地。观光园由康县田园牧歌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采购栽植300 余亩的红豆杉,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运转模式,支付劳务报酬,每年在农户固定土地分红的基础上根据合作社效益对农户定期增加分红,合作社既是中介,又对农户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带领作用。农户作为主体,主要是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就地转移富余劳动力参与建设。观光园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的运营中为周边群众(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带动左家庄及周边村20 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0余名劳动力就地就业;直接和间接带动左家庄及周边农家乐、农家客栈、农特产品等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2.2.3 “党支部+协会+基地”的苗木产业运作模式。案例3:徽县高桥乡黑松村。徽县气候温暖湿润,丘陵、盆地相间,素有“陇上小江南”美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森林覆盖率极高,为发展苗木繁育创造了资源优势。高桥乡黑松村是起步最早的繁育基地,当地的党支部发挥着带头宣传的作用,带领农户积极参与进来,建立了高桥乡黑松村苗木基地,党支部也带领当地农户创新成立了苗木繁育产业协会。协会主要负责为农户提供资金扶持、管护、销售等配套服务,与甘肃省林科所、陕西省苗木繁育中心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购进新品种种苗,并且通过举办苗木培育的专项培训班、邀请农业院校的专家讲学以及组织农户外出培训等方式,提高栽培要点、繁育技术、苗木管护、病虫害防治、市场销售等知识和经验,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技术和苗木培育专业化水平。农户作为培育的主体,在党支部和协会的组织和带领下,积极地投身于育苗产业中,积极合作竞争,涌现出了苗木繁育大户16 户,与几家大型公司签订长期供苗协议,使苗木培育产业蓬勃发展。
高桥乡黑松村的成功实践,为徽县提供了富民增收的导向,有条件的乡镇都积极参与进来,到18年为止全县发展育苗生产专业合作社30个,组建苗木公司8 家,形成规模效益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始终将“人均一亩苗,致富奔小康”作为产业发展目标,截止2019年底,全县苗木基地面积发展到16万亩,产值突破16亿元,确保实现全县16万农民群众有自己持续的收入来源。这就是典型的“绿色产业化”发展模式。
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3.1 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2020年4月调研组对甘肃省陇南市4个县实地调研所得,选取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绿色扶贫的受助对象。本调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访谈的形式,与村干部及少数农民沟通,对绿色扶贫运作模式及可能影响绿色扶贫满意度的因素有了一个大致了解;第二阶段是将这些可能涉及的因素总结做成问卷的形式,大范围的实施了走访调研活动,得到了相关数据。调研内容包括受访者的个体特征、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对绿色扶贫的认知和满意度情况。调研共发放问卷400 份,收回397 份,剔除缺损的,收回的有效问卷为382 份,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3.2 调研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在调研的382个样本户中,有343个表示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39个表示有点不满意或一般,满意度为89.79%;总体来看,农户对绿色减贫效果的满意度很高。在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理念认知情况的调查中,有18.36%的农户不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知晓度是比较高的。
4 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满意度分析
4.1 变量选取
本文从居民满意度的角度来分析绿色扶贫的实施助力农村可持续发展,将农村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将满意度划分为很不满意、有点不满意、一般、有点满意、很满意五个等级。将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知、对绿色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等作为影响因素,利用获得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4.2 模型选取
探究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了更好的实施绿色减贫政策,以助力可持续发展,根据调研数据,因变量分为五个有序的等级,因此采用有序Probit 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函数表达形式为:
其中Y*是响应变量,是不可观测的,X*i是解释变量组,相当于一个向量,β0为常数项,β 为向量参数,ε 为随机扰动项。因为本文变量分为五个等级,所以假设四个分界点Y1、Y2、Y3、Y4,表示农村居民对绿色扶贫满意度评级的未知分割点,分割点与不可观测变量Y*的关系是[7]:
模型如下:
变量取值及统计特征如表2 所示。
表2 变量定义及描述统计
4.3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Stata 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多元有序Probit 模型回归,回归之前进行了多重共线性检验,剔除了无关变量[8],然后回归分析了农村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变量回归结果
4.3.1 年龄对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有负向的影响。从回归结果来看,年龄对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的影响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农村居民年龄越大,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的满意度越低。根据调研组的实地调研,年龄越大对土地依赖的观念越强,而绿色扶贫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农民的土地,种植作物的自由度降低,因此不满意,而年龄越小越倾向于从事旅游业等非农活动,绿色扶贫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因此满意度更高。
4.3.2 文化程度对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有正向影响。从回归结果来看,文化程度对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的影响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越高,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越高。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越高越能意识到绿色扶贫带来的内生的、可持续的脱贫效果。
4.3.3 居民对绿色扶贫的了解程度对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有正向影响。从回归结果来看,居民对绿色扶贫的了解程度对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的影响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农村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越了解,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的满意度越高。可能是因为居民对绿色扶贫的越了解越能意识到绿色扶贫带来造血式的脱贫效果,对绿色扶贫政策更有信心。
4.3.4 居民人均收入对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有正向影响。从回归结果来看,居民对绿色扶贫的了解程度对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的影响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越高,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越高。因为居民收入越高,感受到的减贫效果越好,对绿色扶贫政策更有信心、更满意。
4.3.5 居民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了解程度对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有正向影响。从回归结果来看,居民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了解程度对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的影响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农村居民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越了解,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越高。可能是因为居民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越了解,越能意识到绿色扶贫的重要意义,对绿色扶贫政策更有信心,满意度更高。
4.3.6 政策影响收入的认知对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有正向影响。从回归结果来看,政策影响收入的认知对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的影响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示绿色扶贫政策对家庭收入的提高作用越大,农村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越高。因为影响越正向,农民感受到的好处越多,减贫效果越好,对绿色扶贫政策更满意。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从调查的数据样本来看,有89.79%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仅有10.21%表示一般或者有点不满意,总体来说满意度是很高的,表明陇南市的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是比较成功的,对其他地区及周边贫困地区的绿色扶贫是有较大指导意义。还发现有18.36%左右的居民表示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太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扶贫的实施,表明政府在这方面的宣传还应加强。
由回归结果分析可知,年龄、文化程度、居民对绿色扶贫的了解程度、居民人均收入、居民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了解程度、政策影响收入的认知对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居民对绿色扶贫的了解程度、居民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了解程度、政策影响收入的认知三个因素相对来说更加的显著,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可持续发展理念、政策影响收入的认知越了解,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更加满意,支持度更高。
5.2 建议
5.2.1 各级政府要把绿色扶贫的具体实施内容、执行标准和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时向农村居民宣传到位。提高农村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及相关理念的了解程度,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对绿色扶贫政策实施的满意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5.2.2 应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及人才的回流,政府、合作社及协会应积极鼓励引进高学历、高技术、专业化人才,使人才资源成为绿色扶贫的后盾,引领绿色扶贫走上专业化道路,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5.2.3 让新互联网技术支持绿色扶贫产业。应因地适宜、统筹考虑贫困地区的产业现状,融入互联网、电商技术、农业金融等,使各类绿色扶贫产业生产、加工和销售更加精细化,满足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和产业融合的实际需要,推动贫困地区高效脱贫。
5.2.4 探索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减贫新途径,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建成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茶叶、花椒、天麻、山核桃等特色产业为媒介,借鉴优秀的绿色减贫模式,探索出“加工园区+种养基地+科研中心+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五位一体的发展新模式。要将文农林旅有机结合,对特色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让贫困群众享受到更多绿色产业发展红利[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