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元市森林害虫调查及云南松毛虫和蜀柏毒蛾的发生规律研究

2020-11-14闫宝荣麻文建谢晓敏乐国富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柏木松毛虫广元市

闫宝荣 ,麻文建,覃 岚,谢晓敏,乐国富

(1.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 广元 628017;2.广元市森防站,四川 广元 628017)

广元市处于四川北部边缘,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 88.64万 hm2,主要树种有柏木、马尾松、华山松、桤木、杨树、桤木等[1]。近年来,广元市松树林区枯死松树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一些害虫尤其是云南松毛虫和蜀柏毒蛾的分布范围和危害面积在不断增加,对林业生产、森林资源和生态建设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开展林业害虫调查,对云南松毛虫和蜀柏毒蛾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全面查清全市害虫种类、分布和危害等基本情况,能够为科学制定防治规划,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踏查

1.1.1 设计踏查线路和调查点 根据当地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和已有林业有害虫分布情况,以乡镇为单位设计踏查线路。主要选择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生物多样性较差、生态环境不良的林地和受雨雪冰冻、干旱、洪水及火灾等突发性灾害破坏后的林地[2];线路调查时的踏查点尽量分布在所代表的面状区域内,而不是串珠状分布在线状区域内,最终的踏查点能在县域内均匀散点状分布。线路上的踏查点要覆盖线路区域内的主要寄主林木。踏查中可根据林分和立地条件的差异性灵活设置踏查点的密度和频度(如林分和立地类型差异不大的地段,踏查点之间的距离可适当加大,反之可缩小);部分有害生物种类因其生物生态学的特殊性需适当增加调查线路和调查次数。

1.1.2 踏查时间 根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害虫发生盛期或症状显露期进行调查。具体时间可查阅普查对象的相关文献资料来确定。

1.1.3 踏查频度 根据气候特点和林业害虫的种类、发生规律以及寄主植物来源,将调查区域分为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重点区域每20 d可踏查一次,一般区域每30 d踏查一次,每条调查线路可踏查8 次。对普查到的种类可适当减少踏查次数;对出现危害状的、没有采集到的要加大频度。

1. 2 普查技术

普查采用的灯光诱集设备主要是手提式充电频振灯和高压汞灯。灯诱点选择在视野比较开阔、树种多、林相相对复杂、其它光源干扰少的林区,主要为松林区、柏木林区、经济林区及其它阔叶树林区。灯诱时长一般为天黑后3~4 个h。灯诱点采用至少两盏频振灯或一盏高压汞灯及白布现场灯诱,灯悬挂布置在白布的两侧或周围,将诱集到的昆虫标本立即放入毒瓶中,待昆虫死亡后取出,分类保存,及时制成标本。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元市林业害虫种类

从2014-2016年,本次调查历时3 a,范围遍及广元市四县三区。调查共发现林业害虫405种(涉及8目93科)(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广元市林业害虫主要以鳞翅目(Lepidoptera)和鞘翅目(Coleoptera)为主,种类分别为165种、143种,占害虫种类总数的40.74%、35.31%,其次是同翅目(Homoptera)和半翅目,种类分别为49种、29种,占害虫种类总数的12.1%、7.16%,这与常规情况下农林害虫的分布特点基本相同,同时也表明广元市有着丰富的物种资源。

表1 广元市林业害虫类群统计

调查发现危害较严重的害虫包括蜀柏毒蛾、云南松毛虫、马尾松毛虫、松墨天牛、云斑天牛、核桃长足象、桃蛀螟、银杏大蚕蛾、拟异耦阿扁叶蜂、大粒横沟象。尤其以蜀柏毒蛾和云南松毛虫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为严重。

2.2 蜀柏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危害情况

2.2.1 发生及危害情况 柏木是广元市境内的优势树种,危害柏木的第一大害虫为蜀柏毒蛾。蜀柏毒蛾主要分布在剑阁县、苍溪县、旺苍县、昭化区和利州区,其中在剑阁县、苍溪县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表2)。

表2 2014-2016年广元市蜀柏毒蛾的分布面积

蜀柏毒蛾幼虫取食柏木的鳞叶或嫩枝,使其变黄甚至枯萎,后逐渐脱落,严重影响柏木的正常生长发育。蜀柏毒蛾大发生时,可吃光大片的柏木鳞叶,只留下光秃秃的枝条,造成林木枯死,整片林地形似火烧。此外,蜀柏毒蛾还会影响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若家禽和家畜取食幼虫后,其毒性可致其死亡,人接触幼虫的毒毛还会引起手、眼等红肿、发痒、疼痛。

2.2.2 生物学特性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俗称小柏毛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dae)柏毒蛾属(Parocneria)昆虫。

