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奇郑和碑见证“下西洋”真实意图

2020-11-14

文史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锡兰佛寺布施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众人皆知并报以敬仰,但郑和碑却鲜为人知。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斯里兰卡(古称锡兰),斯国总统拉贾帕克萨向习主席赠送了一份珍贵礼物——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拓片,这块碑就是人们俗称的“郑和碑”。

郑和碑是何时建立的?碑文内容是什么?是何时被发现的?

斯里兰卡南方博物馆的郑和塑像

郑和于1405年至1433年,受明成祖朱棣的派遣,先后7次率领庞大的船队进行远航,遍访东南亚、南亚、东北非洲的30多个国家,航行10万多里,为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中国与沿途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郑和船队的主要活动区域在今天的加里曼丹岛以西海域,俗称“西洋”,因此称“郑和下西洋”。

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进出斯里兰卡,郑和本人只有一次没有下船登陆斯里兰卡。郑和是个回教徒,但他也尊崇佛教和其他宗教,每次经过锡兰,他都要去佛寺烧香、布施、祈福。1409年,郑和亲临斯里兰卡,在南部城市高尔的一个寺庙,布施大批礼物,并在此树立了著名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郑和碑的发现充满传奇色彩。500多年后的1911年,英国炮舰工程师托马林在高尔城克里普斯路口的下水道,偶然发现了一块被用作下水道盖板的石碑,此碑高144.8cm,宽76.2cm,厚12.7cm,顶部两角呈圆拱形,上面刻有二龙戏珠的浮雕,四周饰以花纹;背面光滑平整,无文字;正面则镌刻有中文、泰米尔和波斯文三种文字。三种文字的内容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对佛祖释迦牟尼、婆罗门教保护神和伊斯兰教真主的尊崇与敬仰。在一块石碑上刻以三种文字,对三种宗教表示敬仰,这引起了斯里兰卡历史学家的极大兴趣。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驻斯里兰卡使馆曾经通过斯里兰卡文化部与斯里兰卡博物馆馆长南达·维克勤马辛哈博士取得联系,南达博士提供了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照片一套,供中国文字、历史、艺术等诸多领域专家辨认研究。

为加强对郑和碑的保护,2014年5月,应斯里兰卡遗产部的邀请,由江苏省文物局副局长殷连生、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强明中等三人组成的工作组来到斯里兰卡,对郑和碑碑文进行了拓片,并为郑和碑加装了玻璃罩。

碑文记述了郑和等受明朝皇帝的派遣下西洋来到斯里兰卡巡航圣迹,布施香礼的史实,表明郑和此行是和平之举。

碑文的落款为永乐七年岁次己丑二月甲戌朔日,这清楚表明郑和在1409年前后数次访问过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郑和碑的发现,表明当时中国和斯里兰卡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商业合作关系,这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关系。郑和下西洋将中国和斯里兰卡的关系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郑和碑充分体现了郑和以及中国大明朝廷的广阔胸怀和平等、宽容精神,这与西方殖民者入侵斯里兰卡时修城堡、掠财物、强迫斯里兰卡人民改变宗教信仰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照。

猜你喜欢

锡兰佛寺布施
诗家与僧家的因缘——唐诗中佛寺上人房(院)书写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苏轼布施观研究
“求乞”与“布施”之间
德善
中船瓦锡兰发动机(上海)有限公司新厂开业
顾恺之募捐
弥足珍贵的三块银元
锡兰之星 打造中国高端彩宝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