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开高票房的假面具
——票房造假
2020-11-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娱乐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其中最常见的娱乐方式之一就是观看电影,院线的增多、特效技术的进步等都吸引着观众前往影院。2019年,国产电影总票房为411.75亿元,中国电影总票房为642.66亿元,创历史票房新高,同比增长5.4%。国产影片有8部挤进全球前十票房,年度票房占据前三的影片票房均有40亿元以上,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以49.76亿元的高票房稳居第一,排名第二的是《流浪地球》46.56亿元,第三是《复仇者联盟4》42.41亿元。但是惊人的票房背后,又有多少影片掺杂不该有的“水分”?票房一直勇创新高,是否每部影片的票房都是真实的?这值得关注。票房造假屡见不鲜。电影《叶问3》2016年3月在中国内地上映,半月便累计获得7.9亿元票房,但是上映不久就传出《叶问3》制片方票房造假的消息,最终经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调查,《叶问3》制片方确实存在票房造假行为,涉及金额高达8800万元。
假面具产生的原因
近些年来,电影产业不再由几家传统电影制作公司占据绝对优势,很多“新生力量”也投入到电影产业,比如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投资必然期望有所回报,但是一部电影的诞生需要千万、上亿元的投入,票房造假更多的是为电影造势,把握长尾市场,增加热度,增加经济收益。很多投资千万元的电影,票房可以上亿元,投资与回报极度不平衡,可见,获取经济收益是票房造假的根本原因。例如,《小时代》系列投资千万元,累计票房为15.1亿元,而《小时代3》被曝出有偷票房的行为;又如,2018年《爱情公寓》大电影一上映就自带热度,但是在上映期间被不少网民指责自己买的《一出好戏》电影票被换成了《爱情公寓》,引起网民激烈讨论。CCTV-6电影频道旗舰栏目官方微博@中国电影报道发微博称:“听说有偷票房的事?征集,请在此条微博下晒出证据,我们调查。”企业只顾自身经济利益而忽略社会效益,电影行业产生偷票房、票房注水等票房造假的行为也就不稀奇了。
为电影造势。国庆档、春节档电影一般都是大家比较期待的,很多电影会争相在这期间上映,哪部电影的势头更猛、热度更高成了网络热议话题。电影题材多、数量多,一部好电影不仅需要质量上乘,宣传到位也很重要。流量明星的加入、逼真的特效、巨资的投入等,对电影票房都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上映前期的票房数据影响受众观影的选择,哪部电影的热度更高,很多观众会跟风去观看,高票房就成为电影热度更高的判断标准之一。淘票票、美团等App都会对上映电影昨日票房排行、累计票房等数据进行公布。很多电影会在前期用买票房的方式冲击票房数据,在上映初期利用公益场、电影包场等票房注水的形式为电影造势,提高电影票房、增加电影热度,使电影排名靠前,吸引更多的观众前去观影。例如,电影《捉妖记》就采取公益场的方式增加票房。
票房分账制度。电影要进行票房分账,分账以制片方跟院线为主,电影公司为了电影票房成绩好看,会跟影院协商,多一些分成给影院以达到多排片或偷票房的目的。影院多给某部影片排片,电影票房提高,就越有利可图。例如,2013年《小时代3》上映,就有相关人士曝光制片方与院线达成了送返点的协议。当时很多观众明明选择观看《后会无期》,但是拿到手的票确是手写版《小时代3》的票;2016年《我不是潘金莲》上映期间,武汉、深圳等地都出现了《我不是潘金莲》午夜无人观看却还在放映的情况。
票房造假花样多
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副主任李东曾经在一次电影论坛上公开表示:“目前在热映的所有票房比较高的影片几乎无一例外都有票房注水,同时,偷漏瞒报非常厉害。”票房造假的手段有很多,常见的是偷漏瞒报票房、票房注水以及送返点。
偷漏瞒报票房。偷漏瞒报票房是电影产业中的一种“偷梁换柱”行为,电影票与实际观看电影不相符,以为电影票上显示的电影增加票房。偷漏瞒报票房行为也包括不根据实际情况上报票房,甚至将卖品金额改录为电影票或相反。韩寒处女作《后会无期》在2014年7月24日公映,部分网民在微博中晒出证据吐槽《后会无期》被偷票房。网民们遭遇到的偷票房情况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说买的《后会无期》的票,结果给的是《小时代3》的票,一种是买的《后会无期》的票,结果影院给的是手写的票。《后会无期》最终票房6.29亿元,以1.5亿元的差距打败了4.84亿元票房的《小时代3》。2016年《叶问3》上映期间,有网民爆料称,拿到手的票据显示是《叶问3》,但实际观看的电影是《疯狂动物城》,这也是电影偷票房的行为。
票房注水。票房注水其实就是“买票房”,形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是片方“自掏腰包”冲击某一部电影的票房数据。例如,2016年11月《我不是潘金莲》热映期间,有关媒体发现,武汉、深圳等地出现了“午夜满场跑的潘金莲”。2015年度电影票房冠军是《捉妖记》,获得24.3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击败《速度与激情》等一众外国大片,但微博网民对《捉妖记》的票房数据提出了质疑,称其涉嫌票房造假。事情的起因是《捉妖记》制片方在影片上映43天后,对外宣称要开展一项公益放映活动,符合条件的人群可以免费观看《捉妖记》,观影费用由《捉妖记》制片方来掏。其实这就是《捉妖记》制片方打着“公益”的名号,买下自家的票房,这是常见的票房注水的形式。
送返点。送返点就是片方给院线回扣或者提成。电影制片方私下与院线签订协议,约定以出让己方的分账比例为代价,让影院增加该电影的排片量,很多观众因为时间段的原因选择排片量多的电影进行观看。电影制片方给影院送返点既达到了增加电影票房的目的,也会给影院带来经济利益。
拓展中国电影发展新空间