卵近圆形,浅绿色,直径0.9~1.0 mm,背面中央有较浅的凹陷。幼虫灰褐色,背部中央有成对存在的红色圆点,毒毛长而明显。蛹平均长14. 2 mm。雌虫触角栉齿状,雄虫触角羽毛状;前翅白色或褐色,中区和外区密布褐色或灰白色条形斑;后翅黑褐色,基半部颜色较浅,缘毛黄褐色[3, 4]。

蜀柏毒蛾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较强,雌雄成虫交配后开始产卵,雌蛾将卵产在柏木鳞叶的小枝上或小枝分叉处。蜀柏毒蛾幼虫的平均寿命为100~107.5 d,幼虫发育盛期为4月中、下旬,初孵化的幼虫离开卵壳后经过2 d左右开始取食。1~3 龄幼虫食量较小,4龄以后的幼虫取食量日渐增加。化蛹前3 d,食量逐日下降,直到化蛹时停止取食。幼虫停止取食后,身体逐渐缩短变粗,吐出少量的丝用来粘连枝叶,做成简单的蛹室,为化蛹做好准备。经过1~3 d,即成功化蛹,蛹体通过少量的丝悬挂于小枝或鳞叶上。各虫态见图1。

2.3 云南松毛虫的分布面积及发生规律

2.3.1 云南松毛虫的分布面积 从表3可看出,云南松毛虫在广元四县三区均有发生,常年发生面积逾1.5万hm2,且有逐年增长趋势。

表3 2014-2016年广元市云南松毛虫的分布面积

2.3.2 发生规律 云南松毛虫( Dendrolimus houi Lajonquiere) 又名大柏毛虫,属鳞翅目( Lepidoptera) 枯叶蛾科( 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Dendrolimus)昆虫。危害寄主:柏木、侧柏、云南松、马尾松、华山松、雪松、思茅松、油杉等。

发生规律:云南松毛虫在四川一年发生1代。海拔在 750~1 000 m 是云南松毛虫分布最适宜区。以幼虫在卵壳内越冬,翌年 3 月上旬开始孵化,7 月上旬至 9 月中旬为化蛹期,9 月上旬至 10 月为羽化期和产卵期[5]。成虫一般晚上羽化,晚上交尾。成虫有趋光性,白天静伏,晚上活动。雌虫寿命较雄虫长。卵产于松针、灌木或草丛上,以透明粘液连接固定,排列无规律,外无覆盖物。幼虫取食嫩枝。初孵幼虫有群集性,遇惊吐丝下垂。茧外附有幼虫毒毛[6,7]。

3 讨论与建议

通过3 a的调查,基本摸清了广元市森林害虫种类和发生危害面积,明确了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为严重的两大害虫——蜀柏毒蛾和云南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这将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根据调查情况,特提出以下防控建议:

(1)蜀柏毒蛾的防治。主要有:

营林防治:为了防止害虫大量发生,正确选择造林树种,尽可能营造混交林,如以桤木、柏木和刺槐等树种混交,采取块状、带状或株间混交的方式,避免纯柏木林造成的害虫容易获得充足食料,天敌种类和数量较少,容易猖獗成灾的局面。

人工防治:主要指人工击蛹,由于蜀柏毒蛾化蛹时,用少许丝倒挂于枝叶上,因此可轻击树干或用竹竿、木棍轻击树冠四周、击打蛹体,杀死落地虫蛹。也可用力摇动树体,将蛹震落[8]。

物理防治:利用蜀柏毒蛾强的趋光性,用灯光诱杀成虫。每年的5-6月,于傍晚20~24时,将黑光灯或白炽灯架设在林地空旷处,灯下可放置一盆水,水内加少许煤油、柴油或农药,以此来诱集和杀灭成虫。

生物防治:可采用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或用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喷洒防治[9]。也可利用植物源农药进行生物防治,如1%苦参碱乳油、0.25%印楝素乳油或乌头生物总碱浸膏,将其用清水稀释,喷洒受越冬代幼虫危害的柏木幼林。生物防治对环境的污染小,并且不会误杀天敌,因此应该推广使用。

化学防治:应选择低毒仿生型农药,如微生物杀虫剂。可采用苯氧威、苦参碱水剂、白僵菌低量喷雾[10],应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2)云南松毛虫的防治。主要有:

营林防治:通过营造柏木、马尾松和栎类树木的混交林,提高林木对害虫的抗性。

生物防治:6月份云南松毛虫处于 4 龄左右,可喷洒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制剂。

人工防治:7 月下旬至 8月上旬,在虫口密度大的林分,人工摘除虫茧。利用成虫趋光性,安置振頻灯诱虫进行诱杀。

药剂防治:在幼虫达到 4 龄前后,喷施灭幼脲、溴氰菊酯或释放苦参碱进行烟熏防治。

猜你喜欢

柏木松毛虫广元市
是谁吃了松毛虫
四川省广元市通联站
广元市体育社会组织现状调查与分析
松毛虫防治理论研究综述与防治对策
画中话:人鹭百年情
蚂蚁大战松毛虫
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牵手”的力量
“牵手”的力量
广元市一副市长被“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