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融合显像对早期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比较

2020-11-14官荣光雷生红李平陈进旺

医疗装备 2020年18期
关键词:准确度灵敏度良性

官荣光,雷生红,李平,陈进旺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广东中山 528415)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全身骨显像是早期诊断肿瘤骨转移的首选方法,可清晰显示骨转移部位、数目及大小,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1]。但ECT全身骨显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放射性核素的摄取增加不具有特异性,因此,常需额外通过其他检查获得解剖图像后,才能做出最终诊断;此外,其图像分辨力较低,对于解剖结构的重叠或结构复杂的骨骼定位较为困难,因此,对于脊柱单发的转移性骨肿瘤及骨质退行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欠佳[2-3]。在多数情况下,临床常基于ECT全身骨显像进行MRI或CT检查,以获得最佳诊断,但两种方式序贯使用可造成时间及经济方面的浪费。SPECT/CT融合显像是将形态学显像CT及功能学显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图像进行同机融合,结合了高分辨力形态学结果及高敏感性功能性图像,对于提高骨骼系统异常的检出率具有较大帮助[4-5]。本研究旨在比较SPECT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对早期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SPECT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的78例疑似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25~77岁,平均(55.62±10.29)岁;肺癌32例,乳腺癌29例,食管癌17例。纳入标准:有骨外原发性恶性肿瘤病史,并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临床怀疑合并骨转移;行SPECT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患者均知情且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全身弥漫性骨转移的患者;病灶无法计算的患者。

1.2 方法

静脉注射99mTc-MDP(广州市原子高科同位素医药有限公司)1 110 MBq,注射后饮水500~1 000 ml,3~6 h后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前嘱受试者去除金属饰物,排空小便;采用SIEMENS Symbia T6型6排双探头SPECT/CT进行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双手伸展手心朝上,上下探头尽量贴近患者。

全身平面显像:采用低能高分辨力准直器,采集能峰140 KeV,窗宽20%,矩阵1024×1024,扫描速度18~20 cm/min。

SPECT/CT显像:以病灶为中心,选择病灶骨断层范围,行CT透射扫描,采集条件为双探头行椭圆轨迹旋转180°,每祯6°,15~20 s/祯,矩阵64×64,连续收集360°;SPECT与CT扫描时间间隔<3 min,CT扫描参数为120 kV、160 mAs、层厚5 mm,连续扫描。

图像重建与融合:采用Syngo MI Applications软件进行SPECT图像处理,得到横断面、冠状面、矢状位及三维透视成像,并与CT重建图像进行融合,融合欠佳的病例通过手动处理使图像达到最佳匹配。

1.3 临床评价

(1)由2名经验丰富的核医学科医师对SPECT图像及SPECT/CT融合图像进行独立评价,评价时采用盲法读片,若遇诊断不一致的情况时,以共同商榷后的结果为准;正常对照标准参考邻近正常骨组织或健侧部位;病变部位阳性判断标准:病变部位放射性分布低于或高于正常对照标准,或显像剂在病变位置积聚程度高于或缺失程度低于对侧相应部位或邻近正常部位,结合MRI、CT、X线进行综合判定。(2)SPECT显像诊断标准[6]:良性病变,脊柱放射性异常浓聚,仅累及椎体或椎体边缘及椎小关节突;恶性病变,累及椎弓根。(3)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标准[7]:SPECT提示良性病变部位,在CT影像相同部位具有退行性改变或骨折线等良性病变征象,则为良性病灶;SPECT提示恶变,在CT影像出现溶骨性或成骨性改变征象,则提示恶性病变。(4)观察SPECT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的结果,并以全身核素骨显像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PECT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结果

SPECT/CT融合显像共检出187个病灶,其中骨转移性病灶99个,良性病灶87个,尿液体表污染灶1个;骨转移阳性42例,阴性36例。99个转移灶中脊柱病灶51个,肋骨病灶29个,盆骨病灶16个,肩胛骨病灶1个,颅骨病灶1个,肱骨病灶1个;66个病灶显示溶骨性改变,30个显示成骨性改变,3个未见明显异常。87个良性病灶中脊柱病灶60个,肋骨病灶27个,经调查显示多系退行性病变、外伤或手术所致。典型病例见图1。

图1 转移性肺腺癌SPECT及SPECT/CT显像

2.2 SPECT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所有患者及病灶均经病理检查或影像学随访,最终确诊肿瘤骨转移者48例,骨转移阴性者30例;187个病灶中,103个病灶为骨转移性病灶,84个病灶为良性病灶。SPECT显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26%、77.39%、85.02%、83.19%、87.84%,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94;SPECT/CT融合显像分别为98.06%、94.04%、96.26%、95.28%、97.53%,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24,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SPECT显像。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情况见表1。

表1 SPECT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个)

3 讨论

骨转移是肿瘤转移的常见途径。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治疗前后均需进行骨显像评估病灶情况及治疗效果[8]。SPECT显像主要经静脉注入标记磷酸盐,通过记录磷酸盐参与骨骼新陈代谢情况以评估病灶,局部血流量、成骨活性变化或骨盐代谢情况均会增加或减少局部显像剂的聚集量,从而显示出异常影像,因此对骨骼病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SPECT显像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因异常放射性浓聚灶不具有特异性,肿瘤、炎症、骨质退行性改变及骨折修复期均可出现病灶部位异常放射性浓聚。此外,SPECT显像在诊断良恶性肿瘤方面缺乏较为清晰的解剖标识,无法明确病灶内部细节,其诊断主要依赖图像上反映的病灶位置、形态及累及椎弓根情况,极易出现误诊。临床常需结合CT等形态学图像纳入分析,以提高诊断的特异度。

SPECT/CT是结合功能性SPECT显像及结构性显像的融合显像方式,其优势在于能发现早期异常摄取灶,同时能了解病灶部位的细微结构及密度变化。对于脊柱骨骼病变,多数良性病变具有特征性CT征象;另外,CT可清晰显示病变内部细节,如溶骨性改变边缘出现融冰样改变为病变发展迅速,而出现边缘硬化改变则提示病变进展缓慢。在SPECT基础上结合CT图像评价,可提高诊断特异度及准确度,避免多次检查造成的时间及费用的浪费,同时能帮助阅片医师更直观地进行病灶诊断。本研究结果显示,SPECT显像诊断灵敏度较高,而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差,提示SPECT显像在特异性诊断病灶良恶性方面的局限;而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灵敏度与SPECT显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有较大优势(P<0.05),提示SPECT/CT显像可提高SPECT显像的诊断特异度。

本研究中SPECT误诊及漏诊的病例,多数均为椎体及椎弓根侵犯情况不明确所致,同时累及椎体及椎弓根的良性改变易被误诊为恶性病变;而部分恶性病变因处于疾病发展特定阶段仅累及部分椎体,也容易被误诊为良性病变。SPECT/CT融合显像的误诊病例主要为隐匿性骨折、骨纤维异常增生等病变,其有核素浓缩表现,且有骨质破坏变化,在缺乏既往病史及其他检查情况下极易误诊。此外,本研究漏诊病例为1例肺癌患者出现一侧椎体关节浓聚灶,腰痛症状仅出现4 d,SPECT/CT融合显像未见明显异常,造成漏诊。因此,在临床上,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仍宜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或MRI等综合分析,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发生。

综上所述,与SPECT显像相比,SPECT/CT融合显像在早期骨转移瘤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在实际检查中宜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进行评估。

猜你喜欢

准确度灵敏度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