2016年4月,李东公开表示,全国市场票房注水、偷漏瞒报甚至票价异常的情况都可以在专资办的监管系统里面看到。他说:“但缺陷是,我们有‘监’,但是‘管’不了,政策法规没有跟上,无法一一处罚。而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确实缺乏一些法律依据,出了这件事以后,下一步政策法规,可能对处罚的细则(方面)会更加完善。而相关的法律完善工作很难一蹴而就。”
票房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使是热门电影《捉妖记》《小时代3》《叶问3》等也存在票房造假的问题。杜绝票房造假,拓展中国电影发展的新空间是中国电影产业共同奋斗的目标。要想拓展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寻求票房造假对策是第一步,有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我国电影市场秩序与规范的建设。首先,相关部门要大力规范电影市场秩序,解决偷瞒漏报票房、票房注水等票房造假的问题,加强市场监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2016年在群众的期盼下正式出台,这是我国第一部文化领域成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要求“禁止虚报、瞒报票房”,直指电影市场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五章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有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行为,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三章第三十四条、第五章第五十五条等都对偷漏瞒报票房行为规定明确的处理方式。
寻找票房收入与电影质量的最大公约数。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利益,也要注重受众的观影需求,以提高上映电影的质量为前提,提升电影的艺术水平,遵循内容为王,注重电影质量提升,自然吸引消费者观影。电影还要注重将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起观众共鸣,带动电影产业经济发展。2019年度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问世就深受大众喜爱,此电影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人物“哪吒”为原型创作人物故事,并融入地方方言等吸引受众。电影质量提高,把握电影产业的长尾市场,吸引更多的观众观影,自然经济利益会有所增加,而不是仅依靠票房注水、偷票房等票房造假行为获取经济收益。
监管部门透明化,公民增强监督意识。拓展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空间不仅要依靠企业提高影片质量,相关监管部门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提高监管效率,实行公开透明的监管,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公民要增强监督意识,许多网民都自发监督、检举票房造假行为。《捉妖记》以24.3亿元票房夺得2015年度票房冠军,但网民对其票房数据提出了质疑,附上截图说明已经上映一个半月的《捉妖记》居然被某些院线排了大量的午夜场,电影上座率不仅很高场场爆满,而且每场电影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很短,夜间排片每场只间隔15分钟。很多票房造假的情况都是网民自发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台曝出,公民自发检举票房造假也有利于电影制片方提高警惕,最终杜绝行业内偷漏瞒报票房、票房注水等票房造假行为。
弘扬时代精神,加强自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要求“禁止虚报、瞒报票房”,制片方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牢记时代精神,不能单纯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更要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企业加强自律,不仅电影制片方要有意识地杜绝票房注水、偷漏瞒报票房等票房造假行为,电影放映院线也要洁身自好,不能被经济利益蒙蔽了双眼。影院帮助电影制片方偷票房会给观众带来不好的观影体验,增加观众的厌恶,降低电影制片方和放映影院的诚信度。电影制片方及影院要加强自律,自觉弘扬时代精神,担负起社会责任,让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并行,才能提升观众的满意度,更好地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电影产业的发展引起各界关注。2019年度不论是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是具有反映校园暴力独特意义的《少年的你》,都引发网民热议。互联网时代,技术不断发展,人们了解、选择影片的方式有很多,上映影片热度会影响消费者的观影选择,很多电影片方选择票房注水、偷票房等方式来冲击自家影片的票房成绩。然而,偷漏瞒报票房、票房注水等票房造假行为的存在不利于中国电影市场的长期发展。杜绝票房造假行为,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我国电影市场秩序与规范的建设,制片方要提高素质、寻求票房收入与电影质量的平衡点,公民要自觉监督、检举有关票房造假行为等。各方要共同撕开高票房的假面具,杜绝偷漏瞒报票房、票房注水等票房造假行为,促进中国电影市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