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创新金融助农的思考
2020-11-14韦金洪罗冰冰
韦金洪 罗冰冰
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等政策文件先后获批,广西金融业迎来了突破性的发展格局[1]。2019年7月,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等19个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广西建设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2]。随着门户建设不断推进,如何促进经贸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优化金融扶贫,助力广西经济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一个亟需研究解答的课题。
门户建设及金融扶贫现状
1.广西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情况
(1)高质量金融集聚区建设不断推进。随着各项政策文件的贯彻实施,广西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面向东盟的区域性总部企业聚集地——中国-东盟金融城(南宁)落户南宁市五象新区。广西政府网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入驻中国-东盟金融城的金融机构(企业)累计达到57家,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入驻企业突破1200家。广西积极引进各类金融信息服务终端、金融资讯、数据管理和金融指数等信息服务机构,金融集聚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3]。
(2)中国-东盟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建设不断推进。区域性交易市场——现货交易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打造初具规模。广西政府网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广西面向东盟的进出口商品总值为2334.7亿元,同比增长13.3%。2019年以来南宁综保区先后开通了南宁转关友谊关到越南的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引进了南百、北港等优秀本地企业和顺丰、圆通等国内知名企业,以及Lazada等4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解决了企业从南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到越南出口的转关时效问题,通关时间缩短至0.5-1天;逐步推动食糖、蚕丝绸、水果、木材及特色工业品等交易,并围绕上市交易品种规划建设交割仓库,面向国内外提供高效、安全的实物交割服务。
2.广西与东盟贸易往来情况
近年来,广西对东盟进出口总额呈不断上升趋势,自2018年12月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广西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经贸合作往来,推动了进出口的快速增长(见表1)。南宁海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广西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4694.7亿元,其中对东盟的进出口总额为2334.65亿元,占比49.7%,东盟已经连续20年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
3.广西金融助农情况
自“十三五”以来,广西金融扶贫取得突破性进展。广西政府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广西累计投放支农、扶贫和支小再贷款443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3244.57亿元;建立包括贫困农户在内的农户信用档案约881万户,评定信用农户数591万户、信用村7911个、信用乡(镇)660个,实现了金融机构与扶贫对象的“精准对接”。取得的成效包括金融扶贫组织体系不断完善、贫困地区农村支付环境实现了两个“全覆盖”(即农村支付服务行政村全覆盖、现代化支付系统对银行网点全覆盖,满足了农户查询、小额取款、转账等基础支付需求)、扶贫小额信贷业务蓬勃发展、各项贷款政策及保险扶贫作用明显等多方面。广西各级金融部门主动作为,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推出切合广西实际情况的金融扶贫政策,助推脱贫攻坚。如广西银保监局推动农业保险对深度贫困地区降费提额,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金融扶贫工作;北部湾银行针对“三农”特点,量身定制了“甘蔗贷”“芒果贷”和“金桔贷”等特色农村金融产品。近年来,随着金融支持政策的实施,广西涉农贷款余额呈高速增长态势,截至2018年底,广西涉农贷款余额为8113.25亿元;广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截至2019年底,广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676元,同比增长10%(见表2)。
门户建设促经贸合作助农分析
1.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出口,为农民增收
金融开放门户的设立对双边贸易往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人民币形成“资本输出+贸易回流”的顺畅流通机制,在扩大人民币适用范围的同时,吸引大量资金流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融资提供便利。截至2018年底,广西对东盟的出口贸易总额达1259.8万美元,其出口东盟的农产品主要有苹果、大蒜、柑橘和绿豆等,进口农产品包括木薯干、龙眼、火龙果和芒果等[4]。由于广西农产品加工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出口存在采收技术落后、采后加工不经济和产品包装水平不高等问题。加强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从而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
表2 2013-2019年广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涉农贷款余额
2.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拓宽农民销售农产品渠道
随着全球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销售市场拓宽、销售机会增加,为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提供了方向。广西积极构建“互联网+”的农产品贸易模式,利用第三方平台,构建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打造现代化物流体系,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农户可以直接对接国外农产品进口商,减少中间商的参与,使商品价格更合理,吸引东盟更多的进货商到广西采购农产品。
3.集聚金融行业资源,加强农产品贸易往来便利
一方面,金融门户开放程度越大,金融行业集聚越显著[5],越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服务质量,提供更多的惠农贷款,促进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开放门户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在往来贸易结算、保险及其投融资等方面提供便利,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集聚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4.推动服务业发展,为农民增加就业渠道
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吸引了各类产业集聚,尤其是自贸区的优惠政策以及金融的优惠政策开放将会吸引大量的专业优质企业落户广西。产业聚集带来就业机会增加,带动建筑企业、纺织企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的发展,增加就业渠道,减少外出务工人员人数,促进农民增收。人员的集聚也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餐饮、特色手工制品等行业的发展,促进农家乐、乡村旅游以及边境旅游等项目的繁荣,从而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减少贫困人口。
优化贫困减缓的思路
1.紧抓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机遇,扩大金融扶贫规模
一是扩大金融网点,便利金融扶贫业务的开展,在崇左、防城港等外贸较为开放的地区,柳州工业区以及百色、钦州等知名农产品大型种植(生产)区,建立金融扶贫网点,增强金融服务实力。二是增加金融扶贫产品开发,扩大金融扶贫方式,因地制宜打造金融扶贫产品等,让更多的贫困群体以多种形式简便高效地获得信贷资源。三是扩大金融扶贫的“人力”支持:一方面要注重金融人才培养,加强金融教育合作,打造金融人才培育基地;另一方面要优化人才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
2.推动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创新,构建“互联网+跨境金融”助农新模式
一是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推动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创新,为广西助农贷款开辟新源头,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可考虑引进第三方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同时做好牵线搭桥、服务好当地的农业项目。充分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解决传统农产品贸易的实地现货交易、现金交割问题,使农产品出口贸易流程不断简化,效率不断提高。二是利用跨境金融机构服务更多的农业种植大户,以弥补农村金融资源的供给不足,促进农产品现代化生产,增进农产品出口贸易。三是打造跨境农产品电商销售出口新模式。拓宽农产品出口销售渠道,推动传统农产品贸易方式转型;打造海外共享仓,以降低跨境农产品电商仓储运营与租赁成本等。
3.引进东盟金融支持,优化农产品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一是引进合规的东盟各国金融机构到广西设立分支机构、金融公司;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贫困群体特征的金融产品,打造双边面向广西的特色减贫农产品期货、期权买卖、面向东盟发行特色证券以支持广西特色减贫产业的发展等。二是支持优势产品生产(种植),打造广西农产品特色品牌。支持特色优质初级农产品规模种植,如百色芒果、横县茉莉花茶、柳州融安金桔以及灵山荔枝等;支持特色加工产品生产,如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和梧州龟苓膏等。三是利用中越边境交界、地处与东盟国家衔接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服务,打造壮美广西旅游产品。
4.搭建广西面向东盟的农产品合作平台,拓宽农产品出口销售渠道
一是建设广西-东盟大宗现货商贸交易中心。在有序整合现有交易市场的基础上,依法合规建设面向东盟的大宗现货商贸交易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推动大型减贫农产品面向东盟出口贸易。二是针对目前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如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以及农垦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等存在的竞争力不强、品种较为单一以及市场范围不广等问题,进行有效整合,组成集“产品多元化、范围普及化、合作多样化、交易层次化”为特点的综合性交易平台。